中國性別比失調嚴重:每年有120萬男性打光棍

2020-12-03 搜狐網

  老婆孩子熱炕頭是33歲的湖南新邵縣板竹山村村民段便生對幸福的定義。但這個夢想看起來越來越遙不可及了:因為要照料70多歲的父母,他必須留在山裡;山裡的姑娘能出去的都進城打工了,山外的姑娘沒有幾個願意嫁到山裡來。於是,段便生無奈地成為全村36名光棍之一。

  1200多公裡之外,在徐州打工的農村青年劉軍也面臨同樣的苦惱。他家住蘇北平原,家境一般。同齡人的孩子都10多歲了,他自己還是娶不到老婆。同村像他這樣的大齡單身男青年有五六個。

  像段便生和劉軍這樣的光棍漢到底有多少,還沒有確切的統計。但有一個數字很清晰: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15歲到59歲的男性比女性多出近2000萬人。

  在這個數字背後,一個不易覺察的危機正在全國範圍內醞釀著。陝西、山西、湖南、遼寧、黑龍江……隱匿許久的光棍村越來越被世人知曉。

  但危機和風險不止這些人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光棍村,也不只是數量巨大的底層男性找不到配偶。

  「值得警惕的是,性別失衡風險通過一定的程式聚集、放大、擴散,可能會促使已有的社會風險更加複雜化、多樣化。對這一點,目前我們的認識還很不到位。」長期進行性別失衡問題研究的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樹茁提出警告。

  天平傾斜

  李樹茁常年研究中國社會的男女出生比失衡問題,他在2006年合著出版的《性別歧視與人口發展》一書裡就曾預測,2013年之後,中國每年男性過剩人口將達到10%以上,「平均每年有120萬男性在婚姻市場上找不到初婚對象」。

  這不是危言聳聽,根據2005年一項對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數據,婚姻擠壓在全國並非個案,幾乎所有省份的農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女性缺失」。

  在一個社會裡,部分男性或者女性單身並不算是異常現象。但在中國,大規模人口流動與超高的出生性別比(其數值為每100名女嬰對應的男嬰數)疊加,致使大量男性被擠出婚姻市場,被迫進入單身行列。這些人明顯超出社會普遍認同的理想適婚年齡(通常為30歲),並且有可能被迫終身不婚,成為俗稱的「光棍」。

  人類生育史表明,在沒有人為控制的條件下,男女新生嬰兒的比例大致在102~107∶100。低於或高於這個比例都屬於不正常狀態。

  中國的出生性別比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迅速飆升,從1980年基本正常的107左右升至2008年120.56的高點。最近幾年,雖然經過政府的積極幹預,出生性別比依然處在118左右的高位。

  長達30年多年的高出生性別比已經使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出現失衡。六普數據顯示,0~14歲的人群中男性出現比女性多出1855萬左右。這意味著,未來的男女失衡情況將更加嚴峻。

  去年,人口計生委已將這一逐步凸顯的矛盾擺上議程,宣布進一步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力度。在印發的《2013年人口計生工作要點》中要求,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省份要在2012年的基礎上,將高於107的部分降低10%。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勞工項目負責人李大君曾經在邢臺的光棍村景福村蹲點調查過,對當地農村的性別失衡印象深刻。他介紹,過去貧窮、殘疾是光棍的重要成因,但現在邢臺、保定、滄州等地一些經濟條件還不錯的男性,也面臨難以結婚的困境。

  「現在農村確實是男孩多,女孩少。有些人想要男孩,就去做B超,是女孩就流掉。幾十年都是這樣,早不是什麼秘密了。不光窮人這樣幹,有些富人也同樣,他們希望生男孩來傳宗接代,繼承產業。」李大君對本報記者說。

  因為男孩偏好而進行的性別選擇被認為是導致性別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報記者在長期走訪中了解到,儘管國家明文規定禁止利用B超做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禁止非醫學需要的墮胎(下稱「兩非」),但實際上違規操作屢禁不止。

  已有一個女兒、家住天津郊區的黃玉在懷孕四個月時被迫做了墮胎,只因為丈夫要求第二胎必須是個男孩。她的一個親戚在鎮上醫院當護士,幫她安排了B超和墮胎手術。

  黃玉未能出生的女兒在人口學上被稱作失蹤的女性(missing woman),指的是因人為幹預未能出生或較早死亡的女性人口。根據李樹茁等人推算,1980~2000年間出生隊列的失蹤女性數量在920萬人,比例為4.19%。

  「不要說農村,就是在北京,要想知道胎兒性別,隨便找個熟人就能搞定。國家說是嚴查,這個很隱蔽,很難查得到。」李大君說。

  李樹茁告訴記者,胎兒性別鑑定以及隨之的墮胎確實隱蔽,這使得執法工作面臨困難。「最近在安徽的一次執法,為了確認某醫療機構違反『兩非』,聯合執法機構共出動40多人,耗資十餘萬元。」

  去年12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會議上也特別指出,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形勢依然嚴峻;整治「兩非」難度不斷加大。

  風險積聚

  李樹茁不願意把目前眾多大齡男青年找不到配偶說成光棍危機。在他看來,性別失衡導致的問題遠遠不是一部分男人被擠出婚姻這麼簡單,傾斜的性別天平背後,是更加嚴峻的社會問題。

  根據婚姻梯度原理,家庭經濟貧困和落後地區的男性,在婚姻市場上較不具有競爭力。他們往往在女性缺失導致的婚姻擠出中成為出局者。

  由於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婚姻家庭承擔著教育、醫療、養老和傳宗接代的社會功能,也滿足了個體的情感歸屬和性需求。穩定的婚姻生活作為減壓閥,在個體和社會壓力之間構築了一道緩衝帶。但對於光棍來說,不僅沒有這種緩衝,同時要承擔的壓力更大。

  劉軍對此深有體會。在兒時的記憶中,村裡的幾個光棍是讓人瞧不起的。現在輪到他來承受鄉鄰們異樣的眼神。尤其是母親,兒子娶不上媳婦讓她覺得羞辱,正張羅著到外地給他買個媳婦。

  根據李樹茁等人組織的《中國的性別失衡與公共安全:百村調查及主要發現》,大量失婚青年的存在,客觀上激發了買婚、騙婚、買賣婦女等犯罪行為。接受調查的364個村莊中,有約30%曾發生過騙婚。

  在一個常態的社會中,性別結構失衡所帶來的男性人口過剩問題,分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風險更多地集中在個體和人口領域。但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人口的大規模遷移和社會轉型的利益矛盾,則可能將性別失衡的風險進一步加劇和擴大。

  李樹茁總結了光棍的三大特徵:被迫、脆弱、聚居。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外出農民工數量達到1.66億人,這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大齡未婚男性。他們帶著對財富和婚姻的憧憬進入城市,在這裡發現自己依然是相對底層和邊緣的人群。

  根據2010年李樹茁參與合著的課題《中國的性別失衡與公共安全》,在某些城市的聚居點,失婚男性或已婚分居男性具有明顯的規模化特徵,一些人群還呈現出團夥特徵,這些人群發生失範行為的概率遠遠高出普通人群。對未來的悲觀預期、家庭養老困難、性需求不能滿足,這些狀態會促使他們選擇性暴力、性交易、團體犯罪、自殺等手段,引發公共安全危機。

  儘管注意到這一特點,李樹茁仍然強調,社會上要避免對光棍進行汙名化和標籤化,要看到光棍事實上是性別失衡的受害者,是脆弱群體,他們更需要社會各方的幫扶。

  應對危機

  性別結構失衡已經成為中國人口的重要特徵之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它也沒有那麼容易。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政府所採取的幹預措施效果有限。以治理「兩非」為例,儘管全國上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的出生性別比依然高達118,超出正常水平十幾個百分點。

  「兩非」長期遏制不住,根源是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多年來不斷有人口學者呼籲,應放開生育限制,促使中國人口的性別和年齡結構得到優化。

  李樹茁認為,即使放鬆生育限制,考慮到目前較高的生養成本和已經很低的生育率,對於緩解性別失衡的幫助並不大。

  從六普數據看,中國人對孩子的性別選擇意願並沒有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降低。五普之前的數據顯示,性別選擇基本發生在第二個或第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的性別比基本在正常水平。但六普顯示,第一個孩子的性別比為113,明顯高於102~107的正常水平。從總體看,性別失衡的來源,三分之一發生在第一個孩子,三分之二發生在第二個及以後的孩子。這表明,有部分人在生育第一個孩子時就已進行性別選擇。

  李大君介紹,儘管現在生養兒子也難以起到養老的作用,而且男性結婚的支出越來越高,但是受傳統養老防老和重男輕女意識影響,性別選擇依然廣泛存在。他建議,政府在養老保險制度上的進一步完善應該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李樹茁對此表示不樂觀。他分析,男孩喜好背後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社會根源,即使在發達國家如加拿大、英國,經濟和生育政策上的限制都不存在,華人中依然存在性別選擇現象。

  儘管在性別失衡的源頭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對策,對已經存在的光棍問題,在社保和經濟發展方面,政府仍可以有所作為。

  性別失衡所產生的社會風險,有部分是可以通過制度建設有效抵制。比如失婚人群的養老問題,可以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李樹茁建議,可以考慮在養老保險制度上給予失婚人群特殊支持。同時,政府可以通過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生存能力,並通過建立更大範圍的婚姻信息交換平臺,幫助更多人找到合適的配偶。

  而為配合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國家人口計生委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的修訂完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專項立法。插圖/劉飛

相關焦點

  • 第七次「人普」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靈魂拷問:其中有你嗎?
    「『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從性別比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偏高,此前積累的問題可能會在不久後發生。婚姻擠壓、性交易、性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能加劇。」
  • 2020年中國光棍3200萬!憑822萬光棍排名第一的省份,竟不是河南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這些年身邊男孩打光棍的人太多了,就像我們湖北老家整個村子就有多個超過30歲都還沒有找到對象的男孩。前些天,有人給村裡的男孩介紹了結婚對象,對方是離過婚的女孩,帶著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在兩個人見完面後,當天女孩就住進了男孩家裡,算是把這件事定下來了。
  • 「黃教授」的三千萬光棍數據
    中國有3000萬光棍」這個說法是不嚴謹不正確的。3000多萬這個數字的來源大多其實是來自中國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簡單計算推論。更重要的是,時任計生司司長陳勝利親自出面闢謠:對於「3000萬光棍」這個數字的可靠性,他給予了否認。「這個事情大家眾說紛紜,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不準確的,純粹是子虛烏有,媒體誇大了事實。」
  • 中國真的只有3000萬光棍?全國第七次「人普」揭開真相,看完後都慌了!
    3000萬光棍?  中國到底有多少光棍?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感到異常好奇。有人曾說,中國有將近3000多萬名男性單身漢,也有人說這個數據根本不正確,真正光棍數量甚至超過億萬名,但這一切終究沒有個準確的數據。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中國目前社會中存在著哪些「病態」,中國一共有多少光棍,光棍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
  • 年輕女性減少,國家出臺「討妻政策」,3000萬光棍終於有救了?
    到2020年,中國預計將有3000萬人單身。今年已經是2020年了,中國真的有3000多萬光棍嗎?的確,隨著性別比例的失衡,近些年,農村單身漢越來越多,並且成了最為引人注目的社會現象。
  • 中國未來3千萬光棍,「妻慌」無解?3大現象助破局
    有心人可能已經發現了,現在小學班級裡男女的比例已經出現了嚴重失調。這種情況在上世紀是少見的,一般情況下,在小學中男女比例是基本趨於平等的。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側面就已經折射出了我國「性別失衡」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
    事實上,當前中國人口形勢不僅面臨人口規模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性別失衡的結構性危機。  在人口性別結構方面,目前中國性別比已嚴重失衡。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 【人口地理】00後性別失衡地圖,江西最嚴重!看中國有哪些人口問題!
    放在全國來看: 在2019年的中國人口結構中,男性人口7.1億多,女性6.8億多,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當然,這不意味著產生了3000萬光棍
  • 中國3千萬男光棍?人口普查將揭曉,00後男比女多1300萬
    事實上,當前中國人口形勢不僅面臨人口規模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性別失衡的結構性危機。在人口性別結構方面,目前中國性別比已嚴重失衡。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人口負增長或將更...
    事實上,當前中國人口形勢不僅面臨人口規模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性別失衡的結構性危機。在人口性別結構方面,目前中國性別比已嚴重失衡。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0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萬,9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900萬。截至2015年,中國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超2000萬、而同齡未婚女性僅約600萬。預計到2040年,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將超4000萬。
  • 「光棍男」究竟是怎麼解決下半生的?3位光棍說出了真相,男女比例失調帶來的「中式悲哀」
    近日,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是在網上掀起了一波「買買買」的熱潮,但實際上,雙十一在電商興起之前還叫做「光棍節」,顧名思義也就是「光棍男」的節日。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男女比例一直以來都是不平衡的,根據「六普」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的男女比例為104.9:100,乍一看這個數字並不誇張,但是對比起我國的人口基數,「多出來」的男性就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而這些「被多出來」的人就變成了「光棍」。
  • 全國至少3000萬光棍,你信嗎?哪個地方的光棍最多?不一定是農村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是每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的一扇門;然而在諸多因素的作用下,男女比例逐漸失衡,女孩子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光棍現象也就越發嚴重!在某些地區,一個自然村裡可能就有幾十個光棍,討老婆難如登天!
  • 俄羅斯1000萬單身女性,為什麼中國男人不愛娶?4點毛病不能忍!
    大家都知道,現如今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在中國,有將近3000萬的男光棍找不到老婆。可能這還要追溯到二戰時期,大家都知道,在那個戰爭年代,所有成年男性都是要上戰場的。在俄羅斯更誇張,當年的蘇聯,只要是年滿15周歲以上的男孩,都要送上戰場。因為當時戰況很激烈,而蘇聯在二戰中,死亡的男性也要遠遠多於女性,所以,時至今日,在俄羅斯的男女比例依舊嚴重失調,女性的人數又遠超男性。
  • 男性也會「內分泌失調」?
    嚴重的內分泌失調導致其性功能與生殖功能下降。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陳國芳解析,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參與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  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產生和消耗是保持平衡的,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導致體內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就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
  • 導致男性內分泌失調原因
    男性內分泌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避免內分泌失調帶來的傷害,日常生活中,男士們一定要注重相關的調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男性內分泌失調的症狀表現及調理方法。3、腎上腺疾病阿狄森氏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柯興氏症候群(皮質醇增多症)、女性化腎上腺皮質腫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4、甲狀腺疾病嚴重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功能亢進,均可影響生殖功能。
  • 越南有430萬光棍男,可能得從非洲「進口」新娘了
    聯合國人口機構統計越南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後指出,越南每年少生40800名女嬰。其中胡志明市的新生嬰兒出生率最低,甚至出現年平均每對夫妻僅生育1.3名嬰兒的情況,而不是平均每對夫妻生育2名嬰兒的正常比例。根據近期的越南出生人口性別比例調查,男嬰與女嬰的性別比為111.5:100,甚至有些地方比例超115:100。而11年前的比例為104-106:100。聯合國人口機構統計越南新生兒出生性別比例後指出,越南每年有40800名女嬰沒有出生,也就是說,有40800名女嬰沒有機會出生,僅僅是因為她們是女性!
  • 人口即將世界第一,拼命生兒子的國家,該如何解決光棍問題?
    人口即將世界第一,拼命生兒子的國家,該如何解決光棍問題?自清朝以來,我國便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之前很多年裡甚至還要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以抑制人口過快增長。但事實上,還有一個國家在有據可查的歷史中也曾長期佔據著世界人口第一之位,近年來更是有反超中國的跡象,那便是亞洲的另一個大國——印度。
  • 中國總人口性別比已連降13年,男性仍比女性多3164萬
    記者 | 牛其昌經歷了總人口性別比連續13年下降後,到2018年中國男性人口仍然比女性人口多出3164萬人。這將使得「剩男」問題繼續困擾國內人口政策的制定者。「二孩政策給了人們更大的生育空間,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部分育齡人口的性別偏好。特別是對於第一個孩子,人們基本不再去關注其性別是男是女,因為對於有性別偏好的人來說,即便第一個孩子不能滿足其偏好,還有第二個孩子來滿足。」崔樹義對界面新聞分析道。不過,在人口問題專家黃文政看來,目前性別比是偏高的。
  • 女多男少的兩個國家,單身女孩越來越多,都位於中國附近
    女多男少或者男多女少,在學術上叫做男女比例失調,一個國家如果出現這種現象,會給人口再生產帶來嚴重障礙,甚至會造成人口數量的萎縮。 據國際相關統計,世界上出現男女比例失調現象的國家有很多,我國也是其中之一。如今,中國男孩多於女孩的問題已經人所共知,很多人都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
  • 全國各省男光棍數量一覽,廣東最多
    全國各省男光棍數量一覽!1、廣東 單身男性人口:432萬2、四川 單身男性人口:269萬3、浙江 單身男性人口:254萬4、湖北 單身男性人口:252萬5、河南 單身男性人口:240萬6、廣西 單身男性人口:225萬7、雲南 單身男性人口:222萬8、湖南 單身男性人口:204萬9、安徽 單身男性人口:201萬10、山東 單身男性人口:178萬據統計我國近些年的男性單身人口越來越多,不少人到了適婚人群依然面臨著單身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