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聚焦中子小角散射,熱議新型...

2021-01-09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新遠教授參加論壇並講話。來自全校近10個院系的80餘位教師、科研人員參加。論壇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衛東主持。

毛軍發在會上致辭。他說,中子散射技術在人類探索科學奧秘、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能夠為推進我校我國開展原創性的科學研究,實現從零到一的科學突破,提供強大堅實的技術支撐。「未來科技論壇」是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的前沿問題探討平臺,期望通過深入的研究與科學思想交流,幫助科技工作者找準方向,精準發力,交叉融合,著力研發創新成果,推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的重大突破。他也希望交大的廣大科研人員著眼未來,積極承擔人類發展的課題與使命,不忘初心,踏實工作,體現交大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巴黎高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鍾聖怡副教授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子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光愛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門永鋒研究員

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主任王循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巴黎高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鍾聖怡副教授、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子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光愛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門永鋒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主任王循理教授以《上海交通大學「洛書」中子小角散射譜儀建設與展望》、《中物院中子科學平臺與小角散射裝置的應用》等為題,分別介紹了交大中子小角散射譜儀「洛書」的建設現狀與計劃展望,中子小角散射(SANS)技術針對結晶高分子變形過程中微觀結構變化高分子結構研究應用等內容。我校洪亮、劉烽、沈忱作為科研人員代表,分享介紹了在其研究中應用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的體驗。

隨後,在場專家學者與聽眾開展了熱烈的研討。通過此次論壇,各位老師和專家就建設先進的中子散射材料表徵平臺各抒己見,從材料、化學、生物、物理等不同科研領域出發,為上海交通大學中子小角散射譜儀「洛書」的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

朱新遠作總結講話。他說,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持部門,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正在積極進行科技服務與科技支撐改革,全力推進與一流大學相適應的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建設。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作為一種新型表徵技術,能夠聚集多學科科學家的智慧,支持多個領域的研究。他希望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學術思想的討論交流,活躍且深入地進行科學探索,在學科交叉的基礎上探究更多的科學奧秘,實現更多的原創,做出引領性的成果。

「未來科技論壇」是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創辦的系列學術研討活動。論壇鼓勵各類奇思妙想和學科交叉,希望通過對前瞻科學問題的討論,達到充分的學術自由探索。第一、第二期未來科技論壇分別以「半導體合成生物學」、「科技創新的倫理建設和發展」為主題,通過多學科討論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學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建設的形勢要求,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中子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中子應用科學技術為科技創新的著力點,打造跨學科、多領域融合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平臺。基於這一背景,此次論壇通過對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的深入探討,對大裝置建設,學科交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第二期「未來科技論壇」熱議科技創新的倫理建設與發展
    9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二期「未來科技論壇」在徐匯校區錢學森圖書館舉行。論壇以「科技創新的倫理建設和發展」為主題,邀請校本部、醫學院、附屬醫院相關專家作為主旨報告嘉賓,圍繞科技快速發展背景下倫理建設問題,與與會聽眾開展深度探討。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籤約戰略合作
    2020年10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全球125個科學問題發布倒計時》新聞發布會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後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將共享科學家資源及學術平臺,積極促成科學家互通互聯,藉助聯合實驗室、學術講座、暑期學校、國際學術會議等合作交流途徑,共同培養青年人才,激勵促進科技創新,提升國際影響力。此外,雙方還將積極探索團隊創新合作模式,共建臨港科學家社區,打造創新器、加速器、助推器「三器合一」的新型創新載體,助力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 高分子材料與小角X射線散射研討會舉行
    高分子材料與小角X射線散射研討會舉行 2015-01-28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1月19日至22日,高分子材料與小角X射線散射研討會在長春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蘇翼凱教授作客第118期光電論壇
    2017年4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蘇翼凱教授作客第118期光電論壇,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用于波長、偏振和模式信號處理的矽光子器件」的精彩報告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本科和碩士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院,之後在天津三星電機有限公司工作三年。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中子散射技術,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及其他輔助實驗方法,研究蛋白質動力學方面的課題。同時也在博士期間開展了利用中子散射研究石墨烯表面水的動力學方面的工作。
  • 中子散射技術的緣起與現狀
    在中子和物質作用時有著各自獨特和有趣的表現,更驚奇的是都可以相對容易地進行宏觀觀測!從實驗角度,中子束和實驗樣品「相遇」,會發生吸收、散射、衰減(前兩者的綜合結果)、裂變(包含特定同位素的特殊樣品)。樣品中的每個基本粒子都會與中子束作用,各自產生作為物質波的散射中子波;基本粒子間又存在各種相互作用,決定著散射波之間的相互量子幹涉。
  • 上海交通大學洪亮課題組專論:利用中子散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氘化技術對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動力學的研究進展
    此外,作為生命溶劑,水分子的各種運動(擴散,轉動及振動)協助了質子和反應底物的傳輸,促進了生物大分子和底物小分子的對接,誘導了生物大分子摺疊等。因此,研究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運動對理解蛋白質功能的微觀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
    2020年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特別研究員(通訊作者)、任清勇博士(第一作者),聯合德國馬普所付晨光博士(共同通訊作者)、上海大學楊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和浙江大學朱鐵軍教授等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stablishing the carrier scattering
  • 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論壇...
    12月26-27日,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論壇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上海市教委人事處副處長於希嘉,上海交通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張雪洪以及部分高校代表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杜朝輝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材料聚交」暑期論壇舉行
    7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材料聚交」暑期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發起並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協辦,旨在深入探討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深度解析新材料技術的產業化及應用,實現「政產學研金」的緊密結合。
  • ...課題組在運用中子散射研究熱電材料載流子散射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年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馬傑特別研究員(通訊作者)、任清勇博士(第一作者),聯合德國馬普所付晨光博士(共同通訊作者)、上海大學楊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和浙江大學朱鐵軍教授等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stablishing the carrier scattering
  • 2019文化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舉行 國內外學者熱議「數字人文」
    2019文化科技創新論壇2日在深圳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兩岸三地的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兩百餘人齊聚論壇,圍繞「數字人文與文化創新」主題展開熱議。本屆論壇設計了主旨論壇、學術論壇和跨界論壇三大板塊,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慧藝術」「數字藝術」「未來藝術」「傳統文化」等相關議題展開研討。
  • 「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
    ·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年度論壇在滬召開。此次年度論壇由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以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四省(市)衛健委、醫保局聯合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院管理處、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協辦。
  • 上海交通大學解讀未來的文創教育:整合全球資源,助力好創意煥發光彩
    對於高校而言,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交叉學科,不但融匯貫通了管理、市場、藝術、科技和人文等多門學科,而且更為關注教育與產業的融合,作為我國文科建設中的「後起之秀」,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高校的青睞與重視。11月20日-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科技、藝術與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後文簡稱大會)在上海舉行。
  • 2020「數學與企業創新對話」論壇在上海舉行
    本次論壇作為浦江論壇的分論壇,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指導,上海應用數學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副司長周文能、上海市科委巡視員季曉燁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參加本次論壇的還有上海市科委相關領導,科技部首批成立的重慶、湖北、湖南、江蘇、吉林、山東、陝西、深圳、天津和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負責人,金賽藥業、上海申通地鐵集團、商湯科技、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代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和上海數學中心的專家學者。上海應用數學中心聯席主任復旦大學李駿教授主持開幕式。
  • 彈性中子核散射方法簡介
    假設在2θ的散射角下,每秒鐘有n'個中子被散射並進入探測器的探測立體角dΩ,同時中子的能量還能夠落在E'至E' + dE' 之間的能量範圍,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下面公式來定義雙微分截面:對於弱勢和小樣品來說波恩級數會很快收斂,因此通常基於一階近似的運動散射理論就可以很好的描述中子散射過程。然而對於X射線和電子散射來說,因為存在強庫倫相互作用勢,所以X射線和電子在物質中發生多重散射的機率很高,進而增加衍射實驗數據分析的難度。
  • 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
    2020年1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承辦。
  • 2019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作為一年一度兩岸共同舉辦的全球性綜合行業峰會,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已經成功舉辦過五屆,本屆是首次移師到西部新型顯示產業重鎮——四川成都舉行。會議緊跟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趨勢,以「LCD、AMOLED、Micro-LED,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從科技與產業融合探討出發,關注三大顯示技術的發展,共同聚焦新型顯示產業鏈的整合與完善。
  • X射線小角散射專業技術委員會正籌備成立
    :「儘管國內很多單位都配備了X射線小角散射儀器,也有很多專家在用這種昂貴的儀器做科學研究,但我國卻沒有一家專注於X射線小角散射儀器開發的權威機構,學術交流也不活躍,因此我們希望通過籌建X射線小角散射專業技術委員會,給從事該技術研究開發的科學人員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