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步伐放緩,截至6月30日,共備案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9633件,環比下降8%。同時,備案產品成分、功效宣稱、熱門品類發生了變化,從中可窺見行業未來趨勢。
廣東備案數量激增
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備案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1600餘件,已接近該省2019年全年備案數量。與浙江相比,雖然去年兩省平均每個境內責任人的備案產品數量都為7個,但廣東得益於規模擴增更快的「代理商」群體,今年上半年的備案數量超過浙江。
同時,上海備案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佔全國總數的53%,其中有超50%的產品來源於歐萊雅等大型跨國化妝品集團;山東省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數量穩步提升,基本與去年下半年持平;陝西、河北的備案數量已超越當地去年全年備案總數。
在全國1126家境內責任人中,今年上半年備案數量前50的責任人中備案產品總數佔全國總量的45%;貿易代理商的備案產品數量比重提升明顯。
今年上半年備案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涉及45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日本、德國、摩納哥的產品增速較快,接近或已超越2019年全年數量;同時,奧地利、智利、塞爾維亞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開始進入我國市場。
今年上半年備案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中共使用5087個成分,被使用次數超過27萬,甘油、水是使用最多的成分(見圖)。其中,617個成分未在2019年備案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中使用,如傘形花序蒿花提取物、黑茶鑣子芽提取物、林生玄參提取物等。同時,有超過50%的產品使用了動/植物提取物,約12%的產品中使用了發酵類原料。
從上升幅度較高的活性成分中可以一探成分市場風向(見表1、表2)。芍藥花含有效成分芍藥苷,近年來常被用於化妝品中,以調節皮膚表面菌群;白松露菌被認為有提亮膚色的作用,成為化妝品中的常見成分;多肽等生物物質這幾年風頭正盛,被認為具有抗皺、促進細胞生長等功效。
香水或成下一個爆紅品類
今年上半年,備案數量前3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品類為口紅、面膜和面部精華乳(液)。但是,口紅品類備案數量不再遙遙領先,而是與面膜品類基本持平。
前段時間「口罩妝」走紅,但眼影、眼線等眼部彩妝產品的備案數量並未像市場預期那樣有所提升,環比有所下降。
在今年上半年備案的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中,保溼、修護、舒緩是主流宣稱。同時,男士、香水等小眾品類備案數量佔比同比上升。
截至6月30日,進口香水(含古龍水)備案416個,數量超過2019年全年,許多在海外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水品牌進入我國市場。有業內人士推測,香水可能成為繼口紅之後的下一個爆紅品類。在今年上半年備案的進口香水中,花香為最主要的香型,木香、果香緊隨其後。具體來看,玫瑰香、柑橘香、檸檬香、佛手柑香、香草香、廣藿香香佔比較高;另外還有些小眾香型,如伏特加香、當歸香等。
3%的產品被暫停進口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共審核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6234件,通過率65.8%;算上補充意見的產品,97%的產品可以在備案後正常進口和銷售。暫停銷售產品的問題集中在原料、配方、包裝和風險評估。廣東、浙江發布技術審核意見數量超過其他省份,多數省份通過率超50%。
然而,並非所有省份都在產品備案後3個月內完成技術審查意見,僅10個省份在3個月內出具審核意見(上海因特殊情況,未在公示平臺發布所有技術審查意見)。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後平均1個月就可獲得技術結論。
本文來源於網絡,均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