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2020-12-03 澎湃新聞

距離你上次體檢,

已經多久了?

大部分人年年都會體檢,

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

卻又突然查出癌症,

而且一查出來還是中晚期!

難道是做了「假體檢」?

其實,

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

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

體檢中的一些項目

查不出早期癌症

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

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

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小貼士

在篩查早期肺癌上,低劑量螺旋CT雖效果不錯,但仍具有一些潛在的危害,如輻射危險和過高的假陽性結果,因此不建議40歲以下人群每年檢查。

用CT篩查乳腺癌

檢出率不高

將CT用於乳腺癌檢測,存在檢出率不高的問題。

醫生告訴你

目前,「B超+鉬靶」是篩查乳腺癌的最佳組合。

但進行鉬靶檢測,會受到低劑量X射線的輻射,因此不主張每年都做。

而B超具有無創、安全、檢出率高的優點,如果通過B超發現問題,再做鉬靶檢測進一步確認,這樣更為合理。

化驗指標查胃癌

根本查不出來

「做個胃癌化驗指標檢測吧?」一些體檢機構會推薦你做這個項目,但其實根本查不出來胃癌。

實驗室化驗指標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還可以,但如果用這些指標來篩查胃癌,則未免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它們在準確性上還達不到要求。

醫生有話說

胃鏡才是最為標準、精確,是篩查並確診胃癌的首選。

但胃鏡的費用相對高、痛苦更大,是侵入性的檢查,故如果首次胃鏡體檢的結果是良性,之後每5年做一次即可。

但如果體檢結果發現胃部有異性增生(例如炎症)、萎縮、胃潰瘍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則除了治療這些疾病外,體檢的間隔時間最好為2~3年。

「前彩」查前列腺癌

可能連確診作用都沒有

很多體檢裡有一項是腹部彩超,而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在體檢中往往還會多加一項叫「前彩」——前列腺彩超,通過彩超來篩查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如果加上了這一檢查,體檢費用陡然上升不少。

前列腺彩超的確常被用來檢查前列腺癌的情況。然而對於健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篩查早期癌症。

可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的作用都沒有。

醫生有建議

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

因為PSA價錢更加低廉,可以排除假陽性問題,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目前的防癌體檢只能針對大多數常見的以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一些發病率較低、病情隱匿的惡性腫瘤很難通過現有的體檢項目發現。而且,防癌體檢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次體檢只能反映現階段的身體狀況。

因此,

選擇值得信賴的體檢機構,

構建良好的個人健康管理檔案,

才是抵禦癌症的重要堡壘。

體檢報告中的

異常指標

在拿到體檢報告的那一刻,

一些看上去挺嚇人的醫學名詞

比如甲狀腺結節、肝臟鈣化灶、

心臟早搏…

會讓人被嚇出一身冷汗

這些病日後會不會發展成癌?

甲狀腺結節 90%都是良性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

看到「甲狀腺結節」後,

就擔心「甲狀腺結節」發展成癌,

這個認知誤區一定要更正。

臨床證據表明

良性甲狀腺結節基本不會轉「惡」。如果是惡性的,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如果不是,就很難再發生惡變,大家要消除對結節的恐懼心理。

事實上,9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是,如果出現以下3種情況的「甲狀腺結節」時,就要特別注意了,需要考慮切除:

1.直徑大於5釐米,並引起壓迫症狀,出現聲音嘶啞時;

2.惡性結節,若彩超顯示結節是實質性包塊、砂礫狀微鈣化、邊界不清楚、血流豐富並伴有淋巴結轉移時,則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

3.影響甲狀腺功能,有些結節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如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的患者,可採用手術切除的方法,一是讓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二是消除結節。

肝臟鈣化灶

一般無需治療

醫生甲

肝臟鈣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檢出率較高,肝臟鈣化灶既不會自行消退,也很少繼續發展,一般沒有症狀,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無需治療。

醫生乙

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鑑別。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

但有一種要注意

當體檢心電圖報告

出現了「竇性心律不齊」,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慌,

擔心自己得了心臟病。

其實,

並非所有的心律不齊

都為疾病狀態。

如果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無需過分擔心,這種現象並非病理狀態。

但有一種心律不齊需要注意,那就是——早搏。

路人甲

什麼是早搏?

醫生告訴你

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當常規心電檢查發現早搏時,應再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早搏總數。

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就診,明確是心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造成。

體檢既要查得勤

也要查得對!

如果有條件,

可以在體檢前諮詢醫生,

結合身體狀況和家族病史,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

來源:央視網、中國新聞網、新聞坊、FM93交通之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關鍵是要查對項目……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趙朗 攝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
  • 細思極恐!​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附看病小...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得有多勤關鍵在於查得對不對!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趙朗 攝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
  • 【反思】為何年年體檢,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原來,我們都做錯了...
    導 讀 Introduction 說起體檢,很多人都會年年體檢,單位也會組織大家每年體檢。不過,很多人體檢完都沒有發現問題,但卻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 這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為什麼癌症偏偏盯上你?就憑這幾點…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文稱:過去40年,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佔比,從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負擔日益加重。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症真的是一發現就晚期?癌症到底該怎麼預防呢?這篇癌症科普文章,建議每個人看三遍……哪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細思極恐!科學家人猴胚胎計劃中止 2年年成功培育過人豬胚胎
    細思極恐!科學家人猴胚胎計劃中止 2年年成功培育過人豬胚胎  Emma Chou • 2019-08-03 17:19:54 來源:前瞻網
  • 三個「簡單」的科學理論,每個都讓人細思極恐
    隨著對自然的不斷探索,依據已發現的實事,越來越多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們提出。而這些被提出的科學理論中,有一些理論卻讓人細思極恐,下面就挑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理論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費米悖論相信對外星人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對這個著名的悖論都很熟悉。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
    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時間:2017-03-29 23:3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巨蟒肚內驚見好友 5公尺大蛇活吞人類細思極恐 近日,印尼一偏遠村落發生了一起蟒蛇吃人的事件,親友及村民外出尋找,在巨蟒肚內驚見失蹤好友,雖然其面部已難以辨識,但從靴子還是確認了死者就是失蹤的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熱衷體檢的中國人,為啥癌症一查還是晚期?
    隨著癌症發病人數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對體檢很上心。  人們對體檢抱有篩查癌症的期待,甚至不少人直言體檢就衝著篩查癌症,每年都踴躍參加,抽血、拍片、尿檢、指檢統統不落。  然而,近年來打臉新聞也不少:  原因有三:  一是技術有限。
  • 每一幀畫面都令人細思極恐,必須安利這部科幻驚悚片給大家
    倘若將科幻、驚悚、恐怖等元素都聚焦都一部電影中,會給觀眾帶來一種怎樣的視聽體驗呢!於是,「連吃敗仗」的環球影業就這樣,憑藉一部恐怖片翻身了。01錯失約翰尼·德普,環球影業並未敗前段時間,美國環球影業出品的小成本恐怖片《隱形人》,相信許多小夥伴都看過了。好不誇張地說,這部作品時近年來筆者最喜歡、評價最高的恐怖片。
  • 這款APP,細思極恐!
    這款APP,細思極恐!(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原標題:《這款APP,細思極恐!》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所謂細思極恐是一個現代網絡興起的流行用語,意思是初看沒什麼,仔細想想,就會感到越來越恐怖,而且越思量越恐怖,最後恐怖到極點。那麼人類有些什麼可以細思極恐的呢?其實也可以說很多很多,每一件事情細思一下,都有極恐之處;但也可以說沒有,人們天天過生活,如果有那麼多的極恐還咋活?有這種情結的人是過於矯情罷了,沒事找事。既然矯情,今天就也來矯情一下,先說說大與小。
  • 腫瘤指標都正常卻是肺癌晚期?項目錯了就是「假體檢」
    腸鏡檢查,醫生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確定為癌症晚期。為什麼一查竟是癌症晚期?湖北省腫瘤醫院腹部內科主任徐慧婷表示,儘管有一部分人每年都做去醫院進行體檢,且雖然大部分體檢中包括癌胚抗原指標,但該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患結直腸癌,甚至直到晚期,該指標也還處於正常範圍值。因此,根據此標準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並不能獲得準備結果。健康體檢的常規設備難以發現早期腫瘤。
  • 大部分肺癌被發現就已晚期?X光片、CT、腫瘤標誌物,肺部體檢該選...
    案例1:深圳78歲李大爺年年體檢,身體也一直不錯。可從去年11月底起,他開始不停地咳嗽咳痰,隨著時間推移,到醫院做了胸部CT檢查後發現右肺腫物。  「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也都檢查了胸部X光片,怎麼一直都沒發現?」李大爺覺得奇怪。(來源:南方都市報)  X光檢查,也叫拍片子,它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檢查時就像給身體拍了一張平面影像的照片。如果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但洗片後會呈現出白色。
  • 未來: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用「細思極恐」這個詞可能誇張,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也就是說這個詞裡面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雖然這些電影和電視劇最後都通過人類自身的力量以喜劇收尾,但是畢竟是影視,帶有演繹色彩。其實,我每次看這類題材的電影,我都擔心萬一控制不住咋辦?
  • 細思極恐!紀曉嵐在《山海經》中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要極力銷毀?
    紀曉嵐在《山海經》裡面,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要極力銷毀?有人認為《山海經》出自唐虞,原書在虞夏成書,是隸屬於先秦的古書甚至更早。不管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山海經》是一本古書無疑,而這本古籍裡面,更是記載了很多「荒誕不經」的怪物、人種,更為奇怪的是:很多記載的物種在今天的中國沒有發現,卻在遙遠的非洲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