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扎堆體檢切記不要盲目跟風 年輕人注意篩查傳染病

2020-12-05 華商網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西安南郊一家醫院康復理療中心孟教授接受採訪時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否則不光花了體檢費,該查的還沒有查清。」

  20歲查傳染病  肝功五項 血常規 胸部x光

  26歲的小於研究生畢業後今年才工作,平時喜歡打籃球,他說自己的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都很好,不用體檢。

  「不敢有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想法。」孟教授說,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在出生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並非終身免疫。到了20多歲,人體內抗體很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

  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機率就會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

  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餐後血糖 糖耐量試驗 糖化血紅蛋白

  34歲的高女士說,單位組織職工統一體檢,共有8項內容,其中有一項是查血糖,她覺得30來歲就關注血糖是不是有點早了?

  孟教授表示,不早!因為現在人相比從前普遍「吃得多、動得少」,加上忙於事業,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普遍提前,人在三十幾歲發病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檢出率很高,且逐漸呈現出年輕化、低齡化趨勢。

  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而且不僅限於查一次空腹血糖,因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

  孟教授說,臨床發現,大部分年輕人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後血糖卻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測糖化血紅蛋白,這樣將更加準確。

  40歲查心臟  心電圖 血脂 血壓 心臟 心血管

  44歲的李先生說,演員高以翔的去世給人們敲了個警鐘,他前幾天和同事們一塊體檢時,有同事問醫生自己的心臟有沒有問題?他覺得,沒必要用別人的不幸來嚇唬自己,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面臨的外部環境也不一樣,因而高以翔的去世不具有代表性。

  對於李先生的認識,孟教授說,以前人們認為到了五六十歲再關注心臟健康也來得及,現在40歲就得開始關注心臟了。因為臨床數據表明,心腦血管病已經呈現出年輕化趨勢,40來歲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聞。如果心臟問題不能早發現早診治,突然出現急性心梗、冠心病時,其猝死率反而比習慣了防範的老年人更高。

  孟教授說,人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每年定期通過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冠脈造影等檢查心血管健康,記準確自己的血脂、血壓等指標。

  50歲查骨和腸  骨密度 大便常規 腸鏡 胃鏡

  55歲的林女士說,從今年8月份開始,她時常感覺兩條腿抽筋、疼痛。女兒前幾天帶她到醫院做了個全面體檢,結果是缺鈣造成的,2280多元的體檢費到現在都花得她心疼。

  「那不是白花錢,是給她提了個醒。」提起林女士的說法,孟教授笑著說,到了50歲,女性一般剛剛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鈣流失量增加,因而患骨質疏鬆的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

  50歲的人,如果出現渾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狀,就該考慮患有骨質疏鬆症了。除了骨骼,還應關注腸道健康。在做腸道體檢時,要更加注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防止這些小的病變發展成腫瘤。

  50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或多或少會出現骨質疏鬆,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普通人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有既往病史的高風險人群,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以上全面查  除以上 還要查聽力查眼底

  63歲的柏先生說,單位老乾處12月初組織退休老職工集體進行了一次體檢,他回家給老伴開玩笑說,「檢查了血壓、肝功化驗、胸透、心電圖等6項,什麼毛病都沒有查出來,不是醫院的儀器壞了,就是自己身體沒麻達,但具體要等體檢報告出來。」

  孟教授說,從柏先生的聊天可以感覺到,他是一位很幽默、樂觀的老人。但是,60歲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這個年齡段的老人,應該展開全面體檢,而不再是有所側重的檢查。另外,老年人由於血管老化脆弱,容易出現暴聾、暴盲的情況,這種情況多數與耳和眼的血管突然栓塞有關。

  孟教授建議: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查眼底,能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快到年底了,集中體檢扎堆,但無論是單位組織,還是家庭自行體檢,希望每個人的體檢單都是健康的。另外,記住不同年齡段的體檢側重點,為下一次體檢做好準備。

來源:三秦都市報

編輯:張佳萌

相關焦點

  • 年底扎堆體檢 不要盲目跟風 醫生告訴你20—60歲體檢最該查什麼
    轉眼到了年底,無論是單位,還是家庭,都把體檢提上了日程,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體檢費該怎麼花?體檢該查什麼?有沒有針對性?記者昨日針對市民小梁的疑惑,採訪了6位由單位安排體檢和4位自行體檢的市民,得到的回答統一,「別人查什麼,自己就查什麼。」大家的回答是否科學?
  • 專家表示不要盲目跟風
    對於近來流行的超皮秒概念,專家提醒,超皮秒實際也運用皮秒技術,並不適合所有人,患者膚質不同,應根據醫生意見選擇美容方式,不要盲目跟風。 對於祛斑,調Q雷射、皮秒雷射各有不同 皮秒雷射的概念在網上炒得火熱,那麼皮秒雷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鄭說健康】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檢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 各年齡段體檢重點不同 20~30歲: 傳染病、心理疾病。這個年齡段的人生活往往不規律、性活動比較頻繁,感染各類傳染病機率相應增加。而且初入職場,壓力大,無法巧妙應對各種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人被心理疾病、失眠纏上。
  • 手串收藏升溫 切忌盲目跟風
    原標題:手串收藏升溫 切忌盲目跟風   手串收藏切忌盲目跟風   近幾年,大街小巷、公交地鐵上,人們手裡的文玩物件逐漸多了起來,核桃、葫蘆、手球……而更多的是各式各樣的「串」。   但是,價格相對平易近人的手串也有收藏講究,目前很多收藏愛好者已變身「手串控」,見到自己感覺便宜的就買,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手串切忌盲目跟風和追求數量而不追求質量。
  • 你真的會體檢嗎?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分別查這些!
    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機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專家建議: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的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 專家:健康人不要盲目做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真正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學核醫學科主任兼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章英劍從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把PET/CT純粹作為體檢工具肯定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作為腫瘤篩查項目還是要配合其他檢查,同時它也只適合特殊人群。」
  • 體檢年年做,哪些項目最重要?看到異常結果怎麼辦?
    有時,因為入職需要,被迫做體檢;有些人,則是重視自己的健康,定期進行體檢。體檢年年做,面對名目繁多的項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呢?讓更多人困惑的是,遇到體檢報告出現異常結果的時候,怎麼辦?俗話說,做體檢容易,看報告難,不是一頭霧水,就是被超標的結果嚇暈。咱們現在就來解讀相關的基礎信息。體檢,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及時發現隱藏的疾病或健康問題。
  • 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 體檢前要注意這些
    一般來說,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都會去醫院進行體檢,這樣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常規的體檢項目有很多,大家不是很了解。那麼,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呢?在體檢之前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常規體檢有哪些項目對人體的各個方面,體檢都是可以檢查的,對於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及時的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繼續發展。
  • 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第三,這些人純屬盲目跟風,他們並不知道三相電有什麼用處,只是見別人接自己也要接,他們還聽說三相電省電。那麼暫時用不到的人接入三相電好不好呢?首先這個省電是同功率的三相用電器比兩項用電器功率高(也就是省電),但是如果你的用電器本身就是兩相電,你接三相電入戶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用的還是兩相電。
  • 入職體檢是什麼 要注意哪些事項
    體檢我們都很熟悉,平時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需要進行體檢,體檢的種類也有很多。有不少朋友多入職體檢不了解。那麼,入職體檢是什麼呢?它有哪些檢查項目?要注意些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入職體檢是什麼入職體檢是一種專項體檢,目的是通過體檢來保證員工的身體情況適合從事工作,在工作生活是不會因身體原因影響其他人。
  • 普通體檢不可替代腫瘤篩查 四種腫瘤癌症篩查必須做
    但很多人,甚至是最應該做腫瘤篩查的高危人群對腫瘤篩查的相關信息卻知之甚少。  他人們大多能堅持每年一次常規體檢,卻不在意腫瘤篩查,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存在「體檢誤區」,認為自己已經做過體檢了,就不需要做腫瘤篩查了,還有人根本不知道有腫瘤篩查這碼事。  普通健康體檢是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可早期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切勿盲目跟風理性吃瓜
    小編在這裡呼籲大家不要被輿論所引導,我們需要看到是辛巴在犯錯之後的態度,不要盲目的跟風,理性吃瓜。
  • 注意!這七個體檢項目,花的是冤枉錢,真沒必要做!
    現如今人們都是越來越重視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自掏腰包,每年給自己來一次從頭到腳的全面體檢。於是,各種篩查那必須都得安排上。可當我們去了體檢中心,體檢項目種類繁多、琳琅滿目,要都做了,少則幾千,多則上萬,真的有必要嗎?
  • 公司入職體檢有項目不合格,不通過能不能找人替呢?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入職體檢項目一般涉及到以下幾方面:第一,傳染病領域,因為個體入職到用人單位後是群居的環境,在傳染病方面要進行結核、肝炎的篩查;甚至一些健康從業人員,比如家政人員、廚師,對肝炎、傷寒、副傷寒、腸道傳染病、皮膚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 提醒:女性體檢要謹慎,3點往往易疏忽
    體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做的一件事情,它對於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有著很大的幫助。體檢的時候一般都需要抽血,所以很多人想知道體檢抽血是檢查什麼?對於一些女性來說,體檢更要謹慎,因為女性更需要健康呵護。
  •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嗎?這些體檢注意事項需謹記
    去年做了一次體檢,結果都正常,以後就沒必要體檢了? 體檢時,什麼項目貴就查什麼? 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會導致隱疾無法及時發現,從而耽誤治療最佳期。 特別是步入中年,人體機能開始衰退,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快速攀升。
  • 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
    原標題: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低緯高原的立體氣候特點,讓雲南農作物品種多種多樣,什麼類型的品種都可以找到適宜種植的地方。此外,雲南立體氣候特點決定育成農作物品種適宜範圍窄,有的品種在特定環境和地區表現優異,但換一個地方種植就不一定好。
  • 張雪峰:不建議考研的4個專業,實際作用並不大,不要盲目跟風!
    張雪峰:不建議考研的4個專業,實際作用並不大,不要盲目跟風!
  • 補充微量元素不要跟風
    隨著科學餵養的普及,現在的家長也會越來越注意孩子在微量元素上的補充。有些家長過於敏感,生怕在孩子生長過程中,因為缺乏微量元素,導致身體發育遲緩。或者嚴重成一些疾病。因此,他們開始拼命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結果用力過猛……別人補啥我補啥!
  • 新生結核篩查,家長的疑慮,答案都在這
    即將開學,對於入學新生而言,近來最為重要的事情便是入學體檢。其中,結核病篩查屬於必檢項目。許多家長既驚訝又疑惑。為何要篩查結核呢?在進行了結核菌素試驗(ppd皮試)後,要注意哪些?皮試結果究竟如何判斷?「校園作為人員密集場所,非常容易發生聚集性結核病疫情。因此,廣泛有效地進行肺結核篩查,對於防範學校肺結核疫情風險,把傳染源拒之校外,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