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廣州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案例大賽決賽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舉行,來自廣州不同社工組織的9名選手分享了自己服務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案例。
本次大賽於2020年7月啟動,共收到196份案例申報材料,共有50家廣州市從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的服務機構參與。案例廣泛關注青少年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分為個案類、小組類、社區類三個組別,由現場專業評委進行評選。
個案類組別聚焦於未成年受害人、未婚媽媽、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等重點青少年人群的救助、支持服務,幫助青少年從困境中突圍,重新啟航;小組類組別展示了社工們通過開展治療小組、矯正預防小組、園藝減壓小組等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案例,在視角、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等方面均體現出創新性;社區類組別關注青少年志願團隊與社區發展如何互相促進、分享外展社會工作如何介入重點青少年開展服務等內容。
廣州市從化區青年志願者協會、青年地帶從化站站長黃麗娟分享了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服務的案例。黃麗娟從事社工工作已有8個年頭,在她看來,罪犯被繩之以法,得到應有的懲罰後,故事並未完結,還有一些被遺忘的「受害者」即服刑人員子女需要幫助。
黃麗娟告訴記者,這個案例中的服務對象是一個15歲的男生,之前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由於父親因詐騙罪入獄後備受打擊、性情大變甚至將自己關在房間,不吃不喝。整個服務過程中有很多難點,比如最初接觸到這個男孩時,他不願意和社工交流,後來在社工的陪伴下,輔之以遠程探監等方法,小男孩重建理性信念。
如何通過園藝減壓?廣州市廣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顏舒瑤頗有心得地說,引導青少年種植一些植物,並且在DIY的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會一起交流減壓方法,最終通過自我壓力檢測表量化參與的青少年減壓效果。
最終,來自廣州市越秀區穗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張慧欣、廣州市志城社會服務發展中心何小婷、廣州市青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李以威分別榮獲個案、小組、社區三個組別的第一名。
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總督導、廣東工業大學社會工作系首任系主任朱靜君老師表示,社工要從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入手,對其分層分類提供精準化的服務,才能做到在普惠型服務的專業升華。
據悉,該大賽由團廣州市委、廣州市民政局主辦。賽後,主辦方將整理獲獎案例的材料,透過案例集、經驗分享視頻等形式,在評估分析、目標及計劃內容制定、服務過程技巧、服務總結等方面向廣大一線社工分享工作經驗和技巧,助力服務水平提升。
攝影: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