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立體交通」全國博士後學術成果論壇在...

2020-12-06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開元 濟南報導

  11月23日,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北京理工大學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承辦的「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立體交通」全國博士後學術成果論壇在濟南舉辦。

  本次論壇共吸引「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立體交通」相關領域專家、青年學者、企事業單位代表、博士後、博士生等180餘人參會。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桂英,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基金管理處處長陳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兵器工業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員毛明,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龍騰,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才開發處處長褚國良,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處主任王金輝,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濤,濟南高新區創新谷發展中心主任陳曉勇,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閻豔出席論壇。

  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濟南按下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加速鍵」

  論壇上,龍騰、陳穎、王桂英分別代表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和濟南市人民政府致辭。

  龍騰對出席論壇的各位專家、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奠基之年,交通強國戰略全面啟動,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舉辦本次學術成果論壇意義重大,不僅促進了多學科交叉融合與交流,也為加快推動交通科學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建設提供了寶貴契機。

  陳穎就中國博士後工作特色、意義及發展中的制度創新做了詳細介紹。她表示,在多學科交叉融合共同推動社會運行方式深刻變革的背景下,藉助北京理工大學的人才智力支撐和山東的資源產業優勢,本次論壇將充分激發博士後人才科技創新與幹事創業的激情,助力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搶佔先機。

  王桂英對多年來支持濟南發展的各位專家和朋友表示感謝。她指出,建設交通強國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本次論壇為大家搭建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臺,濟南將進一步加強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的合作,為助推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

  19場專題報告18場成果發布,3方專家學者共話行業前沿熱點話題

  論壇邀請毛明、龍騰及山東大學尹龍衛教授做主旨報告,由北京理工大學陳人傑教授主持。

  毛明院士回顧了我國裝甲兵器技術在三代人60餘年間的奮鬥歷程,闡述了履帶車輛電驅動技術、非線性懸掛技術、硬攔截主動防護技術等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裝甲兵器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龍騰著重介紹了面向複雜作戰場景下的雷達探測與信息處理方法,以及在動物遷飛監測、探鳥、反無、機場異物檢測等四個民用領域的推廣應用。尹龍衛提出,基於Mxene材料設計二維納米複合材料,能為電化學反應提供更多活性位點,提升其在鋰/鈉/鉀離子及超級電容器的反應動力學,進而明顯提升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及倍率性能。

  23日下午,「先進能源材料與新型電池」「未來立體交通裝備及其關鍵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智慧交通」三個分論壇同時舉行,共進行19場專題報告和18場成果發布,各位與會專家就論壇相關前沿熱點話題開展了熱烈討論與交流。毛明院士對「未來立體交通裝備及其關鍵技術」分論壇進行了點評。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全國相關領域青年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搭建了一個思維碰撞的平臺,促進相關領域專家與博士後開展了深度交流,助推了學校博士後人才隊伍建設的蓬勃發展。

  據了解,北京理工大學現建有2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站博士後逾550人。2020年,共計13人入選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99人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69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佔全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項目總人數的58%。

推薦閱讀

  • 濟南自古就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讚譽,其中被讚譽為「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為幼安稱首」的兩位宋詞大家李清照和辛棄疾並稱「二安」,是濟南名士的傑出代表。濟南市圖書館歡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積極捐贈「二安」相關的文獻資料,屆時將向捐贈者回贈捐贈證書或[詳細]

  • 近日,一則「快遞小哥、育兒嫂也能評職稱」的消息引起熱議。11月21日,我們發出了一份關於「快遞小哥評職稱」的調查問卷,受訪者中有71.43%認為服務行業評職稱很有必要,28.57%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詳細]

  • 作為公軌合一的大橋,濟南黃河大橋新橋還設置一座軌道交通車站,為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的「黃河南岸站」。黃河北側路基新建段主線收費站1處,黃河北立交2條環形匝道落地處新建2處匝道收費站;零點立交設置4處匝道收費站,需改建2處,新建2處,為東西向濟廣高速收費站。[詳細]

  • 為進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濟南市提出加快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逐步形成適度超前、快慢相濟、布局合理的充換電網絡,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充換電保障能力。11月24日,濟南靜態交通集團與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戰略合[詳細]

  • 近期,山東禧悅東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財務部負責人魏經理,在該公司拿到減免稅款後,高興的對記者說,得益於優惠政策的落實,該企業扭轉了經營困難局面。[詳細]

  • 11月23日,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北京理工大學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承辦的「前沿交叉科學與未來立體交通」全國博士後學術成果論壇在濟南舉辦。[詳細]

相關焦點

  • 「化學、環境、能源和健康」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山大舉行
    6月15日,「化學、環境、能源和健康」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山東大學舉行。論壇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桂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大為作主題報告。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副秘書長邱春雷,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春豔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講話。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致歡迎辭。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2020年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武漢科技大學召開!
    12月1日,由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武漢科技大學承辦的「先進材料與綠色礦冶、化工發展」全國博士後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武漢科技大學舉行。
  • 鵬城實驗室舉辦2019博士後學術創新論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近日,鵬城實驗室博士後學術創新論壇順利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麻省理工等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40餘位博士後、博士生和相關領域的學者參加論壇,就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多媒體等前沿領域的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和專題討論。
  • 南方科技大學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 Ocean-X 招聘博士後:研究方向及薪資福利待遇公布
    南方科技大學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南科大交叉研究院) 致力於促進前沿科學的探索研究與學科發展的交叉融合。
  • 2020年全國衝擊動力學前沿論壇第一輪通知
    2020年全國衝擊動力學前沿論壇第一輪通知 2020-10-20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舉行首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首次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閔行校區霞光樓220號會議室舉行。中心的建設與發展需要來自全國的頂尖科學家們共同謀劃與把脈,提供寶貴智慧與經驗。期待變革性前沿科學中心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張江高等研究院「五中心一平臺」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充分對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為科技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12 月 16 日,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鵬城實驗室舉辦的「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於廣東省深圳市鵬城實驗室召開。
  • 【學術會議】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圓滿落幕
    12月18日-20日, 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 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圓滿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神經生物物理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王昌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會議邀請到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國家四青人才在內的三十多位青年科學家以「突觸傳遞-神經環路-神經疾病」為主題做報告,來自全國多個高校院所、企業單位的近400名參會嘉賓出席。
  • 胡文祥:交叉科學書寫輝煌未來
    2020年7月29日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上,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2020年10月29日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消息,基金委成 2020年7月29日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上,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聚焦中子小角散射,熱議新型...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
  • 中國近海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預告
    邀 請 函「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是我國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重要項目,旨在為全國博士生提供的一個高起點、大範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是全面提升我國博士生整體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向社會展示中國博士生群體創新精神和學術研究成果的一個窗口。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 通知|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
    2020-11-18 12:06:2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 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 第6期 順利召開
    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第6期以線上形式召開,本期論壇邀請的主講人為清華大學張一慧教授,報告題目為「非常規網狀軟材料力學」。報告結束後,參會聽眾與張一慧教授展開了深入討論,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第6期講座取得圓滿成功。「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系列講座由北京理工大學波動力學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超材料力學研究中心、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雲」集全球頂尖科學家論道前沿科技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將持續到30日結束,主題定為「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與往年不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採用雲端形式。
  • 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 第1期 順利召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北理工波動力學實驗室-清華大學陳常青教授:力學超材料中的可控局部變形和靜態孤立子2020年10月13日,「波動力學前沿學術論壇」第1期以線上形式通過騰訊會議召開,本期論壇邀請的主講人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陳常青教授,報告題目為「力學超材料中的可控局部變形和靜態孤立子」。
  • 首屆會士授予儀式暨地理科學前沿論壇在京舉行
    在地理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學會會員或為中國地理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對年滿80周歲的學會會士或為學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學會會員以及國際友人可授予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首屆會士和榮譽會士主要頒授給地理學界兩院院士及對中國地理科學和中國地理學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地理學家。
  • 南科大國際交叉學科論壇誠邀海內外青年英才參加
    論壇介紹 南方科技大學國際交叉學科論壇是我校延攬青年人才的重要會議,旨在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提供一個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推進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共商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大局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