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黑洞形成理論
原標題: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黑洞形成理論 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現有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論 類星體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最明亮的天體。它的中心是質量超過太陽質量千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通過研究遠距離高紅移類星體,人類可以窺知早期宇宙結構和演化的信息。 目前,天文學家已發現20多萬顆類星體,分布於宇宙大爆炸之後7億年至今。但其中距離超過127億光年(即紅移大於6)的類星體只有40個左右。
-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6.7億年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6.7億年,打破了3年前的最遠類星體記錄。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遙遠「隱形」超大質量黑洞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獲取的數據,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隱形」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這個黑洞出現時,宇宙的年齡只有當前的6%。這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個證據,證明宇宙幼年時期存在被氣體遮蔽的黑洞。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天文學家在一個遙遠的發光類星體的中心發現了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或許有助於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古老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距地球130.3億光年的類星體。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遠的類星體,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後。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星系裡…… 天文學家周二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黑洞和類星體的年齡超過130億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黑洞和類星體,這讓天文學家對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天文學家檢測到迄今為止最遙遠的類星體,已超過130億光年
它被命名為J0313-1806,是距地球130億光年遠的類星體,完全形成,中心處有一個巨大的巨大超大質量黑洞,並且以巨大的速度攪動新生恆星-僅在大爆炸之後的6.7億年。 由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了類星體熱的證據,它以光速的20%從J0313-1806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吹來。
-
類星體到底是什麼?來自遙遠宇宙的它,為何如此暴躁?
通過對其多年的觀測以及對電磁波譜不同波長的觀察,研究小組發現從類星體從噴射出的氣流的速度可以超過4000萬英裡(6400萬千米每小時),溫度可以達到數十億度。 研究小組研究的一次外流在三年時間裡從4300萬英裡每小時(6900萬公裡/小時)加速到大約4600萬英裡/小時(7400萬公裡/小時)——這是在太空中所探測到的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氣流。
-
迄今質量最大類星體現身 宇宙早期的它或將改寫黑洞形成理論
迄今質量最大類星體現身 宇宙早期的它或將改寫黑洞形成理論天聞頻道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其中心黑洞瘋狂吞噬周圍物質而發出極強的光芒。通過長期的觀測研究,天文學家確定早期宇宙的類星體中含有超大質量黑洞。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群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美國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日前發布公報說,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已知的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群。這個三重星系群被稱為EGS77。 公報說,雖然科學家曾觀測到更遠的星系,但EGS77是迄今發現的最遙遠星系群。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3秒就能釋放出太陽100億年的能量
那麼如此強大的恆得星能源在宇宙中是否就是最厲害的呢?當然不是,在人類剛剛走出地球之前,由於觀測範圍和能力的限制,那個時候,我們認為恆星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能量天體,畢竟它在宇宙中是最顯眼的存在。可是隨著我們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能夠觀測到百億光年之外的天體之後,才發現,原來宇宙中還存在著比恆星可怕幾千倍,幾萬倍的強大能量天體。
-
觀測到已知宇宙中,最遙遠的耀變體,130億年前就存在了!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儘管PSOJ030947.49+271757.31可能很難記住,但它是迄今為止觀測到最遠的一顆耀變體,它揭示了關於古代黑洞的重要細節,並對宇宙演化理論施加了嚴格的限制,它發出的光,大約是宇宙年齡不到10億年的時候,幾乎是130億年前。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新華社洛杉磯12月6日電(記者郭爽)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6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觀測到了迄今已知最遙遠的超大黑洞,其質量約是太陽的8億倍。 這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美國航天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以及位於智利的麥哲倫望遠鏡,在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其中心存在一個巨大黑洞,這個黑洞正在吞噬周圍的物質。 類星體是天文學家對一類遙遠天體的稱呼,它們通常包括一個中央黑洞和周圍的星雲,由於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它們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明亮。
-
抱歉,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早期宇宙中最亮的類星體
這是一個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類星體,這個天體是迄今為止在早期宇宙中發現的最亮的類星體。在天文學中,有兩種問題需要回答:簡單的問題和困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涉及到近距離的天體,這些物體數量多且容易看到。困難的問題涉及到那些遙遠而又罕見的天體。而最大的問題是確定宇宙極端發生了什麼。在一項驚人的新發現中,天文學家宣布在早期宇宙中發現了一顆破紀錄的類星體,它的亮度超過600萬億顆太陽。
-
宇宙燈光秀!NASA用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橫掃星系的類星體「海嘯」
一組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獨特功能,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強勁的能量外流。它們從類星體發出,像海嘯一樣橫掃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嚴重破壞。類星體是非常遙遠的天體,釋放出異常巨大的能量。
-
中國科學家發現宇宙最亮類星體
以中國天文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顆430萬億倍太陽光度、中心黑洞質量約為120億個太陽質量的超亮類星體。據悉,這是人類目前已觀測到的遙遠宇宙中發光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它的質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現有理論模型很難解釋它在宇宙形成早期如何迅速地長大。
-
科學家觀測到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
最明亮的兩個物體(右上和左下)是來自同一個遙遠類星體的透鏡圖像;兩個透鏡圖像之間較暗的物體則是探測到磁場的星系。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對一個遙遠星系的磁場進行了觀測,並指出在整個宇宙歷史中,適合生命存活的行星可能相對普遍地出現過。這個星系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比銀河系還年輕50億年。
-
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最遙遠、最古老的耀變體
這一發現暗示了在原始宇宙中存在許多類似星系,但因為噴流方向,使之很難被直接探測到。 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最古老的耀變體。 該研究小組由義大利英蘇布裡亞大學博士生西爾維婭·貝拉蒂塔領導,研究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研究員以及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此提供指導。 什麼是活動星系核?什麼類星體?
-
太陽系外漫遊④:可觀測宇宙 | 觀天者說
基於大爆炸理論和目前測得的宇宙參數值,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年[1]。因此,地面和空間望遠鏡能接收到的光最早來自約138億年前。如果考慮到這138億年間宇宙的膨脹,基於天文學家計算,我們接收到的這束光的光源已距我們約470億光年[2] [3] [4](見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