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主治醫師梁靚檢查小思佳的術後創口。
後天,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就正式一周年了。這一年來,「二胎」「高齡產婦」等關鍵詞帶來了不少讓醫學界,尤其是婦產科、兒科等專科領域頭疼的疾病。這其中,「新生兒食道閉鎖」就是與這兩個關鍵詞緊密相關的疾病。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胸外科病房,正住著五六個患有食道閉鎖的新生兒,出生才20多天的女寶寶小思佳就是其中一個。
嘴裡像螃蟹一樣吐泡泡
小思佳的媽媽許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37歲了,和老公都是重慶人,在蕭山打工。二孩政策開放後,已經有一個孩子的他們很快又有了寶寶。
20多天前,許女士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嬰,可就在寶寶出生後兩小時,醫院就通知她儘快將孩子送到浙大兒院檢查治療。「寶寶出生的時候是早上8點多,體重4.8斤,看著挺健康的。到了10點多,我和護士都發現寶寶吃不下奶,嘴裡一直吐著白沫,就像螃蟹吐沫那樣。」
許女士一家很快就來到了浙大兒院,寶寶被確診為食道閉鎖,必須儘快手術,否則命就保不住了。
當天,小思佳就順利進行了微創腔鏡手術。記者昨天見到她時,躺在病床上的小思佳情況十分良好,體重已經長到了5.6斤。胸外科主治醫師梁靚解開了小思佳的衣服,記者看到,3個小小的手術刀口被藏在了她的腋下,隨著成長,這樣的刀口幾乎可以忽略。
高齡產婦、二胎佔比很大
據了解,今年一年,浙大兒院胸外科共收治食道閉鎖新生患兒26例,這26個患病寶寶中,母親30歲以上的達到20例,35歲以上的達到9例;患病的二胎寶寶有12人,三胎寶寶有3人。
統計出的這個數據無疑讓胸外科主任李建華主任醫師很是關注。「目前來看,的確是產婦年齡越大,胎兒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的可能性越高。」李建華說。
然而,從產前診斷手段上來看,無論是三維還是四維B超,都很難檢查出胎兒食道閉鎖這個問題。許女士也說,自己各種檢查都做了,可就是沒發現小思佳在肚子裡時有這個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李建華解釋,食道在縱隔後面,因此不像其他器官一樣容易被B超照出來。但如果有兩個症狀存在,那麼胎兒有食道閉鎖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一是孕婦羊水過多,二是胎兒被檢查出患有其他器官畸形。「往往一些器官畸形會合併食道閉鎖,而羊水多是食道畸形的徵象之一。」
新生兒吃不下奶一定要警惕
記者了解到,食道閉鎖表現為新生兒出現唾液增多,不斷從口腔外溢,頻吐白沫,像螃蟹吐泡泡一樣。根據國內統計,其發生率為2000-4500個新生兒中有1例,男寶寶發病率略高於女寶寶。如果不及時手術,寶寶在生後數天內就會死亡。
「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包括餓死、嗆死、感染肺炎致死這三種。」胸外科譚徵副主任醫師解釋,食管和氣管本是相通的,但食道閉鎖寶寶的食管和氣管會形成一個異常的通路,寶寶不僅無法攝入母乳,而且還有可能因為酸性胃液通過食管進入氣管最後進入肺部而導致肺炎。如果不加幹預,死亡率將會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