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雲南|化石筆記·異形網面蟲
原標題:科普雲南|化石筆記·異形網面蟲 編者按:在七彩雲南的中部,有一個被世人稱為「琉璃萬頃」的高原湖泊,她就是撫仙湖。其北岸就是世界聞名的澄江化石地,它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也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澄江生物化石群自1984年7月1日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且80%屬於新種,幾乎所有現生動物門類的祖先都能在這裡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
-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成生物多樣性科普基地
2021年元旦期間,每天有數千名來自省內外的觀眾來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人們在觀看之際,紛紛讚譽點評,該館已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基地,成為各年齡層次了解地球生物進化的學習大教室。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該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重要的位置。遊客在博物館外合影留念 項目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
雲南這個地方,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
同年6月11日,由雲南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上在線發表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雲南省東部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丹尼多毛蟲,這是目前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
科普雲南 | 化石筆記·長角錐狀擬小細絲海綿
據說很多找雞樅能手,甚至會記雞樅筆記。雞樅很有靈性,一般會在雷雨天氣後集中從土裡鑽出來,至於是什麼原因至今沒人能說清。 昌寧的找雞樅人,一到出雞樅季,只要頭一天晚上打雷下雨,第二天早上無論是雨是晴,都會披上蓑衣戴上雨帽,到認識的雞樅塘去看看,一年又一年樂此不疲。 雞樅需要特定的環境。
-
雲南澄江化石群最珍貴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的化石遺蹟
雲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澄江動物化石群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省澂江縣撫仙湖畔,距省會昆明52公裡,境內景色優美,交通極為方便。澄江動物化石群是當今世界上所發現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個多門類動物化石群,從海綿動物到脊椎動物以及絕滅門類都有其代表。它們生活在遙遠的5億3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早期海洋中。
-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最早的花骨海綿類化石
中新網南京2月26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6日消息,該所研究人員在安徽省南部涇縣北貢特異埋藏海綿動物群中發現並報導了奧陶—志留紀過渡期的花骨海綿化石。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花骨海綿類化石,可將其化石記錄提前了3億多年。
-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福田開展
深圳晚報訊(記者 方壯芳) 近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福田區卓悅匯購物中心開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普宣傳讓社會公眾了解海綿城市,向全社會普及海綿城市理念,讓市民了解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和「支持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寓教於樂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走進社區
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衝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 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
-
科普知識丨核電科普小知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科普知識丨核電科普小知識 2020-11-09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疊紀張氏幻龍化石在雲南出土 合工大專家參與研究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雲南發現了迄今為止在三疊紀鰭龍中最龐大的一種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化石,它被命名為「張氏幻龍」。 合肥工業大學專家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學者針對這種巨型幻龍進行研究,並於近日把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知名刊物《ScientificReports 》上。□小科普 什麼是幻龍?在看這篇文章前,先讓記者小小科普一下有關知識。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地球人對它的解密,源於每一次生命裂變後遺留在地球上的痕跡,比如生物,比如化石。關於5.18億年前寒武紀時代的更多生命解密,卻來源於中國雲南撫仙湖北岸出土的批量寒武紀化石群。提起寒武紀時代,這個時代比我們老少皆知的侏羅紀時代還早三四億年!
-
科普丨海綿砂紙的特點和作用
對於一些水磨砂紙、幹磨砂紙、海綿砂紙等研磨工藝具有生產效率高、使得被加工器件外表質量好、生產成本低等好處,因此在家具生產中得到大量的應用,家居產品的最終成品質量與研磨工藝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海綿砂紙是打磨工藝的主要工具。海綿砂紙是用研磨材料粘結在紙、布等可撓性材料上,用以進行磨削和拋光的帶狀工具。紙質帶基比較硬,能磨出高光潔的表面,在精磨和超精中都用紙質帶基海綿砂紙。
-
張元動:古生物化石的「朗讀者」
2014年11月3日,張元動在雲南北部者根-拉伯途中(金沙江邊)考察地質和地層。 張元動把發現的每一塊化石都視若至寶,工作離不開石頭,生活也少不了石頭的影子。 無心插柳,發現世界最豐富的海綿化石群 「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找到安吉動物群,正印證了這句話。」張元動說。 2012年冬天,寒雨籠罩著安吉地區。在景色宜人的賦石水庫岸邊,由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英國威爾斯國立博物館、浙江省地調院等聯合組成的「中英野外調查隊」為尋找筆石化石已經工作了數日。
-
海洋科普(849)| 海綿和海筆是不是動物?
其實不是的,海筆、海綿都是動物。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形態多種多樣,個頭大小不一。海綿雖然是動物,卻不能行走,只能附著在海底的礁石上。海綿是海洋中的「大家族」,早在6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海綿棲息在海底,附著在巖石或珊瑚礁上,以浮遊生物為食。我們可以用「千姿百態」來形容海綿,因為它們不僅有圓方不一的外表,更有奼紫嫣紅的顏色。海綿雖然身體柔軟,全身卻長滿堅硬的骨骼,令試圖將它們作為盤中餐的敵人非常苦惱。在許多海洋生物眼裡,海綿是特別安靜的小夥伴。通常情況下,它們不會攻擊其他海洋生物,其他海洋生物也不會把它們當成捕食的對象。海綿還是免費的「避難所」,一些小魚遇到敵人時會躲到海綿裡避險。
-
南美最大犬科動物—鬃狼
鬃狼 鬃狼肩高大約有八十釐米但是體重卻只有23公斤,是不是很意外,也許你們不信,可是事實就是如此,它們看著體型大的原因,你們有沒有發現它有大長腿
-
健康筆記丨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健康筆記丨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2020-08-25 1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東川聯社:為雲南中洲海綿城市建材公司量身制定授信方案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9年金融服務民營及中小企業優秀案例 —東川聯社為雲南中洲海綿城市建材有限公司量身制定授信方案 一.背景與起因 雲南中洲海綿城市建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月,主要經營:高強度礦鋼渣生態透水磚
-
中國地質大學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最小參與者年僅6歲
中國地質大學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最小參與者年僅6歲 中國地質大學 2018-11-20 大 中 小 「描繪化石,演繹歷史。」
-
環保科普丨PM2.5究竟是個啥?
環保科普丨PM2.5究竟是個啥?一般而言, 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揮發性有機物。成 分PM2.5的主要成分包括:含碳顆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機碳,元素碳主要產生於高溫燃燒過程,有機碳則主要來自相對低溫過程的不完全燃燒產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重金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