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陵石馬脖子下有個石球,看到《虢國夫人遊春圖》,才揭開秘密

2021-01-09 歷史店

在陝西省鹹陽唐建陵內,有一座尤為奇特的石馬雕像,因為在這匹石馬的脖子下面,存在一個特殊的石球。至於此物究竟是什麼?考古專家也難以回答。直至有人看到《虢國夫人遊春圖》後,才揭開其中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20年8月24日,陝西省鹹陽市禮泉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發布懸賞通告,尋找十年前被盜的唐建陵石獅,賞金高達一百萬元。在2010年4月3日凌晨,唐肅宗建陵東門遺址處的一對古代石獅子失竊,它們歷經千年風雨而未損,飽受磨難而未傷,如今卻被蟊賊竊取,實在令民眾氣憤。

唐建陵是唐肅宗李亨與章敬皇后吳氏、韋妃的合葬陵,其地點位於鹹陽城西北50公裡處的禮泉縣建陵鎮涼馬村。建陵東與唐昭陵遙相對峙,西與梁山乾陵隔山相望,北有高山林立,南有沃野千裡,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建陵陵園東牆長1524米、北牆長879米、西牆長1373米、南牆長1050米,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建陵陵墓內還存有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石刻。

唐建陵的主人李亨,是唐代第七位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其母親為元獻皇后。李亨最初被封為陝王,後又成為忠王,於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後經安史之亂,唐王朝政權不穩之際,李亨登上皇位,命大將郭子儀和李光弼討伐叛軍,最終收復長安與洛陽兩京。李亨一生雄才大略,身體卻羸弱不堪,最終於公元762年崩逝,被葬於唐建陵。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唐建陵之內,除被盜竊的石獅子之外,還保存著許多栩栩如生的石雕像。包括其他三門的石獅子、朱雀門外的石人10對、石馬5對、石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以及玄武門外的石馬3對等。3對石馬位於鴕鳥北32米處,每一對石馬南北間距為30米,其身長1.90米、身高1.80米、每匹馬前方左側各有牽馬石人一個,均系武士裝束。

不過有趣的是,正是在這些石馬的脖子下方,雕刻著一個特殊的石球,並且每匹馬脖子下的石球都具備同樣的規格。眾所周知,馬脖子下不可能出現球狀物體。為何建陵內的馬匹會如此奇特?不少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長在馬脖子下的石球,很可能是一些腫瘤疾病。但是這番提議很快便遭到了反對,因為李亨是一位帝王,皇室最注重威儀,尤其是對於馬匹的雕刻,更應該精細無比,工匠緣何會雕刻出如此令人生厭病馬呢?看來,石馬脖子下的石球,應該蘊含著另一種深意。不過這種深意究竟是什麼?反對者們也難以說出子午卯酉,兩派觀點也只能相持不下。

不過秘密總有被揭曉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參與討論的一位專家,終於找到了破解石馬頸下石球奧秘的原因,而這一靈感正來自於一幅名畫——《虢國夫人遊春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畫作,其原作品已經失傳,如今所傳下來的版本為宋代臨摹本,屬於絹本設色畫,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內。

《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內容,為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春季遊玩的場景。該作品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將整副圖畫構建的疏密有致且錯落自然,並將人物與動物的形態完整勾勒,形成了一幅以春遊為主題的美好場景。

《虢國夫人遊春圖》以繪製人物為主,畫中人物有男有女共八人,每人騎乘一匹駿馬前行,女子之間相互打趣,映襯出了極度和諧的場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幅畫作之中,有幾匹駿馬的頸下,都同時繫著一個圓球形的紅纓裝飾,其形狀外貌與建陵內石馬頸下的圓球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對《虢國夫人遊春圖》的鑑定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該圖之內所反映的時間,正是唐天寶年間。如果按照年代推演的話,二者之間應系同一時期,因此建陵石馬頸下的圓球,可以被確認是當時繫於馬頸下的紅纓裝飾物。

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馬頸下的紅纓究竟是什麼?它的作用又有哪些?據專家稱,唐人之所以會在馬頸下繫上紅纓,完全是為了彰顯主人的尊貴,同時,這種華麗的裝飾品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踢胸」。所謂「所騎之馬懸踢胸者貴」正是這個道理。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古人的藝術創作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非天馬行空般的亂雕亂刻。更重要的是,通過建陵內的石馬,我們也學到了不少有趣的歷史知識,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收穫。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畫家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恰恰表現了宮廷婦女遊春時的歡悅情緒和美好氣氛。紫色百合香為您解讀這幅經典傳世畫作,通過簡單明了的藝術鑑賞,使您更加理解畫家張萱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一、《虢國夫人遊春圖》-畫家基本簡介《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由盛唐時期著名畫家-張萱所作。
  • 被誤導千年的歷史真相:細腰才是唐人的真愛,以胖為美是曇花一現
    後來蘇軾一首《送莘老求墨妙亭詩》更是把楊貴妃胖美人的名號推向了高峰,「短長肥瘦各有態,環肥燕瘦誰敢憎」創造了成語「環肥燕瘦」的同時,也把環肥、燕瘦變成了漢、唐獨特的女性審美觀的代名詞。再加上《虢國夫人遊春圖》以及現代出土的唐朝女立俑裡的各個女性都是體態豐滿,兩相結合下,唐人以胖為美的獨特審美時尚就此定型了。
  • 北塔山的神秘石球到底從何而來?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最為詭異
    那麼,何謂帶把石球?就是石球身上像是長了一個把手,這根把手像是從地底下長出來。長度不一,有些把手比較短,有些無法估量。為了弄清楚石球把手的秘密,科學家們沿著把手一直往地底下深挖,有些甚至挖到2、3米,還未到頭。之後,專家們只好將把手斬斷,將石球拿回研究所研究。
  • 多年前,專家在新疆發現了一種神秘石球,至今都讓科學界迷惑不已
    就是石球身上像是長了一個把手,這根把手像是從地底下長出來。長度不一,有些把手比較短,有些無法估量。為了弄清楚石球把手的秘密,科學家們沿著把手一直往地底下深挖,有些甚至挖到2、3米,還未到頭。之後,專家們只好將把手斬斷,將石球拿回研究所研究。
  • 趣探索:哥斯大黎加石球之謎
    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人喬治·奇坦在拉丁美洲哥斯大黎加人跡罕至的迪奎斯三角洲上的熱帶叢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發現了約200個好似人工雕飾的石球。,大的直徑有數米,小的如籃球;據測量這些石球的直徑誤差小於1/100,準確度接近於球體的真圓度,製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
  • 兩百萬年前的石球做什麼用的——科學家終於弄明白了!
    考古工作者曾經在世界很多地方的一些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中發現了一些神秘的石球,非洲、歐洲和亞洲都發現過。它們顯然是打制而成的,有差不多拳頭大小,儘管不那麼規整,但基本呈圓形,可以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的歷史。雖然有過許多猜測,但幾十年來考古學家始終沒有確實的證據弄明白這些是做什麼用的。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全面開放 六大板塊展現厚重虢國文化
    「虢頌圖」 本報記者 尤黎明 攝本報訊 日前,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陳展提升工程基本結束,展館全面開放,以「周風虢韻——虢國歷史文化陳列」為主題的六部分陳列,可讓遊客感受厚重的虢國文化。據了解,虢國博物館陳展提升工程旨在通過對虢國墓地出土文物的展示,挖掘文物背後的內涵和故事,從而體現燦爛輝煌的虢國文化,讓觀眾在領略虢國風採的同時,感受古代優秀文化,自覺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 中國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遊春圖》
    上一篇我們講到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提到唐代張彥遠對其的評論,其中有一句「人大於山,水不容泛」,說明了當時在山水畫技法上尚處於起步階段,那麼接下來要講的這幅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則代表著中國山水畫進入了完全不同的一個階段。
  • 揭秘一千多年前金陵香爐廟慘案虢國皇太子遇害真實經過
    陝西虢國兵器營總監造葛洪大家可能不知道,葛洪的父親,曾得到皇帝趙氏重用,曾為建造香爐廟,立下了汗馬功勞,皇帝趙氏按照皇家規矩,並親自下塔香爐廟,安撫人手加緊金陵城建造進度,虢國皇帝趙氏及其六個皇子,也隨著父皇,一起住在香爐廟雅間,由於,金陵城建造後期,工程巨大,為加快進度,施工人員,晝夜不停,伴隨著各種施工車輛,夾雜著大量不明人員,進出金陵,所以,此次虢國皇帝出巡,沒有更好的安保措施,保證皇帝巡視安全,這樣特殊情況之下,難免發生了,就像葛洪這樣的官員,在是十日之後,抵達金陵,由於,當時,南京城內人員複雜,葛洪在不知情情況下
  • 地球上的巨大石球,是何人建造?或與神秘星系排列方式有關
    在一片森林中,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巨大的石球,這些石頭呈現球體形狀,直徑大約在兩米左右,有些石頭被埋在了泥土之下,讓人們誤以為它只是個小山坡,可是當你走近觀看時就會發現,這個山坡非常的規整,呈現圓形形狀,科學家在經過挖掘之後,發現這是完整的球體,球體還不止一個。科學家對此也非常好奇,在思考:這些石球究竟有何作用呢?
  • 為什麼吸血鬼看到異性裸露的脖子就想咬?
    許多吸血鬼愛好者都在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吸血鬼一見到異性裸露的脖子,就有嗜血的衝動?作為一個資深的吸血鬼愛好者,本男爵就向大家揭露這個謎題: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吸血鬼傳說是怎麼來的?宗教徒們宣稱:鬼節時,一些有怨念的死人會回到人間復仇,他們會咬死人畜,報復社會。他們就是所謂的「吸血鬼」。那麼,復活節和萬聖節這兩個「鬼節」是基督教特有的嗎?不是的!其實基督教是吸收了歐洲的古凱爾特人的原始信仰。凱爾特人在古代跟日耳曼人、拉斯夫人並稱歐洲三大蠻族。
  • 華夏文明之屠龍行動揭秘世界石球之謎
    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瞬間感覺汗毛豎立,我不由得自語--恐龍之死!因為畫面裡是一隻恐龍,我很清楚,這是來自新疆的石頭,新疆有一個恐龍溝,裡面埋葬著大量恐龍化石。當我見到這方泥石如同見到了一幅看圖說話,它在向我訴說一個故事,更像是訴說一個發生在遠古時代的重大事件。 這是石器?恐龍之死?幾乎同一個瞬間,仿佛解開了一個困擾已久的世界之謎。
  • 《有翡》中的「海天一色」有什麼秘密?水波紋信物有哪些?
    自從《有翡》開播以來,一直霸榜網播劇熱度第一名,作為久違的原創武俠劇,《有翡》口碑呈兩極分化,但無疑,穎寶和王一博是最近銀幕上最火的CP。下文對電視劇《有翡》有嚴重劇透,請謹慎選擇是否閱讀。《有翡》的主線故事講述南刀傳人周翡出四十八寨與謝允遊歷江湖的故事,其中涉及江湖恩怨、朝堂舊事還有一個江湖人紛紛追逐的寶藏——海天一色。
  • 魔術的魅力:揭開魔術的秘密
    魔術,就在揭開秘密一一再創新秘密一一再揭開秘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著如果沒有揭開秘密的欲望和舉動,就不會有今天這千姿百態的魔術奇觀。千百年來,魔術之謎吸引著眾多好奇的追求者。古代魔術家諱言魔術是假的,那些以變魔術來為其宗教宣傳開道的傳教士們則更著意掩飾其假。但是,即使頂尖高手,在行術時亦難免有硫漏之處,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魔術的思考和懷疑必然不斷產生。
  • 長頸鹿個子高的秘密揭開 適應環境的演化結果
    原標題:長頸鹿個子高的秘密揭開   科技日報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王小龍)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日前通過基因測序技術發現,為數不多的幾個基因決定了長頸鹿的外形特徵,而這極有可能是其為適應環境進行演化的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