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之光」2016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項目開始公示...

2020-11-29 紡織導報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

1

超高強高光潔特種紡織品製造關鍵技術

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武漢紡織大學

陳曉林、朱文清、張如全、韓習雲、李建強、武繼松、夏金文

2

抗菌汽車內飾紡織品的開發

山東岱銀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廣軍、謝松才、亓煥軍、趙鵬勃、趙興波、劉軍明、劉月剛

3

高支涼感導溼紗線的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

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王利軍、姚園園、劉明哲、劉  磊、杜雲霄

4

噴水織機用高支高強力纖維素纖維混紡紗線研發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蘇州震綸棉紡有限公司、江南大學

吳建坤、喬  輝、劉新金、鄭  峰、蘇旭中、俞金明、謝春萍

5

芳碸綸火災防護用品的研發及應用

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特安綸纖維有限公司

周明華、王鋒華、黃  勤、殷慶永、李  嵐、潘惠頻、劉俊傑

6

單面導溼和光致發光雙面紡織材料的研發

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閩江學院

卓麗瓊、李永貴、楊德華

7

新型真絲綢產品工業化加工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

蘇州新民紡織有限公司、蘇州大學

張振雄、唐人成、顧益明、計紅梅、柳維特、許 

8

新型彈力真絲織物研製開發

達利(中國)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

餘志成、吳  嵐、王曉芳、劉  瑩、齊紅勇、何  崗、王 

9

超彈性隨意形變無縫內衣面料織染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浙江俏爾婷婷服飾有限公司

梁佳鈞、高穎媛、趙秀武、朱小麗、範豔林、夏金晶、範古椿

10

聚醯亞胺短纖維多功能功能針織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

上海帕蘭朵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金輪沃德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針織工業協會

方國平、楊  豔、瞿  靜、楊偉華、高小明、周  波、蔣偉文

11

精紡毛織物雙面功能整理技術研發及應用

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

陳麗芬、趙先麗、曹秀明、陸  芳、何  良、趙  將、周慶榮

12

高密輕薄多功能針織面料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上海嘉麟傑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聖歐紡織有限公司

楊啟東、王俊麗、瞿  靜、林立虎、夏  磊、陳  彥、劉 

13

聚酯共聚改性及新型化纖關鍵技術

浙江恆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東華大學

徐錦龍、王華平、張順花、繆國華、吉  鵬、李建武、王朝生

14

全消光滌綸長絲熔體直紡柔性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

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學院

莊耀中、崔  利、沈健彧、鄭永偉、吳阿林、趙春財、劉春福

15

粗旦導電纖維單絲一步法紡絲成套技術開發

北京中紡優絲特種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凱泰特種纖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焦紅娟、王  勇、許志強、李  睿、劉建兵、高  揚、楊春喜

16

多元功能石墨烯/再生纖維素複合纖維

青島大學、恆天海龍(濰坊)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曲麗君、馬君志、田明偉、李昌壘、郭肖青、張憲勝、柳永傑

17

環保型再生負離子遠紅外阻燃滌綸短纖維製備技術及應用

張家港市安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燕山大學、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紀安、李青山、梁倩倩、劉 

18

低縮率複合纖維(ITY)的研製與產業化技術

桐昆集團浙江恆盛化纖有限公司

李聖軍、盧新宇、於漢青、馬驍倫、沈惠麗、陸雲飛、莊劍鋒

19

多場耦合靜電紡納米纖維關鍵製備技術及其應用開發

蘇州大學、東華大學、南通百博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嵐、劉福娟、王  萍、何吉歡、張  巖、何春輝

20

高強度滌綸超纖針刺技術

浙江梅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

錢國春、錢曉明、龔  、宋  兵、景亞鴻、林國武、李 

21

功能性紡熔非織造材料研發及產業化

蘇州寶麗潔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邱邦勝、朱雲斌、徐  勉、肖春曉、廖純林、葛 

22

常壓等離子體處理在紡織品生態染整加工中的應用及基礎研究

浙江理工大學、浙江雀屏紡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強、邵建中、許海軍、陳光良、周  嵐、柴麗琴、黃 

23

POSS/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製備及在空氣淨化紡織品上的應用

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

劉瑞旗、陳忠偉、何愛芳、邱洪生、王 

24

染料印花用環保型合成增稠劑的研究

四川省紡織科學研究院、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綿陽佳禧印染有限責任公司、遂寧市新綠洲印染有限公司

羅豔輝、韓麗娟、吳晉川、樊武厚、胡志強、文多明、羅思清

25

防黴抗菌真絲綢壁紙的研發及產業化

杭州萬事利絲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

周勁鋒、姚菊明、馬廷方、餘厚詠、李  練、田  雪、張梅飛

26

無甲醛純棉機織粘合襯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南通海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通大學

  平、王春梅、朱紅耀、黃  俊、姜  偉、楊靜新、曾 

27

基於不同光催化體系的環境淨化功能紡織品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天津工業大學、紹興中紡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江蘇騰盛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董永春、崔桂新、李瀚宇、滕召部、李  冰、劉春燕、許增慧

28

生態紡織塗層技術及其在商標帶上的應用

湖州新利商標制帶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

吳耀東、鄭今歡、潘葉華、黃夢禮、吳根土、祝成炎、陳冠鴻

29

環保功能性絲綢產品研究與開發

達利(中國)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學

  嵐、餘志成、王曉芳、楊  斌、陶堯定、王明亮、錢士明

30

棉織物的絲蛋白生態複合功能整理技術

中原工學院

崔世忠、何建新、張一風、王東偉、賈國新、周偉濤

31

紡織退漿廢水中的聚乙烯醇漿料(PVA)的回收利用技術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張玉高、邱孝群、陳新福、梁澤鋒

32

棉針織物生物酶冷軋堆印染清潔生產技術研究

江蘇坤風紡織品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北京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吉麥機械有限公司

  律、郭世良、汪誠文、趙雪鋒、葛宏凱、張志坤、陳海林

33

節能減排型高效分散黑復配染料的開發與產業化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之江化工有限公司

  萍、陸建煥、封懷兵、張  豔、顧東雅

34

抗臭防汗跡系列功能性商務休閒內衣研發

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青島益泉針織服裝有限公司、青島榮海服裝有限公司

張世安、王顯其、關  燕、位國棟、李軍華、李  良、趙俊波

35

JWF 1278 型精梳機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張貴如、申永生、鞏建兵、聶智良、範忠勇、柴正旺、劉秀珍

36

L2000高速多針有梭絎縫機

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

李云云、呂  新、李  帥、李 

37

CS808棉花異纖清除機

陝西長嶺紡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張得旺、王朝旭、姜  佳、周  磊、李利輝、李  彪、陸 

38

LGJ200B型全自動絡筒理管機

江陰市凱業紡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姚業衝、陳志新、祝  健、薛德生、楊洪達、章弘權

39

蒸化機專用天然氣燃燒器產業化開發及其應用示範

紹興恆大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紹興中紡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崔桂新、張小雲、白  玲、方虹天、胡光庭、邵紫光、胡林夫

40

全自動電腦無虛線提花橫機的研究及應用推廣

南京天元數控設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南通市德立軟體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張梅榮、李登高、馮加林、馮天元、巫友群、陳家林、王 

41

YJ200/210系列彈簧加壓搖架

常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搖架分公司

  浩、黃永平、彭  舜、陳  敏、劉昌勇、陳子輝

42

YC28電子清紗器

江蘇聖藍科技有限公司

  敏、王建祿、程繼紅、彭  程、何  迪、謝  宏、郭 

43

基於電子商務的數位化服裝設計、定製系統研發和產業化推廣應用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

胡守忠、田丙強、黃  翔、任海舟、謝  紅、徐增波、李豔梅

44

防護材料抗輻射熱滲透性能試驗儀的研製

山東省紡織科學研究院

楊成麗、付  偉、馮洪成、李  政、許曙亮

45

自動軋棉在線檢控關鍵技術的應用

東華大學、塔裡木大學、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纖維檢驗所、江南大學

陳曉川、李  勇、吳  煒、汪  軍、周  建、吳明清、弋曉康

46

化學防護服液密性測試系統

陝西省紡織科學研究所

趙新平、徐遠志、穆  巖、陳  波、韓 

47

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山羊絨手排長度測試儀的研製

內蒙古自治區纖維檢驗局

  莉、田文亮、徐絢絢、呂曉紅

48

織物缺陷智能檢測與分析關鍵技術及應用

中原工學院

劉洲峰、丁淑敏、朱永勝、董  燕、李春雷、張愛華、常怡萍

49

基於功能因子的紡織品安全性評價及檢測方法的研究

東華大學、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佛山市南海南方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薛文良、魏孟媛、唐敏峰、和杉杉、袁志磊、陳  革、劉 

50

國產 等效 AATCC 10#多纖維標準貼襯織物的研製

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

張新民、俞偉琴、胡  堅、沈穎怡、張晟濤、宋玲玲、鄭志俊

51

FZ/T 99014-2014《紡織機械電氣設備 通用技術條件》

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經緯股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宏大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豔紅、趙關紅、邵松娟、許麗珍、胡弘波、王海英、趙 

52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纖維含量快速測定推廣應用中的關鍵技術研究

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綜合技術中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王京力、趙珍玉、朱軍燕、耿  響、張曉利、徐  霞、孫克強

53

紡織品中禁用偶氮染料快速檢測技術的建立及應用

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產品檢測中心、江蘇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曹錫忠、吳麗娜、錢  凱、丁友超、周靜珠、王曉瓊、周靜潔

54

功能性紡織品檢測方法與評價標準的研究

中紡標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深圳康益保健用品有限公司、杭州天堂傘業集團有限公司、溫州市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

  輝、劉飛飛、斯  穎、王  歡、王國建、鄭宇英、徐 

55

GB/T30156GB/T30158紡織附件鎳釋放量測定系列標準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約克夏染料(中山)有限公司、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產品檢測中心

傅科傑、馮  雲、丁友超、李崢嶸、保琦蓓、張智慧、任清慶

56

《產業政策與紡織經濟研究(2006~2010)》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市紡織原料公司、河南工程學院、中國紡織出版社

  麗、劉  欣、鄭伯華、程  晧、段文平、高順成、秦丹紅

57

紡織學科群對接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研究

西安工程大學

王進富、劉江南、章玉銘、邵景峰、黃鵬飛

58

數據智能挖掘技術在紡織服裝質量安全風險管理中的研究與應用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東華大學、上海浦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魏孟媛、謝秋慧、劉  芳、薛文良、彭程程、田宇晨、王 

相關焦點

  • 「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聯科技獎建議授獎項目出爐
    日前, 「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獎)初評、複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獎勵辦公室將紡織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建議授獎的項目進行公示。
  • 熱點 | 項目水平有新提高,「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聯科技獎評審結束
    9月17~20日,「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無錫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俞建勇、陳文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以及來自全國高等院校、
  • 中原工學院連續四年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魏朋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原工學院與鄭州中遠氨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120頭高效率超細氨綸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本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該校連續第四年獲得中國紡織行業最高獎一等獎。
  • 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紡織之光」赴浙江理工大學回訪
    11月26日,「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及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項目回訪考察會議在浙江理工大學舉行。「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更是激勵了優秀教職工及學生潛心學術鑽研,為紡織行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 「重慶光控朝天門中心杯」品牌之星·2015-2016年度中國新銳服裝...
    群星閃耀,聚焦此時,8月18日,星·銳未來「重慶光控朝天門中心杯」品牌之星·2015-2016年度中國新銳服裝品牌頒獎典禮暨2016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發布會在重慶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顧問、流通分會顧問楊東輝,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調研員曹庭瑞,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輝,中國服裝協會會長助理周一奇、重慶市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青雲、光大安石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胡兵、光大安石資產管理公司重慶區域總經理李徑等行業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紡織化纖工業
    經過多年發展,杭州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紡織化纖大市。全市有7個中國紡織工業的名城、名鎮,蕭山區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紡織化纖生產基地。  紡織工業全年內需不旺、外銷低迷、內外棉差價巨大、成本高、利潤下滑。杭州市轉變生產方式,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差異化發展,呈現企穩發展、適度增長的態勢。  全市規模以上紡織、化纖、服裝企業1234個,佔工業企業總數的20.8%。
  • 2020年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擬推薦獲獎項目公示
    2020年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結束。此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共有55位專家參與評審工作。經過形式審查、初審、覆審、終審最終評選出本年度科學技術獎擬推薦獲獎項目265項,其中科技發明獎4項,發明二等獎2項,發明三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261項,進步一等獎37項,進步二等獎92項,進步三等獎132項。現予以公示,接受公眾監督,公示期為七天。
  • 培育和推廣2019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公示
    培育和推廣2019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公示 發表時間:2019/9/20
  • 「紡織之光」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李津、宋廣禮、楊昆、劉麗妍、王威、陳莉、李娜娜、匡麗贇、李英琳、徐磊、徐秀萍 天津工業大學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食品領域32個項目入圍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8月3日,科技部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了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
  • 2016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公示
    現將2016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向社會公示。  公示人選和項目還同時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shandong.gov.cn)、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網站(http://www.sdstc.gov.cn)和2016年12月6日《科技信息報》予以公示。
  •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屆第七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發表時間:2020/7/30
  • 【纖維行業年終盤點】技術效益 相伴相生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1新型聚酯聚合及系列化複合功能纖維製備  所獲獎項  2014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主要完成單位  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服裝學院、江蘇中鱸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內容  項目旨在突破PTT、改性PTT(MDPTT)及多功能PET(MFPET)聚合及其纖維成形關鍵技術
  • 「紡織之光」長絲織造清潔生產技術成果推廣會走進湖北黃梅
    11月6日,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主辦的2019年「紡織之光」長絲織造清潔生產技術成果推廣活動在湖北黃梅舉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中紡聯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徐文英,中國長絲織造行業協會會長王加毅、副會長廖夢虎,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張翠竹,中紡聯科技發展部技術推廣處副處長開吳珍等中紡聯領導,黃梅縣縣委書記馬豔舟、縣長劉欲曉、副縣長李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蔣高平等當地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長絲織造上下遊相關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 南京工業大學榮獲多項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會上隆重表彰了2020年度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科技創新的獲獎單位和個人。南京工業大學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各類獎項(人選)共8項/人,其中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獲創新團隊獎1項;獲「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獎」金獎1項。認定為2020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個。
  •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公示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4個單位提名的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項目4項,其中自然科學獎提名項目1項,科技進步獎提名項目3項。經形式審查後,申報特等獎項目均符合形式審查規定。根據《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人民政府第104號令)及《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訂版)(甘科成規〔2016〕1號)的規定,現將通過形式審查的擬提交評審項目基本信息予以公示。公示項目排序不分先後。
  • 2018年紡織行業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公示
    》(中紡聯函〔2018〕60號),現將2018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進行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  公示時間:2018年5月23日至30日  電話:010-85229319  郵箱:fzkj2009@163.com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北大街18號  附件:2018年推薦紡織行業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名單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  2018年5月22日    附件:
  • 關於召開2018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的通知
    為更好地把握時尚設計話語權、打造時尚設計協同平臺、構築時尚設計價值生態、樹立時尚設計先鋒形象,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定於2018 年 7 月 26 日-28 日在深圳市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召開 2018 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
  •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與您一起為鄂浙粵抗「疫...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與您一起為鄂浙粵抗「疫」一線募捐!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前身是1996年為緬懷和紀念原紡織工業部部長錢之光先生設立的「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後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起,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主管單位,於2008 年5月8日在民政部註冊登記成立的一家依託全國紡織服裝產業資源的非公募基金會。
  • 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西楚網報導】2月10日,記者從宿遷市召開的1+X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經過企業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