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花,就像雙生一般,名字只差一個字,長得也十分相像,那就是金雀花和銀雀花。在臨沂,這兩種花和兩座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便是金雀山和銀雀山。
在臨沂市市區,有一座金雀山和一座銀雀山。兩座山頭都不足百米,後來在建設時被削平了山頭,蓋上了樓房,所謂的山就基本見不到了。
兩座山的得名緣起於一種很特別的花,即「金雀花」和「銀雀花」。
兩種花的顏色是有區別的:金雀花和銀雀花初開時都是黃色,但後期金雀花呈現紅色,而銀雀花則逐漸褪色成白色;而它們的形狀也有差異:金雀花和銀雀花從正面看都呈中軸線對稱形,金雀花在中軸線上有一條凹陷槽線,而銀雀花則無。
但是它們也有著許多共同點,都像一隻只振翅飛翔的小雀,由此得名金雀花和銀雀花。
兩種花在臨沂市區已不多見,在全國著名的兵學陳列館——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院子裡,分別生長了很少的幾株金雀花和銀雀花。
這個竹簡博物館曾因出土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而聞名於世,因為它解開了孫子和孫臏到底是不是一個人的史學界和兵學界千古之謎。
他們兩個不但不是一個人,而且還分別著有兵法著作,兩個人的兵法著作同時在銀雀山一座漢代古墓出土,幾近腐朽的竹簡得以重見天日,授益後人,舉世矚目!
金雀花、銀雀花在臨沂種植歷史悠久。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金雀花、銀雀花已瀕臨滅絕。近年來,臨沂市園林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研究,共搜集培育出13個品種的金雀花和銀雀花,在臨沂市動植物園繁殖苗種30萬株。
那這兩種花如今在哪裡生長較多呢?
金雀花又名紫雀花,為豆科、紫雀花屬匍匐草本,高10-20釐米,被稀疏柔毛。根莖絲狀,節上生根,有根瘤。瓣端稍尖,旁分兩瓣,勢如飛雀,色金黃,故名"金雀花"。
生於林緣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產四川、雲南、西藏。印度、尼泊爾、不丹、斯裡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非洲東部也有分布。
金雀花在園林業中大受歡迎,從行道樹到地被植物,再到垂直綠化材料,都有豆科成員得蹤影,紫藤、龍爪槐、合歡、三葉草、油麻藤等廣受好評。
而染料木屬的金雀花也有著眾多獨特的優勢,它除了能耐貧瘠土壤,改善土質外,還可耐乾旱,抗強風,可以在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生長。
有實用性,並不意味著喪失觀賞性,金雀花則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外觀精緻小巧,細小的複葉泛著獨特的銀綠色光澤。
春天是金雀花的開花季節,成簇金黃色的花朵擠滿枝頭,熱烈奔放,遠遠望去,只見金黃一片。花美,花期也長,如在第一次花後及時修剪,很快就能開出第二批花來。
在國外,新建庭院中金雀花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因為它有著令人驚詫的生長速度。只要條件合適,在兩三年生長成蓬型3米左右的植株是不成問題的。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完美地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
金雀花還有藥用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成分金雀花。野菜金雀花性味微溫甜,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喘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打損傷等。
《植物各實圖考》載「滋陰,補 陽」。《上海常用中草藥》載「活血祛風,止咳,強壯。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虛久咳、小兒疳積」。
銀雀花也很美麗,但市場價格貴的是金雀花,銀雀花相對便宜。銀雀花常被人們用來製作美食,十分受歡迎。
臨沂的金雀花和銀雀花有著很長的種植歷史,它們都是臨沂人民十分喜愛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