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扎堆體檢 不要盲目跟風 醫生告訴你20—60歲體檢最該查什麼

2020-12-05 西部網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西安南郊一家醫院康復理療中心孟教授接受採訪時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否則不光花了體檢費,該查的還沒有查清。」

20歲查傳染病 肝功五項 血常規 胸部x光

26歲的小於研究生畢業後今年才工作,平時喜歡打籃球,他說自己的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都很好,不用體檢。

「不敢有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想法。」孟教授說,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在出生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並非終身免疫。到了20多歲,人體內抗體很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

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機率就會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

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餐後血糖 糖耐量試驗 糖化血紅蛋白

34歲的高女士說,單位組織職工統一體檢,共有8項內容,其中有一項是查血糖,她覺得30來歲就關注血糖是不是有點早了?

孟教授表示,不早!因為現在人相比從前普遍「吃得多、動得少」,加上忙於事業,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普遍提前,人在三十幾歲發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檢出率很高,且逐漸呈現出年輕化、低齡化趨勢。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

孟教授說,臨床發現,大部分年輕人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後血糖卻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這樣將更加準確。

40歲查心臟 心電圖 血脂 血壓 心臟 心血管

44歲的李先生說,演員高以翔的去世給人們敲了個警鐘,他前幾天和同事們一塊體檢時,有同事問醫生自己的心臟有沒有問題?他覺得,沒必要用別人的不幸來嚇唬自己,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面臨的外部環境也不一樣,因而高以翔的去世不具有代表性。

對於李先生的認識,孟教授說,以前人們認為到了五六十歲再關注心臟健康也來得及,現在40歲就得開始關注心臟了。因為臨床數據表明,心腦血管病已經呈現出年輕化趨勢,40來歲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聞。如果心臟問題不能早發現早診治,突然出現急性心梗、冠心病時,其猝死率反而比習慣了防範的老年人更高。

孟教授說,人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每年定期通過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冠脈造影等檢查心血管健康,記準確自己的血脂、血壓等指標。

50歲查骨和腸 骨密度 大便常規 腸鏡 胃鏡

55歲的林女士說,從今年8月份開始,她時常感覺兩條腿抽筋、疼痛。女兒前幾天帶她到醫院做了個全面體檢,結果是缺鈣造成的,2280多元的體檢費到現在都花得她心疼。

「那不是白花錢,是給她提了個醒。」提起林女士的說法,孟教授笑著說,到了50歲,女性一般剛剛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鈣流失量增加,因而患骨質疏鬆的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

50歲的人,如果出現渾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狀,就該考慮患有骨質疏鬆症了。除了骨骼,還應關注腸道健康。在做腸道體檢時,要更加注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防止這些小的病變發展成腫瘤。

50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或多或少會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有既往病史的高風險人群,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以上全面查 除以上 還要查聽力查眼底

63歲的柏先生說,單位老乾處12月初組織退休老職工集體進行了一次體檢,他回家給老伴開玩笑說,「檢查了血壓、肝功化驗、胸透、心電圖等6項,什麼毛病都沒有查出來,不是醫院的儀器壞了,就是自己身體沒麻達,但具體要等體檢報告出來。」

孟教授說,從柏先生的聊天可以感覺到,他是一位很幽默、樂觀的老人。但是,60歲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這個年齡段的老人,應該展開全面體檢,而不再是有所側重的檢查。另外,老年人由於血管老化脆弱,容易出現暴聾、暴盲的情況,這種情況多數與耳和眼的血管突然栓塞有關。

孟教授建議: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快到年底了,集中體檢扎堆,但無論是單位組織,還是家庭自行體檢,希望每個人的體檢單都是健康的。另外,記住不同年齡段的體檢側重點,為下一次體檢做好準備。

編輯:呼樂樂

相關焦點

  • 年底扎堆體檢切記不要盲目跟風 年輕人注意篩查傳染病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
  • 你真的會體檢嗎?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分別查這些!
    昨天體檢行業巨頭愛康國賓董事長一席話讓網友炸了鍋——「有體檢單位護士冒充醫生看超生」、「直接扔掉體檢對象抽的血然後出結果」……體檢機構是不是有貓膩尚有待調查,但對於每年都要體檢的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相關知識。醫生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20歲到60歲,每個年齡段應該查哪些?趕緊來看看吧!
  • 體檢行業亂象多,也該查體了
    魏先生說,貴的套餐檢不起,便宜的套餐感覺不全面,真不知道該怎麼選才好。  「在體檢經歷中,你都遇到過以下哪些問題?」本報近日發起了一期關於體檢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吐槽」最多的是「檢測過程不嚴謹,有病檢測不出來」,其次是「體檢套餐繁多,收費混亂」。不少市民認為,有些體檢機構,走馬燈似的體檢方式很難得到準確結果,查也就圖個心理安慰。
  • 一文讀懂最不靠譜體檢項目:微量元素檢測不宜作為常規體檢項目
    通過抽血查血鈣,更是無稽之談。這種檢查,多是為了再檢查完,給你推銷鈣片用的。 3 宮頸刮片篩查 在很多體檢機構的套餐裡,針對三四十歲女性的檢查,都會有一項叫做——宮頸刮片篩查。往往都會告訴你,這項檢查是宮頸癌的。
  • 健康時報:這些體檢項目最不靠譜 千萬別再被坑
    通過抽血查血鈣,更是無稽之談。這種檢查,多是為了再檢查完,給你推銷鈣片用的。3宮頸刮片篩查在很多體檢機構的套餐裡,針對三四十歲女性的檢查,都會有一項叫做——宮頸刮片篩查。往往都會告訴你,這項檢查是宮頸癌的。
  •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嗎?這些體檢注意事項需謹記
    去年做了一次體檢,結果都正常,以後就沒必要體檢了?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 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會導致隱疾無法及時發現,從而耽誤治療最佳期。 特別是步入中年,人體機能開始衰退,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快速攀升。
  • 體檢報告裡的異常指標 哪些最重要? 留意臨界值變化
    西南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教你看體檢報告  異常指標中哪幾個最重要  拿到體檢報告了,可一長串體檢項目、專業術語和化驗單上升下降的箭頭,著實讓不少人有些頭暈眼花。  異常指標裡,哪幾個最重要?可能指向哪種疾病?
  • 一位醫生痛述:「體檢」是怎樣把正常人「幹掉」的?
    體檢不是錯,也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那關鍵在哪呢,如果你為體檢結果而耿耿於懷,心態從此沉重不能釋懷,給自己貼上一個疾病的標籤,並且你意識裡知道這種病的危害和可怕,那麼是否中了詛咒呢。那就要跳出隱匿的思維囚籠。
  • 【反思】為何年年體檢,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原來,我們都做錯了...
    此外,很多人對腫瘤篩查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比如做個PET—CT便知全身哪兒有腫瘤;只查腫瘤標誌物;基因測序預知百病等。 首先,沒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不要太早做。沒有惡性腫瘤家族史、高齡、不良生活習慣和微生物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不建議盲目篩查。
  • 這些體檢項目套路深!
    亞健康檢測儀測疲勞程度、拍X光片查肺癌、驗血查微量元素……「亞健康值達到110!說明你的身體非常疲憊!」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北京某民營機構進行體檢時,接受了「亞健康檢測」,該項目檢查醫師說,記者的亞健康狀況已經很嚴重,建議記者再付費添加套餐外的檢查項目找出導致疲勞的原因。
  • 日本的醫生是日本體檢的突出優勢嗎?
    好的體檢是什麼?好的體檢不應該只有檢驗,還要有令人舒適的環境和好的服務,最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體檢項目、可靠的檢查結果和對結果的詳細解讀,從而反應真實的身體健康狀況。日本體檢最為人稱道的是環境與服務,那麼除了服務好之外,日本體檢還有什麼突出的優勢?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體檢人群在逐步擴大。但是,年年體檢,卻沒能查出癌症的事例非常多。還有不少人做了體檢,卻不重視甚至是不敢打開體檢報告。兜兒姐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拿健康開玩笑,好的身體才是打工的本錢!話不多說,溫柔又貼心的兜兒姐,立馬為大家奉上體檢指南,速看,速收藏!
  • 亞健康檢查、微量元素檢測……體檢時 這些項目慎做
    原標題:亞健康檢查、微量元素檢測……體檢時,這些項目慎做    「亞健康值達到110!說明你的身體非常疲憊!」
  • 這些體檢項目套路大於實效
    這些體檢項目套路大於實效   「亞健康值達到110!說明你的身體非常疲憊!」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北京某民營機構進行體檢時,接受了「亞健康檢測」,該項目檢查醫師說,記者的亞健康狀況已經很嚴重,建議記者再付費添加套餐外的檢查項目找出導致疲勞的原因。
  • 細思極恐,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體檢中的一些項目查不出早期癌症拍X光片查肺癌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醫生告訴你目前,「B超+鉬靶」是篩查乳腺癌的最佳組合。但進行鉬靶檢測,會受到低劑量X射線的輻射,因此不主張每年都做。而B超具有無創、安全、檢出率高的優點,如果通過B超發現問題,再做鉬靶檢測進一步確認,這樣更為合理。
  • 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上熱搜!是什麼奪走了「後浪」們的健康?
    你每年都堅持體檢嗎? 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你真的看得懂嗎? 體檢報告你真的看得懂嗎? 體檢十年一關卡 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
  • 體檢報告裡面的「竇性心律」,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做完心電圖以及體檢完之後,或許都會發現體檢單報告上面寫著竇性心律。那麼體檢報告裡面的 "竇性心率"到底是什麼意思哪?這個問題或許很多朋友都有問過相關的醫生。很多人去體檢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心電圖上面都會寫著竇性心律。
  •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多次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排行榜。截至前天下午4點,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2.1億。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趙朗 攝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
  • 發達國家體檢不查B肝 身體狀況是「絕對隱私」
    身體狀況是「絕對隱私」  如今已經在美國順利就業的留學生小邱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就在前不久,他所在的公司發生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有位同事辭職,臨走前告訴大家一個真相:他是個變性人。而公司所有人和他共事了兩年,竟然對此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