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面推的內容——《送你一朵雲》向各位同學模擬了氣流上升會因為遇冷及自身膨脹,使自身溫度降低而使上升氣流中的水汽凝結成液態小水滴。
《製作簡易毛髮溼度計》與大家分享了一種定性的評價空氣溼度的方法,並驗證了自然空氣,溫度升高,相對溼度降低,空氣變幹的基本規律。
那麼對於下沉氣流而言,氣流的性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老師告訴你的「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區,盛行下沉氣流,氣候高溫乾燥」是否真的說服了你自己?
那麼,本期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讓雲消失
通過對以上視頻的學習,你對下沉氣流性質變化、焚風效應,應該有了更感性且更深入的了解,也順便複習了上升氣流性質變化、迎風坡、雨影效應(與焚風效應意思大致相同,是同一個地理過程,指山脈阻擋季風,使兩側出現了乾濕不同的降水分布;雨影區指山脈被風面降雨較少的地區)等。總之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於氣流在垂直方向上運動,導致的溫度變化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為學有餘力的同學做一些拓展。(這對於同學們恐怕幫助不大,我不過是想複習一下自己學過的東西罷了)有興趣就閱讀吧,沒興趣看視頻就可以了。
今天科普三個概念
絕熱,幹絕熱直減率,溼絕熱直減率
絕熱:是指物體與外部不進行熱量交換的狀態。那麼這一物體如何升溫、降溫呢?當然,就是通過膨脹或收縮來改變內能,進而使溫度發生變化,其實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所以在垂直方向上運動時,通過與周邊空氣進行熱量交換來改變溫度並不佔主流。主要還是通過膨脹或收縮,使自身溫度改變。
幹絕熱直減率:空氣在做上升運動時,如果將其看成是絕熱的,那麼在膨脹的過程中,溫度會不斷降低,溼度不斷升高,但溼度並不會馬上達到飽和——形成雲霧,在達到飽和之前,海拔每升高(降低)100m,溫度大概減低(或升高)1℃,這一變化的速率,便稱為幹絕熱直減率。
溼絕熱直減率:在絕熱狀態下,空氣上升,溫度降低,溼度達到飽和之後,空氣中的水汽開始凝結,釋放熱量,釋放的熱量,使氣流降溫的速率減慢,大約每升高100m,溫度降低0.3-0.6℃。
(底圖來源網絡)
如上圖在地面與雲的底部之間,上升的空氣為幹絕熱降溫過程,減小的速率較大,雲的底部到雲的頂部之間,水汽凝結,釋放潛熱,溫度降低速率較慢。而常說的海拔升高100m,溫度下降0.6℃,只是一個均值。
點擊下圖,看小熊地理精彩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