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洪亮課題組專論:利用中子散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氘化技術對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動力學的研究進展

2021-01-16 高分子科學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在分子尺度上特別形象。生命體的功能往往是通過各式各樣的蛋白質特定三維運動來實現的。尤其是蛋白質內部大幅度的原子集群運動,它們對能量傳遞、底物輸運、生物大分子的組裝等生物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作為生命溶劑,水分子的各種運動(擴散,轉動及振動)協助了質子和反應底物的傳輸,促進了生物大分子和底物小分子的對接,誘導了生物大分子摺疊等。因此,研究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運動對理解蛋白質功能的微觀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洪亮特別研究員受邀在《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發表的專論中系統的介紹了近年來課題組利用中子散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氘化技術對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動力學的研究進展。文中第一部分集中介紹了中子散射研究生物體系的諸多優勢,比如直接測量原子位置漲落、無損傷原位探測、在廣闊的時空間範圍(飛秒到微妙,亞埃米到數納米)提供分子動力學信息等。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可以通過選擇性氘代標定體系內特定部分,比如某個特定結構或功能區域,特定組分,特定元素進行原位動力學研究。另外,分子動力學模擬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都可以和中子散射實驗進行定量配合,給出微觀細節。這一部分詳細介紹了洪亮課題組近年來在結合中子散射實驗、氘化技術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建立的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學,著重討論了如何原位定量表徵蛋白和水分子各自的動力學,以及蛋白質內部不同元素、不同殘基的各種運動模式。在第二部分介紹了運用該方法學對蛋白質低溫動力學轉變現象的研究。雖然蛋白質種類繁多,結構功能各異,但它們都會在零下70 °C左右發生動力學轉變:低於此溫度蛋白質喪失非簡諧運動自由度以及生物功能,當提高溫度跨越此轉變點,蛋白質就會柔化並恢復生物活性。過去20年業界普遍認為該轉變現象是由於蛋白界面水分子在零下70 °C發生變化引起的。洪亮課題組通過結合氘代技術和中子散射實驗揭示出該動力學轉變是蛋白質固有性質,不取決於其溶劑,這極大地挑戰了業內的固有理解。第三部分對該方法學在將來生物體系和高分子體系動力學研究作出了展望。我國剛剛建成的三個中子散射大裝置(東莞散裂源、房山中子源和綿陽反應堆),其優質中子源必將推動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生物及高分子材料科學的研究。

洪亮課題組的工作受到國家自然基金(Nos. 11504231, 31630002, 11974239),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項目的支持。

該專論即將發表於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Combining Neutron Scattering, Deuteration Technique,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o Study Dynamics of Protein and Its Surface Water Molecules

Li-Rong Zheng and Liang Hong

Doi: 10.1007/s10118-019-2312-2

高分子科學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http://www.cjps.org

相關焦點

  • 【學術報告】利用飛秒受激拉曼光譜技術研究分子的激發態結構動力學
    ---題目:利用飛秒受激拉曼光譜技術研究分子的激發態結構動力學報告人:劉偉民教授,物質學院,上海科技大學,時間:2020年11月5日下午2點地點:化學化工學院A樓518會議室博士後2009.5-2016.5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Emory大學和俄勒岡州立大學 博士後2016.6-至今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博導/助理教授報告摘要:超快光譜學作為一種重要的研究工具,在近十幾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凝聚態物理、光電材料表徵以及生命科學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進展|利用選擇性振動激發實現單分子解離反應的動力學研究
    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可以直接將非彈性隧穿電子注入到表面單個分子的電子激發態和振動激發態,並通過控制非彈性隧穿電子的能量和注入位置,實現單分子在表面的選擇性激發,同時具有原子級的空間解析度和高能量解析度,是研究表面單分子解離反應的理想手段。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12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 分子振動對化學反應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是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H2以及它的同位素分子是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被最為廣泛研究的分子。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對H/D/F/O/Cl/OH+H2/HD/D2等反應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反應動力學研究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我們對化學反應本質機理的認識。
  • 朱林繁教授課題組在原子分子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朱林繁教授課題組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日本SPring-8同步輻射等國內外同行合作,在乙炔和氧分子的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
  • 中國科大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大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2019-03-1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羅毅團隊研究員葉樹集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
  •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聚焦中子小角散射,熱議新型...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
  • 科學網—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陳志超)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開軍和楊學明院士團隊在水分子真空紫外波段光解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 中子散射:先進技術天地寬
    而這種波長的中子,其運動能量又和原子的振動、分子旋轉等運動狀態的能量相當,所以它又可以用作揭示原子、分子運動狀態的工具。因此,中子不但可以告訴我們「原子在哪裡」,還可以告訴我們「原子在做什麼」,能同時提供這兩方面知識的只有中子。    利用中子測定物質微觀結構的實驗方法稱為中子散射或中子散射技術。
  • 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輝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共同通訊作者形式在Nature 雜誌上發表全文(Article)。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陳文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陳文龍,師從鄔劍波特別研究員和鄧濤教授。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方向主要涵蓋新能源尤其燃料電池高性能電極催化材料的研發製備、溫室氣體CO2轉換為可利用燃料的研究及相關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等領域,並將多解決方案的新能源技術聯用,探索可持續的能源循環利用系統。
  • 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水分子廣泛存在於宇宙中,其與真空紫外光相互作用是高反應活性星際物質OH的重要來源。
  • 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羅毅教授團隊葉樹集研究員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小組揭示了與二型糖尿病相關的胰島澱粉樣多肽(hIAPP)在生物膜上錯誤摺疊過程的結構演變機制,以及界面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共振能量傳遞捷徑,研究成果分別以Misfolding of Human Islet Amyloid
  • 上海交通大學在細菌DNA硫化修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吳更教授與武漢大學王連榮、陳實教授團隊合作,揭示了細菌DNA硫化修飾中催化第一步反應的半胱氨酸脫硫酶發生構象變化,使其活性位點半胱氨酸朝向底物半胱氨酸移動5.5埃以發起攻擊的催化機制。
  •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大型合作採用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來克服在納米粒子表面上表徵自組裝有機分子結構的挑戰性任務。與裡雅斯特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Paul Scherer研究所,Jülich中子科學中心,Adolphe Merkle研究所和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合作開展的研究已於今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主要作者 Zhi Luo是EPFL超分子納米材料和界面實驗室的博士生,由Francesco Stellaci主教授擔任。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O+O2反應散射微分截面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重要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理論中心研究人員孫志剛,劉蘭,張東輝以及他們的合作者撰寫的論文 「State-to-state quantum dynamics of O+O2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s reveals nonstatistical behavior at atmospheric conditions」(態-態動力學揭示O+O2同位素交換反應在大氣條件下的非統計行為
  • 當分子自組裝遇上非線性光學!UCSD熊偉團隊:和頻振動光譜顯微鏡方向取得重大進展
    然而在UCSD熊偉課題組,這兩者美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並且揭示了水分子在自組裝系統中獨特的氫鍵動力學和其對自主裝系統的力學性質的影響。因此,如果能夠在一個繁複動態的系統中,有選擇性地檢測自組裝系統,並且檢測它的化學結構、分子動力學以及在空間的形貌,這將有助於解析自組裝從分子層面至介觀層面的結構、動力學和性質的關係。近些年來,熊偉課題組致力於開發出更高維度的和頻振動光譜顯微鏡(VSFGM),從而從自組裝系統中可以獲得更清晰的多維度分子信息,實現「升維打擊」。
  •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7-15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光學】當分子自組裝遇上非線性光學
    近些年來,熊偉課題組致力於開發出更高維度的和頻振動光譜顯微鏡(Vibration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Microscopy, VSFGM),從而從自組裝系統中可以獲得更清晰的多維度分子信息,實現「升維打擊」。
  • 我國在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飛秒強雷射為在原子時空尺度(阿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尺度)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國專家在利用飛秒強雷射探測原子分子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分子動力學(167篇)2019年1月15日
    滴定量熱法,X射線晶體學,核磁共振弛豫和 分子動力學 模擬,然後是構象熵和網格非齊次溶劑化理... 3±1kJ/mol。 NMR弛豫實驗和 分子動力學 模擬表明,與S-立體異構體複合的蛋白質...rviewee drug design ....[ 雙語全文 ]   J. Am. Chem. Soc. (14.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