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道「拉尼娜」現象——寒冷
這幾天,關於「拉尼娜」現象的發展消息是連續不斷出現,所謂「拉尼娜」,就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在即將過去的8月份的時間裡,赤道中部和東部的海表溫度保持正常或低於正常水平。
根據最新的海洋觀測以及全球各種氣候模式的預測,赤道中部和東部的海表溫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漸冷卻,這表明拉尼娜可能開始發展,所以2020年有概率發展出拉尼娜現象,如今是海洋異常波動!冷熱轉變之中。
同時也有人稱基本可以確定出拉尼娜現象的出現,當然從如今的情況來看,確實各大預測機構都認為接下來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明確,所以需要時刻關注拉尼娜現象的發展,這是會帶來氣候的波動的。
根據統計數據來看,在2020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時候,就單獨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發展可以說是極其的少,這完全屬於氣候異常波動,雖然這不能完全保證所有情況都是與厄爾尼諾現象存在關係的,但是它的影響也是存在一部分的,同時對夏季的降雨也產生了影響。
所以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2020年已經明顯體現了,而對於拉尼娜現象,出現的結果是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同時對我國的一個影響可能是最為明顯的。按照常年的情況來說,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容易造成我國冬季氣候偏冷,容易出現冷冬。所以在大體的情況之下,2020年的氣候可能會因為拉尼娜現象的發展而出現較大的波動。
在全球變暖之下,本身沒有拉尼娜現象的發展,也可能會出現極端性的寒冷天氣,這是屬於全球變暖引發的一種「連鎖效應」,所以說無論今年有沒有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大家都要注意極端性的天氣變化。
綜合情況來說,拉尼娜現象的醞釀已經在出現,無論是從公布的結論,還是從現有的指數來看,都是大概率會出現的,而對於我國的影響有多大,除了全球變暖的影響因素之外,還需要看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時候強度有多大,所以這是一種多重效應的模式,而對於冷冬還是暖冬,其實這也不是我們如今應該說明的問題,大家要記住一點即可,如今的極端氣候現象可能是增加了不少,無論是冷熱其實多數都是屬於一個短暫性的變化。
二、「北極大火」——高溫
據報導,在北極西伯利亞地區肆虐的野火,伴隨著森林的燃燒,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被排放到大氣之中,導致北極地區出現了多次的極端高溫天氣。
森林大火即將抵達北冰洋
在今年5月份,北極西伯利亞地區發生了一場柴油洩漏事故,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這起柴油洩漏事故是由於操作不當引起的,不過通過研究後卻驚訝的發現,竟然是因為氣溫升高導致永凍土下層融化,造成的地面塌陷導致的。
而這對於今年的北極來說,還僅僅是一個開始。這個平時名不見經傳的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在全球都出了名,並不是因為這裡風景多麼美好、氣候多麼宜居,而是因為這裡在6月20日那一天,氣溫飆升到了38攝氏度。
這對於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科學家表示,北極今年多次達到罕見高溫,都與北極圈發生的大規模山火有關。
如今,山火已經蔓延到距離北冰洋不足8公裡的地方,整個北極地區,都被籠罩在「山火」之中,考驗異常艱難,甚至高溫天氣還導致加拿大地區最後一塊陸緣冰架垮塌。
研究者表示,這與西伯利亞地區持續的高溫異常有關。近年來,地球上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往年寒冷的西伯利亞冬季,在今年1月份,平均氣溫比往年平均氣溫高出了5攝氏度。
而且不止是1月份,從今年1月份以來,西伯利亞地區的平均氣溫一直都在持續走高,到了6月份夏季到來的時候,更是比往年同期的平均氣溫,足足高出了10攝氏度。
其實不僅僅是北極,地球上高緯度地區都因為全球變暖而升溫速度加快,開始逐漸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比方說南極,今年2月份也曾經氣溫突破了從未有過的20攝氏度高溫。
高緯度地區不僅有著冰川、冰山,同時還有著永凍土,拿西伯利亞地區來說,超過80%以上的建築,都是在永凍土之上的,因為在過去永凍土的下層是不會融化的,所以並不會對於地基有什麼影響。
不過,日後如果大量的永凍土融化,勢必會導致建築的根基不牢固,很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塌陷的情況,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也威脅到居民的安危。
此外,伴隨著海水不斷地吸收熱量,海水的溫度也會越來越高,伴隨著水溫的升高,也會影響到海洋中生物的棲息環境,比方說一些不喜歡太高溫度的動物,會因此而失去大量的棲息環境,導致物種面臨生存危機。
從2020年年初,到2020年年末,都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挑戰,即使這樣,生活在地球這同一個村的人,都要保護唯一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