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氣流是乾熱的?

2021-02-15 地理學習

在前面推的內容——《送你一朵雲》向各位同學模擬了氣流上升會因為遇冷及自身膨脹,使自身溫度降低而使上升氣流中的水汽凝結成液態小水滴。

《製作簡易毛髮溼度計》與大家分享了一種定性的評價空氣溼度的方法,並驗證了自然空氣,溫度升高,相對溼度降低,空氣變幹的基本規律。

那麼對於下沉氣流而言,氣流的性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老師告訴你的「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區,盛行下沉氣流,氣候高溫乾燥」是否真的說服了你自己?

那麼,本期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讓雲消失

通過對以上視頻的學習,你對下沉氣流性質變化、焚風效應,應該有了更感性且更深入的了解,也順便複習了上升氣流性質變化、迎風坡、雨影效應(與焚風效應意思大致相同,是同一個地理過程,指山脈阻擋季風,使兩側出現了乾濕不同的降水分布;雨影區指山脈被風面降雨較少的地區)等。總之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於氣流在垂直方向上運動,導致的溫度變化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為學有餘力的同學做一些拓展。(這對於同學們恐怕幫助不大,我不過是想複習一下自己學過的東西罷了)有興趣就閱讀吧,沒興趣看視頻就可以了。

今天科普三個概念

絕熱,幹絕熱直減率,溼絕熱直減率

絕熱:是指物體與外部不進行熱量交換的狀態。那麼這一物體如何升溫、降溫呢?當然,就是通過膨脹或收縮來改變內能,進而使溫度發生變化,其實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所以在垂直方向上運動時,通過與周邊空氣進行熱量交換來改變溫度並不佔主流。主要還是通過膨脹或收縮,使自身溫度改變。

幹絕熱直減率:空氣在做上升運動時,如果將其看成是絕熱的,那麼在膨脹的過程中,溫度會不斷降低,溼度不斷升高,但溼度並不會馬上達到飽和——形成雲霧,在達到飽和之前,海拔每升高(降低)100m,溫度大概減低(或升高)1℃,這一變化的速率,便稱為幹絕熱直減率。

溼絕熱直減率:在絕熱狀態下,空氣上升,溫度降低,溼度達到飽和之後,空氣中的水汽開始凝結,釋放熱量,釋放的熱量,使氣流降溫的速率減慢,大約每升高100m,溫度降低0.3-0.6℃。

(底圖來源網絡)

      如上圖在地面與雲的底部之間,上升的空氣為幹絕熱降溫過程,減小的速率較大,雲的底部到雲的頂部之間,水汽凝結,釋放潛熱,溫度降低速率較慢。而常說的海拔升高100m,溫度下降0.6℃,只是一個均值。

點擊下圖,看小熊地理精彩視頻

相關焦點

  • 廣東「吃下沉」酷熱高溫接近歷史紀錄,颱風「空調外機」就是猛!
    在丹娜絲颱風和南海低壓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今天廣東、香港、澳門、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其中廣東省所有地級市國家氣象站都超過了35度,實現罕見的「高溫大滿貫」;廣東中部更是經歷了酷熱天氣,韶關、東莞、廣州達38度或38度以上,番禺、花都達39度或39度以上,番禺氣溫打破了7月紀錄
  • 廣東遭颱風下沉氣流,高溫持續,午後仍多雷雨
    中國天氣網訊 颱風「利奇馬」正向浙江一帶沿海靠近,不會登陸廣東,但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起三天(8-10日)廣東大部地區天氣炎熱,但部分地區午後雷雨仍然較多。預計,受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明天廣東天氣炎熱,部分市縣有雷陣雨,10日,中東部、南部沿海市縣雷雨較明顯。具體預報如下:8日,河源、梅州和粵東市縣多雲轉(雷)陣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多雲到晴天,有分散(雷)陣雨。最高氣溫:全省大部分市縣35℃~38℃,局部39℃。
  • 「利奇馬」下沉氣流致廣東高溫 珠三角等地局部有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今(9日)明天,受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廣東天氣炎熱,大部分市縣最高氣溫35℃~37℃,部分市縣有雷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和8級左右雷暴大風,珠三角等地局部暴雨。今明天,受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廣東天氣炎熱,大部分市縣最高氣溫35℃~37℃。廣東省氣象臺預計,今天,粵北、粵東、珠江三角洲市縣多雲有雷陣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晴到多雲局部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全省大部分市縣34℃~37℃,局部38℃。
  • 受颱風「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福建將被高溫籠罩
    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將給福建帶來酷熱高溫。福建省防指19日會商研判:颱風「丹娜絲」5時中心距離福州東北方向約530公裡,以每小時28公裡的速度向北方向移動,遠離福建海域。南海熱帶低壓5時中心位於廈門東南方向約390公裡的南海海面上,強度逐步減弱。中央氣象臺8時對南海熱帶低壓停止編報。
  • 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福州最高氣溫超38℃
    江南、華南大部、四川盆地東部受大陸高壓影響持續悶熱,最高氣溫多超33℃,而江南、華南東部還會受到颱風「美莎克」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將出現35~37℃高溫。  今天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今天我市的部分縣(市、區)日最高氣溫可達36~38℃,局部超過38℃。在颱風外圍下沉氣流的影響下,今明兩天市區的最高氣溫將達36-37℃。
  • 分析:亞熱帶乾熱河谷氣候惹的禍
    乾熱河谷氣候,往往被人們忽視的一種氣候類型在我國西南地區,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而形成了一座近乎南北向、阻斷東西交通的高大山脈——橫斷山脈。西南乾熱河谷天氣主要受南亞季風和南海季風影響,3月底4月初,從印度洋或南海地區來的季風尚未建立,多是一些從中南半島刮來的乾熱風,大陸氣團非常乾燥,降水少,也是西南地區乾燥炎熱的原因之一。乾熱河谷氣候就是高溫、乾燥、河谷共同作用下沿河谷延伸的條帶狀氣候類型。主要分布於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盤江、雅礱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西昌)、雲南和貴州一帶。
  • 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降雨稀少有高溫
    中國天氣網廣西站訊 18-19日,我區受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外圍西北側下沉氣流影響為主,除了桂北多陣雨或雷雨影響外,其它地區降雨稀少,我區大部將遭受35-36℃的高溫影響,局部高燒37℃或以上。20日低層切變線在桂北擺動,桂北降雨再次發展起來,桂北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其它地區陣雨頻擾。
  • 受颱風「美莎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我市本周持續高溫最高37℃
    8月的最後一天,在副熱帶高壓和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外圍下沉氣流控制下,我市當天紫外線強烈,十分炎熱,出現大範圍35℃或以上的高溫天氣。對此,市氣象臺預報員解釋稱,由於颱風中心附近是強烈的螺旋上升氣流,到達一定高度後,就會向四周輻散出去,並在外圍下沉到低層。這相當於我市正對著一臺巨型「空調外機」,被一股股「熱氣」呼呼直吹,再加上副熱帶高壓在一旁「煽風點火」,導致炎熱加劇。
  • 受9號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今日廈門最高溫可達36℃
    尤其是今天,隨著颱風進一步靠近,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廈門島內最高氣溫可能達到36℃,而島外還要再高出1℃-2℃,成為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明後天也是酷暑天,島內最高氣溫仍可達35℃。此外,預計8日-11日,福建中北部各大漁場將出現5.5米以上巨浪,最大將出現13米的狂濤;廈門及以北沿海將出現2.5米以上大浪。降水方面,這幾日仍以局部性的雷陣雨天氣為主,強度不大,對降溫起不到什麼作用。
  • 颱風外圍下沉氣流致深圳出現高溫 「山竹」16日帶來大暴雨
    深圳市氣象臺預報員魏曉琳預報,14-15日受颱風「山竹」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深圳以高溫炎熱天氣為主,有輕微灰霾,15日有局地雷雨。同時受颱風「山竹」影響,15日後半夜深圳風力逐漸加大,16日白天沿海和高地最大陣風11-13級,內陸8-11級,16日下半夜風力開始減弱;16至17日有暴雨到大暴雨,降水從15日下半夜開始,最強降水出現在16日上午到傍晚,17日白天降水減弱。
  • 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未來兩天廣西降雨稀少有高溫-廣西新聞網
    廣西氣象臺預計,「丹娜絲」對我區無直接影響,但受其外圍東北下沉氣流影響,我區大部將遭受35-36℃的高溫影響,局部「高燒」37℃或以上。20日低層切變線在桂北擺動,桂北降雨再次發展起來,桂北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區陣雨頻擾。17晚到18日,全區多雲,其中河池、百色兩市的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雨。我區大部地區最高氣溫34~36℃,局部37℃以上。
  • 華北平原將「吃颱風下沉」出現炎熱高溫,但隨後大降溫
    「吃下沉」,是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的通俗說法。大家都知道,颱風是猛烈旋轉的氣旋,氣旋本體是上升氣流(颱風眼除外),外圍是下沉氣流。根據熱力學原理,下沉會導致增溫,所以和颱風本體的狂風暴雨降溫不同,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的地方一般無風無雨,炎熱異常。
  • 武漢遇大面積霧霾天氣 東北風與下沉氣流所致
    氣象專家解釋,在天氣雲圖上昨日武漢一帶為輻散下沉區。這意味著高空輸送的有害顆粒物在武漢地區極易下沉,加上江城地面的溼度大,水汽充分,所以鄰省的煙霧奔襲到武漢後,下沉到地面形成了黃色的霧霾。
  • 上升氣流有多好看
    上升氣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再常見不過,抬起頭張一下嘴,輕輕向上吐出一個氣,就是一股上升氣流。雖然這裡的上升氣流是列車開過的看起來似乎不那麼「天然」,但是已經足夠驚豔了。不過說起上升氣流打造的美景,其實在大自然裡面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