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新遠教授參加論壇並講話。來自全校近10個院系的80餘位教師、科研人員參加。論壇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衛東主持。
毛軍發在會上致辭。他說,中子散射技術在人類探索科學奧秘、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能夠為推進我校我國開展原創性的科學研究,實現從零到一的科學突破,提供強大堅實的技術支撐。「未來科技論壇」是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的前沿問題探討平臺,期望通過深入的研究與科學思想交流,幫助科技工作者找準方向,精準發力,交叉融合,著力研發創新成果,推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的重大突破。他也希望交大的廣大科研人員著眼未來,積極承擔人類發展的課題與使命,不忘初心,踏實工作,體現交大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巴黎高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鍾聖怡副教授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子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光愛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門永鋒研究員
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主任王循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巴黎高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鍾聖怡副教授、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子重點實驗室主任孫光愛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門永鋒研究員、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主任王循理教授以《上海交通大學「洛書」中子小角散射譜儀建設與展望》、《中物院中子科學平臺與小角散射裝置的應用》等為題,分別介紹了交大中子小角散射譜儀「洛書」的建設現狀與計劃展望,中子小角散射(SANS)技術針對結晶高分子變形過程中微觀結構變化高分子結構研究應用等內容。我校洪亮、劉烽、沈忱作為科研人員代表,分享介紹了在其研究中應用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的體驗。
隨後,在場專家學者與聽眾開展了熱烈的研討。通過此次論壇,各位老師和專家就建設先進的中子散射材料表徵平臺各抒己見,從材料、化學、生物、物理等不同科研領域出發,為上海交通大學中子小角散射譜儀「洛書」的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
朱新遠作總結講話。他說,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持部門,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正在積極進行科技服務與科技支撐改革,全力推進與一流大學相適應的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建設。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作為一種新型表徵技術,能夠聚集多學科科學家的智慧,支持多個領域的研究。他希望科研人員積極開展學術思想的討論交流,活躍且深入地進行科學探索,在學科交叉的基礎上探究更多的科學奧秘,實現更多的原創,做出引領性的成果。
「未來科技論壇」是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創辦的系列學術研討活動。論壇鼓勵各類奇思妙想和學科交叉,希望通過對前瞻科學問題的討論,達到充分的學術自由探索。第一、第二期未來科技論壇分別以「半導體合成生物學」、「科技創新的倫理建設和發展」為主題,通過多學科討論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學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建設的形勢要求,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中子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中子應用科學技術為科技創新的著力點,打造跨學科、多領域融合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平臺。基於這一背景,此次論壇通過對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的深入探討,對大裝置建設,學科交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