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有一位聰慧和數學天賦極高的女孩,她就是米列娃,當時米列娃在數學上的造詣是在愛因斯坦之上的,因此,愛因斯坦愛上了她。
他在寫給米列娃的情書中是這樣說的說:
「如果要把相對運動課題做成功,只有你能幫助我,我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
愛因斯坦最終能夠成功發表相對論,這其中或多或少離不開米列娃的幫助和功勞。
1905年,愛因斯坦先後發表了5篇在科學界引起世界轟動的論文,以至於後人將這一年稱作為愛因斯坦奇蹟年。而作為妻子的米列娃驕傲地告訴朋友:
「我們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工作,它能讓我丈夫一舉成名!」
1909年,愛因斯坦獲得了蘇黎世的教授職位,之於他,人生的階梯向上邁了一步。而之於米列娃,命運之手似乎將她的悲劇悄然拉開。
愛因斯坦事業上輝煌燦爛,個人情感上也是風流不斷,期間,他愛上了幾個女人,這對米列娃的個人情感和他們之間的婚姻無疑發生了較大的衝擊。
愛因斯坦渴望尋找到新的伴侶,米列娃卻忠於自己丈夫,而他們之間的裂痕也因此越來越深。
愛因斯坦到柏林擔任一所新建的物理學研究所所長,他無上欣喜,因為他將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往柏林,進一步的發展和愛爾沙的關係。
阿愛爾沙是他愛上的那位的表姐。
在臨行前,他在信中向阿愛爾沙表明:
「在不傷害她的基礎下,我們才能相處的愉快!」
愛因斯坦很快就和米列娃提出了分居的要求,並幾乎公然地進行和愛爾沙的私情。
這一切讓米列娃深受打擊,致使性格逐漸變得冷漠陰鬱,整天沮喪度日。愛因斯坦看在眼裡,卻因此更加加重了對她的厭煩。
終於,在幾個月後,愛因斯坦通過朋友,以書面形式向米列娃下達了一份如果想繼續維持婚姻,她就必須要接受遵守的合約。
條件如下:
A.你必須負責保管整理好我的衣物;定時安排好我的一日三餐;保證我的臥室與書房 的整潔,尤其是書桌。
B.你在家中不準單獨和我坐在一起;不準要求與我一同外出。
C.不要對我們的關係抱有任何親密幻想;與我對話時,當我要求結束,你必須立刻停止;當我要求你離開我的臥室和書房,你必須立刻出去,不準提出抗議。
D.不準以任何方式或行為在孩子面前貶低我。
這份合約所體現出的近乎刁難與毫無人情,與其說是丈夫寫給妻子,看上去更像一位蠻橫無理的主人寫給他低下的家僕。
愛因斯坦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想以此來迫使米列娃對他們的婚姻主動提出放棄。
見此,已經決意離開妻子的愛因斯坦,再次通過朋友轉告米列娃,即使她接受了這份合約,他願意回家也完全是因為不想失去兩個孩子;以及在以後的日子裡只會把她當做一個陌生女人對待。
1919年愛因斯坦與米列娃正式離婚。米列娃餘生一直住在蘇黎世,至死沒有再婚。大兒子漢斯於1933年追隨愛因斯坦去了美國。剩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兒子愛德華與她相依為命,晚年窮困到只能以教授鋼琴維生,最後於1948年因中風去世。
米列娃是不幸的,這不幸已同時刺痛了很多女人敏感的神經。
他們會說,她是天才背後的女人,更是為天才放棄一切犧牲自我的女人,她太偉大了!她之所以悲慘,那是愛因斯坦對不起他。
話又說回來,做為凡人,不是做為天才而是凡人妻子的你,又有多少女人不是這樣選擇的呢?
兩個人剛開始是站在一條起始線上的,最後兩人越走越拉開距離,你覺得最後你們還會交集?
愛因斯坦的成就,讓他在全世界成為那個夠得著日月星晨的男人,再想想米列娃,她是為這位天才低到塵埃中的女人,只夠著愛因斯坦,最後還丟了他。
可當初,他們也是站在一個起點上的兩個人,就因為有了不同的人生期許和目標,註定他們只能相行漸遠,再難交集。愛因斯坦是將相對論要演繹給全世界看的男人,而她是要將自己女人的本份和使命一生獻給他的女人,這兩種選擇和必然的結局起初已決定了各自命運,難以殊途同歸。這也許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選擇和如何做的問題,既然選擇,代價必然是沉重的。
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女人,選擇了放棄事業,相夫教子,放棄自己,為男人獻出一切,最終成了米列娃,甚至有的還成不了米列娃,你怎麼說呢?
1、作為優秀的有天賦的女人,遇到更優秀更有天賦的天才男人,讓自己努力成為天才或優秀的人比只做天才背後的女人更重要,你成就你自己才是光,而不是只需男人的光才襯託你。
2、在美麗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的期許中,女人保留自我的成長和進步是第一位的,將自己的自我成長和進步完全讓位給愛情和婚姻是不明智的。
3、女人愛一個男人,為他獻出所有是不幸的,再有情誼的男人,拿走你這一切值得的,當你再沒有可拿出的東西時,他也還是會離開的。給他所有,不如給自己一些尊重和憐惜。
4、放棄事業、學習、理想、未來,只做天才背後的女人,那不是愛他,而是你已失去愛。實際上,任何天才和卓絕的人物,根本不會等遠遠落在他身後的女人的,既不同行,必然有人和他同行。
5、女人放棄了自我,男人終會拋棄她。
6、女人一生的安全感和歸宿,不是在愛情和婚姻裡,而在女人的自我安頓中,不停地學習進步,有自己的事業、理想,才有最終歸宿。
7、深愛一個人不是為他放棄所有,而是最終呈獻你最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