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2020-05-04 影視小樂樂

近日,劉慈欣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劉慈欣不僅在國內備受關注,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家。

其實,從50年代開始,人類就嘗試搜索地外文明,如今人們對空間維度越來越感興趣,例如很多人疑問,高級文明是怎麼看待人類的?

他們對地球的降維打擊,是不是就和人類踩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

而這些疑惑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面體現出來,裡面有很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其創意很超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看了都催更。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根據現有的理論常識,光速有著30萬公裡每秒的極限速度,但是宇宙有著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寸,如此強烈的差異讓我們不禁感慨,光速的極限也不過如此。

但是每當我們剛考完光速的不足以後,又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光速為何只有30萬公裡每秒呢?

要知道他既然是作為宏觀宇宙裡面的極限速度,他應該能夠跟得上宏觀世界裡面的尺度發展,因為根據環境極限原理,一個地方有那麼大,必然就會有一個能夠快速到達這個地方每個角落的速度,很明顯光速並不符合這個理論,到底是光速出的問題還是我們理解的方式出了問題呢?

當年科學家對此提出了很多的猜想,一方面是認為由於宇宙大爆炸的擴張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原先的環境極限原理是原本是適應的,但是隨著擴張的速度加快,所以使得光速變得非常不合理,不過這個理論仔細想想還是會發現很多的漏洞,畢竟宇宙在擴張,為何它的速度就沒有跟上呢?很明顯是有什麼東西限制了它。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對此科幻作家,劉慈欣提出了一種猜想:

那就是其實宇宙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有著無窮無盡的速度,並且隨著宇宙的變化而變化,但是由於一種原因使得整個宇宙一直處在被降維的狀態,所以它的速度也相應的降低了下來。

這個所謂的降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根據劉慈欣三體的描繪中,宇宙原本有11個維度,那就是宇宙的田園時代,那個時候裡面光速是最為極限的狀態,但是隨著各個宇宙文明的崛起,他們開始展開星際戰爭,而常規的戰爭武器無法滿足他們的戰爭需求,所以他們開始使用降維攻擊。

這個價位攻擊可就有毒了,它使得宇宙的維度一層一層的跌落,雖然宇宙的空間時間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它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立體的結構,而是逐漸朝著一個扁平化的狀態發展,正因為宇宙結構一層層的跌落,所以使得光束也慢慢的削減,漸漸的變成了目前的一個最低的速度30萬公裡每秒。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當然了,劉慈欣的猜想也是一種科幻的推論,他並不能證實光速為何是這樣的一個狀況問答,不過他也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宇宙未必會出現很多的文明展開戰爭,但有可能當年宇宙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降維的現象,所以使得光速被限制。

劉慈欣《三體》書中講到精彩部分浮現了一種「降維攻擊」,據說這種襲擊手段發出的殺傷力超乎想像。那麼它到底可怕在哪裡呢?

該攻擊概念出現在《三體·死神永生》一書中,大概在2010年11月份正式出版發行,也是《三體》最後一部。故事背景定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大改革」時期,三體的世界開始侵入地球,之後展開漫長的「鬥爭」。

然而人類在與三體文明作戰的過程,出現了許多新式武器跟超前的攻擊方法。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當中的「降維攻擊」就驚豔了讀者,此種襲擊方式,大體是指利用先進科技將受擊方所在的空間維度下降,直接又把對方弄消失。

在劉慈欣的《三體》小說裡,當地球人跟入侵的三體文明相遇時,一場衝突在所難免。

而這場戰爭一共打了近300多年,地球人為生存必須要戰到底,三體文明則因某原因一直不肯退去。兩個文明的科技比起來,明顯三體文明也不算很高端,不然一個雷射就能把全人類消滅。

於是,人類以自己的科技力量去還擊三體文明。最終,三體人為打敗人類使出了渾身解數,而這舉動又引來了宇宙中更高端的「上帝級」文明窺視。

最終上帝文明就發射出名為「雙向箔」的恐怖武器,欲將整個太陽系降低維度。而這種襲擊,就被稱為「降維攻擊」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上帝級」文明一出招就可以瞬間將太陽系的所有空間從三維降低到二維,就連三體文明跟地球文明也難避免,那麼就代表著地球上的全部生命跟物體都會瞬間被消滅。

而且太陽系被降低維度後,只能永遠的存在二維世界之中,就算「上帝級」文明想再次把太陽系拯救出來也毫無辦法。

那麼「上帝級」文明會在射出「降維襲擊」之前去拯救地球嗎?這根本不會,先不說地球的人類對上帝文明來說,渺茫如沙,就算知道我們可能也不會出手,因為在《三體》中存在一種「黑暗森林法則」,當其他文明在看到別的文明毀滅之際都只會袖手旁觀,和劉慈欣寫的一樣,高級文明並不會刻意入侵地球,在它們眼裡,地球就好比一隻螞蟻。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舉個簡單的例子:

黑暗森林法則只適合於文明等級相差不大的文明間。兩個文明等級相差過大的話,高等級的那一方是不屑於有意識毀滅低等級的。但不排除會無意的傷害到低等文明。例如我們一般不會去刻意的殺死螞蟻,但我們有時候走路會踩死幾隻螞蟻。再比如說你看到兩隻螞蟻在打架,你只會袖手旁觀,不會刻意去插手。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細想之下,才發現降維打擊如此可怕,不過《三體》裡面有一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黑暗森林法則」的定義:

整個宇宙好比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擁有文明的都是帶著槍的獵人,他們穿梭在黑暗森林裡的每一個角落,不讓自己發出一點點聲響,哪怕是呼吸。

因為在其他地方也有和你一樣帶著槍的獵人,誰先暴露自己的位置,便會遭到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被消滅!

而《三體》裡面的人物葉文潔,因發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最終被三體人接收到,甚至因為對人性的絕望,不顧三體人「不要回復」的警告,依舊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標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此時的三體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存環境,最終向地球發起了攻擊,雙方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最終,由於科技發展受到限制,地球的所有防禦被攻破,就在此時,地球人類發現了三體星球的位置,如同黑暗森林法則一樣,人類將三體星球位置暴露,宇宙中更加高級的文明將三體星球毀滅。

通過黑暗森林法則,我們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暴露自己目標的人,都會是高級文明的獵殺對象,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一個毛毛蟲,很可能會去踩死它。很多企業家也利用這一點,用來完善自己的企業制度,小米的雷軍、360的周鴻禕、馬化騰等,都對《三體》裡面的一些概念表示贊同。

這就是《三體》給人的感受,有人說它在科幻小說中絕對是最能打的,如今距離《三體》獲得雨果獎已經時隔五年。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薦我看《三體》,但是直到現在我才開始閱讀,結果就沉迷其中,裡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顛覆了人們的固有的思維。

而這次疫情,也讓《三體》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藉此,推薦此書給大家看,當然我不會說太多,這樣讀者在書中的樂趣就會被我剝奪,如同透劇一樣。

再借著世界讀書日,向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推薦這套書,《三體》一共分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歐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書中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衝擊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為何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了可怕的猜想

精裝版只要78元,一共3本也就是一頓飯的錢,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為何光速每秒只有30萬公裡,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一種大膽猜測
    光速明明可以更快,不僅30萬公裡每秒,難道是被人限制了?可能對於人類來說光速是沒有辦法到達的速度,但是在整個宇宙當中光速根本就不起眼,比起宇宙當中的一些速度,光速還是處在停止落後的階段。根據現有的理論常識,光速有著30萬公裡每秒的極限速度,但是宇宙有著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寸,如此強烈的差異讓我們不禁感慨,光速的極限也不過如此。但是每當我們剛考完光速的不足以後,又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光速為何只有30萬公裡每秒呢?
  • 光速為何是每秒30萬公裡?誰限制了它?劉慈欣提出一種大膽的想法
    根據現有的理論常識,光速有著30萬公裡每秒的極限速度,但是宇宙有著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寸,如此強烈的差異讓我們不禁感慨,光速的極限也不過如此。但是每當我們剛考完光速的不足以後,又會反思的一個問題,光速為何只有30萬公裡每秒呢?
  •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根據我們的常識,光速可以達到每秒30萬公裡,這種極限速度可以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往返只需要16分鐘,那漫長的空間距離在光速面前變得非常的簡單,而且,傳聞實現光速以後,就能夠跳出時間的束縛,甚至還能實現時間的倒流,因此很多科學家對它很感興趣,就連一些科幻作家也不厭其煩的書寫著它的傳奇。
  • 光速只有30萬公裡每秒,是誰限制了它?若能突破,可能實現穿越
    是什麼限制了光速?若能挑戰光速,穿越不再是夢!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受到了許多讀者的歡迎,它其中展現出來許多超前的概念,富有新意,但是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難怪他的忠實讀者中還有歐巴馬這個大人物。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光速為30萬公裡每秒,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光速只有30萬公裡每秒?有沒有可能更快?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
  • 為何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大家都知道,光線是現在宇宙所有物質中,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排除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現象,因為它們都不能傳遞信息),這個速度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為了便於記憶和計算的方便,人們通常將光速近似看作30萬公裡每秒。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光速不是每秒35萬公裡、40萬公裡,只能是30萬公裡每秒,是什麼限制了光速呢?
  • 光速每秒30萬公裡,動力源在哪?
    根據相對論,100噸的太空飛行器加速到99.999%光速,需要兆瓦級發電站日夜工作1.28億年,如果到達光速,太空飛行器質量變為無窮大、需要的能源也變為無窮大,就算是1個粒子,只要存在質量,到達光速就會變為無窮大的質量。到達光速需要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光可以直接到達光速?
  • 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因為無論光速是30萬還是35萬,都還是可以繼續問,為啥不是40萬公裡云云。此外,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公裡有多長也只是一個人為規定,如果換一種規定,光速的數字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比如在歐美國家常用的英制單位,英裡。1英裡=1.6公裡左右,如果用英裡來表示光速那就連30萬都沒有了,大概只有 186,282英裡/秒。所以,核心問題不是光速有多快,而是為什麼它不是無限快?
  • 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不是35萬?到底是什麼限制了光速?
    可以是35萬公裡每秒,但如果真的是35萬公裡每秒,你又會問為什麼不是40萬公裡每秒呢?除非光速是無限的,否則光速總得有一個數值吧?而如果光速真的是無限的,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不會出現,不會形成,宇宙中也沒有過去將來,也不會有因果關係。所有的只有現在,只有此時此刻!
  •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引言:我們現在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光速人類經過很多年的測試來判斷出來的,而且光速也是非常快的,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我們能夠得出光速大約是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這個速度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天文速度了,畢竟我們人類的速度連光速的十分之一都沒有辦法達到,那麼有很多人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光速的動力是來源於哪裡?
  • 光速每秒只有30萬公裡,是誰限制了它的速度?劉慈欣做出大膽猜想
    劉慈欣《三體》的小說讓中國人對科幻小說的熱愛提高了新層次,掀起了科幻熱!讓眾多不是科技迷的粉絲都能了解高維度空間概念!之前我前面也介紹了人類進入四維的方法可能是通過做夢,靈魂出竅,打坐能量聚集使靈魂出竅,人死後等等可能的方法。
  • 光速為什麼是30萬公裡每秒?怎麼算出來的?光能飛出宇宙嗎?
    光速為什麼是30萬公裡每秒?怎麼算出來的?光能飛出宇宙嗎?在高中的時候我們都上過政治課,哲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描述物質世界的時候,不管是它的高度還是質量,都是沒有限制。
  • 光速每秒30萬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愛因斯坦曾做過這樣的思維實驗,他想著當時的交通工具火車,如果不斷的給它加煤、加燃料,火車的速度就會不斷的提升,但理論上只能加速到無限接近於光速。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愛因斯坦曾做過這樣的思維實驗,他想著當時的交通工具火車,如果不斷的給它加煤、加燃料,火車的速度就會不斷的提升,但理論上只能加速到無限接近於光速。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愛因斯坦研究發現,他認為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速度永遠都達不到光速,理論上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愛因斯坦曾做過這樣的思維實驗,他想著當時的交通工具火車,如果不斷的給它加煤、加燃料,火車的速度就會不斷的提升,但理論上只能加速到無限接近於光速。從狹義相對論的質增效應來看,高速運動的物體質量會不斷地提升,當物體達到光速百分之50%,質量會提升15%,當達到99%光速,質量提升700%。
  • 光速為什麼是30萬公裡每秒?這是怎麼算出來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在描述這個世界的各種常量中,高度,質量都沒有極限,但是速度有,那就是光速。光速所指的就是光傳播的速度,它也是目前科學家公認的極限速度,也就是30萬公裡每秒。人類沒有發現比光傳播速度更快的物質,所以光速也被視為是宇宙極限速度。那麼問題出現了。
  • 光速為何被限定為30萬公裡每秒?一旦突破光速,文明或進入下階段
    70萬公裡,相當於每秒194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帕克號探測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30萬公裡,帕克號僅需1個多小時就可以往返地球和月球,火星與地球的距離為5500萬公裡,帕克號從地球飛到火星也僅需要78個小時,由此可見帕克號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帕克號的「快」是相對的,為什麼是相對的呢?
  • 為何光速恆定為30萬千米每秒?
    光速為定值,如果哪天測出了其他數值,代表著什麼呢?這道題的本質不是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而是光速不變原理,如果測出其他值,那就是代表光速不變原理錯了,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相對論。光速為何是某個定值(30萬,只是我們人類自己規定的,但本質上光仍然有個恆定的速度),這個我們無法解釋,這是宇宙的法則吧。要知道光速不變原理,規定了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保持相同的數值,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應該叫做光速不疊加原理。很好理解,如果我在一列高鐵上,沿著運動的方向,射出一束雷射,那麼請問在地面的觀察者,測出的光速是多少呢?
  • 光速被限制,是什麼限制了光速,難道是宇宙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近30萬公裡每秒,如此驚人的速度據說宇宙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超越它的速度了。可是對於我們這個無比巨大的宇宙來說,30W公裡每秒的速度或許也只是很慢的速度而已。因為光至少走200億年才能從宇宙的一邊走到另一個邊,這樣看來,光速對於宇宙來說也真的是太慢太慢了。目前人類有一個發現就是,量子糾纏現象似乎打破了光速的限制,當然也有很多人不認同說法。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令科學家「失望」,原因竟然是它太「慢」了
    地球作為我們唯一的生存家園,它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佔居地球表面積百分之三十的陸地,就足以承載數百萬個物種以及38億年的生命史了。這樣的地球周長4萬公裡,是遙不可及的大,但是光卻可以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了,這樣的速度更是我們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