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活永遠比戲劇更狗血,40歲的陳先生最近被暴擊了,突然查出癌症。此前,因為身體好,工作忙,已有三年沒體檢,要不是今年開始的陣陣麻痺,從肩膀一直往上,最後「上頭」了,他還是那個倔強的中年漢子。
陳先生因近日頭暈的厲害,來到醫院就醫,在做頭部CT時,影像科的醫生意外發現他的胸部有疑似腫瘤,建議他到胸外科就診。
這個善意提醒,改變了陳先生的命運
隨後的胸部CT顯示,陳先生的胸部確實有一個芒果那麼大的腫瘤,被確診為胸腺癌。
胸腺癌是何方癌症?胸腺癌是一種少見的縱隔惡性腫瘤,來源於胸腺上皮細胞,最常見的組織類型是鱗狀細胞癌和未分化癌。胸腺癌多見於成年男性,平均年齡50歲,其中淋巴上皮癌也可見於兒童,基底細胞樣癌多見中老年男性,黏液表皮樣癌與腺鱗癌可見於中老年女性。
大多數患者表現為胸痛或胸部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消瘦、盜汗、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若腫瘤較大,可出現上腔靜脈阻塞表現,大多數胸腺癌患者在首次發現時已有外侵或轉移表現,一般多侵犯周圍器官或向前縱隔淋巴結、無名靜脈、胸膜、肺、心包擴散轉移。
專家提醒:胸腺癌,惡性程度高,在不作任何幹預的情況下,從發現到死亡,只需半年到一年。早發現,結果就不一樣了,不管多惡性的腫瘤,只要發現得夠早,效果好很多,壽命也會明顯延長。
看完陳先生的故事,你還會覺得「不去體檢,就是健康的」嗎?像陳先生這麼大的腫瘤,至少長了有一兩年,如果有體檢,做個胸部CT,把腫瘤扼殺在搖籃時期,結果一定好很多。
深度體檢,不妨加個胸部CT
雖然很多人也會堅持每年體檢,但都不屬於深度體檢,看起來啥都有,其實啥都檢查不出來。胸部CT是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可以發現大多數胸部疾病的端倪,所以,一方面要在醫生的建議下私人訂製,有的放矢,另一方面,30歲以上,體檢時最好做個胸部CT。
這項檢查,靈敏度比X光要高,對判斷胸腺癌有無外侵及外侵的程度有重要價值,胸腺癌常表現為前上縱隔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腫塊,並可清晰地顯示胸腔或心包積液的程度。增強CT片可清晰顯示腫塊與大血管關係,對手術方案的設計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如何預防胸腺癌?專家建議:癌症早防早治的重點是定期體檢!腫瘤的發生是多因素的,既有遺傳、基因等內因,也有環境、汙染等外因,大家能做的就是規律生活、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同時,個體化深度體檢是關鍵。
定製個體化深度體檢流程我院健康管理中心率先在惠州開展了個體化智能健康管理,實現了三個轉變:從單純套餐體檢向健康管理和個體化智能健康管理轉變。
個體化智能健康管理系統為全國多中心研究應用課題,凝聚了全國權威專家的共同智慧,目前已在全國多所知名的健康管理中心推廣應用,已有超過70萬人次完成個體化智能體檢。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公眾號
專家為您定製四個檔次的體檢方案,
請自選一個合適的方案
專家為您定製的體檢方案分兩部分:
前一部分為基礎項目,
是專家共識要求的必檢體檢項目,
不能隨意刪減。
後一部分為疾病風險專項篩查項目,
專家根據您的風險因素推進的項目。
(選套餐中如遇到困難,可諮詢工作人員)
點擊「體檢日期進行預約」→
點擊「去醫院支付」→提交訂單
編輯:陳珊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