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
金秋時節,菊花盛開,
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際。
百姓愛蟹,名人畫家亦如此。
不少畫家將其繪之以畫、傾之以情,
或墨色淋漓,或濃淡相宜,
訴說著文人的得意與失意,諷刺與自嘲。
也為人們品味蟹之餘平添了幾分韻味。
下面欣賞一下名家筆下的螃蟹圖吧
佚名畫蟹
《晚荷郭索圖》 南宋 佚名
圖中一隻碩大的河蟹張牙舞爪踞於殘荷之上,肥重的身軀竟將荷梗壓斷。襯以蒼老的蓮蓬、枯黃的荷葉、稀疏的蘆荻,更增添了蕭瑟冷寂的氣氛。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濃重。舊籤題 「黃居寀」作,究其畫風,與黃居寀相距甚遠,故改為無名氏畫。
沈周畫蟹
《郭索圖》 明代 沈周
該圖是幅淡墨寫意作品。「酒醉菊黃蟹正肥」,是雅俗共賞的著名的詩句。南方江浙一帶的畫家與市民每逢秋季無不飲酒食蟹。畫家作此畫的畫意亦在於此。畫幅的中間部位畫清水大闡蟹一隻,堅實如鋸齒般的雙螯,如鉗子似的夾住稻穗,蟹殼尖楞突出,如一把把銳利尖刀,爬沙橫行於水草之間。蟹爪過處,如聞郭索之聲,故以此名命。
此畫可謂為大畫家沈周戲墨之作,隨物賦形,但卻形神兼備,可見他寫生的功力之深厚。畫幅上端有作者自題款:「郭郭索索,還用草縛。不敢橫行,沙水夜落。沈周。
徐渭畫蟹
《黃甲圖》 明代 徐渭
徐渭對蟹觀察細膩,筆下的螃蟹活靈活現、一墨千金。此幅作品他以姿縱奔放的筆墨掃出兩片秋荷幾枝枯梗,再以濃淡分明的水墨凸出蟹殼,以幹筆焦黑寫出堅硬而鋒銳的蟹腿和雙螯,畫得逼真酣暢。
《黃甲傳臚圖》 明代 徐渭
《秋蟹圖》 明代 徐渭
《荷蟹圖》 明代 徐渭
《郭索圖》 明代 徐渭
陳淳畫蟹
《花卉冊 蟹》 明代 陳淳
傅山畫蟹
《蘆蕩秋蟹圖》 明代 傅山
傅山不僅畫山水墨竹了得,畫蟹也自有一番趣味。《蘆蕩秋蟹圖》中的一對螃蟹嬉戲於蘆葦蕩中,悠哉之餘又氣定神凝的生動形象十分討喜。
郎葆辰畫蟹
《螃蟹冊頁》 清代 郎葆辰
郎葆辰以水墨畫蟹著稱於世,名聞天下,人稱「郎螃蟹」。他筆下的螃蟹形神兼備,且喜歡在蟹畫上題詩,詩畫交融,更添蟹畫之意趣。他曾畫一幅《蟹菊圖》,並在畫上題詩道:「東籬霜冷菊黃初,鬥酒雙螯小醉時。若使季鷹知此味,秋風應不憶鱸魚。」起到了詩為畫增色的效果。仔細賞畫吟詩,頓有餘音繞梁之妙,回味窮遠。
《蟹》 清代 郎葆辰
《蟹戲圖》 清代 郎葆辰
《螃蟹蝦米》清代 郎葆辰
招子庸畫蟹
《十蟹圖》清代 招子庸
招子庸的家鄉在廣東南海橫沙,靠近珠江,每當遇到潮水退落,群蟹便出現在沙灘上爬行,為他提供了真實的畫蟹標本。他筆下的群蟹水墨淋漓,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時人如果能得到他的畫作是非常慶幸的事兒。
《蘆蟹圖》 清代 招子庸
《蘆蟹圖》 清代 招子庸
任伯年畫蟹
《蟹肥酒菊香》 清代 任伯年
任伯年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感受與回味想像的餘地。看著他筆下的螃蟹,有著愜意美好的感覺!
《菊黃蟹肥》 清代 任伯年
《蟹》 清代 任伯年
《蟹》 清代 任伯年
齊白石畫蟹
《夜深獨酌蟹初肥》 近現代 齊白石
齊白石畫蟹,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情與趣。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螃蟹圖》 近現代 齊白石
豐子愷畫蟹
《秋飲黃花酒》 近現代 豐子愷
豐子愷極愛吃蟹。在自家院落裡養蟹,中秋之日撈出作宴;然而這桌宴的頭盤,主菜,配菜,全是——螃蟹。每到這時,豐子愷便對家人「下令」:「螃蟹剝肉不得立食,必須先放在蟹鬥裡,等到把所有肉剝出,再混入醬醋,以此下飯。」
豐子愷《護生畫集》第一輯:《生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