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人口性別比已連降13年,男性仍比女性多3164萬

2020-12-03 界面新聞

記者 | 牛其昌

經歷了總人口性別比連續13年下降後,到2018年中國男性人口仍然比女性人口多出3164萬人。這將使得「剩男」問題繼續困擾國內人口政策的制定者。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在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指出,2018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為71351萬人,女性人口為68187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男女人口的數量差繼續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不過,數量差已從進入新世紀後的最高點2006年4008萬人逐年減少到2018年的3164萬人。

實際上,據界面新聞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我國總人口男女比例已連續13年下降,此前在2005年,這個數據曾達到106.30,從2006年開始呈現逐年遞減趨勢。

這在專家看來,說明我國男女比例失衡狀況正在逐步緩解。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樹義認為,當下104.64:100的人口性別比是正常的,但目前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偏高。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性別比也在下降,正在逐漸回歸正常值。在此背景下,總人口性別比也在隨之下降。

「二孩政策給了人們更大的生育空間,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部分育齡人口的性別偏好。特別是對於第一個孩子,人們基本不再去關注其性別是男是女,因為對於有性別偏好的人來說,即便第一個孩子不能滿足其偏好,還有第二個孩子來滿足。」崔樹義對界面新聞分析道。

不過,在人口問題專家黃文政看來,目前性別比是偏高的。「中國男女人口性別比是偏高的,但這一情況不會長期持續。如果能夠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幾年後出生人口性別比會恢復到正常水平,男女總人口比例偏高的問題將會逐步消失。」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黃文政對界面新聞表示。

包括黃文政和崔樹義在內的多位人口專家表示,由於女性壽命相對更長,在老年人口中,女性要比男性多很多。因此,相比全國總人口的男女性別比,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及不同年齡層性別比的意義更為重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9(以女性為100),仍高於國際標準的上限水平(聯合國明確認定出生性別比的通常值域為102~107之間,其他值域則被視為異常)。官方還沒有公布2018年出生人口的性別比。

黃文政表示,從人類繁衍的生物學規律來看,在沒有人為幹擾的自然情況下,正常的男女出生比例大約為106,即每出生100個女孩,會出生大約106個男孩。但由於男性在各年齡段的死亡率一般高於女性,男女比例會隨年齡增長逐年下降,最終讓總人口中的男女數量趨於平衡。所謂男女比例失調是指男女數量差異巨大,偏離了正常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鑑數據顯示,「00後」(2000-2010年出生)總人口大約1.46億(男生7952萬,女生6688萬),平均人口的性別比達到了118.90,遠超國際標準上限水平。其中,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為118.28,其中男生783萬,女生662萬。此後幾年,男女比例一直維持在118以上,2009年的出生人口男女比例一度達到121.06 。

相比之下,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鑑數據計算,「80後」(1980-1989年出生)的平均人口性別比為101.12,「90後」(1990-1999年出生)的平均人口性別比為110.76。

「實際上,很多農村地區的出生人口性別比能達到150:100,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可能讓不少男性無法找到配偶,造成『婚姻擠壓』。由於大量農村地區的男青年無法婚配,彩禮標準越來越高。反之,隨著女性教育和就業水平的提高,城市裡面很多條件好的女性也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兩邊擠壓會導致成功婚配的比例越來越低,進而又會擠壓生育率。」黃文政分析道,無法婚配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但很多農村年輕人的遭遇並未受到輿論的足夠關注。

根據國家民政部2015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截至2015年,中國單身人口已經達到2億,單身獨居群體正在日益龐大。

實際上,早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前,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處於平衡狀態。1980年底,我國施行一胎化政策,約從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出現偏高為107.2,此後便一路飆升。自1994年以來,出生人口性別比始終在115以上,不管使用何種手段,始終無法阻止出生人口性別比一路走高的趨勢,2004年甚至一度達到最高峰121.2。

對此,國務院於2011年11月發布《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目標為115,這是中國首次將控制人口出生性別比納入國家規劃。隨著2014年國家實行單獨二胎,出生人口性別比從117.6大幅下降至115.88。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降到113.51,自此完成了「十二五」期末下降到115以下的目標。

2016年,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隨著生育限制進一步放鬆,出生性別比繼續下降至2017年的111.9,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2020年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的目標。

在黃文政看來,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中國和世界一些其他國家和地區一直存在,但中國的男女出生比例在最近幾十年才嚴重偏離正常水平,並高於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

「如果沒有生育數量限制,父母可以通過生育更多的孩子來滿足他們的性別偏好。但在生育數量限制下,希望生育男孩的家庭可能會對女嬰實行墮胎,以便把指標留給下一個可能的男嬰。B超等胎兒性別鑑定技術為這種手段提供了技術可能。」黃文政表示。

崔樹義也認為,生育愈回歸自然狀態,出生性別比便愈趨於平衡狀態。若人們能完全自主生育,出生性別比將逐步恢復正常,上述問題也將會逐步消失。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三千多萬
    男女性別比人口性別結構是指社會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關係,可能有人認為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總人口中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由於整體而言男性人口的預期壽命比女性人口的預期壽命要短,所以在老年人群中,女性人口總體上是多於男性人口的,此外男性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死亡。所以,基於以上原因,一般來說社會整體性別比,也就是全社會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在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的比例情況下是比較合理的,當然上下有所浮動也關係不大。
  • 中國3千萬男光棍?人口普查將揭曉,00後男比女多1300萬
    從人口總量來看,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為140005萬人,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將開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億,2050年降至13.21億。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苗圩指出,近年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預估:單身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看看往年數據
    研究報告現實,到2025年,中國15歲到49歲男性人數將比同齡段女性高出3000萬,男性面臨所有壓力更大。  你是單身嗎?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約13.7億,男性佔比51.19%,女性佔比48.81%,男女比例104:90。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約13億人,男性佔比51.63%,女性佔比48.37%,男女比例106.74(女性為100計算)。
  •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中國總人口將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降至年均1.76‰,總人口低速慣性增長,總人口年均增量為246萬人。根據發展態勢預測,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人口負增長或將更...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中國總人口將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降至年均1.76‰,總人口低速慣性增長,總人口年均增量為246萬人。根據發展態勢預測,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 中國性別比失調嚴重:每年有120萬男性打光棍
    天平傾斜  李樹茁常年研究中國社會的男女出生比失衡問題,他在2006年合著出版的《性別歧視與人口發展》一書裡就曾預測,2013年之後,中國每年男性過剩人口將達到10%以上,「平均每年有120萬男性在婚姻市場上找不到初婚對象」。
  • 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男性比女性多3049萬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 俄羅斯人口特點:地區城鄉分布不均,負增長且性別比失衡
    人口統計表明,目前生活在俄羅斯遠東邊疆區的人口只有629萬,8年來減少了6%。第二、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較大,城鄉人口失衡俄羅斯城市人口約1068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大約為74%,農村人口為3850萬,佔全國總人口比重小,約為26%。
  • 2018年中國人口總數接近14億 大陸實際人口139538萬人
    【中國大陸2018年末總人口接近14億】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 2020年中國總人口在14.2億人 增長率6‰左右
    人民網2月6日援引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5年來,計劃生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在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在6‰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
  • 中國大陸人口總數:13.9538億!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一名護士在為新生兒按腳印。
  • 看中國有哪些人口問題!
    放在全國來看: 在2019年的中國人口結構中,男性人口7.1億多,女性6.8億多,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當然,這不意味著產生了3000萬光棍
  • 男多女少對象難找 2020年廣東男性將富餘460萬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金羊網-羊城晚報報導,今天上午,在廣東省委、省政府舉辦的「廣東人口論壇」上,來自全國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頂級」人口專家發出「人口警戒信號」:廣東現行生育政策與群眾生育意願的矛盾依然突出,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1985-2020年出生人口中,男性將比女性累計「富餘」460萬以上。
  • 2019年江西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18.6萬 男性比女性多118.7萬...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男性人口2392.4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1.3%;女性人口2273.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8.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118.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5.22。
  • 2020年全國總人口14.2億 年均自然增長率6%左右(圖)
    網絡配圖  2020年總人口14.2億引關注!「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明確,2020年,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6%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2020年,出生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信息準確率都將升至90%,免費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流動人口目標人群計劃生育服務覆蓋率升至90%。  我國還將加強出生人口監測,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協調製定和完善鼓勵按政策生育的經濟社會政策。  2020年總人口14.2億,2015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75億人。
  • 第七次「人普」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靈魂拷問:其中有你嗎?
    「『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從性別比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偏高,此前積累的問題可能會在不久後發生。婚姻擠壓、性交易、性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能加劇。」
  • 長沙市統計局分析 市人口金字塔已向老年型發展
    據長沙市統計局官方網站的統計,2000年到2010年,老年人口(60歲以上)大幅增加,由佔全市人口比的11.6%上升到13.6%,十年間,增加了24.59萬。    分析稱,長沙人口金字塔已向老年型發展,2010年長沙老年撫養比為18.8%,如果除去外來人口,長沙每100個勞動力需要撫養21位老人。    這還不是峰值。
  • 中國人口現5大新特徵 專家稱峰值不會增至16億
    現在一些人,在談到中國人口問題時,多是以將來可能達到的16億峰值作為內在壓力。這種人口描述,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在某種程度上給世界一種「恐慌」:某些西方學者就以未來可能出現的16億的人口來計算中國的能源需求和糧食消費,並得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結論。
  • 2015年中國人口總數137462萬人:出生率死亡率公布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全國主要經濟數據。人口就業總體穩定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74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