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蘆葦蕩裡『嗖嗖嗖』的一群群往外跑,人行道上密密麻麻的,得有數萬隻吧……」10月17日,在江蘇常熟的長江邊上,網友蔣先生在岸邊拍攝到驚人一幕:數以萬計的小毛蟹爬到岸上,成群結隊密密麻麻,過往路人和村民紛紛拿工具撿小毛蟹。
這一幕讓不少網友感到疑惑:這種現象是否是「災難預兆」呢?
蘇州常熟梅李鎮農村工作局水產技術指導員王燕表示,這些小毛蟹在常熟當地被叫做「蟛蜞」,它們會根據氣溫變化進行遷徙,屬於生物上的自然現象,而並非災難預兆。「蟛蜞上岸很常見,不過第一次看到這麼多」
10月19日中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了蘇州常熟螺螄灣休閒文化園北側堤壩旁的人行道上,也就是網友拍攝到數萬隻蟛蜞上岸的地點。記者在現場並沒有看到蟛蜞在人行道上「穿梭」的身影,可在人行道地面上看到了不少被壓扁的蟛蜞 「屍體」。記者看到,在堤壩下的蘆葦蕩裡零星有幾隻蟛蜞正在快速地爬行,當記者來到蘆葦蕩旁邊時,蟛蜞早已躲進了洞中。
附近居民陶先生告訴記者,10月17日當天他剛好看到了「數萬隻蟛蜞上岸」這一幕。「蟛蜞上岸其實是很常見的事兒,不過這次那麼多的蟛蜞一起上岸,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我也說不清楚具體是什麼原因,可能是生態好了吧。」 陶先生笑著說。陶先生今年已經55歲了,在他小的時候就經常到長江邊來抓蟛蜞、釣蟛蜞,晚上帶回家,母親會做紅燒蟛蜞吃。「蟛蜞的肉不多,但還挺鮮美的,小時候常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常喜歡買大閘蟹吃,看不上這小小的蟛蜞了。」陶先生說。數量為何如此之多?尚未得出確切的結論
蟛蜞為什麼上岸?為什麼這次上岸的蟛蜞如此之多?蘇州常熟梅李鎮農村工作局水產技術指導員王燕告訴記者,蟛蜞也被常熟本地人稱為「毛腳蟹」,本地的蟛蜞大多都生活在長江邊的蘆葦蕩裡。每年這個季節,蟛蜞都會進行遷徙,屬於生物上的自然現象,並不是網友們所說的「災難預兆」。王燕表示,至於為什麼這次上岸的蟛蜞如此之多,她與常熟市水產站的工作人員、常熟碧溪街道的水產技術指導員進行過溝通,不過尚未得出確切的結論。王燕告訴記者,這些蟛蜞在長江邊自然繁殖,是安全可食用的,蟛蜞也是很多「老常熟」們童年記憶裡的味道了。王燕說:「長江『十年禁捕』已經開始,大量捕撈並販賣蟛蜞,屬於違法行為。常熟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刁先生表示,近日尚未檢測到惡劣天氣發生,蟛蜞上岸是「災難預兆」的說法並無依據,屬於謠傳。「如果要說天氣變化的話,那麼預計10月21日常熟會下小雨。」 刁先生說。
來源 |: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張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