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多月會期,十餘場直播活動、新聞發布……2020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無懼疫情影響,正如其主旨「物聯新世界」,用技術消弭樊籬,實現了人與人、端到端的連接。
物聯網的無錫十年,產業規模日益壯大、技術創新持續突破、應用推廣加速落地,在世界物聯網版圖上烙下了鮮明的「太湖印記」。下一個十年開啟,創新元素聚合化學反應,無錫絕不止於做中國物聯網的「首航之城」,更要爭當世界物聯網的「領航之城」。
集群發展激活產業生態
十年來,物聯網產業在無錫蓬勃發展,2019年營業收入超2800億元,集聚相關企業3000餘家,一大批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正在孕育,形成了包括關聯晶片、感知設備、網絡通信、智能硬體、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在內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
截至目前,無錫建成國家級技術創新載體145家,專利申請量超萬件。由無錫企業牽頭或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佔比超過50%,由無錫企業承接的物聯網工程遍及全球72多個國家、830多座城市,遍布「一帶一路」沿線所有的國家和地區。
服務平臺孕育創新生態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作為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行業趨勢發布、技術成果展示、產業發展投資、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平臺,通過四屆的成功舉辦,已經成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物聯網行業盛會。今年的物博會受疫情影響,在舉辦方式上做了重大調整,從原來集中舉辦,改為連續3個多月、歷時104天的系列活動,成功保持了物博會的品牌影響力和關注度。
通過連續四屆的淬鍊,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成果評選正逐漸成為全國物聯網領域成果發布的權威平臺。4年來,超過300個項目在評選中「嶄露頭角」,眾多項目已實際應用到生產生活中,為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本屆「三新」評選共徵集項目1625個,吸引到中國電信、移動、聯通、西門子、博世、華為、京東、英飛凌、愛立信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的積極參與,參與企業遍布20餘個重點省市,以及瑞士、愛爾蘭等海外國家。
與實體經濟融合拓展應用生態
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當中,面對人員流動難的痛點、原材料供應的卡點、物流運輸的堵點,有7萬家企業利用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展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努力將疫情對製造業的影響降到最低,牢牢穩住了經濟的基本盤。
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主任陳大鵬列舉了一組有趣的對比數據:一臺40米-50米長,約有1800紗錠的紡紗機,此前,一名巡檢工不停走動才能勉強完成8到10臺機器作業,而在每一個紗錠安裝上物聯網的傳感器之後,一名巡檢工就可以很輕鬆地完成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紡紗機的巡視。
陳大鵬坦言,物聯網是技術和市場雙重推動下的一個必然結果。對此,他預判:數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窗口期已經到來,而物聯網在數據挖掘、傳輸、應用等領域匯聚了多種技術應用,可以促進產業信息化、智慧化,對經濟發展有著巨大推動作用。(高飛、見習記者 周嵐婷)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