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膏滿蟹肥,小蟛蜞的爪子撓著人心癢嗎

2020-11-27 騰訊網

蟛蜞者,小蟹也。《現代漢語詞典》上稱,它是「螃蟹的一種,體小,生長在水邊」。它又被稱作為磨蜞、螃蜞。學名天津厚蟹。甲殼綱,方蟹科。頭胸甲略呈方形,體寬2-3釐米。生活在崇明鹹淡水交界的灘涂上。它的個體偏小,每千克約有140-160隻,遠不如中華絨毛蟹大。在崇明東灘,蟛蜞數量極大,據有關資料稱,密度最高的地方,蟛蜞每平方米可以超過50隻。

大概是因為蟛蜞體小,在實際生活之中,誰也不會把它當做螃蟹。上海市中心城區裡的人好像對它不屑一顧,看不上眼,很少有人買回去食用。但是,據說在天津地區,它很受老百姓的歡迎。那裡的人們吃火鍋時,都喜歡用蟛蜞做湯底,稱這樣的火鍋吃起來才鮮美無比。在廣東的東莞,有一道有名的小吃叫「蟛蜞粥」。說是水鄉的村民習慣到田基、塘邊、溝坑捕捉體大螯壯的蟛蜞吃食。其方法多為燒制蟛蜞粥,放些蔥粒、生抽、胡椒粉、味精之類佐料 ,其鮮香可口,獨特的風味令人沒齒不忘。

在崇明的鄉間,蟛蜞也同樣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經過了一個寒冷冬季的休眠,驚蟄以後,蟲草皆醒,海灘上的蟛蜞開始活動。油菜花開放前初春的蟛蜞最肥碩最鮮美,蟹殼內的蟹黃與蟹膏撐得滿滿的,從而使得它那紫色的小殼高高隆起。此時的蟛蜞,只只都儲滿了膏黃。燒熟後,揭開背蓋一看,裡面的膏黃紅豔豔的,像是醃製過的紅心鴨蛋蛋黃,十分誘人。放進嘴內細細咀嚼,鮮美異常。有的雌蟛蜞,甚至不用揭蓋也可以看得見從底蓋處隱隱露出來的一小塊紅紅的膏黃。因此早春用蟛蜞鉤子鉤得的蟛蜞,最好吃,賣價也最高。

先前,崇明島上勤懇的農戶在吃過正月十五的繭團銀子(元宵期間的米粉製品)後,開始了他們一年到頭的辛苦勞作。住在島上北部長江邊的男人們,從事的是跑海灘(崇明人稱在灘涂上從事捕撈作業為跑海灘)的營生。他們大都背著摜籃,手拿粗鐵絲製成的蟛蜞鉤子,在退潮後的蕩灘上尋找蟛蜞洞,然後把鐵鉤伸入洞內,將它鉤出來。驚蟄後,由於天氣還比較寒冷,蟛蜞既想出來又害怕低溫不想出來,一般都待在洞裡蠢蠢欲動。它的洞,都會打在江邊有鹹潮的灘涂上。別看蟛蜞平時舉著雙螯,一副傻頭傻腦的樣子,其實挺狡猾的。就拿它居住的洞來講,就頗見匠心。它的洞並不是直通通地往下伸展,而是呈「7」字形。先是沿著地皮下面橫向朝前,然後再折轉以曲尺型向下。有經驗的跑海灘人,並不會上它的當。鉤蟛蜞時,就先用鉤子把它橫向的洞洞眼挑開,待見到它直直的往下的洞口時,再把鐵鉤伸進去。

這蟛蜞也怪,它大都爬在洞內向陽的一面,因此鉤它的人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一個潮汛下來,鉤蟛蜞的老手能鉤上十多斤。農家根本不捨得食用,要拿到鎮上去換個好價錢。

到了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的季節,是崇明鄉間麥熟、油菜結籽的時分。江邊的灘涂上,蘆葦已長出了長長的身杆,這時,人們採用的是稱之為「螃蜞落缸」的捕捉方法。蟛蜞已從洞裡紛紛爬出,利用它在灘涂上東尋西找的覓食或洄遊的特性,聰明的跑海灘人在灘涂上間間隔隔地埋下一口口小缸,然後再從缸口起插上一道道用短短的蘆葦稈做成的矮欄,向遠處伸去。那些在灘涂上覓食的蟛蜞,就會沿著短蘆葦稈夾成的小道,乖乖地朝埋著的小缸爬去,自投羅網地落入缸內。跑海灘人把這叫作「落蟛蜞」,一天下來可有一二十斤的收穫。這時正是收割大麥小麥、準備栽秧插秧的時候,農家一年之中的第一個忙頭來到了。「小麥黃,大麥黃,蛸蜞蟛蜞撐殼黃」,農忙時節鄉下的餐桌上,多了一道雖平常不過、但又鮮美無比的菜餚:燒蟛蜞。

一至炎夏六月,高溫常常熱得人睡不著覺,蟛蜞大概也和人一樣,晚間紛紛從洞裡爬出來,到江灘上納涼。這時候,人們只要提著一盞四面用玻璃擋風的油燈,便可上那裡去捉蟛蜞了。蟛蜞趨光,會從四面八方向燈照射處趕來,提燈人就能大把大把地把蟛蜞捧入簍裡。跑海灘人把這叫作「照蟛蜞」。不過,這照得的蟛蜞並不好吃,由於產卵過後身體變得瘦瘦的,殼內無黃,滋味大為遜色。因此鄉間大多把它用來作鴨子的飼料,或是用酒把它醃製成「醉蟛蜞」,成為一道饒有風味的江鮮佳餚。崇明民間有人喜歡把這「醉蟛蜞」放到冬天,用它來炒青菜。這炒好的菜既碧落生青,又酥軟可口,很是誘人。現在,崇明有的食品加工企業,還把蟛蜞加工成醉蟛蜞外賣,其風味一點也不輸於醉蟹、醉蝦。20世紀50年代中期,崇明還屬江蘇省管轄,那時省裡出版的《江蘇土特產》一書,就把醉蟛蜞列為崇明的土特產。現在崇明的許多賓館、飯店、酒家,也有把醉蟛蜞作為冷盆上臺的,那誘人的鮮香味令人饞涎欲滴,用來下酒佐飯,煞是可口。不過,也要給食客們提個醒,「醉蟛蜞」好吃,但要注意醃製時間,過短的千萬不能食用,蟛蜞身上附帶的細菌未殺滅易使人食後致病。只有在有濃烈白酒的醃料中醃透的蟛蜞,才可放心品嘗。

鄉間,蟛蜞都以紅燒、糟燒為主。烹燒時得先去了它的八隻小足,光剩下兩隻大螯和身子,然後再揭了底蓋。用熱油煸炒,加入作料。待燒熟後,喜歡飲酒的人用它下酒,崇明老白酒起碼能飲上好幾大碗。燒蟛蜞不但它的膏黃好吃,就連湯汁也鮮美無窮。農家舊時生活貧苦,很少吃大米飯。平時都以玉米粞飯和麥粞飯為主,吃起來澀口。尤其是純麥粞飯,更是糙糙的,叫人難於下咽。有了燒蟛蜞的湯汁,這難咽難食的飯便好吃得多。有的母親形容自己家的孩子吃飯,說是「蟛蜞汁一淘,呼呼呼呼一大碗飯就下去了」。因此民間就有這樣的順口溜流傳:「糟燒蟛蜞敗家星,玉米粞飯吃脫二三斤。」意思是糟燒蟛蜞鮮美好吃,讓人食慾大開,飯量猛增。

燒蟛蜞時扳折下來的小足,儉家的主婦也不會隨隨便便拋棄,照常利用。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景象,母親在燒蟛蜞時,會把扳下來的小足收集在一起,然後放進銅製的大勺子內,再用小小的木柄一下一下地去搗,直至將蟛蜞的細足搗成爛糊狀。這搗成爛糊狀的蟛蜞細足,也稱蟛蜞醬。將它放置在大碗內,倒上適量的鹽粉,隔水一蒸,熟時,湯濃濃的,上面漂著一層薄薄的蛋花似的絮狀物質,一嘗,其鮮鮮的味道一點也不輸於河豚魚湯。市區裡的朋友,形容食物鮮美是「鮮得眉毛掉下來」,而崇明人則是說「好吃得來打巴掌也不放」。現在大飯店裡的什麼菌菇湯之類與之相比,根本不能望其項背。清代的乾隆年間,安徽文人吳澄經朋友相邀,來到崇明寓居了30多年。30多個春夏寒暑,使他對崇明沙洲的風土人情嫻熟於胸,曾寫下過《崇沙竹枝詞100首》,其中的一首這樣寫道:「柳陌風吹蒸飯香,農家都釀菜花黃;雷鳴更搗蟛蜞醬,待得栽秧啟甕嘗。」可見,蟛蜞醬的食用早在清代中葉的崇明,就已經十分普遍。

外地來崇明旅遊的朋友們,如果你到農家樂景點去用餐的話,千萬注意別忘了問問有沒有醉蟛蜞和燒蟛蜞,有的話一定得點上一盆嘗嘗,最好,還要他們來上一碗蟛蜞細足搗成的蟛蜞醬嘗嘗。它可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讚美過的「鄉味珍蟛蚏,時鮮貴鷓鴣」詩句中的蟛蜞!呀可是「打巴掌也不放」的江鮮。

相關焦點

  • 崇明美味,蟛蜞豆腐羹!你吃過嗎?
    崇明美味,蟛蜞豆腐羹!你吃過嗎?此時,撒上些許蔥花,舀入小盅,便是崇明地道的「蟛蜞豆腐羹」。蟛蜞豆腐羹突出的口感是鬆軟香醇的「嫩」、原汁原味的「鮮」。其「鮮」其「嫩」,全在於蟛蜞的奉獻。就生長習性而言,蟛蜞大都棲息於江邊蘆葦叢的洞穴中,鑽洞能力強,行走速度快。相貌與螃蟹相仿,但個兒要小很多,堪稱螃蟹的堂弟,屬淡水小型蟹類。頭胸甲略呈方形,體寬也就3-4釐米。
  • 寧波紅膏嗆蟹,蟹肉細嫩潔白,蟹膏飽滿圓潤,蟹黃鮮香細膩!
    白蟹(梭子蟹)最肥的季節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每到冬天霜凍以後,白蟹開始凝膏,到了農曆12月,紅膏幾乎佔據了整個蟹殼,這時候,你選用生的圓臍紅膏蟹用飽和鹽水醃到一天光景,撈起就能食用。一打開,紅豔豔的半凝固的膏,淡黃色的流黃,半透明的蟹肉晶瑩剔透,閃著玉石般的光澤。還未吃就已讓人滿口生津。蟹膏入口即化,蟹肉細膩柔順,那種鹹咪咪又透骨鮮的味道絕對讓人回味無窮。
  • 秋日詠食蟹:秋風起蟹腳癢,秋蟹肥秋蟹香
    上古先民首次吃蟹就是這麼來的。蟹原為稻田裡的害蟲。《國語越語範蠡》有:越王勾踐召範蠡曰:「我與子謀吳,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重,其可乎?」對曰:天應至矣,人事未盡也,王姑待之。」吳國這次蟹災很重,蟹吃光了稻子最後連種子都沒有留下來,這是導致吳國滅國的重要原因。另據元朝高德基在《平江記事》:「大德丁未,吳中蟹厄如黃,平田皆滿,稻穀蕩盡。」
  • 紅膏嗆蟹,看似黑暗料理的它,竟是下飯的鹹鮮本味
    《紅樓夢》中便有一回,各姐妹共聚海棠詩社,席間吃了螃蟹,眾人便作螃蟹詠,其中,黛玉寫到「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確是深秋時節螃蟹層次豐厚,紅膏誘人的寫照。詩仙李白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以此可見,肥美的螃蟹受人喜愛,勾人食慾。若說螃蟹的做法,清蒸首當最佳做法,配以醬油最能展現螃蟹鮮美本味,若以蔥或辣椒下鍋爆炒,吃著也十分過癮爽口。
  • 吃蟹好時節,這幾種螃蟹做法學起來!
    都說秋風起,蟹腳癢,其實不是蟹腳癢,而是人心癢。每年秋意一起,正是各種螃蟹肉滿膏肥、好貨扎堆襲來之時。鮮甜的花蟹、肥美的膏蟹、壯實的肉蟹、外來的老虎蟹等等,每一種都是各領風騷。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螃蟹菜品。
  • 秋風起蟹腳肥,愛吃螃蟹不會挑?教你挑螃蟹的小訣竅,肉肥鮮美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入秋後又到了螃蟹「橫行霸道」的季節。也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前幾天在樓下小飯館吃飯,還聽到隔壁大媽說剛買了梭子蟹。說起來螃蟹,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螃蟹的美味,魯迅曾經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秋蟹肥美正當時,五千年吃蟹方式大賞,你了解多少?
    此時,經過幾番秋雨的洗禮,空氣裡摻了幾絲涼意,往胸腔裡一吸,混著街邊的桂花味,讓人頓感清爽,可不正是蟹子黃滿膏肥的時候嘛!要知道,錯過了這一波就要再等整整一年!吃蟹不僅時間要對,烹飪手法也不能少,要達到味蕾上極致的享受,我們的祖先可是做足了功課了的。
  • 世界上最小的「螃蟹」為什麼只在南方受歡迎
    中國,因地理位置有所區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專屬特色美食,然而有一種美食在北方很少有人吃,但到了南方卻很受歡迎,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螃蟹」——蟛蜞。蟛蜞10斤吃不到1兩肉,南方人卻視為「天下奇鮮」。其實這種蟹類是屬於眾多河蟹中的一類,又做磨蜞,螃蜞、相手蟹等。蟛蜞本身有著堅硬的外殼,食用性不是很高,但如此低的食用率,鮮美程度卻絲毫不比其它螃蟹。南方人喜歡直接將其做成醉蟹生吃或清蒸。尤其蟛蜞蟹籽,被稱為禮雲子,做成蟹籽醬不管拌飯還是當成佐料都是普通蝦醬蟹醬所不能相比的。
  • 按這兩季度買,膏肥脂滿
    大多數人在選購螃蟹時都會糾結,是選「公」蟹,還是「母蟹」好?其實不用糾結選「公」或選「母」,想要挑到膏肥脂滿的大閘蟹,是按大閘蟹的成熟時期去挑選。在8—9月裡挑雌蟹,這時雌蟹膏肥脂滿,9月後要挑雄蟹,此時的雄蟹已達到性腺成熟的高峰期。
  • 去五星級酒店吃海鮮,為啥帝王蟹只有腿卻沒有蟹身?別不懂鬧笑話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秋天可謂是一個吃螃蟹的好日子,而對於喜愛螃蟹的吃貨來說,在這一年當中最為適合吃螃蟹的季節,沒有吃上一次帝王蟹,那麼這一整年都會感覺白過了。帝王蟹作為「蟹中之王」,價格自然也是不菲的,一般的酒店都不會存儲備貨帝王蟹,大都只有五星級酒店才會常備帝王蟹這種食材。但是在五星級酒店吃過帝王蟹的朋友應該注意到過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為什麼這麼大一隻帝王蟹,服務員卻提醒我們吃蟹腿就可以,而不用去吃蟹身呢?是酒店令有打算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原因!
  • 秋風起蟹黃肥 這樣吃螃蟹最健康
    此時的螃蟹黃多油滿,美味營養,讓人難以抗拒。本期,專家教你就從挑到吃,讓大家過足癮。  挑殼呈墨綠 腹臍凸起  我國螃蟹種類豐富,細分有600多種,總體上可以分為海蟹和河蟹兩種。海蟹,產於渤海等沿海一帶,三四月份最肥。河蟹在遼河水系、黃河水系、長江水系都有分布,10月份是吃河蟹的最好時節。無論哪種螃蟹,挑選時都可以遵循下面四個步驟。
  • 青島必吃榜,小龍蝦每桌必點,大閘蟹膏滿蟹肥,飯點時人超多
    昨天中午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吃飯,去了青島合肥路葉派龍蝦館。夏天去吃的時候,龍蝦特別讓人回味。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吃大閘蟹的季節,大閘蟹太肥了,每隻都很肥,蟹膏很多,太香了!香辣蟹味道微辣,吃起來很過癮,裡面的年糕糯糯的,也很好吃,我很喜歡香辣蟹的味道。十三香小龍蝦是他們家的招牌,每桌必點!每個小龍蝦都是帶黃的,肉質緊緻。
  • 又到一年吃蟹時:體內長滿寄生蟲的螃蟹竟是「外來物種」?還有死蟹瞬間變活蟹!
    國慶將至也正是螃蟹銷售火爆的時候咱們買螃蟹的時候可得注意了注水螃蟹、防偽蟹扣作假等等這些都是新聞爆料過的但是你造嗎你還真有可能買到這樣的螃蟹今天有市民給我們發來了一段視頻,關於螃蟹的,看見這個視頻,小編著實被噁心了一下
  • 菊花黃時螃蟹肥
    老話說,「八月十五,菊黃蟹肥」,正是此理。大約從魏晉時期開始,人們便把吃蟹、飲酒、賞菊和賦詩,作為金秋的風流雅事。正如《晉書·畢卓傳》記載,晉畢卓(字茂世)嗜酒,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今年中秋來得早,吃貨心中不免有些惴惴,生怕螃蟹趕不上趟。這個時候,如何在一大群螃蟹中挑中肉滿膏實者,尤為重要。
  • 秋高氣爽蟹肥黃 中牟雁鳴湖大閘蟹盛大開湖
    映象網訊(記者 喬雯 通訊員 冉琦 劉亞峰 王恆超)金秋時節,瓜果飄香,秋高氣爽蟹肥香,9月27日,「開湖了」,伴隨著眾人的歡呼聲,中牟雁鳴湖大閘蟹出湖儀式,在眾多媒體的見證下盛大開湖。雁鳴湖大閘蟹現場的捕撈儀式,吸引了眾多群眾圍觀。
  • 梭子蟹:「橫行霸道」的蟹很多,還會遊泳的,僅這一隻!
    在種類繁多的東海小海鮮中梭子蟹的食用季節較長,蟹肉質最肥的時間為每年的8月到11月>,俗話說,長臍吃肉,團臍吃膏。,最合適的做法是清蒸,緊緻細膩的肉質、清新甘甜的口感和肥美豐滿的膏黃,這些都能在一隻成熟飽滿的梭子蟹身上實現。
  • 皇帝蟹
    蟹身紅色, 登陸上岸。它是爬樹高手, 日常重達1500~6000克不等, 膏以椰子、露兜果等生果為食。由多而肉爽滑, 以蒜蓉、雞蛋焗或於鰲大有力, 所以能輕易地剪下清蒸 , 最美味可 口。皇帝蟹是海鮮中的上品,是蟹中之皇,一般重量平均在2公斤到5公斤,要生長十年左右才有七八斤重,是世界上最重的螃蟹,體重可達36公斤;甲寬可達60釐米,足展1.5米,體肥重;甲殼較為堅硬,呈紅白色,甲殼扇形;螯足粗壯,鉗指黑色。
  • 蟹中之「皇」,能長到七十斤的皇帝蟹
    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好時候,這時候的大閘蟹蟹香濃鬱,膏紅味美,肉質鮮嫩,營養豐富,令人垂涎欲滴,但今天我們卻不是來說大閘蟹,而是要說蟹中之皇—皇帝蟹。紅紅的外殼,兩隻十分威風的大鉗,看著就令人食慾大開,皇帝蟹學名巨大擬濱蟹,小名叫澳洲皇帝蟹,雖然名字有著巨大兩字,但它卻不是最大的蟹,最大的蟹是殺人蟹,想要了解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後續會有專文介紹。
  •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寒露節氣後 熱氣消退 寒氣漸生 自此 告別了秋明空曠 殘荷滿池的蕭索和菊有黃華的繁盛 是此時節別有異趣的消長 寒露三候
  • 菊黃蟹肥秋正濃,上蘇寧易購買陽澄湖大閘蟹,冷鏈運輸,包鮮
    一方面,「菊黃蟹肥秋正濃」,中秋前後螃蟹黃滿膏肥,是吃螃蟹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中秋是一個充滿著濃情厚誼的團圓節日,用與「謝」同音的「蟹」表達對家人、朋友的謝意再合適不過。全國各地的螃蟹中,以陽澄湖大閘蟹最為出名,此湖之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因此,陽澄湖每年都會在9月20日前後舉辦大閘蟹開捕節。在今年的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中,蘇寧易購再次奔赴陽澄湖,為消費者挑選高品質的陽澄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