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貓咪的身體健康,鏟屎官們隔一段時間就會帶自家的主子去寵物醫院進行一次檢查,那醫生在檢查的時候會檢查哪些地方呢?
體溫。貓咪的正常體溫均在39.5℃以下,但是由於貓咪天生膽子比較小,所以在接觸到醫生或者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難免會超過這個溫度,這個時候一定要讓醫生確定好是否是真正的發燒,以免主子承受不必要的痛苦。通常發燒的貓咪會伴有發抖,精神不振,沒有食慾等症狀,真正發燒的時候要警惕患上貓瘟。而且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醫院測體溫還是會使用溫度計,為了毛孩子的衛生著想,記得提醒醫生戴上表套哦。
糞便。糞便檢測就是取少量毛孩子的粑粑,塗抹在玻片上,用儀器觀察是否有寄生蟲感染、是否有特殊細菌的存在、是否有細菌過度增值的現象、是否有消化問題等。
皮毛。這個環節是貓咪皮膚病診療的最初步也是最重要的檢查。醫師大多會用止血鉗直接拔取病灶周邊的毛髮置於玻片上,滴上KOH溶液,然後蓋上蓋玻片在顯示鏡下觀察,看看有無黴菌、疥蟎、毛囊蟲等。
眼耳鏡。透過特殊的五官鏡,進行耳朵和眼睛的檢查,對於耳疥蟲的診斷非常有幫助。醫師可以藉此觀察到正在移動的蟲體,也可以班別耳道是否有異物、發炎、積血或者積膿;在眼科部分,可以觀察瞳孔的放縮情況,以及眼瞼、結膜、鞏膜、角膜、眼前房、水晶體的細微變化。
以上就是檢查的必要項目啦,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的話,記得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