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陳洪標撰寫。
冷軍把螃蟹畫活了,煮熟了還像在吐泡泡,改畫國畫,真的不如他?
作為中國寫實畫派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冷軍,以畫面逼真見長。
比如他畫過梭子蟹,個體巨大,油光發亮,蟹體通紅。
畫面都逼真到了什麼程度?這隻巨蟹明明是煮紅了,給人的感覺還在吐泡泡。硬是把熟螃蟹給畫活了。
能畫得如此逼真的冷軍,改畫國畫的水墨螃蟹又會怎麼樣?
冷軍畫過三隻水墨畫螃蟹,在2013年的廣州一個拍賣會上,成交價僅2.07萬元。
畫面上三隻螃蟹,兩隻是肚子朝天,朝向各一邊,還有一隻是趴著的,看著像在吐泡泡。
淡墨用筆,讓寫意的螃蟹的身體都有透明的感覺,而蟹腳部分用筆偏工細,尤其尖尖帶勾的部分,看起來很鋒利。
能畫到這樣的地步,已經很不錯了,尤其對一個油畫家來說,絕對是無人能比。
但是如果和愛畫螃蟹的齊白石來比較,其他方面都不差,就相差在一個地方。
就是冷軍的螃蟹給人感覺缺少了點什麼,整個畫面除了三隻螃蟹還是螃蟹,沒有其他任何信息了。
畫面沒有情,也沒有景,更沒有意境。
這是冷軍畫國畫水墨螃蟹的特點。
而齊白石畫的螃蟹呢?
更多的時候,他是借這些人們常見的美物抒發一下感情,這個時候他總會在畫上題首詩,或想個好是名稱。
而一般送人或人家來買的,就沒有這份心情了。所以最有價值的當屬前種情況。
比如齊白石1945年畫過一幅名叫《夜深獨酌蟹初肥》的,在他眾多的畫蟹作品中,屬於精品佳作。在2005年的中貿聖佳國際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就以187萬的高價成交。現在估價已達破千萬。
這幅畫只畫了吃了只剩3隻螃蟹,好在哪裡?
一、在齊白石眼裡,在齊白石心中,「一器一皿,一蟲一草」皆為情。如果一般的畫家能做到這一點,已是不錯了,能把自己的情融人畫中,已是有較高的造詣了。最關鍵的是,齊白石還做到了,在他筆下也是如此。用書法的說法這叫心手相師,就是心中所想的,手裡就能表達出來。很多畫家都是眼高手低,畫的畫還需要通過很多理論和概念去說明。這就是所謂的畫技不夠靠吹牛。
▲圖為齊白石的《夜深獨酌蟹初肥》局部。
二、齊白石畫的螃蟹,不只是螃蟹,三隻螃蟹表達的是畫家心境,加上「夜深」「獨酌」,讓人感受到畫家的悟靜、知足、心中樂呵的獨處氛圍。
作品中的大酒壺和小酒盅的強烈對比,傳達了畫家的節奏是要細品滿慢飲,桌邊上散落是蟹殼和蟹腳,以及燭臺上的飄動的火焰,和所剩的蠟燭,說明畫家已獨酌多時,間接告知夜已深。
▲圖為齊白石的《夜深獨酌蟹初肥》局部。
三、畫面的勾勒,都是用簡潔冼煉的筆墨,點到為止,畫面太囉嗦太滿,留給觀賞者想像的空間就小。
在技法上,齊白石追求的「似而非似,非似又似」的藝術效果。螃蟹也是因燭光色中求變,錯落有致的幾隻蟹腳蟹鰲,造型拙樸卻不失趣味。
尤其落款中的「再三畫此獨酌圖」「搖扇」,更傳達了畫家的對這幅畫的滿意度,起到了強化主題的作用。
看了齊白石的這幅畫,就會讓眼前浮現出畫家所體味到的獨斟獨飲,秉燭自得的悠然心態。
而整個畫面的構圖上下呼應,左右開合,極具節奏感,靜中有動。可以說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這就是齊白石的高明之處。
那麼這兩位大師畫螃蟹各有特色,究竟誰的更好?
難道冷軍畫的水墨螃蟹真的不如齊白石嗎?
本文作者其他精彩文章:
一句「夫人,我想帶她回家」,成就了他一幅7千多萬的名畫
3600萬的畫抄獲獎照片,什麼事也沒有,葉永青事件會不了了之嗎?
畫螃蟹30年,發現蟹腳沒畫對,70歲才畫出背殼質感,現一幅畫百萬
美院院長畫女兒,一幅畫賣了1380萬,畫院院長畫女兒,畫人體火了
冷軍和他PK畫蝦:蝦頭上畫蝌蚪,不如他畫的會呼吸,32隻賣1.2億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