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追4年終成眷屬,他卻移情別戀:這算是真愛,還是愛的錯覺?

2020-12-06 喬鞅

提起中國現代文學史就必然繞不過沈從文,是少數幾個擁有世界性聲譽的中國現代作家之一,美學大師朱光潛曾對沈從文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沈從文是傑出的現代作家,他的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沈從文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此外,沈從文還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他晚年的專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填補了中國物質文化史上的一頁空白。

當初,沈從文執著熱烈而又不屈不撓地追求她,經歷了4年的苦苦追求終於感動了她,她放下高傲與矜持嫁給了他;但婚後的甜蜜幸福並沒有維持多久,二人感情就出現裂痕,期間甚至沈從文還公然移情別戀,後來雖然重歸於好,但二人感情的裂痕更深了,這個裂痕一直延續到沈從文去世。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堪稱悲劇,這算是真愛,還是愛的錯覺?

沈從文和妻子張兆和在各自領域裡都非常出色,二人的品性也並無多大瑕疵,都可以算得上是個好人,可這兩個好人作為夫妻卻沒能經營好自己一生的婚姻,雖然共同生活了55年,但真正感覺婚姻幸福的日子卻是屈指可數。那麼,他們的婚姻悲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關於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故事已經有不少文章進行過詳細的描寫,本文則重點從沈從文和張兆和兩人「愛的錯覺」這個角度,詳細分析造成沈從文和張兆和婚姻悲劇的兩個根源。

年輕的沈從文和張兆和

二人迥異的成長背景導致諸多方面格格不入,沈從文與張兆和都對這種格格不入產生了錯覺

沈從文和張兆和完全迥異的成長背景,決定了兩人在諸多方面格格不入。

沈從文是來自湘西鳳凰的「鄉下人」,小學畢業後參軍數年,後在北京大學旁聽了一段時間。因而,準確來說,沈從文只受過小學教育。

湘西鳳凰這樣的小城一方面孕育了他過人的文學天賦和對情感的敏銳觸覺,使他的文字尤其空靈清新,讓他青年時代就在文壇嶄露頭角;另一方面,也讓他在對待感情方面有些敏感而小家子氣,缺乏張兆和這樣的乾脆利落和大氣。

同時,沈從文缺乏系統、正規的教育,由此帶來一些先天性的不足。比如,從小的方面說,沈從文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太會用;從大的方面來說,對人情世故的認知方面也難免會有點不夠成熟的地方。

而張兆和則出身蘇州名門,她的曾祖父是清末威名遠播的江蘇巡撫、兩廣總督張樹聲。她的父親張武齡是民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開明,樂於結識社會名流,尤其重視子女的教育,張家四個女兒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18歲的張兆和在中國公學曾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不但長相秀美、清麗脫俗,而且才華橫溢,自幼熟讀四書五經,英文流利,通音律,好丹青。

沈從文和張兆和迥異的成長背景,決定了兩人興趣愛好和三觀方面存在著諸多的格格不入,比如張兆和偏好崑曲,沈從文愛聽湘西的儺戲;張兆和消費理性、省吃儉用,而沈從文卻喜歡收藏古董,這可是燒錢的愛好;沈從文愛結交朋友,甚至有時會仗義疏財,張兆和對此則非常反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4年有餘,終於抱得美人歸,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們都以為,有這麼漫長的求愛經歷,有這麼濃鬱的愛,哪怕由於迥異的成長背景導致諸多方面格格不入,也會慢慢在愛中消弭,兩人會逐步走向合拍和默契。但遺憾的是,這只是一種錯覺,兩人在興趣、愛好和三觀方面的格格不入始終未能消弭,始終未能走向合拍和默契。

沈從文和張兆和對彼此的愛都產生了錯覺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沈從文追求張兆和這段艱難、曲折的過程。

1928年,26歲的沈從文在徐志摩的推薦下,來到上海的中國公學做教師。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從文看見張兆和在學校操場上一邊走一邊吹口琴,走到操場盡頭,瀟灑地將頭髮一甩,轉身又回走,仍是邊走邊吹著口琴,動作乾脆灑脫。18歲的張兆和身上傾瀉而出的青春氣息,讓沈從文瞬間愛上了她,並開始了執著而又瘋狂的追求。

沈從文的追求方式就是瘋狂地給張兆和寫打動人心的情書。張兆和出身蘇州名門,才華橫溢,又長相秀美、清麗脫俗,自然不乏追求者,給她寫情書的人絡繹不絕,沈從文是其中一個,只不過,沈從文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沈從文特別的地方在於他是張兆和的老師,有卓絕的文字表達功夫,還有常人罕有的熱烈、瘋狂和執著。沈從文的情書一如他的小說一般,空靈、清新,又飽含著濃鬱得化不開的熱烈和執著。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一切過去的種種它的結局皆在把我推到你的身邊和心邊你的一切過去你的眼睛還沒掉轉來望我只起了一個勢我早驚亂得同一隻聽到彈弓弦子響中的小雀了我是這樣怕與你靈魂接觸因為你太美麗了的緣故

張兆和並沒有回覆老師沈從文寫給她的情書,這並沒有讓沈從文知難而退,而是更加執著而熱烈的在情書中向她傾訴自己的相思之情。甚至傳出沈從文為了她要自殺的消息,張兆和便帶著沈從文的情書去找校長胡適,誰知道胡適卻想撮合她和沈從文,張兆和斷然拒絕了校長的撮合。

直到1932年沈從文去了一趟張兆和蘇州老家,事情才出現了轉機,張兆和才慢慢開始接納沈從文,直到得到了張兆和開明的父親的應允,沈從文才結束了長達四年的追求過程,開始與張兆和戀愛。1933年9月9日,沈從文這個「鄉下人」終於如願以償娶到了苦苦追求四年的「女神」張兆和。

但很奇怪的是,婚後的甜蜜和美好隨著那股新鮮感過去之後,便沉澱下來,回歸到了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現實生活中的相處,竟然很快把之前情書中綿綿無盡的柔情蜜意驅趕得無影無蹤。隨著中國進入動蕩的戰亂時期,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感情也進入動蕩時期,期間沈從文甚至公然移情別戀,幾經周折,雖然最終兩人重歸於好,但橫亙在兩人心中的那道裂痕,卻始終沒有消弭,甚至一直延續到沈從文去世。

如果細細分析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成長背景以及戀愛過程,就可以發現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與其說是現實世界裡的,不如說這種愛是活在了沈從文的精神世界裡的。這是他這種富有才情、心思細膩的小說家所特有的,所以,當這份愛變成了婚姻裡的日常瑣碎,這份愛就缺乏了根基:其實,沈從文和張兆和真正相處、磨合的時間並不多,那漫長4年的求愛過程,都只是停留在沈從文單方面臆想式的情書中,兩人對對方並沒有多少了解。這就是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的錯覺。

同樣的錯覺也發生在了張兆和身上。張兆和對沈從文的愛也產生了錯覺,她把沈從文精神世界裡的瘋狂追求,當作了現實世界裡的愛。當那些在紙上充溢著柔情蜜意的所謂愛戀,隨著進入婚姻而沉澱到了現實生活中時,張兆和才發現自己和沈從文依舊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久而久之,這種格格不入就衍生出彼此的厭煩和爭吵,進而演變成了兩人之間難以彌合的感情裂痕。說到底,張兆和對沈從文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耐心的磨合。

兩個才華橫溢的人結合不見得就有幸福的婚姻,兩個好人結合也不見得就有幸福的婚姻。婚姻的基礎是現實裡冒著煙火氣的愛,而不是天馬行空的美好臆想;婚姻的前提是雙方對彼此有深入細緻的了解,而不是憑著水中望月般產生的好感;婚姻的保障是雙方都能為對方作出改變和讓步,需要的是彼此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個性鮮明的排斥和對抗。而這些,或許恰恰是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中所缺少的東西。或許,沈從文和張兆和並不是真愛,而是愛的錯覺吧?

最後,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更願天下有情人白頭偕老!

相關焦點

  • 曾經對郭芙痴迷的大武小武,因何突然都移情別戀?
    十六年後,楊過思念小龍女之心日盛,苦等小龍女不至,毅然縱身跳下斷腸崖殉情,淋漓盡致的詮釋了「直教人生死相許」的痴情和悽美。 唯一值得武三娘欣慰的是,大武小武在襄陽城外決鬥之後,兩人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從以前對郭芙低三下四的跪舔變成不屑一顧、愛搭不理,並且雙雙移情別戀覓得如花美眷。
  • 女子為彩禮移情別戀 男友揮刀割喉被抓獲
    女子為彩禮移情別戀 男友揮刀割喉被抓獲   相隔千裡的男女網戀成功,克服困難走到一起,豈料女子移情別戀。
  • 月底,落花人與世隔絕,雨中燕雙飛,移情別戀
    不管你是吵架還是吵架,這只是生活的調味劑,你最怕的是對方無法抵擋新鮮的誘惑,他們被路邊的花草弄糊塗了,犯了不可饒恕錯誤。其實,愛情就是這樣,變心是本能,忠誠是選擇。如果一方不能穩固關係,很容易被別人奪走,最終導致愛情的破裂。,讓我們來看看戀愛中那些容易被別人奪走的星星。月底,落花人與世隔絕,在雨中燕雙飛,移情和其他的愛是五個空的星座。
  • 原來香農布朗如此強,先是徵服莫尼卡,後讓加索爾前女友移情別戀
    原來香農布朗如此強,先是徵服莫尼卡,後讓加索爾前女友移情別戀 很多湖人隊的球迷一定知道香農布朗這個名字,香濃布朗參加了2006年NBA選秀,當時他是以首輪第25秀順位加入NBA,雖然香農布朗在NBA只有12個賽季,場均只不過17.6分1.8籃板1.1個助攻,數據非常的不起眼,但是他依然讓很多的球迷記憶猶新。
  • 男子不滿情人移情別戀 勒死後同眠兩晚縛磚沉屍
    因懷疑嚴某移情別戀,曹某於9月14日深夜用電線勒死嚴某,並與其同眠兩晚後,於9月15日深夜將嚴某分屍,並於16日凌晨將嚴某屍體綁上紅磚,拋棄於租住屋不遠處的河中。 通訊員 江公宣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事件回放  河中驚現被綁縛的半截女屍  9月24日中午12點多,江寧公安分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稱在附近的豐收河裡漂著一具無名屍體。
  • 《陳情令》番外38:藍湛有些落寞,明明叮囑過魏嬰,他還是走遠了
    藍湛回到客房後,過了一些時辰,還是不見魏嬰回來,彼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月亮在枝頭若隱若現著,明明是朦朧靜謐的景象,藍湛的一顆心卻是七上八下的。他哪裡想讓他去打探什麼消息呢?魏嬰卻像是沒有察覺到藍湛的心情起伏一般,隨口回應著:「一不小心就……」話只說了一半,魏嬰一邊摸了摸鼻子,一邊順勢坐下,看向藍湛的眼神有一些心虛,他才不能跟藍湛坦白,他去了這麼長的時間,除了打探為什麼莫玄羽不被金家人待見以外,還教了金凌應該怎樣和別人打架……「我算是知道這個莫玄羽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了,想不到他還挺風流……」
  • 想念一個人到什麼程度算是真愛,五個網友的回答很讓人心疼
    看到過有一句很出名的話「三十三重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可見相思一個人有多苦,一旦,我們愛上了某個人,我們便會身不由己的想起他,他的身影,聲音與樣貌,都會在我們腦海裡不停的閃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
  • 蘋果「移情別戀」?日本市場獲得補貼,iPhoneXR或比國內便宜2千
    iPhone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不到10%,而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卻達到了46.7%,只是大部分人購買的還是iPhone8。為了讓這些用戶選擇最新款的iPhone手機,蘋果公司決定利用降價策略來刺激銷量。
  • 《射鵰英雄傳》中,包惜弱愛的是楊鐵心還是完顏洪烈?
    這個事情怎麼說都有些虛偽,包惜弱應該對楊鐵心無感,如果沒有外界暴力的刺激,包惜弱會和楊鐵心真心過一輩子,談不上愛,只能說願意,可是當完顏洪烈的突然出現,以及後來一系列的操作,包惜弱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愛上了完顏洪烈,但心裡上又過不去,這才刻意地居住在「裝修」的牛家村房子,這不過掩飾自己的惶恐和不安
  • 兩個人在一起不了解這幾點,就不算是真愛
    兩情也就是愛,那麼說到底什麼是真愛呢?在古代,兩個人在一起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人到成親的時候都沒有見過對方一面,更別提有什麼感情可言了!當然了,今時不同往日,兩個人要想在一起,一定要有感情作為基礎,我們把這種感情,稱之為愛情!
  • 《琉璃》大結局禹司鳳褚璇璣終成眷屬,愛情九輸一贏,點醒了白帝
    男主角禹司鳳在追愛路上嘗遍酸甜苦辣,歷經磨難和挫折,雖然輸了九世,卻賭贏了最後一局,跟褚璇璣有情人終成眷屬,點醒了自私自利的白帝!在大結局裡,禹司鳳和羅喉計兩人在彼此試探,在三言兩語之間的回答中,流露出他對出褚璇璣的絕世深情。
  • 弟弟走不出失敗感情的影子,收到前女友微信,才明白真愛就在身邊
    別因為那些早已經成為過去的感情羈絆,而辜負那個真正愛你的身邊人。真愛就是要給予值得的人,才配得上你心中的這份感情。我弟也是經歷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在那段感情裡他很認真,以為那就是要陪伴他度過一生的人。他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都給了她,可以去為她去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說愛一個人真的很奇妙,心裡只有她的影子,眼中再也看不見別人的好。
  • 十一郎有多愛張宇?為他寫百首歌,原諒他「背叛」,不離不棄36年
    張宇作為曾經的「苦情歌王」,他那低沉滄桑的聲音以及略帶哀愁的歌曲,都讓人感同身受。可誰又這知道,這些傷感的歌詞背後,卻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而寫這些故事的不是別人,就是張宇的妻子十一郎。而十一郎卻不同,她從小愛好寫作,還是學校的才女,看似兩個沒有交集的人,沒想到最後卻走在了一起。初次見面,十一郎很「討厭」張宇,看他一身的痞子氣,而張宇卻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安靜而又純真的女孩。有一次,張宇和朋友一起去十一郎家做客,可是朋友中途因為有事沒有去成,張宇只好一個人去了十一郎家。
  • 趙薇周迅楊冪《畫皮2》,以愛之名,真心付出得到真愛
    起初選擇了逃避,八年後公主追來再次表白,這傢伙又有點怯場,受到狐妖迷惑,與換皮成「小唯」的公主,在水裡交流人生以後,第二天被公主爆打。後來公主被天狼族逼婚,他又以死相戰。公主為了救她,又說答應成親。這時躺在地上怒吼的霍心,大概才明白自己的心,有多愛公主,為不能保護公主的愧疚更多。
  • 喜歡你的人突然不聯繫你了,大多因為這三個原因
    我們都知道,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抑制不住想念,想要聯繫他,和他說說話,聊聊天。頻繁的聯繫也能讓人察覺到對方對自己的好感,這時候你是明白,那個經常聯繫你的人,其實是有些喜歡你的。如果這個喜歡你的人,突然開始不聯繫你了,這是為什麼呢?大多因為這三個原因!
  • 《縱然緣淺 奈何情深》:15年的愛情,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書講述了男主鄭偉琛和女主這對自兒時起相識相知相戀的一對戀人,經過一系列誤會、波折與考驗最終終成眷屬的故事,故事和情節與細節的描寫讀起來就會跟著作者葉落無心走入這部小說中,以局外人的視角陪著主人公一起感受喜怒哀樂。鄭偉琛 和,青春的年齡遇到最美的初戀,那時候的回憶也是最美好純真的。
  • 盤點改編成劇的甜寵小說,《冰糖燉雪梨》《蜜汁燉魷魚》等文上榜
    沒有原型,沒有原型,沒有原型……簡評:這本小說原著粉眾多,被改編成電視劇,由楊紫和李現出演,承包了我們2019年的整個夏天,也湧出了眾多:「現女友」,小可愛們覺得改編得怎麼樣?是小說更甜嗎?評論區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哦!
  • 移情別戀還是橫刀奪愛?阿里或暫停收購愛奇藝,改戀芒果
    華南地區的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由於均勢格局的存在,每家公司都在競購視頻版權,長視頻行業還沒有完全掌握採購影視劇版權的話語權,版權價格依然很高,這是一種非常燒錢的商業模式。 但如果長視頻行業只剩下一家公司呢?華誼兄弟、慈文傳媒、華策影視這些影視劇龍頭公司,會把版權賣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