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蟹肥美正當時,五千年吃蟹方式大賞,你了解多少?

2020-12-05 東家APP

螃蟹雖然長得一副「堅不可摧」的樣子,內裡的蟹肉卻格外的軟糯鮮甜。可能這種反差萌也是它走紅的一個原因之一吧。

這種美妙的食材具有很強的時令性。此時,經過幾番秋雨的洗禮,空氣裡摻了幾絲涼意,往胸腔裡一吸,混著街邊的桂花味,讓人頓感清爽,可不正是蟹子黃滿膏肥的時候嘛!要知道,錯過了這一波就要再等整整一年!

吃蟹不僅時間要對,烹飪手法也不能少,要達到味蕾上極致的享受,我們的祖先可是做足了功課了的。

怎麼奢華怎麼來

有文獻記錄出現最早的螃蟹料理是蟹胥。東漢鄭玄對《周禮.天官.皰人》篇的註解中提到:「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 當時的人們選用泰山以東至渤海那一片海域出產的海蟹混合調料特製成蟹醬。蟹子那時是稀罕物,蟹胥可是當時僅供皇室享用的高級調料。

蟹胥製作步驟簡單,手法卻相當細膩講究:海蟹殼薄肉多,易搗碎出肉汁。螃蟹無需去殼切碎,直接放入研缽中搗碎。搗磨的工序起碼要在半小時以上才能激發出蟹子的鮮美。經過搗磨的蟹肉、蟹殼混為一體,呈稠稠的糊狀,再用釀酒的曲和鹽等調料拌勻,浸漬美酒,裝進小口大腹的容器中封好待其慢慢發酵。將製成的蟹胥舀一點嘬進嘴裡,酒香蟹鮮濃鬱,再配一口美酒,那滋味能讓人惦記一整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先人為了這口奢華,研製出了更加奢華的螃蟹料理。鹿尾蟹黃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奢華菜餚代表。用當時的珍饈螃蟹和野鹿,取其最精華的部分:母蟹富含油脂的蟹黃及鹿肉中最「活」的鹿尾肉來一起烹煮。仿佛要把海中鮮活的精華和陸地靈獸的野性都融在一塊,吃進肚裡,整個人被營養澆灌了的感覺吧。

經典的高級料理蟹胥後來也流傳並衍生出了團臍雌蟹加酒糟、鹽、酒、醋一起醃製的糟蟹,及用糖醃製的糖蟹。在隋代,宮裡的廚子們將糟蟹、糖蟹的殼上面貼上用金箔刻成及其富貴華麗的龍鳳花雲圖案,便成了又一道蟹宴名菜「鏤金龍鳳蟹」。

當文人開始研究吃蟹

唐朝的文人最是愛蟹,好像一提到蟹子,各個都成了美食家。唐朝唐玄謙《蟹》中道:「充滿煮熟堆琳琅,橙膏醬渫調堪嘗。一鬥擘開紅玉滿,雙螯噦出瓊酥香。"瞧這滿文溢出的幸福感。在掀開蟹蓋的一瞬間,耳邊是蟹殼與蟹肉剝離的清脆悅耳的聲音,滿滿的蟹肉和微微溢出的蟹黃還騰著熱氣。別急,這時候先嘬一個蟹鉗,抿一口小酒,蟹宴才剛剛開始。

詩仙李白也逃不過蟹的誘惑,在《月下獨酌·其四》中寫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這下境界抬得更高了,蟹螯都已經脫離俗物了,成了能助人成仙的丹液。

看多了唐詩,不難發現,唐朝最常見的食蟹方法就是水煮。這種十分清雅的做法滋生了一種新鮮的調味醬料,那就是橙泥。唐人把新鮮橙子的果肉挖出,加一點細鹽,搗成泥,叫「橙齏( jī )」,是吃生魚片以及螃蟹時的最好蘸料。一直到元代,吃蟹時都習慣以橙泥與醋、姜等一起佐味。

劉恂《嶺表錄異》中還記載了當時唐朝的廣東人是怎樣吃海蟹的。一種比較粗狂的吃法是把粗鹽放在螃蟹殼上整隻燒烤。另一種則相對比較麻煩細緻些,先剝出整隻蟹子的黃膏白脂,將兩者充分混合後,再填回殼裡,澆入調好的醬汁,最後裹上一層麵糊油炸,有些像今天的「炸蟹盒」。咬一口外酥裡嫩,鮮美多汁。廣東人的吃貨屬性果然自古就已開始展現了。

當時中原的淡水蟹也被唐人吃得風生水起。吃淡水蟹,自然要深諳剔蟹粉的妙處。據《清異錄》記載,當時的拜書令韋巨源向天子進獻了一席奢華的「燒尾宴」,其中有一道「金銀夾花平截」,註明道:「剔蟹細碎,卷。」這道菜的做法,就是把熟蟹的膏黃剔下,然後,把「細碎」的蟹黃用麵皮或者米飯裹起,捲成長條,再切成小段食用。

在宋代,已經出現了專門討論螃蟹烹飪的專著。許多如今人們熟知的蟹子菜餚也已經出現,如橙釀蟹、蟹黃包、蟹肉混沌、蟹羹等。林洪的《山家清供》裡就詳細的記載了橙釀蟹的做法:「橙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蒂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加苦酒入鹽,供,既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

此時,還產生了一道螃蟹名菜叫「洗手蟹」。據《東京夢華錄》、《蟹譜》記載,此菜的做法是取生蟹洗淨剁碎,加熬熟的麻油、鹽、水姜、橙皮、花椒等共十味調料,入蟹內拌勻,洗洗手就能吃。別看它做法簡單便捷,可是當時皇宮裡用來宴請的名菜。

為了吃蟹不斷開發

明朝人不止在蟹子的菜品上多有創新,甚至為吃蟹發明了一套專屬的工具:蟹八件。"蟹八件"吃蟹,在明、清時期,蘇、浙、滬一帶很是風行。

據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記載,明代初創的食蟹工具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從此,螃蟹的吃法被歸為兩大類:「文吃」和「武吃」。「武吃」有「武吃」的爽快,"文吃"有"文吃"的樂趣,據說,用蟹八件來"文吃"一隻蟹,至少要花一個小時。

當時的人不止吃法講究,宴席間菜品口味搭配更不能少。張岱《陶庵夢憶》中,人們這樣吃蟹:選用殼如盤大的肥蟹,幾隻拿來煮熟,配以肥臘鴨、牛乳酪。幾隻做醉蟹,醉蟹蟹鉗晶瑩透亮如琥珀一般,配用鴨子熬製的濃鬱湯汁蒸熟的白米飯。瓜果、美酒自是也不能少的,最後食完還要用蘭雪茶漱漱口去去腥味。

宋詡《宋氏養生部》中還收錄有烹蟹、燒蟹、蒸蟹、芙蓉蟹、瑪瑙蟹、五味蟹、酒蟹、油炒蟹、糟蟹、醬蟹、蟹胥以及蒸黃甲、蒸白蟹等十多種當時的蟹子佳餚。

回歸本真滋味

到了清朝又出現了用生蟹取肉,加薑末、蛋清等調料,放入竹筒內蒸熟後取出食用的蟹丸。似乎當時的清朝人吃蟹流行回歸螃蟹本身滋味,多清淡的烹飪方式。正如嗜蟹如命的李漁所說:「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體蒸而食之……入於口中實屬鮮嫩細膩」。

《紅樓夢》對螃蟹唯一的做法就是蒸,保留食材的鮮味,再佐以酒、姜中和蟹的腥氣和寒性。至於其他的螃蟹做法,也只有劉姥姥遊大觀園時,廚房送上的一道螃蟹餃子。可惜眾人酒足飯飽,愛吃螃蟹的賈母見了,竟嫌惡地說:「這油膩膩的,誰吃這個!」

如今,蟹子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相關焦點

  • 洪澤湖大閘蟹:菊黃蟹肥正當時
    洪澤湖大閘蟹:菊黃蟹肥正當時2008-09-25 10: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華日報        瀏覽量: 286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秋風起,蟹兒肥。
  • 明清饕客的「蟹會」與「蟹秋」:「吃蟹一定要自己剝」
    「蟹會」會長張岱張岱是自由雅逸的擁躉者,他身上吃、喝、玩、樂集齊,而且身體力行將自己吃成了大明朝以追求美食為人生至樂的標本式人物。秋天蟹肥的時候,張岱會成立「蟹會」,並自任會長,組織大家品蟹。張岱有一個交友的標準—「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蟹會」中的朋友都是有個性的同道中人,鄭重地擺一場螃蟹宴,以吃結社、以吃會友,如此的美食態度正符合張岱的格調。「蟹會」吃蟹直播開始。眾人約定午後相聚,煮螃蟹吃,每人六隻。蟹,是不加作料而多種滋味俱全的食材,繁複的烹飪方法對蟹來說顯得多餘,清蒸是激發螃蟹自然風味的不二法門。
  • 秋日詠食蟹:秋風起蟹腳癢,秋蟹肥秋蟹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紅樓夢·詠蟹》世界上甲蟲類生物,皆肉質鮮美,蟹尤為之。蟹橫行,俗謂螃蟹,其眼如骨,腹似蟬,頭若蝦而足如鱟,爪象釘子似的銳利,張開雙螯仿若舉著長柄斧頭亂舞。因為它橫行霸道,氣勢洶洶,初時古人不敢吃,所以才有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首吃螃蟹者,真乃勇士也!
  • 蟹肥菊黃,「蟹」逅中秋最難忘
    秋風一響,所有水域裡的蟹即刻得了指令,沿河下江地朝入海口奔去。高天流雲,菊花黃,蟹正肥,持螯把盞浮大白,誠為人間一樂事矣。而秋高氣爽之時,恰是桂香蟹肥的季節,所以螃蟹與桂花甜酒必是最搭佳品。因為奶奶的生日正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全家都會趕到奶奶家一起慶祝她的生日,闔家團圓度中秋。
  •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頗具採菊東籬 悠然南山之意 鴻雁南飛蟹正肥
  • 秋風起,蟹腳肥!一起來看名家筆下的螃蟹
    王雪濤 《菊花黃時蟹正肥》 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 金秋時節,菊花盛開, 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際。 百姓愛蟹,名人畫家亦如此。
  • get這些吃蟹技巧,你就是吃蟹達人
    梭子蟹肉厚肥美,居住在沿海地區的小夥伴經常拿避風塘炒蟹、嗆蟹等螃蟹菜餚來誘惑狗狗,明顯就是在欺負生活在內陸的狗狗!! 【帝王蟹】 除了梭子蟹和大閘蟹,帝王蟹同樣是海鮮中的主菜。 作為很多高檔海鮮餐廳的「頭牌」,帝王蟹代表著逼格(金錢)的味道。
  • 浙8個地方蟹肥景美,杭州出發最快只要30分鐘
    吃螃蟹可不一定要去陽澄湖,自家門口就有一大波吃蟹好去處,小編找了8個景美蟹肥的好地方,一邊賞美景,一邊吃蟹,不要太爽!  在「大開吃戒」之前,我們首先要做好吃蟹功課:蟹要吃鮮活的,死蟹不宜吃;蟹要現蒸現吃,不要吃生蟹,也不要存放;蟹不宜吃太多;蟹胃、蟹腳、蟹嘴蟹腸、蟹鰓要清楚乾淨。
  • 秋風起蟹兒肥,吃蟹的最佳季節,教你一道蟹炒年糕,上桌很快光碟
    導語:蟹炒年糕時,牢記3個小技巧,蟹肉鮮美年糕軟糯,上桌包家人滿意雖然說我們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螃蟹,但要說最佳的吃蟹時間,是在秋季,俗話說得好「秋風起,蟹兒肥」,在這個季節的蟹,非常的肥美,所以我們不能錯過吃,螃蟹可以經受得住多種的烹飪,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
  • 菊黃蟹肥秋正濃,上蘇寧易購買陽澄湖大閘蟹,冷鏈運輸,包鮮
    一方面,「菊黃蟹肥秋正濃」,中秋前後螃蟹黃滿膏肥,是吃螃蟹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中秋是一個充滿著濃情厚誼的團圓節日,用與「謝」同音的「蟹」表達對家人、朋友的謝意再合適不過。全國各地的螃蟹中,以陽澄湖大閘蟹最為出名,此湖之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因此,陽澄湖每年都會在9月20日前後舉辦大閘蟹開捕節。在今年的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中,蘇寧易購再次奔赴陽澄湖,為消費者挑選高品質的陽澄湖大閘蟹。
  • 【書畫傳奇】畫事|秋風起,蟹腳肥!賞歷代名家畫螃蟹
    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 金秋時節,菊花盛開, 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際。 百姓愛蟹,名人畫家亦如此。 不少畫家將其繪之以畫、傾之以情, 或墨色淋漓,或濃淡相宜, 訴說著文人的得意與失意,諷刺與自嘲。
  • ——又是一年蟹肥時
    吃大閘蟹的最佳時節老上海習慣:刮西北風,吃大閘蟹。近年來,全球變暖,江南一帶的寒潮,推遲到元旦前後了。所供大閘蟹源頭直採新 鮮 肥 美良好的信譽,可靠的蟹源,精美的蟹卡,足重的螃蟹,這樣的蟹卡多少錢一張?
  • 它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
    推薦語:蟹類因為肉質鮮嫩鮮美一直是美食愛好者的心頭所好,但最貴的螃蟹要算是這種了,出海就有人搶著買。下文轉載自作者:小貓與線團它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味道非常美,最為人們熟知,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他才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
  • 又到菊黃蟹肥時 重慶武隆大閘蟹秋捕今日開湖
    菊黃蟹肥秋正濃,金秋時節,正是吃蟹好時候。除了陽澄湖大閘蟹,重慶武隆區的火爐鎮、鳳來鄉等5個鄉鎮十幾個基地,也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大閘蟹主產地。今日(20日),武隆大閘蟹秋捕正式開湖。半斤重的蟹王、全蟹宴,還有捕蟹、捆蟹等一系場面,讓人大開眼界。
  • 大快朵頤:菊香蟹肥——至鮮至美糊蟹湯(作者:王延秀)
    正常的話,仲秋時節,正是菊香蟹肥之際。我國海蟹種類很多,(淡水湖中的大閘蟹完全沒有海蟹的鮮美)大概有600種左右。常見的有梭子蟹,青蟹,關公蟹、饅頭蟹、玉蟹、菱蟹、扇蟹、和尚蟹、黃眼蟹等。蟹除了是名貴的美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外,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散熱消食、治胃病的功能。
  • 梭子蟹正肥美,剝開一看密密麻麻的寄生蟲?
    眼下正是梭子蟹最肥美的季節你的朋友圈,一到晚餐時間是不是就開始各種曬蟹?通過查閱網上資料了解到,照片裡的這些粉色生物叫做茗荷,屬於甲殼類生物中的蔓足類。中科院海洋所蟹類專家崔朝霞研究員曾表示,它並不是寄生蟲,而是附生的,因此不會吸取螃蟹的養分,但出現在蟹腮中多少會影響螃蟹的呼吸。一般來說,附著在蟹腮上的茗荷不會被吃進體內,因為大家在吃蟹的時候,都會把蟹腮去掉。崔朝霞說,茗荷這種生物雖說對人體無害,但看到螃蟹中大量附著時,還是會引起視覺不適。
  • 秋吃蟹!這些部位不能吃!
    將蟹掩(即蟹肚臍部分的一小塊蓋,公蟹母蟹形狀不同)去掉,順勢揭開蟹蓋。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形的蟹胃,應將其丟棄。用小勺舀點醋淋在蟹身上,然後把蟹身的蟹黃蟹膏吃乾淨。
  • 品蟹正當時 The Crab Banquets
    正是吃蟹的好時節,華麗回歸的新明園粵菜餐廳精心設計了多款蟹粉菜式,為金秋獻上鮮美的滋味。It is just the season to eat crabs.生拆蟹粉扒蒸乳酪,4兩的母蟹,5至6兩的公蟹,拆肉取出蟹黃和蟹膏加入薑末慢火炒成蟹粉,加入鮮甜的蟹湯收汁,待色澤金黃誘人香味四溢,扒在蒸的濃香滑嫩的乳酪上,確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秋之美食。
  • 秋風起蟹膏黃,是時新秋蟹正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不知不覺中天氣已經轉微涼,幾場秋雨帶來了清新更帶來了涼意。人人都道秋不如春,百花凋零,落葉遍地,隨處可見悽悽慘慘澹淡,但是我卻不以為然。秋景雖不如春景之豔麗濃媚,但是秋景有自己的明麗孤傲,我喜歡這種態度喜歡這種寂靜前略帶孤獨的寒意。
  • 習俗有言:「秋風起,蟹肥時」,漫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蟹文化
    「秋風起,蟹肥時」,今天要說的,就是時令現象中的螃蟹,中國餐飲文化中的蟹文化。蒸蟹眾所皆知,這螃蟹可謂是水中至鮮至甜的美味,每逢八月秋意正濃,海鮮市場中那是人滿為患,為的就是一口肥美的蟹黃,而陽澄湖大閘蟹更是成為無數餐桌上的頂尖佳餚,令人垂涎欲滴。不光是普通人,如豐子愷、張佳瑋等著名作家,都為食蟹專門寫過文章,可見蟹的美味無人可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