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為什麼癌症偏偏盯上你?就憑這幾點…

2020-11-27 上遊新聞

本文專家:段洪剛,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

面對癌症,大家往往都是談癌色變。

這一恐懼的來源並不是空穴來風,近40年來,中國的癌症負擔也大幅增加。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文稱:

過去40年,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佔比,從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負擔日益加重。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症真的是一發現就晚期?癌症到底該怎麼預防呢?

這篇癌症科普文章,建議每個人看三遍……

哪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胰腺癌

胰腺癌,常被稱為癌中之王,生存率較低,早期的胰腺癌,大多沒有任何的臨床症狀,在確診的時候已是中晚期,很難治癒。

肺癌

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它是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肺癌症狀常較輕微,甚至可能沒有任何不適。

肝癌

早期肝癌的症狀一般沒有明顯特徵,中晚期會伴隨肝區疼痛、腹脹、乏力、消瘦等症狀。

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癌症本身的隱藏性較高

大多數癌症的潛伏期較長,無論是從癌基因突變還是從持續感染致癌病毒,到最終形成癌症,都很漫長。

在此過程中,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患者不易察覺,一旦出現了可感知的臨床症狀,往往發生了轉移,已是癌症晚期。

患者過於疏忽

部分癌症早期會有不特異的症狀,如乏力、咳嗽、輕微胸痛或腹痛等,但很多患者常常疏於診治,或者對體檢的異常指標,並沒有進一步明確病因,延誤了治療時機。

當發生嚴重症狀時再去就診,確診的癌症已到晚期。

沒有定期健康體檢

很多人自覺身體好,拒絕定期健康體檢,殊不知健康體檢可及時發現部分癌症。

例如,常規婦科檢查可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腸鏡檢查可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甲狀腺彩超可發現甲狀腺腺瘤。

突然出現哪些症狀,警惕癌症發生?

根據2019年11月5日英國研究者在《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的發文,通過研究8000名罹患12種常見癌症的數據發現,在20種症狀中,有13種出現在癌症早期,包括異常痣、乳房腫塊、絕經後出血、直腸出血、下尿路症狀、血尿、排便習慣改變、聲音嘶啞、疲勞、腹部疼痛、下腹部疼痛、體重減輕等。

所以,普通人一旦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就診。

需要強調一點:尤其要注意體重減輕。

2020年8月13日牛津大學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的研究顯示,體重突然減輕受試者的患癌可能性,是體重沒有突然減輕受試者的2倍。

普通體檢能檢查出癌症嗎?

答案來了:普通體檢≠防癌體檢。

普通的常規體檢,大多針對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而不包含癌症篩查。

所以,常規體檢並不能完全檢查出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變。

而防癌體檢是由腫瘤專科醫師利用專業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針對癌症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全面腫瘤篩查,其更有針對性,可發現常規體檢檢查不到的腫瘤特徵。

因此,想要篩查腫瘤,還是要做防癌體檢。

不同年齡段需要做哪些癌症篩查?

一般認為40歲是篩查癌症的一個關鍵時期。

除了常規檢查,不同年齡段的針對篩查項目也有所區別。

21~65歲女性:進行宮頸塗片和HPV檢測,篩查宮頸癌。

40歲以後的女性:進行乳腺癌的篩查。

男性和女性從50歲開始:進行大便隱血或腸鏡檢查,篩查結腸癌。

55歲到80歲的人群:如果有重度吸菸史,現在仍吸菸或在過去15年內戒菸者,應檢查胸部CT篩查肺癌。

如何預防癌症?

注意遠離電離和紫外線輻射

日常生活中,儘量注意遠離電離和紫外線輻射。

養成合理的膳食結構,均衡營養

控制紅肉類食物的攝入,選擇粗加工的穀物,同時增加對新鮮果蔬和低熱量食物的攝入。

適當的保持運動

成年人儘量減少久坐的時間,運動時間建議每周150分左右。

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保證每日7~9個小時的睡眠,推薦晚上10點至次日早晨6點。

同時,注意控制飲酒和戒菸。

保持良好心態

生活中要學會積極平和地處理事情,凡事不要過度焦慮。

定期體檢

每年安排針對性的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最後,也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17日,世衛組織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標誌著全世界194個國家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

讓我們共同期待癌症被消除的那天到來!

相關焦點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為什麼這幾年一得病就是癌症,癌症到底為什麼這麼普遍?
    但這其實並不完全真實。首先隨著醫學的進步,很多原先的絕症,比如破傷風,肺結核都已經可以治癒了。其他疾病能讓人死亡的越來越少,被治癒的越來越多。不可治癒的疾病大多都集中到癌症上去了,可不癌症就多了嗎。最典型證據就是,在癌症人數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人們的平均壽命反而延長了。癌症很多變成了慢性病。在過去,癌症那是得了就死,碰到就亡。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而根據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①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父親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他非常尊敬醫護人員,多次向他們表示感謝。住院期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盡心照顧,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父親住院期間,有關領導、親友前來探視,這給了母親和我們全家人極大的安慰,我們向所有關心我父親的領導和親友表示感謝!
  • 年輕人不得癌症?錯!這4個癌症晚期病例,都是年輕人!
    據全國腫瘤病登記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約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其中大城市中,癌症主要發病體現在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這三種情況。很多人認為癌症只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自己反正年輕,身子硬是得很呢!
  • 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偏偏就患了癌症呢?腫瘤專家說了真心話
    被確診為癌症後,人們都會表示恐慌,絕大多數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表示質疑,就像題目那樣,哪些每天抽菸喝酒熬夜的人都健健康康的,而自己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患癌的偏偏是我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不喝酒不吸菸,為什麼還會患癌呢!癌症如何形成?
  • 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 癌症預防關鍵這幾點
    很多人頭上長包都不是太在意,幾點就消失了。其實這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雖然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提及和面對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頭上長包真的是癌症嗎?有什麼樣的情況是我們可以自己鑑別的呢?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癌症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頭上長個包,是我們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 局部晚期癌症還有救嗎?局部晚期並不等於癌症晚期,還有機會救治
    老李因為大便帶血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是局部晚期直腸癌,老李聽後被嚇到了,局部晚期是不是就是癌症晚期?還能治療嗎?其實,局部晚期,並不等於晚期癌症,癌症的分期有很多種方法,經常讓很多患者和家屬頭痛,搞不明白,今天曾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癌症晚期死前一周表現 這些食物能防癌
    對於癌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感覺離自己又很遙遠,每天都有很多的癌症患者離去,那麼癌症晚期死前一周表現是什麼呢?哪些食物能防癌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5、惡性腔內積液惡性腔內積液是惡性腫瘤的重要併發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但如處理不當可致迅速惡化以致死亡。發生惡性腔內積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胸腔內惡性積液約佔胸腔積液的1/4左右,引起胸腔惡性積液的腫瘤有:肺癌、乳腺癌、胸膛間皮瘤、惡性淋巴瘤和卵巢癌等。這些食物預防癌症玉米每天保證吃上一根玉米。
  • 晚期癌症的基因組藍圖特徵!
    儘管近些年來科學家們在癌症療法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癌症轉移、療法耐受性等依然是引發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繪製出了晚期癌症和治療後腫瘤的全面分子圖譜,同時還將全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與癌症患者的臨床預後進行了結合分析。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很多人都不願面對癌症,但是有時候,病情兇猛,不得不面對親人朋友的離開。癌症可以說是相當兇險的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癌症在臨時當天的表現。希望大家可以在沒有得癌症的時候做好預防。儘量遠離癌症。每個癌症在走向死亡之前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比較複雜,不是單一呈現的。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而B超具有無創、安全、檢出率高的優點,如果通過B超發現問題,再做鉬靶檢測進一步確認,這樣更為合理。化驗指標查胃癌 根本查不出來「做個胃癌化驗指標檢測吧?」一些體檢機構會推薦你做這個項目,但其實根本查不出來胃癌。
  • 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還能活多久?
    恐怕這是每一個癌症晚期家屬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遇到這樣的病人,家屬總是很急切地想知道病人還能活多久。至於為什麼想知道,是想做好心理準備,還是想看看值不值得治療,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只能告訴他們,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 癌症晚期,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回家?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就是認為晚期癌症都肯定不可能治癒,只能等死,所以就總是有人問:晚期癌症還有必要治療嗎?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典型的答案就是不要治了,治也是白治。不少醫生也是,病人一診斷出癌症而且是晚期,就把家屬拉到一邊,說你看這癌症都晚期了,沒幾天活了,省點錢回家想吃什麼就給吃點什麼。家屬本來就早有耳聞癌症就是不治之症,現在醫生都這樣說了,當然更是深信不疑,於是一千個感謝一萬個道謝地辦理出院回家等死。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ABO血型為什麼與癌症發生有關? 時至今日,ABO血型與癌症發生與發展有關的潛在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清楚。 其實,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了。
  • 我國癌症發病率世界最高?不要自危,做到哪些癌症也望而卻步?
    但是癌症的患病因素複雜且多樣,誰也不能確保自己就一定不會患上癌症,面對癌症這一惡性疾病,更多人流露出的是恐懼與無奈。但是既然治療的難度很大,那就可以養成一些好習慣,對癌症產生自然的「免疫」,不要成為被癌症盯上的人。哪些習慣能夠讓癌症望而卻步?
  • 一忽視變成「癌症患者」:出現5種症狀,可能已經到「中晚期」
    「癌症」就像是死神化身一般,只要出手往往箭無虛發!每年我國新被確診的患者有300多萬人,而死亡患者則達到了200多萬人!單從這一數據上來看,和癌症抗爭到最後的結局,大部分患者都是以死亡而做了最終告別!癌症的死亡率的確相當之高,這背後的原因除了與癌症本身的惡性質有關,最大的難題就是「早期難發現」。在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有近70%都是確診就到了中晚期階段。患者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最近才出現了明顯感覺,但偏偏就到了中晚期!癌症就是一種惡性腫瘤,身體某一處器官或組織細胞發生變異、開始惡性增殖並生成腫瘤。
  • 當你知道家人已經是癌症晚期,你還會竭盡全力去治療嗎?
    一說到癌症,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沒得救了。即便我不斷科普,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待醫學問題時沒有基本的辯證思維,不懂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癌症包括很多不同的病情,單從分期角度有早期和晚期,你當然要區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和晚期癌症怎麼能混在一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