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必備的神器-節拍器,節拍器是什麼呢?節拍器什麼時候用?怎麼用才正確?下面諾英德曼鋼琴與大家介紹節拍器的使用方法。
往期文章:正確使用鋼琴節拍器 鋼琴入門 | 諾英德曼鋼琴
一、什麼是節拍器
節拍器(Metronome),又叫拍子機,是一種能規律發出聲音或視覺效果來顯示節拍的器材,通常用來提供一個穩定的節拍和速度;音樂上以每分鐘幾拍(Beats Per Minute,BPM)來計算速度。在百度百科找到對應的解釋,1696年巴黎人E.盧列創製第一架節拍器後,這種裝置的種類很多,最普遍使用的是1816年由奧地利人J.N.梅爾策爾發明的節拍器。梅爾策爾的節拍器外形呈金字塔形,內部為時鐘結構,有齒輪及發條,帶動一擺杆,擺杆每次擺動結束時發出尖銳的「滴噠」聲,這些滴噠聲的速度可根據刻在擺杆上的遊尺刻度上下移動擺錘,進行調整,其速度每分鐘40~210拍。
二、節拍器正確的使用方法
1、把剛拿到手的機械節拍器的底座用改錐撬開。取出填充物。這是為了運輸時防震的。
2、可以看到裡面的齒輪。當使用一段時間後,為了防止生鏽可以上些機油(這是後話)。
3、重新蓋上底蓋。在水平面上立起來。拿掉透明面板。
4、滑動上面的金屬塊,進行鐘擺的調節。如果我們把速度設定為80,就需要把金屬塊上移至80鐘擺刻度的地方。
5、調節節拍。拉出重音拉杆。上面有數字。拉杆的上面標著 0 2 3 4 6 ,也就是代表每個小節多少拍;比如3/4 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那麼就拉到3 ,打出的節奏就是每三拍循環。
6、節拍器的右側有一個節拍發條。把它順時針旋轉。不用上到頭。有較大的阻力及停。
7、拉動鐘擺向向左或向右傾斜。
8、鬆開手即可。鐘擺開始工作了。
9、用完後將金屬塊放下去,也可以不放。蓋上透明蓋存放即可。
擴展資料:
節拍器是利用擺的等時性控制節拍聲來計時的儀器。
取下節拍器面板,就看到一個標度尺。它標出擺振動時每分鐘發出的節拍聲次數(n)中有一擺杆,擺杆上有一可上下移動的擺錘。擺錘位置所對標尺數,就表示該擺每分鐘振動的節拍數(一次全振動有兩次節拍數),由此可算出擺的振動周期(T)
T=(2×60)/n(秒)
改變擺錘的位置就可以改變它的振動周期。
為了便於報時,在節拍器木盒的下部裝有振鈴和調節拉杆,可使振鈴每經過幾個節拍響一次。記住振鈴響一次的節拍數就可求出時間間隔(t)
t=T/2×R=60/(n/R)(秒)
R為振鈴響一次的節拍數。調節拉杆的位置,就可以改變振鈴發一次聲的節拍數。如果不需要振鈴聲,只須將拉杆完全推進就行了。
使用時先上好發條,注意不要上得太緊。根據實驗要求,調節好每分鐘節拍數及振鈴頻率。節拍器應水平放置,擺的振幅不宜過大。使用完後,讓發條放鬆,並注意保養。
使用時應從某一次振鈴響開始計時。
標度板上英語單詞節拍速度的英文描述(非標準翻譯)。按照順序分別是:
莊嚴地慢板,極慢,慢,中速稍慢,中速,中速稍快,快,很快,最快。數字40-120表示具體地表示,各種速度每分鐘多少拍。
金屬條上的數字表示的是節奏類型。也就是節拍的強弱關係:其中,
2是兩拍子的節奏。響聲的強弱關係是 | 強 弱 | 強 弱 |……反覆。這是2/4拍子的模式。此模式一般也叫進行曲。
3是三拍子的節奏。響聲的強弱關係是 | 強 弱 弱 | 強 弱 弱 |……反覆。這是3/4拍子的模式。此模式一般也叫圓舞曲。
4是四拍子的節奏。響聲的強弱關係是 | 強 弱 次強 弱 | 強 弱 次強 弱|……反覆。這是4/4拍子的模式。此模式一般也叫頌歌。
6是六拍子的節奏。響聲的強弱關係是 | 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反覆。這是6/4或者6/8拍子的模式。
簡單地講,2/4拍的,表尺調2上,3/4拍的,表尺調3上,4/4拍的,表尺調4上。這個用分數表示的節拍類型,分子是幾,就調到几上。
曲子的速度可以調到相應的位置就可以了。
三、節拍器什麼時候用
1、節拍器進入鋼琴學習的時機
對於節拍器什麼時候開始用、在學琴的哪個階段開始用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其實這並不用刻意、精確地來劃定,一般來說考慮2個因素就可以了:年齡、水平。
年齡限制是針對小孩子來說的。孩子年齡太小的話,手腦協調能力有限,這時候使用節拍器反而會加重他們學琴的負擔,所以通常可以到孩子上學讀書以後再開始使用節拍器。
水平則可以按所彈奏的練習曲來決定,推薦在開始599學習之後使用節拍器。
總結一下,節拍器進入鋼琴學習的時機並不絕對,需要考慮的基本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這些,如果跟著固定的老師學琴的話,最好是詢問老師,因為老師最清楚你的水平,他給的建議也最準確。
2、節拍器在實際中的運用
節拍器在哈農中的使用哈農每一條開頭處都會標有一個速度(比如哈農第一條是108),這個速度是指你練習這條最終所要達到的速度,怎麼才能知道這個速度是多快呢?又怎麼來練習呢,總不能一開始就彈這麼快吧?這時就需要藉助節拍器了。
拿哈農第一條來舉例說明怎麼在彈哈農時用節拍器,其餘59條基本雷同。
首先,你必須完整地把這條曲子彈下來;
其次,打開節拍器,調到一個能使你來得及充分抬高每一個手指來彈的速度。
接著,在這個速度下彈熟。
最後,一格格增加節拍器的速度,一直到108為止。
節拍器在練習曲中的使用在彈練習曲時,節拍器的使用和哈農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練習曲教材上沒有標明速度,這就需要根據錄音,使用節拍器來把錄音的速度「聽」出來,接著就按著哈農的步驟來吧。
但需要注意的是,哈農加速度的周期一般比練習曲長,比如,你可能一星期哈農才加一格速度,而練習曲可能在一天內就加好幾格速度,所以要切記一點:欲速則不達,只有彈穩一個速度才能增加速度!
四、可以運用節拍器來解決的問題
1、技巧難點
解決辦法:單獨將難點段抽取出來,放慢速度,一拍一個音,彈穩後加速,速度加到208時,則將速度調到112一拍2個音,繼而一拍4個音,或更多。
當達到感覺對這個速度吃力時,再調慢幾個速度,重複前面的方法,反覆循環,等到達曲子所要求的速度時,技巧難點已經基本解決。
2、節奏難點
解決辦法:單獨抽取難點段落,放慢速度,拆整拍為零拍。舉例來說明,比如44拍情況下,我們遇到一個四分音符加個符點,大家都知道,這代表一拍半,但具體怎麼來把握呢?
這是就可以把整拍拆成零拍,即把4分音符拆成2拍來看,那麼一拍半就是節拍器打3下。用這個方法可以把複雜的節奏化成簡單的節奏來看。
尤其是左二右三、我們可以化解成右手2拍一個音,左手3拍一個音。對於剛接觸這類曲子的朋友很有幫助。
3、速度難點
很多朋友經常會遇到速度提不上去的情況,這也可以用節拍器來幫助練習。首先把節拍器調到一個相對較慢的、你所不會感覺吃力的速度。
然後一個速度一個速度加上去,每個速度都要保證彈穩,直到你再也加不上去為止,再把速度放慢,重複前面的步驟,這麼練不用幾天你的速度就會比之前有明顯提升。
4、節拍不穩、音不平均
解決辦法:基本和第一步相同,不多做解釋。
五、不適合使用節拍器的曲子
相對節拍器在指法練習、練習曲練習中發揮了大部分作用,節拍器在以下這些曲子中的作用就不很明顯:
變奏曲、舒緩抒情的曲子、速度自由的曲子、其他(嚴格來說,除了非音樂會型練習曲以外的大部分曲子從整體上都不使用節拍器,不過可以在大量樂曲的局部用節拍器)
註:內容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