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說健康】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2021-01-07 騰訊網

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檢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

各年齡段體檢重點不同

20~30歲:

傳染病、心理疾病。這個年齡段的人生活往往不規律、性活動比較頻繁,感染各類傳染病機率相應增加。而且初入職場,壓力大,無法巧妙應對各種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人被心理疾病、失眠纏上。

因此,20~30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特別重視篩查傳染病和心理疾病,常見檢查包括B肝、幽門螺桿菌、心理疾病自測量表等。部分惡性腫瘤也多見於年輕人,如白血病、骨肉瘤等,除了常規體檢項目,如血常規、血脂、血糖、肝功、腎功、腹部彩超、胸部X光等之外,還應結合身體變化及時就醫。

30~40歲:

慢性病。三四十歲正值事業上升期,加之家庭經濟負擔重、飲食控制不佳、應酬多,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特別容易盯上中年人群。

建議這部分人體檢時重點篩查「三高」以及癌症。女性要特別重視宮頸癌、乳腺癌,可接受HPV、TCT、陰道彩超等檢查,也可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腫瘤標誌物檢查。慢性病的發生具有家族遺傳性,若家中有「三高」患者,日常更要嚴格管理健康,發現症狀儘早就醫。

40~50歲:

腫瘤。40歲後體質開始下降,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變化,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慢性病也會找上門。這一時期,結節、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會初見端倪,家族遺傳疾病發病率上升。

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要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家人患癌時的年齡減去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高危人群應注重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在此階段已進入圍絕經期,可通過乳腺彩超、鉬靶、腫瘤標誌物等檢查,對乳腺癌進行早期篩查。

50歲以上:

骨質疏鬆。人到中年,體檢要重視三個重點:在心腦血管篩查方面,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定期進行腦血管、心電圖、心臟彩超、頭部磁共振等檢查,對預防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有重要意義。

腫瘤篩查方面,重點關注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的篩查。一旦發現早期癌症,以早診早治為原則,提高治療效果。由於對胃腸鏡恐懼,該階段人群最易忽略胃腸道腫瘤篩查。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結合腫瘤標誌物檢測,能及時發現癌前病變以及早期癌變,大大提高胃腸道腫瘤治癒率。

同時,50歲後骨質流失加快,應注重骨密度檢測,及時補充鈣劑,積極鍛鍊,預防骨質疏鬆引起的各種併發症。

體檢前這幾件事必須知道

怎樣空腹

為了確保檢測結果客觀準確,很多血液檢驗都要求空腹進行。空腹標準為8~14小時無熱量攝入,即抽血前一天晚上,儘量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飲食,飯菜宜清淡,不飲酒、咖啡、濃茶。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鍛鍊,平靜地到醫院等候採血。

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機體就會處於輕度飢餓狀態。在飢餓狀態下,血液中多種成分會發生改變。首先是代謝相關的一系列指標,如血糖、血脂、血清蛋白、血酮體等;其次肝腎功能相關的指標也會發生異常,如血清膽紅素、肌酐、尿酸等。因此要把握好空腹的合理時間。

慢性病病人是否要停藥

有很多慢性病病人必須常年規律服藥,如高血壓、糖尿病、某些術後的抗凝治療患者等。對於這些患者,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不良事件,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這些病人應規律服藥後再接受體檢。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維生素C、減肥藥物或避孕藥等,則應待停藥3天後再接受體檢。因為這些藥品會影響很多項目檢測的準確性。如維生素C具有很好的還原性,會干擾大多數基於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而檢測的項目,導致結果不準確。

體檢前吃什麼

體檢前宜清淡飲食,油膩飲食是影響血脂檢測結果最主要的因素。由於甘油三酯受飲食影響很大,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檢測前嚴格空腹12小時,才能得到一個客觀準確的血脂結果。此外,高脂飲食可造成血中乳糜微粒增加,會對很多血液檢測項目產生影響,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因此體檢前一定要忌油膩。

一些特殊的檢查,由於檢測方法的不同,會對飲食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大便潛血試驗,如果採用的是聯鄰甲苯胺化學法檢測,那麼檢測前3日應禁食動物血液、內臟及富含葉綠素的蔬菜等;如採用膠體金法則不必有特殊要求。

什麼時候體檢

人的代謝在一天之中是波動的,並非不變。一般來講,正常人血清物質水平的參考範圍都是以早上8時左右為基線來進行定義,因此體檢化驗要求7∶30~8∶30採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2∶00。太早或太晚都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檢測值失真,或偏離既有的參考範圍而呈現「異常」狀態。

另外,女性一般的檢查應避開生理期,女性月經期前後不宜進行婦科檢查、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等。如果要進行性激素檢測,則應該選擇月經第3天的時候進行採血,才能反應卵泡初期各項指標的基礎水平。

體檢前能劇烈運動嗎

運動和情緒波動可通過影響機體代謝、神經、內分泌功能,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質的升高。由於激素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和情緒激動,也會引起血糖、非酯化脂肪酸、乳酸等升高。有一些激素類檢測對「平靜狀態」的要求更加嚴格,體檢者在體檢前可向體檢機構詳細諮詢。

因此,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抽血檢測的1個小時前也不宜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採血前不要來回走動,應保持心緒穩定,別喜出望外或者憂傷煩躁。注意在採血前至少休息15分鐘。

相關焦點

  • 年底扎堆體檢 不要盲目跟風 醫生告訴你20—60歲體檢最該查什麼
    西安南郊一家醫院康復理療中心孟教授接受採訪時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否則不光花了體檢費,該查的還沒有查清。」20歲查傳染病 肝功五項 血常規 胸部x光26歲的小於研究生畢業後今年才工作,平時喜歡打籃球,他說自己的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都很好,不用體檢。「不敢有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想法。」
  • 年底扎堆體檢切記不要盲目跟風 年輕人注意篩查傳染病
    西安南郊一家醫院康復理療中心孟教授接受採訪時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否則不光花了體檢費,該查的還沒有查清。」  20歲查傳染病  肝功五項 血常規 胸部x光  26歲的小於研究生畢業後今年才工作,平時喜歡打籃球,他說自己的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都很好,不用體檢。
  • 你真的會體檢嗎?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分別查這些!
    昨天體檢行業巨頭愛康國賓董事長一席話讓網友炸了鍋——「有體檢單位護士冒充醫生看超生」、「直接扔掉體檢對象抽的血然後出結果」……體檢機構是不是有貓膩尚有待調查,但對於每年都要體檢的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些相關知識。醫生說,體檢十年一關卡,關鍵看你在哪個年齡階段!20歲到60歲,每個年齡段應該查哪些?趕緊來看看吧!
  • 一般入職體檢多少錢 入職都要做哪些體檢
    一般入職體檢多少錢根據目前的情況,不同地域的消費水平不一樣,因此體檢費用也是有高有低,而入職體檢有區別於其他的體檢,因此,費用受到影響的因素也是比較多的,那麼,下面主要介紹的是兩點因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什麼是健康體檢 體檢有哪些項目
    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需要體檢,考試、入職都需要體檢,那麼對於體檢,大家了解多少呢?什麼是健康體檢呢?體檢有哪些項目呢?相信大家非常想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吧。什麼是健康體檢健康體檢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
  • 體檢年年做,哪些項目最重要?看到異常結果怎麼辦?
    有時,因為入職需要,被迫做體檢;有些人,則是重視自己的健康,定期進行體檢。體檢年年做,面對名目繁多的項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呢?讓更多人困惑的是,遇到體檢報告出現異常結果的時候,怎麼辦?俗話說,做體檢容易,看報告難,不是一頭霧水,就是被超標的結果嚇暈。咱們現在就來解讀相關的基礎信息。體檢,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及時發現隱藏的疾病或健康問題。
  • 上海99%白領體檢異常上熱搜!是什麼奪走了「後浪」們的健康?
    你每年都堅持體檢嗎? 不同年齡需要檢查什麼? 體檢報告你真的看得懂嗎? 人民網、新華社等媒體近些年來刊登了許多關於年輕人身體健康狀況普遍惡化的報告,其中都有健康專家提到,年輕人身體狀況的普遍惡化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肥胖、熬夜、吸菸、酗酒以及缺乏鍛鍊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標配。
  • 要面子還是要健康,體檢時的結直腸指檢做不做?
    提到體檢,相較於抽血、血壓等檢查,最令人尷尬的當屬結直腸指檢了,有不少人直接略過了這一項。指檢究竟值不值得我們定期做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賈小強介紹,相比於腸鏡等複雜有創的檢查,直腸指檢是發現多種疾病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
  • 體檢行業亂象多,也該查體了
    本報記者 焦守廣實習生 王倩       體檢套餐繁多收費眼花繚亂  濟南市民魏先生的父親去年剛剛退休,老人雖然閒了下來,但每天仍是煙不離手酒不離口,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魏先生對父親的健康很是擔心,便想讓老人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不關注不知道,一打聽竟然這麼多項檢查,並且套餐價格差距很大,同樣是老人套餐,貴的上萬
  • 保姆健康證 不體檢花錢竟能買
    暗訪  體檢中心不抽血檢查 200元買到真健康證  近日,義烏一名月嫂在辦健康證時查出患有愛滋病,此事引發關注。北青報記者來到隸屬朝陽區某衛生服務站的體檢中心,暗訪辦理健康證情況。記者隨口向體檢中心內一位清潔工大爺詢問,「不想做任何檢查,不抽血,是否能花錢買健康證。」
  • 學生體檢,做結核菌素試驗有必要嗎
    一定要做嗎?我的孩子能做嗎?」在學校的健康體檢中,常會遇到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一些學生家長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結核菌素試驗是什麼?一定要做嗎?我的孩子能做嗎?」在學校的健康體檢中,常會遇到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一些學生家長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所所長梁明輝介紹,結核菌素試驗只是個簡單的皮試,測定對象是否感染結核菌,也是結核病篩查的主要方法。  在人口密集的學校,如有傳染源存在,處理不及時容易造成傳播和流行。
  • 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打工人你真的健康嗎?
    其基於2014-2018年收集的325113份白領體檢數據和1032份白領健康調研問卷,對上海白領群體的健康狀況、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進行了全面分析。報告顯示,上海白領2018年體檢異常比率達98.75%,幾近登頂。與往年數據對比後發現,這一數據在過去5年中一直在高位基礎上持續攀升。
  • 健康體檢「八大項」,除此之外的體檢項目,浪費了時間又花冤枉錢
    健康體檢「八大項」,除此之外的體檢項目,浪費了時間又花冤枉錢現在大家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因為工作的繁忙以及生活的壓力,所以很多人都根本沒有時間去生病,即使是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也是採取不浪費時間的方式進行緩解,但是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都不太放心
  • 女教師公招體檢顯示染梅毒 自己體檢顯示健康
    女教師公招體檢顯示染梅毒 自己體檢顯示健康 原標題 [健康女教師公招體檢顯示染梅毒 自檢三次均顯陰性]   今年暑期,青年女教師李某參加四川南充主城區教師公開招錄考試,以總成績第三名入圍體檢
  • 保姆健康證不體檢花錢買? 200元買到真健康證
    不體檢花錢竟能買  記者持花錢買的「健康證」到三家家政公司應聘均過關   一位「抱病工作」的保姆,在你家燒飯做菜、照料幼童甚至同吃同住同用一個衛生間,這難免會讓僱主有所擔心。記者隨口向體檢中心內一位清潔工大爺詢問,「不想做任何檢查,不抽血,是否能花錢買健康證。」清潔工大爺將記者帶進了體檢3室,稱這裡就可以辦。  8點左右,一位穿著白大褂,自稱是體檢中心醫生的男士出現。這位男子向北青報記者詢問詳細情況,北青報記者自稱想去家政公司競聘保姆,但自己的身體有些問題,主要是轉氨酶偏高,可能是患有B肝,因此來到這裡想買一張家政類的健康證。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③|體檢報告你能看懂嗎?市民八問 專家詳解
    生活方式帶來的疾病有年輕化趨勢,學會這五招讓我們遠離慢性病困擾新聞+一份10萬莊裡人的體檢大數據報告,引發無數市民對健康的關注。專家表示,每人每年至少應做一次體檢,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可當體檢報告在手,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又是否讓你看得「雲裡霧裡」?針對市民集中反映的體檢報告上諸多不解之處,《燕趙晚報》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春豔,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疾病。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更健康生活。
  • 「體檢恐懼」的「鴕鳥心態」是健康大敵
    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增加心理負擔。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經給身體造成了損害。(11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健康體檢,是預防保健,早期發現疾病、亞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體檢實現了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為主」要求。人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也知道體檢的必要,也希望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健康。
  •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專業術語,你真的看懂了嗎?
    原標題: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你看得懂嗎?深晚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醫院重視檢後健康管理,設門診提供報告解讀深圳晚報2019年10月27日訊 到了年底,深圳各體檢中心都迎來了體檢高峰期。近年來,大家的體檢意識都增強了,定期體檢已經成為許多人每年的「必修課」,可做完檢查,你看得懂檢驗結果嗎?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在你們為夢想拼盡全力的時候,兜兒姐默默操心起了大家的健康!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兩個月,兜兒姐忍不住發出靈魂拷問:今年的體檢,「打工人」做了嗎?還有不少人做了體檢,卻不重視甚至是不敢打開體檢報告。兜兒姐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拿健康開玩笑,好的身體才是打工的本錢!話不多說,溫柔又貼心的兜兒姐,立馬為大家奉上體檢指南,速看,速收藏!
  • 【健康提醒】倔強的中年男子三年未體檢,這次查出了癌症!
    【健康提醒】倔強的中年男子三年未體檢,這次查出了癌症!專家提醒:胸腺癌,惡性程度高,在不作任何幹預的情況下,從發現到死亡,只需半年到一年。早發現,結果就不一樣了,不管多惡性的腫瘤,只要發現得夠早,效果好很多,壽命也會明顯延長。看完陳先生的故事,你還會覺得「不去體檢,就是健康的」嗎?像陳先生這麼大的腫瘤,至少長了有一兩年,如果有體檢,做個胸部CT,把腫瘤扼殺在搖籃時期,結果一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