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

2021-01-09 雲南網

原標題: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

低緯高原的立體氣候特點,讓雲南農作物品種多種多樣,什麼類型的品種都可以找到適宜種植的地方。此外,雲南立體氣候特點決定育成農作物品種適宜範圍窄,有的品種在特定環境和地區表現優異,但換一個地方種植就不一定好。

九三學社雲南省委會在調研中了解到,由於信息不對稱,面對眾多的農作物新品種,種植戶卻不知道如何選擇,聽說是新品種好品種就盲目引進種植,卻不知道這些新品種的生長特性和適宜範圍,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九三學社雲南省委會提出,建立「雲南主要農作物品種布局資料庫」,藉助智慧型手機,把所有農作物品種信息、適宜栽培區域、栽培技術等整合成一個應用程式,通過數字科技推廣農作物品種和技術。農戶通過輸入自己的需求、土地信息和氣候資料等就能快速了解相關信息,科學指導農作物生產。而育種機構也能夠通過氣象資料選擇相似的環境條件推薦合適的品種,使農作物新品種種植到合適的地方,發揮其生產潛力,並創造應有的價值。

在今年省兩會上,九三學社雲南省委會提交了一件題為《關於建立「雲南主要農作物品種布局資料庫」的建議》的提案。提案建議,以省政府搶抓數字經濟機遇、打造「數字雲南」為契機,整合雲南主要農作物品種信息和雲南各地的氣象數據資料,建立雲南主要農作物品種布局資料庫,通過輸入當地的氣候數據就可快速推薦適宜的農作物品種和栽培技術,有效指導農業生產。

提案承辦單位省農業農村廳辦復提案時表示,發展現代種業,離不開數字種業的支撐。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原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牽頭相關單位搭建的「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於2017年9月正式上線使用,對國家、省、市、縣四級的種業管理數據信息進行整合,打通了品種審定、登記、保護以及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種子市場監管等種業管理相關信息,通過種業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公開,實現品種可追溯、種子質量可追溯、市場主體可追溯。目前,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不斷完善平臺建設,分別針對管理者和農戶推出了兩個功能不同的版本。農戶可通過網址://www.zzj.moa.gov.cn/登錄種業大數據平臺PC端,下載種業通農戶版APP軟體,通過手機定位,就可以快速找到適宜當地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和栽培技術。目前,由於宣傳不到位,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數據平臺。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種業通農戶版APP。(張瑩瑩)

相關焦點

  • 海馬「重傷」惠州農作物 農戶可能顆粒無收
    「這些在成熟期又未完全成熟的稻穀被水淹得厲害,將面臨腐爛的危險,農戶可能顆粒無收。」23日,惠州市農業局種植科科長黃觀橋告訴記者,颱風過後,惠東縣稔山鎮竹園村大片的水稻都被大風颳倒在地,田裡的積水十分嚴重。   據統計,截至23日10點,惠州市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為2.30億元。
  • 手串收藏升溫 切忌盲目跟風
    原標題:手串收藏升溫 切忌盲目跟風   手串收藏切忌盲目跟風   近幾年,大街小巷、公交地鐵上,人們手裡的文玩物件逐漸多了起來,核桃、葫蘆、手球……而更多的是各式各樣的「串」。   但是,價格相對平易近人的手串也有收藏講究,目前很多收藏愛好者已變身「手串控」,見到自己感覺便宜的就買,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手串切忌盲目跟風和追求數量而不追求質量。
  • 汛期農作物要防澇科學種植是關鍵
    本報訊(記者 李鵬)種植糧食、果樹是我市許多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汛期持續降雨給許多「怕水」的農作物和果樹生長帶來了影響。  近日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了解到,持續降雨天氣可使部分地區農田土壤過溼,低洼地塊還會出現作物被淹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和正常生長,造成作物生長緩慢,發育延遲。
  • 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近兩年農村進行電路改造,很多人發現有的農戶接三相電入戶。以前我們的用電器都是兩相電,所以入戶線也都是兩相電,現在電路改造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接三相電入戶?究竟哪一種更好呢?第三,這些人純屬盲目跟風,他們並不知道三相電有什麼用處,只是見別人接自己也要接,他們還聽說三相電省電。那麼暫時用不到的人接入三相電好不好呢?首先這個省電是同功率的三相用電器比兩項用電器功率高(也就是省電),但是如果你的用電器本身就是兩相電,你接三相電入戶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用的還是兩相電。
  • 颱風對黑龍江農作物的影響,避免農作物減產,災後要做好田間管理
    經常關注新聞的農戶朋友應該都會到,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國東北黑龍江正經受到三大颱風「巴威」「美莎克」「海神」的影響,出現連續性降雨、大風等天氣,在農業上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颱風會給農作物造成什麼影響,又該如何避免,我們通過下文來一探究竟。
  • 《星露谷物語》農作物怎麼種植 農作物種植技巧分享
    導 讀 農作物是玩家在《星露谷物語》中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因此熟悉農作物的種植機制是很必要的,下邊就給大家帶來
  • 三大農作物之一——小麥種植各環節的高效技術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農業用地被城市 建設佔據,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外流失,這些都使我國 的糧食種植面臨了新的困境 。小麥作為三大農作物之一,其種植尤為重要。因此,要想切實提升小麥的 產量和品質,除了選擇好的品種外,更需要科學的種植技術。
  • 曾經畝收入超萬元的農作物,農民堅持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淨賺5000元,為什麼堅持繼續種植?「今年白朮行情一直下滑,批發價每公斤12元左右,平均每畝毛收入不足4000元,去掉成本種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村裡的劉大叔說道,今年,他種植5畝白朮獲得大豐收,到了白朮收穫季節,面對低落的行情,5畝白朮純收入在5000元多,讓他依然高興不起來。「2017年,白朮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收購價在公每斤26元以上,平均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劉大叔介紹,前幾年,由於白朮行情特別好,當地村民們紛紛跟風種植,一些租地大戶種植面積達到數百畝,造成白朮市場供大於求,白朮價格一直下滑。
  • 依託算法,讓農民種植做到心中有數
    農產品滯銷不僅損害農民的利益,也挫傷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積極性,更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農產品滯銷的原因很多。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努力從各個環節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比如建設冷庫儲藏產品、借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儘量減少農民的損失。而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依託大數據的算法可以對市場上農產品的供給需求提供數據參考,有望幫助農民從源頭上減少損失。
  • 《我的世界》盤點:農作物種植指南
    在《我的世界》生存模式中,種植農作物很重要,農作物的種植需要光、水和農田才能生長。種植前得先獲得鋤頭和種子,還得保證在水的旁邊轉化農田(水最多可灌溉四個方塊),大部分農作物可以不在水旁邊種植,但是水可以加快農作物的生長,木鋤只要砍樹利用原木就能製成,最普遍的小麥種子則可以通過除草獲得,南瓜、甜菜等種子就看運氣怎麼樣能不能得到了。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農作物可能會因為遭到踩踏、缺水和光而消失,所以可以在農田旁邊加上圍欄。
  • 江西省農作物因澇受災面積已超900萬畝 各地組織幹部群眾幫助農戶...
    央廣網九江7月17日消息(記者錢成 李竟成 謝元森 九江臺記者程玉香)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根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的信息,7月以來,江西全省農作物因澇受災面積已經超過900萬畝,其中,早稻的受災面積最大,超過了400萬畝。
  • 農作物防洪澇災後補救有高招(收藏)
    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小編給農民朋友們支支招,教大家一些農作物在受災後的補救措施,希望能有所幫助。首先小編先整體總結幾點,供大家參考:1、大水過後要抓緊疏通水溝水渠,及時清理溝渠垃圾。2、將溝渠挖深,清淤,便於土壤利水,讓土壤幹得更快。3、淹水的土地基本過於板結,注意要充分曬乾,結合深耕增施大量有機肥(農家肥)。
  • 專家表示不要盲目跟風
    對於近來流行的超皮秒概念,專家提醒,超皮秒實際也運用皮秒技術,並不適合所有人,患者膚質不同,應根據醫生意見選擇美容方式,不要盲目跟風。 對於祛斑,調Q雷射、皮秒雷射各有不同 皮秒雷射的概念在網上炒得火熱,那麼皮秒雷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新媒關注:草果種植助怒江農戶脫貧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8日發表題為《怒江農戶改種草果 助力雲南脫貧》的報導稱,位於中國與緬甸邊境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隨著貫通全州的「怒江美麗公路」去年底全線通車,當地聚居的少數民族有了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渠道和改善生活的機遇。
  •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切勿盲目跟風理性吃瓜
    小編在這裡呼籲大家不要被輿論所引導,我們需要看到是辛巴在犯錯之後的態度,不要盲目的跟風,理性吃瓜。
  • 巴西農作物產量創新高
    巴西地理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巴西迎來農作物豐收,總產量較2018年增長6.6%,達到創紀錄的2.415億噸。巴西地理統計局預計,2020年巴西農作物產量將延續增長勢頭,達到2.432億噸。從產量來看,此次豐收主要受玉米增產驅動。
  • 兩塊錢一袋的小蘇打,就能預防農作物炭疽病、白粉病,你知道嗎
    對於種植經濟作用的農戶來說,想要提高經濟作用的產品價值,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是一季作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於草莓、辣椒、番茄、水果等常見的炭疽病、白粉病、霜黴病以及銹病,不及時預防就會造成嚴重減產,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各位農戶朋友分享一個幾塊錢的預防農作物病害的小妙招,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 浙江寧波北侖:珊瑚樹收購價暴跌 種植農戶很「受傷」
    珊瑚樹同時也是北侖區常見的一種經濟作物,尤其在白峰鎮南部,被很多農戶種植。去年,珊瑚樹的收購價格很高,這讓很多種植的農戶小賺了一筆,但是今年,卻出現了收購價格下跌的狀況。種植農戶驚呼「價格暴跌」近日,記者走訪了位於北侖南部的幹岙、下陽、陽東等幾個村莊,了解珊瑚樹收購的情況。一些農戶向記者反映,珊瑚樹的收購價格持續下跌。
  • 航拍秋收:江蘇各地農作物喜迎豐收
    泰州興化水稻種植面積為137.97萬畝,由於品種選擇、播栽技術和田間管理等方面措施得當,豐收已成定局。興化市農技推廣中心作栽站副站長王繼漢表示,今年水稻畝均產量已經突破650公斤,全市水稻總產有望超過90萬噸,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   蓮藕、玉米、紅薯等農作物也陸續迎來收穫季。
  • 星露谷物語農作物種植條件一覽 種植季節與周期
    就拿農作物為例,種植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還有一定的收穫周期。得掌握好這些信息,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牧場主。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星露谷物語農作物種植條件一覽,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哦。   重要提醒:許多農作物換季要枯萎的,所以看到季節日期,可別血崩了,一夜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