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頦鱵,俗稱白金水針,也叫銀水針,是鱵科皮頦鱵屬的一種淡水魚。皮頦鱵體態細長,吻尖,體色呈銀白色。成年雌魚體長約7cm,成年雄魚體長約5.5cm 。皮頦鱵體呈棒狀,下頜形成一突出的喙,形如針,前上頜骨於吻端形成一擴大的平三角區。背鰭位於體後,胸鰭普通大。
皮頦鱵主要分布於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寮國、柬埔寨、越南的溪流中。
公魚有鮮豔的婚姻色,母魚體型較為粗大,臀鰭形狀也不相同,雄魚的臀鰭特化為交配器,猛地看上去就像被誰咬掉了一半似的。雌魚的臀鰭是一片三角形的的魚鰭,外觀同孔雀魚的臀鰭很像。皮頦鱵是一種卵胎生魚類,在野外有時能在上遊的紅樹林發現它們的小魚。以小型昆蟲為食。
在野外和水族館的環境中,弱勢的雄性會快速遊走以逃避與其他雄性之間的打鬥,因此很少有打架的情況發生。然而,在他們分布的地區,人們卻常常用皮頦鱵之間的打鬥來賭博,就像鬥雞或者鬥泰國鬥魚一樣。
皮頦鱵,和其他皮頦鱵屬魚類一樣,在觀賞魚市場廣泛流通,根據這些種不同的體色,有時它們會被冠以「白金水針」、「黃金水針」之類的名稱出售。
和其他淡水鱵魚一樣,皮頦鱵。當然也包括皮頦鱵屬其他魚類,對pH和硬度的突然變化非常敏感,然而它們的適應性也很強,能輕鬆適應酸性淡水到鹼性鹽水的任何水質。剛入缸時,這種魚會表現得非常膽小,受到驚嚇後狂遊不停,甚至有跳缸的情況發生。不過等它們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它們就會變得溫順、活潑而容易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