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傳奇】畫事|秋風起,蟹腳肥!賞歷代名家畫螃蟹

2021-01-22 騰訊網

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

金秋時節,菊花盛開,

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際。

百姓愛蟹,名人畫家亦如此。

不少畫家將其繪之以畫、傾之以情,

或墨色淋漓,或濃淡相宜,

訴說著文人的得意與失意,諷刺與自嘲。

也為人們品味蟹之餘平添了幾分韻味。

下面欣賞一下名家筆下的螃蟹圖吧

佚名畫蟹

《晚荷郭索圖》 南宋 佚名

圖中一隻碩大的河蟹張牙舞爪踞於殘荷之上,肥重的身軀竟將荷梗壓斷。襯以蒼老的蓮蓬、枯黃的荷葉、稀疏的蘆荻,更增添了蕭瑟冷寂的氣氛。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濃重。舊籤題 「黃居寀」作,究其畫風,與黃居寀相距甚遠,故改為無名氏畫。

沈周畫蟹

《郭索圖》 明代 沈周

該圖是幅淡墨寫意作品。「酒醉菊黃蟹正肥」,是雅俗共賞的著名的詩句。南方江浙一帶的畫家與市民每逢秋季無不飲酒食蟹。畫家作此畫的畫意亦在於此。畫幅的中間部位畫清水大闡蟹一隻,堅實如鋸齒般的雙螯,如鉗子似的夾住稻穗,蟹殼尖楞突出,如一把把銳利尖刀,爬沙橫行於水草之間。蟹爪過處,如聞郭索之聲,故以此名命。

此畫可謂為大畫家沈周戲墨之作,隨物賦形,但卻形神兼備,可見他寫生的功力之深厚。畫幅上端有作者自題款:「郭郭索索,還用草縛。不敢橫行,沙水夜落。沈周。

徐渭畫蟹

《黃甲圖》 明代 徐渭

徐渭對蟹觀察細膩,筆下的螃蟹活靈活現、一墨千金。此幅作品他以姿縱奔放的筆墨掃出兩片秋荷幾枝枯梗,再以濃淡分明的水墨凸出蟹殼,以幹筆焦黑寫出堅硬而鋒銳的蟹腿和雙螯,畫得逼真酣暢。

《黃甲傳臚圖》 明代 徐渭

《秋蟹圖》 明代 徐渭

《荷蟹圖》 明代 徐渭

《郭索圖》 明代 徐渭

陳淳畫蟹

《花卉冊 蟹》 明代 陳淳

傅山畫蟹

《蘆蕩秋蟹圖》 明代 傅山

傅山不僅畫山水墨竹了得,畫蟹也自有一番趣味。《蘆蕩秋蟹圖》中的一對螃蟹嬉戲於蘆葦蕩中,悠哉之餘又氣定神凝的生動形象十分討喜。

郎葆辰畫蟹

《螃蟹冊頁》 清代 郎葆辰

郎葆辰以水墨畫蟹著稱於世,名聞天下,人稱「郎螃蟹」。他筆下的螃蟹形神兼備,且喜歡在蟹畫上題詩,詩畫交融,更添蟹畫之意趣。他曾畫一幅《蟹菊圖》,並在畫上題詩道:「東籬霜冷菊黃初,鬥酒雙螯小醉時。若使季鷹知此味,秋風應不憶鱸魚。」起到了詩為畫增色的效果。仔細賞畫吟詩,頓有餘音繞梁之妙,回味窮遠。

《蟹》 清代 郎葆辰

《蟹戲圖》 清代 郎葆辰

《螃蟹蝦米》清代 郎葆辰

招子庸畫蟹

《十蟹圖》清代 招子庸

招子庸的家鄉在廣東南海橫沙,靠近珠江,每當遇到潮水退落,群蟹便出現在沙灘上爬行,為他提供了真實的畫蟹標本。他筆下的群蟹水墨淋漓,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時人如果能得到他的畫作是非常慶幸的事兒。

《蘆蟹圖》 清代 招子庸

《蘆蟹圖》 清代 招子庸

任伯年畫蟹

《蟹肥酒菊香》 清代 任伯年

任伯年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感受與回味想像的餘地。看著他筆下的螃蟹,有著愜意美好的感覺!

《菊黃蟹肥》 清代 任伯年

《蟹》 清代 任伯年

《蟹》 清代 任伯年

齊白石畫蟹

《夜深獨酌蟹初肥》 近現代 齊白石

齊白石畫蟹,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情與趣。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豐子愷畫蟹

《秋飲黃花酒》 近現代 豐子愷

豐子愷極愛吃蟹。在自家院落裡養蟹,中秋之日撈出作宴;然而這桌宴的頭盤,主菜,配菜,全是——螃蟹。每到這時,豐子愷便對家人「下令」:「螃蟹剝肉不得立食,必須先放在蟹鬥裡,等到把所有肉剝出,再混入醬醋,以此下飯。」

豐子愷《護生畫集》第一輯:《生的扶持》

相關焦點

  • 秋風起,蟹腳肥!一起來看名家筆下的螃蟹
    王雪濤 《菊花黃時蟹正肥》 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蘆蕩秋蟹圖》中的一對螃蟹嬉戲於蘆葦蕩中,悠哉之餘又氣定神凝的生動形象十分討喜。 郎葆辰畫蟹
  • 秋風起,蟹腳肥,5個國家螃蟹的做法,網友:還是喜歡清蒸的!
    秋風起,蟹腳肥,中國人喜歡吃螃蟹由來已久,古代的詩人更是寫了很多詩詞來詠誦螃蟹的美味,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吃螃蟹有清熱解毒的食療效果,很多人說外國人不吃螃蟹其實就是一個誤區,外國人不僅吃螃蟹,吃法還很多樣,一起來看看這6個國家螃蟹的做法,網友紛紛表示還是喜歡清蒸的!
  • 白石門下-湯發周趣談:秋風起,蟹腳肥,看看大師們畫的螃蟹!
    本期月雅君跟您聊聊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時放送名家繪「螃蟹」讓您飽飽眼福。在中國,第一個吃蟹黃出名的人,叫劉承勳。此人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小兒子。一見到螃蟹,他就撿圓殼胖蟹掰開吃蟹黃。就有人問他,蟹黃好吃嗎?大家不都吃蟹螯嗎?劉承勳吃得滿嘴流油,回答道:「十萬個蟹螯,也頂不上一個蟹黃。」這句話讓蟹黃走紅了,劉承勳也得了個外號,叫「黃大」。
  • 習俗有言:「秋風起,蟹肥時」,漫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蟹文化
    「秋風起,蟹肥時」,今天要說的,就是時令現象中的螃蟹,中國餐飲文化中的蟹文化。蒸蟹眾所皆知,這螃蟹可謂是水中至鮮至甜的美味,每逢八月秋意正濃,海鮮市場中那是人滿為患,為的就是一口肥美的蟹黃,而陽澄湖大閘蟹更是成為無數餐桌上的頂尖佳餚,令人垂涎欲滴。不光是普通人,如豐子愷、張佳瑋等著名作家,都為食蟹專門寫過文章,可見蟹的美味無人可抵擋。
  • 秋風起螃蟹肥黃酒香
    古人云: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劉國信  核心提示  秋風起,螃蟹肥,一年一度的吃蟹時節已經到來。螃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自古以來,食蟹、飲酒、賞菊在金秋時節備受人們推崇。在我國,吃螃蟹飲酒是很有講究的一件事情。
  • 秋風起,螃蟹肥,這樣吃美味又健康!
    秋風起,螃蟹肥,又到了一年吃蟹的時節,等待了一年的小吃貨們有口福啦!不過螃蟹雖然鮮美,營養豐富,但是如果食用不當,也會損害身體健康的哦。那麼我們究竟要怎麼吃螃蟹,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充分得到其中的營養呢?一:螃蟹這些部位不能吃!
  • 秋風起,蟹腳癢 據說沒有一隻螃蟹能活著走出這個地界
    據說沒有一隻螃蟹能活著走出這個地界……秋風起,蟹腳癢。 「知食分子」快坐不住了 這可是守了快一整年的大螃蟹啊 「養肥它們!」蟹黃面 「螃蟹上席百味淡。」「吃螃蟹是對秋天最基本的尊重!」 每年秋風颯爽之際,江浙滬人嗅到蟹鮮,手裡承包整個夏天的麻辣小龍蝦,就再也不香了。
  • 秋風起,菊花染!賞菊品蟹,虞城此處正合適
    漸漸進入深秋虞城的天氣也變得涼爽點告別了炎熱的夏季就連心情也變得愉悅些更重要的是「金九銀十」也是秋菊盛開最為茂盛的時節前方超「黃」預警尚湖金秋菊展秋風起,菊花染。賞菊與觀景交錯交融。一步一景,而每一處景致中,都錯錯落落地點綴著菊花。打卡點:尚湖景區正門口、太公島等資訊:1.活動時間:2020年9月28日—11月18日2.活動地點:江蘇省常熟市尚湖風景區還沒進入尚湖景區,空氣中處處瀰漫著菊花的香氣,清新、淡雅,一點也不魅惑。
  • 秋風起,蟹兒肥!快來崑山赴一場螃蟹之旅,感受舌尖上的饕餮盛宴!
    秋風起,蟹腳癢 菊花開,聞蟹來 每到這個時候 最值得期待的便是一場令人大快朵頤的鮮美蟹宴
  • 秋風起蟹腳肥,愛吃螃蟹不會挑?教你挑螃蟹的小訣竅,肉肥鮮美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入秋後又到了螃蟹「橫行霸道」的季節。也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前幾天在樓下小飯館吃飯,還聽到隔壁大媽說剛買了梭子蟹。說起來螃蟹,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螃蟹的美味,魯迅曾經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秋風起蟹黃肥 這樣吃螃蟹最健康
    「九月秋風起,螃蟹滿地爬」。此時的螃蟹黃多油滿,美味營養,讓人難以抗拒。本期,專家教你就從挑到吃,讓大家過足癮。  挑殼呈墨綠 腹臍凸起  我國螃蟹種類豐富,細分有600多種,總體上可以分為海蟹和河蟹兩種。海蟹,產於渤海等沿海一帶,三四月份最肥。河蟹在遼河水系、黃河水系、長江水系都有分布,10月份是吃河蟹的最好時節。無論哪種螃蟹,挑選時都可以遵循下面四個步驟。  一是觀色澤。殼背呈墨綠色的,一般都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
  •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秋風送爽,蟹肥菊黃 頗具採菊東籬 悠然南山之意 鴻雁南飛蟹正肥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螃蟹
    動圖截取自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秋風起,蟹腳肥,趁一波蟹肥菊黃「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金秋時節,滿地金黃,萬物豐收,這時候的蟹更是膏肥蟹美,讓人垂涎欲滴,想像著在桂香飄散的季節,能小酌一杯酒,三兩下飯蟹,真乃人生幸事。 蟹有六足? 「蟹六跪而二螯」,以荀子為先提出螃蟹有六跪和兩隻似鉗子的螯。
  • 蟹肥菊黃,「蟹」逅中秋最難忘
    ■ 王書凝有些人判斷秋天的到來,是用眼睛看那梧桐細雨,是用皮膚感受那一場秋雨一場寒;而我,是被味覺提醒——秋風響,蟹腳癢,吃螃蟹的季節又到了。蟹腳有毛,不耐秋風吹拂。秋風一響,所有水域裡的蟹即刻得了指令,沿河下江地朝入海口奔去。高天流雲,菊花黃,蟹正肥,持螯把盞浮大白,誠為人間一樂事矣。而秋高氣爽之時,恰是桂香蟹肥的季節,所以螃蟹與桂花甜酒必是最搭佳品。因為奶奶的生日正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全家都會趕到奶奶家一起慶祝她的生日,闔家團圓度中秋。
  • 秋風起蟹膏黃,是時新秋蟹正肥
    秋風起,蟹膏黃。秋天最鮮美的食物應該就是螃蟹了,蟹黃肥美、白壁脂膏,想來無人能抗拒螃蟹的誘惑,就連李白也曾說過: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螃蟹的營養價值極高,富含大量的蛋白質、鈣以及鋅元素等,因螃蟹性寒因而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中醫認為螃蟹具有養筋活血、通經活絡的作用,因而比較適宜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者。
  • 秋風起蟹兒肥,正是吃蟹好時節,來看螃蟹怎麼做才好吃
    秋風起,蟹腳癢,氣溫漸漸降低,但是對螃蟹的熱愛卻更加火熱。每年到了九十月份,就是螃蟹長成的時節,多少老饕衝向水產市場只為了能挑選到上好的肥螃蟹做成菜餚來紓解胃裡的饞蟲。熱愛美食的人們也圍繞著它創造出了許多截然不同的製作方法,無論是清蒸還是爆炒都是別有一番風味,這些用蟹做成的美食究竟是有多好吃呢?平日裡大家買螃蟹回家都是直接上鍋清蒸,那麼今天小編來教大家一種麻辣鮮香的螃蟹吃法,那就是——「香辣蟹」。我們做香辣蟹所需要到的食材有:大閘蟹、薑末、蒜末、小蔥、香菜、郫縣豆瓣醬、生粉、生抽。
  • 冷軍把螃蟹畫活了,煮熟了還像在吐泡泡,改畫國畫真的不如他?
    畫面上三隻螃蟹,兩隻是肚子朝天,朝向各一邊,還有一隻是趴著的,看著像在吐泡泡。淡墨用筆,讓寫意的螃蟹的身體都有透明的感覺,而蟹腳部分用筆偏工細,尤其尖尖帶勾的部分,看起來很鋒利。能畫到這樣的地步,已經很不錯了,尤其對一個油畫家來說,絕對是無人能比。但是如果和愛畫螃蟹的齊白石來比較,其他方面都不差,就相差在一個地方。
  • 今日秋分丨晝夜均而寒暑平 蟹肥菊黃 秋意漸濃
    秋高氣爽,涼風習習,丹桂飄香,蟹肥菊黃,好一幅賞心悅目的秋季圖景。 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了。「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後十日中美田。」秋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節,此時的蟹肉也是最為鮮美的。黃肥肉滿的大閘蟹,提起來就讓人饞得直流口水。「秋風起、蟹腳癢」,來一頓螃蟹大餐,也能恰好感受秋天收穫的喜悅。「花氣襲人知晝暖」。每年秋分時節,江浙地區總有桂香飄蕩。晴日裡,這四溢的香氣,甜甜暖暖的;下雨時,花被雨水打落,散落在園子裡、牆角邊、小路上,沁潤人心。
  • 秋風起,螃蟹肥,古人的快樂「蟹會」
    蟹始肥(北方蟹早,諺云:七尖八團)。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助共食,嘻嘻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畢,飲蘇葉湯,用蘇葉等件洗手,為盛會也。」後廷宮眷是一群養尊處優飯來張口的人。
  • 秋涼蟹肥菊花香
    只是桂雖香,惜無美好的花形可賞。所以說菊才是秋日的花魁,顏色豐富而姿態萬千,於秋涼中散發一縷似有還無的冷香。植物最是感時而發,從不錯過季節。動物也是,秋風一天涼似一天,正是吃蟹賞菊時。螃蟹的吃法很多,最好的我以為還是原汁原味清蒸,在秋日的花香裡,掀開蟹蓋,膏似玉,黃似金,入口鮮而肥,甘而膩,正是這秋涼時節極致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