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丟一旁 小病拖成腎衰竭 專家:重視結果,謹遵醫囑

2020-12-05 湖南在線

「體檢守護健康」系列報導三

體檢報告丟一旁 小病拖成腎衰竭

專家提醒:定期體檢,重視結果,謹遵醫囑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劉孝誼 招雲紅

體檢後,醫院沒電話回訪就沒事?發現腫瘤標記物就是患了癌症?拍胸片(X線)、CT檢查有輻射傷身體,不要做?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對健康體檢有不少錯誤的看法。湖南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楊嬙妍、長沙市第三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醫師鄒信宇盤點了體檢中的幾個常見誤區,建議大家最好每年體檢一次,及時發現身體隱患,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誤區1 體檢後,醫院沒電話回訪就沒事

正確解鎖模式:拿到體檢報告後要逐條閱讀、遵循醫囑。

做完體檢後,不少人把體檢報告隨手一扔,「真有問題,醫院會打電話通知的。」然而,29歲的推銷員陳先生就因為不重視體檢報告,小病拖成了腎衰竭。

3年前,陳先生在長沙市第三醫院做過一次體檢,但他壓根沒看體檢報告,照例抽菸、喝酒、應酬。去年下半年,陳先生經常噁心、嘔吐、失眠,眼睛周圍浮腫,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雙腎衰竭。

「我做過體檢,醫院也沒電話通知我有問題,怎麼突然就腎衰竭了呢?」陳先生帶著3年前的體檢報告找到鄒信宇求解。鄒信宇指出,那份體檢報告顯示,陳先生尿常規中的肌酐指標略高於正常標準——肌酐指標處標註了星號,並建議當事人作進一步檢查——這很有可能是隱匿性腎炎的表徵。隱匿性腎炎兩三年內都不一定出現症狀,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惡化為腎衰竭、尿毒症等。鄒信宇說:「醫院會根據體檢對象病情的危急值決定是否打電話回訪,但陳先生當時的情況並不嚴重。」

鄒信宇說,醫學上,一般情況下,一次體檢結果的認可期為3個月到6個月。但是,人的健康狀態時刻處於變化之中,即便去年、今年的體檢結果都正常,但如果其中某項指標有了很大變化,可能提示有某種疾病的傾向。因此,拿到體檢報告後要逐條閱讀、遵循醫囑,並好好保存體檢報告,切勿亂扔。

誤區2 談「輻」色變,拒拍胸片

正確解鎖模式:與準確診斷疾病帶來的各種獲益相比,放射檢查帶來的傷害很小。

有些人聽說,拍胸片、CT檢查有輻射傷身體,便拒絕做這些檢查。「拍胸片、CT檢查,對發現疾病非常重要。」鄒信宇說,醫生通過它們可以查出胸壁、胸膜、縱膈,以及肺部、心臟、大血管等很多部位的病變。目前,肺部CT檢查不僅能發現早期肺部結節,還能發現新冠肺炎的早期表現和預後情況。此外,拍胸片、CT檢查也能明確肺部腫瘤、炎症、結核鈣化、胸壁佔位、胸腔積液、縱膈腫瘤、淋巴結腫大等,還可以明確先天性疾病如心臟的大血管病變及先天性心臟病等。

在醫院影像科的檢查中,拍胸片、CT檢查都具有X射線的特性,能產生電離輻射作用和生物效應。那麼,有輻射就會危害人體嗎?鄒信宇回答,不是的,我們需要重視的是輻射劑量。鄒信宇介紹,一次性胸片檢查的輻射劑量只有0.1毫西弗,CT檢查的輻射劑量略高,但都小於或等於3毫西弗/年的天然輻射劑量。而每年人體吸收的電離輻射劑量在100毫西弗以下,對身體都不會有明顯的傷害。也就是說,與準確診斷疾病帶來的各種獲益相比,放射檢查帶來的傷害很小。即便如此,鄒信宇還是提醒,孕婦、備孕女性、哺乳期的女性可以推遲拍胸片、CT檢查,應儘量避免X線檢查,以免對胎兒或嬰兒帶來不良影響。

此外,像核磁共振與 B 超在檢查過程中沒有 X 射線,不會發出電離輻射,這兩種檢查是相當安全的。而B超檢查更是孕檢重要的檢查項目,貫穿了整個孕期。

專家提醒市民,要走出體檢認識誤區,定期參加體檢,科學規範體檢,重視體檢結果,遵循醫生指導,對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平時要注意飲食起居規範,做到健康生活。

誤區3 腫瘤標記物超標=查出癌症

正確解鎖模式:腫瘤標記物只是一種參考,並不是診斷和排除腫瘤的「金標準」。

今年8月,邵陽的李女士在當地醫院體檢,發現一項腫瘤標記物超出正常值3倍,以為得了癌症。第二天,她拿著體檢報告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該中心對李女士進行了常見腫瘤高風險因素評估,結合其之前做的檢查,制定了適合李女士的全身腫瘤篩查,包括肺部低劑量螺旋CT、胃腸鏡等,卻未發現腫瘤,李女士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

「腫瘤標記物高並不意味著『得了癌症』。」湖南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楊嬙妍介紹,腫瘤標記物增高還與炎症、良性腫瘤及機體的某些生理性改變有關,具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指標值明顯增高,提示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應該進行針對性檢查;二是指標輕度增高,應去專業機構進行常見腫瘤高風險因素評估後進行個性化的防癌體檢,排除腫瘤或癌前病變,再定期複查。

楊嬙妍解釋,腫瘤標記物是指在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釋放或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異常產生的,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或者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常以抗原、酶、蛋白質、激素等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於腫瘤細胞內或宿主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腫瘤標記物主要用於對原發腫瘤的發現、腫瘤高危人群的篩選、良性和惡性腫瘤的鑑別診斷、腫瘤發展程度的判斷、腫瘤治療效果的觀察和評價、腫瘤復發和預後的預測等。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腫瘤標記物有:癌胚抗原(CEA,最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其升高與消化道腫瘤、肺癌等有關)、甲胎蛋白(AFP,肝癌、生殖系統腫瘤風險可能升高)、糖類抗原(CA199,消化系統腫瘤標誌物,胰腺癌風險升高;CA153,乳腺癌最重要的特異性標誌物;CA125,卵巢癌風險升高)、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癌特異性標誌物)。

楊嬙妍說:「腫瘤和腫瘤標記物的關係,如同媽媽做了飯和你在樓梯口聞到飯菜香。媽媽做了飯你自然能聞到香味,但是聞到了飯菜香味,也可能是別人家傳來的。」臨床上,有一些腫瘤患者,相關的腫瘤標記物卻是正常的。所以,腫瘤標記物只是一種參考,並不是診斷和排除腫瘤的「金標準」,目前還沒有達到通過血液診斷腫瘤的水平。

「常規體檢是防治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常規體檢和防癌體檢側重點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楊嬙妍說,常規體檢側重於用生理指標評估健康狀況,防癌體檢更加具有專業性和針對性,是在常見癌症的高風險人群中應用有效檢查手段發現早期的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並對其進行有效幹預管理的體檢方式。

楊嬙妍建議,高危人群需要前往正規醫院,定期進行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比如,B型肝炎及肝硬化高危人群,要重視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臟超聲等肝癌診斷相關檢查。一旦查出腫瘤標記物異常應找專科醫生確診,不要慌亂投醫。

相關新聞

婦科體檢 這些變化要特別關注

長沙晚報12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婦科檢查對於女性來說是萬萬不可省去的一環,有幾項檢查需要格外重視。」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主任醫師吳穎嵐介紹,乳腺癌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乳腺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乳腺疾病,35歲尤其是40歲以上的婦女最好每年檢查一次。如果乳腺B超顯示結節為1至2類,無需特別擔心,一般都是良性;突然增大的結節,尤其是3類及以上的乳腺結節就要特別警惕,需到專科門診就診。

吳穎嵐表示,子宮、雙附件B超檢查也是女性應該重視的,通過B超可以發現子宮肌瘤、宮畸形、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息肉、卵巢囊腫、畸胎瘤、盆腔炎症腫塊或膿腫等。女性一定要重視宮頸癌的篩查,建議從21歲開始每年做一次宮頸癌篩查,主要包括人乳頭狀病毒、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巴氏塗片檢查。盆底功能檢查也是不能忽視的,尤其是產後的女性,患有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和尿道膨出的女性,以及有尿失禁的女性等。在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至35%的女性患骨質疏鬆。吳穎嵐建議,40歲以上尤其是進入絕經期的女性,無論有無症狀應定期檢查骨密度,及早發現骨密度的變化。

「體檢報告中,血壓、膽固醇和體重能顯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這一點眾所周知;有一項指標——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能更準確地顯示健康狀況,卻鮮為人知。不過近兩年,這個指標越來越引起大家關注。」吳穎嵐說,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基胺基酸,是人體攝入蛋白質中的蛋氨酸轉化而成的。一旦體內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鋅、錳和三甲基甘氨酸等,這個轉化過程就會受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會積累升高。如果血液中蓄積大量的同型半胱氨酸,將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惡性腫瘤、老年性骨質疏鬆等患病風險。「此外,妊娠期婦女對Hcy高度敏感,血漿中Hcy輕微升高就有可能帶來危害,習慣性流產、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及胎兒畸形、死胎、早產等均與Hcy水平升高相關。」吳穎嵐提醒。

相關焦點

  • 來自體檢報告的報告③|體檢報告你能看懂嗎?市民八問 專家詳解
    生活方式帶來的疾病有年輕化趨勢,學會這五招讓我們遠離慢性病困擾新聞+一份10萬莊裡人的體檢大數據報告,引發無數市民對健康的關注。專家表示,每人每年至少應做一次體檢,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可當體檢報告在手,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又是否讓你看得「雲裡霧裡」?針對市民集中反映的體檢報告上諸多不解之處,《燕趙晚報》邀請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方北院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春豔,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疾病。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更健康生活。
  • 怕體檢查出問題「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話題引熱議
    記者採訪發現,不看體檢報告這種情況在年輕群體當中確實普遍,甚至有人表示「沒空去體檢」。對於這一現象,醫療保健專家認為年輕人亟需走出誤區,「體檢並不意味著就是拿到一組數據,而是關係著你未來幾年的健康狀況」。【網絡熱點】超六成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了一項調查。
  • ...專家:遵醫囑服用-多潘立酮 血清泌乳素 QT間期延長 嗎丁啉 服用...
    原標題: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副會長支招,多潘立酮最好遵醫囑服用 服用嗎丁啉真的對心臟有危害嗎?  「消化不良找嗎丁啉幫忙。」在胃部不適時,人們常常會想到一種常見的非處方藥物——多潘立酮(商品名「嗎丁啉」),並自行去藥店購買使用。
  • 醫療糾紛:對陽性檢查結果未重視而漏診,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機會
    【摘要】王某某因反覆發作性頭痛到縣醫院治療,糖類抗原19-9測定值為102.26U/ml,高出正常值的上限兩倍多,縣醫院對該項檢測結果未予重視,後到外院被診斷為胃賁門低分化腺癌,因病情惡化死亡。
  • 李開復淋巴瘤化療結果不理想 需更嚴格遵醫囑
    昨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原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發表微博稱,身體檢查結果有幾項指數未降反升,需要更加嚴格地遵照醫囑,專注於治療和休養。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9月5日,李開復通過微博確認自己患有淋巴癌。隨後記者獲悉,李開復已前往臺灣接受化療,確認腹部有20多處腫瘤,得病原因是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以及壓力過大導致。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有4個特徵,癌變機率大,別拖了!
    在體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拍胸片,不拍不要緊,一拍就慌了。有些人看到自己的體檢報告上寫著檢查出了肺結節,而且還標註著警惕肺癌。很多人立馬將自己的肺結節跟肺癌聯繫在一起,以為自己得了肺癌,感覺天都塌了。
  •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平時太「作」,擔心身體出問題,長達5年不敢去體檢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後自己不敢看,要請同事幫忙先過目……  你不敢直視的體檢報告 藏著很多「小秘密」  這兩天,一則名為「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多次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排行榜。截至前天下午4點,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2.1億。
  • 一般體檢可以代替備孕檢查嗎?
    公司每年都體檢,一般檢查能代替備孕檢查嗎?我們特邀了濟南婦兒醫院不孕不育專家賈海英主任,告訴大家:優生五項檢查是什麼?其他柯薩其病毒,衣原體等(Other)風疹病毒(RubellaViruS)妊娠期婦女感染風疹病毒會造成胎兒損傷,包括先天風疹性白內障、心血管疾病、小頭畸形等。
  • 專家提醒:重視腦健康體檢
    專家提醒:重視腦健康體檢 通訊員 蒲欣 延廷 澎湃新聞記者 屠俊 2017-08-19 19:56 來源:澎湃新聞
  • 體檢報告裡的異常指標 哪些最重要? 留意臨界值變化
    其實,這些你都可以向醫生諮詢,但不少單位是將所有的體檢報告抱回來發給職工,而職工自己又很難讀懂體檢報告。昨日,針對讀者普遍關心的體檢報告解讀問題,重慶晚報記者採訪了西南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趙小蘭。  重慶晚報記者 程洪川 黎奎  重視對下次體檢建議  一份基本的體檢報告包括檢查數據和終檢結論等,最值得參考的首先是健康建議。
  • 體檢報告裡的高頻詞
    受訪專家: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丁 磊生命時報記者 嚴立新編者按:如果說年末體檢是一場健康大考,那麼體檢報告就是最終的成績單。面對上面一個個診斷詞彙,不少人可能會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這些「成績」是好是壞,接下來該如何改進?
  •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代表一定有病 聽聽專家怎麼說
    醫院供圖  一般體檢與腫瘤篩查區別大  腫瘤那些事 且聽專家說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期,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體檢中加入腫瘤篩查的相關項目。腫瘤篩查中標誌物超標就一定是癌症嗎?體檢中發現了結節就是有腫瘤了嗎?
  • 體檢報告,您讀懂了嗎?——婦科篇
    >婦科體檢報告上的各種專業術語,真的是雲裡霧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呢?今天馬宏龍醫生來聊聊那些大家熟悉又陌生的「病」。常見結果如下:其實偶然體檢發現的卵巢囊腫,很有可能是「生理性」囊腫,隨著一次月經的到來,囊腫可能完全消失或者明顯變小,無需治療。對那些持續存在的,如果超過5cm,並引起一系列不適症狀時,尤其考慮有惡性腫瘤可能,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六、盆腔積液:到底是不是盆腔炎?需不需要治療?通常盆腔積液只有通過B超檢查才能發現。
  • 體檢最好要做什麼檢查?有7項應該包括,別心疼錢!
    不少單位會在九、十月份組織職工體檢,每次拿到體檢報告單,上面的加減號、提示的鈣化、囊腫、結節都讓人一頭霧水。尤其是一些異常情況,常常讓人擔心不已,今天我們先來看看一部分異常指標的解讀,學習這些,可以從容面對體檢中出現的問題。
  •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指標、專業術語,你真的看懂了嗎?
    深晚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醫院重視檢後健康管理,設門診提供報告解讀深圳晚報2019年10月27日訊 到了年底,深圳各體檢中心都迎來了體檢高峰期。近年來,大家的體檢意識都增強了,定期體檢已經成為許多人每年的「必修課」,可做完檢查,你看得懂檢驗結果嗎?
  • 肺癌成重慶第一癌症殺手 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
    當下是每年的體檢季,不少市民的體檢報告上出現了「肺結節」三個字,有人對此「聞之色變」,認為它是患上「肺癌」的前兆,也有人不為所動,認為「不過是個小疙瘩」。這「肺結節」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會產生危害嗎?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江躍全,為你答疑解惑。
  • 體檢報告是什麼 教你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
    體檢完之後,我們需要等待的就是一張體檢報告單,那麼體檢報告是什麼呢,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呢,體檢報告項目的含義是什麼,檢查腎功能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體檢報告是什麼體檢報告是指對身體進行檢查,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體檢人群在逐步擴大。但是,年年體檢,卻沒能查出癌症的事例非常多。還有不少人做了體檢,卻不重視甚至是不敢打開體檢報告。兜兒姐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拿健康開玩笑,好的身體才是打工的本錢!話不多說,溫柔又貼心的兜兒姐,立馬為大家奉上體檢指南,速看,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