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終於看到了一個浩瀚神秘的宇宙世界。而在浩瀚的宇宙中,主角就是各類天體,其中恆星是宇宙中最普遍亮麗的一種天體,它們能夠時刻發生非常強大的能量。
恆星可以說是宇宙中最亮麗的風景,它們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讓自己成為了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給黑暗寒冷的宇宙帶來了些許光明和溫暖。而生命的誕生也離不開恆星的幫助,地球正是因有了恆星太陽的幫助,才能夠有幸成為生命星球,並最終誕生智慧生命人類。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太陽發出的光和熱,這些能量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沒有它們我們將無法生存。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了或者不發光了,那麼迎接地球的將是黑暗以及生命的終結。對於科技時代的人類來說,太陽可不僅僅是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它還是一個強大的能量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的科技發展和生態是離不開能源的,而在太陽系中,沒有什麼能量比太陽更強大,太陽每秒向外輻射的能量,如果能夠全部被我們吸收應用的話,足可以讓人類使用20萬年。可見,太陽的能量有多麼的龐大。
那麼如此強大的恆得星能源在宇宙中是否就是最厲害的呢?當然不是,在人類剛剛走出地球之前,由於觀測範圍和能力的限制,那個時候,我們認為恆星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能量天體,畢竟它在宇宙中是最顯眼的存在。可是隨著我們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能夠觀測到百億光年之外的天體之後,才發現,原來宇宙中還存在著比恆星可怕幾千倍,幾萬倍的強大能量天體。
相信很多朋友可能都聽說過一種天體:類星體,這是一種類似恆星的天體,同樣能夠發出強大的能量輻射。類星體之所以沒有被我們很早就觀測到,主要是因為這類天體距離地球太遙遠了,它們基本都在距地球100億光年以上的遙遠星空。
類星體是一種在極其遙遠距離外觀測到的高光度天體,80%以上的類星體是射電寧靜的。類星體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釋放的能量卻是星系的千倍以上,類星體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億光年以外的距離處被觀測到。
我們都知道,光子的速度是光速,距地球100億光年的光子需要花費漫長的100億年才能夠到達地球。而如此遙遠的類星體發出的光子仍然能夠跨越100億年的時間到過地球,可見它們的能量有多麼強大了,遠遠超越宇宙中的其它天體能量。
那麼類星體發出和能量有多麼強大呢?我們拿太陽來做一個比較,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而每秒發出的能量能夠讓人類使用20萬年。可是類星體三秒鐘發出的能量卻相當於太陽100億年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說太陽耗儘自己一生發出的能量,類星體只需要三秒就可以做到。
由此可見,類星體有多麼可怕,它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可怕的天體。那麼此類天體是如何誕生的?它們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對於類星體,科學家了解得也極其少,它們距離地球太過於遙遠了,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發出的能量太過於強大,我們根本觀測不到。
有科學家猜測:類星體有可能是黑洞的「升級版」,它們的中心處有可能是一個質量巨大無比的黑洞,這有可能也是類星體的主要能量來源。要知道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那都是霸主級的存在,會在自己身邊形成強大明顯的明亮明積盤。
如果類星體的本質也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它身邊形成的能夠被我們觀測到的明亮區域,會不會也是龐大的吸積盤。如果真是如此簡單,那科學家可能對於類星體的關注度也就沒有那麼高了。可事實上,科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類星體跟我們觀測到的其它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吸積盤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超大質量黑洞發生的能量輻射雖然也非常強大,但是其光子恐怕很難傳輸到100億光年之外。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基本都在一億光年範圍之內,比如去年科學家公布的首張黑洞真實照片,就是位於地球5500萬光年之外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而類星體的能量級別明顯要遠遠大於超大質量黑洞,它的亮度可以達到太陽的145萬億倍,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用來照亮星空,這樣的能量足可以點亮1000個銀河系。如果將類天體放在太陽系中,所釋放出的能量不僅將徹底吞噬掉太陽系,同時,就連銀河系在內,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如果類星體的中心是一個黑洞,那麼這個黑洞的質量至少是太陽的一億倍,這是超乎我們想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類星體基本都是在距地球100億光年之外,我們現在能夠觀測到它們,說明類星體的光子在宇宙中至少走了100億年的時間才到達地球。
而宇宙的年齡也不過才138億光年,這說明類星體形成的時間基本都是在宇宙的早期階段。科學家猜測,類星體可能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有可能並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黑洞。甚至有可能它跟黑洞完全不沾邊,既然類星體是形成於宇宙的早期,那麼在它們的身上有可能蘊含著宇宙的起源以及宇宙早期的奧秘。
科學家之所以對類星體的研究如此看重,除了想弄明白它到底是什麼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要通過它搞明白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以及宇宙早期的真實情況。雖然宇宙有很多的奧秘,但是有關宇宙的起源和早期的發展情況才是最主要的秘密。
只要搞清楚宇宙早期的情況,我們或許才能夠最終揭開宇宙的終極奧秘。而且,由於宇宙的快速膨脹,人類的科技實力限制,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早期天體,目前恐怕只有類星體。當然,對於類星體的研究探索,我們目前也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以及一些模擬實驗。
真正想要搞明白類星體的本質,或許我們還需要在未來實地前往進行近距離觀測收集數據。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知道那可是100億光年的浩瀚旅程,或許只有人類在未來實現理論中的蟲洞穿梭才能夠做到,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