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宇宙來說,就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目前人類探索到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大概460億光年,但這僅僅是可觀測宇宙的一部分而已。目前的宇宙依然以超光速繼續向外膨脹。

說起宇宙中最可怕的事物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黑洞,的確。黑洞是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必須是太陽質量的幾百倍才能形成黑洞,因為自己的引力實在太過於強大,連目前宇宙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並且一切的物質一旦靠近黑洞,都會被徹底的分解。但是在宇宙中還有一種物質比黑洞還要可怕。
那就是類星體,又稱為似星體、魁霎或類星射電源,是人類觀測到非常遙遠的天體,能量最高的活躍星系核。高紅移的類星體距離地球可達到100億光年以上。類星體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併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個重大發現,類星體是質量比一般的星系小很多,但釋放的能量卻是普通星系的一千倍左右,有的甚至達到銀河系輻射總功率的屬萬倍。
人類在1963年,首次發現類星體的存在,因為他們看起來非常類似恆星,因此而得名,人類目前對於類星體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有的科學家認為類星體的中心,是一種千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在一些類星體中,發現了超光運動的現象,1972年,美國天文學家發現類星體3c120的膨脹速度,達到了4倍光速,還有人類發現類星體3c273中兩團物質的分離速度達到了9倍光速,而類星體3c279(QSO1254-06)內物質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19倍。

人們認為這種相對論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類星體是宇宙中的一種非常恐怖的獵手,它會不斷的吞噬自己周圍的物體,假如一個普通的黑洞遇上了類星體,最終的結果也只能被吞噬,不過這一種天體畢竟是離我們太遙遠了,或許在以後科技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徹底的研究明白類星體是什麼,那個時候我們或許就有可能解開宇宙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