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偏偏就患了癌症呢?腫瘤專家說了真心話

2021-01-13 鮮果健康

被確診為癌症後,人們都會表示恐慌,絕大多數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表示質疑,就像題目那樣,哪些每天抽菸喝酒熬夜的人都健健康康的,而自己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患癌的偏偏是我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不喝酒不吸菸,為什麼還會患癌呢!

癌症如何形成?

癌症指的是,那些發育異常的細胞,並且已經失去了控制,具有滲透和破壞正常身體組織的能力,可以擴散到全身。

如果從微觀的角度來說,癌症的本質就是基因突變。

每個細胞內都攜帶著大量的個體基因(DNA),而每個基因都暗藏著一定的指令,包括細胞應該如何生長和分裂,而指令的錯誤,容易影響細胞原本的正常功能,並且會導致細胞的癌變。

是什麼導致細胞的基因突變呢?

遺傳:有一部分基因是遺傳的,可能來自你的父母,當然,這種類型的突變,只會佔一小部分。

環境:有一部分人,並沒有家族的癌症史,可能受到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空氣的汙染,輻射,致癌化學物質、吸菸、疾病等。

細胞自身:我們身體的細胞,每分每秒的都在生長,複製,新舊更替,而每一次複製,細胞都可能會由於錯誤的複製,而發生突變,從而癌變。

這些才是危險因素,需要注意

1、年齡

癌症的形成,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好多癌症患者的年齡集中在50歲以上,並且年齡越大,患癌的概率就越大。

2、習慣

一些生活習慣會增加患癌的風險,當然,包括吸菸喝酒,也要注意不要過度暴曬,也需要注意體重的保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等。

3、家族史

在上文也已經說過,如果在親代或者子代中,有癌症的疾病史,那麼突變的基因,也有遺傳的可能。但,即使擁有同樣的致癌基因,也不意味著基因一定會表達,只是患癌的概率會大些而已。

4、健康狀況

一些疾病也會增加患癌的概率,比如潰瘍性結腸炎、高危型HPV感染等,這些都是會增加癌症風險的。

5、環境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可能會有有害的化學物質,從而增加了你的患癌風險。即使你不吸菸,但吸二手菸同樣會增加患癌風險。在生活或工作接觸石棉或苯,也可以增加患癌的風險。

癌症,預防為主

戒菸少酒:不僅讓自己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而且還能省下一筆費用。

防曬:紫外線可能會增加患皮膚癌的概率,外出可以穿防曬服或塗防曬霜。

控制體重:肥胖可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只靠健康飲食、積極鍛鍊其實還不夠,最重要的是一顆「紅心」。

癌症篩查:根據自身的情況,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做一些必要的癌症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對於一些病毒感染,包括B肝、HPV在內,需要及時治療。

相關焦點

  • 抽菸喝酒後,喝杯茶就能「陰陽協調」?答案很多人都想不到
    丈夫明明身體不好,醫生也明確建議他儘量戒掉菸酒,可是自己剛出差那麼幾天,丈夫就完全開了玩笑,把家裡搞得一團糟,這種抽菸喝酒的危害他都沒想到。小麗越想越氣憤,一時竟說出這句話來。華子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忙陪笑道:「待會我去收拾吧,哎呀,這個人不抽菸不喝酒還有什麼意思,再說,你出差的這幾天,我天天都在喝茶,人家都說,經常喝茶可以抵消抽菸喝酒對身體的傷害,我這個正反面,不就是陰陽調和嘛。」小麗本來就很心軟,見他說話一本正經,也被哄得目瞪口呆,便沒有多想,而是總覺得華子的話不太可信,於是乎在後臺給小妙發了一封私信。
  • 「不抽菸不喝酒算男人嗎?」看看人家漂亮小姐姐怎麼說
    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不抽菸不喝酒算男人嗎?發問的小哥哥說身邊的朋友都抽菸喝酒,就自己不抽菸不喝酒,因而總被朋友嘲笑,說他不抽菸不喝酒不算男人。 前兩天看到了一個街頭採訪視頻,截圖讓大家一起看看漂亮的小姐姐們是怎麼看待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
  • 大象為什麼很少患癌症
    【《今日美國報》10月8日報導】題:科學家發現大象很少患癌症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大象應該很容易患上癌症。    癌症是一種老年疾病,而大象能活到70歲。在如此長的一生中,大象增重很多———從200磅(約90.7千克)的幼象迅速長至12000磅的大傢伙。
  • 不抽菸女性也要警惕肺癌
    在對李女士肺部結節進行系統性評估後,該病灶適合行肺段切除術,該手術方式是近年來才新興的一種手術方式,需要外科手術醫生非常精細的操作,如抽絲剝繭一般,對於早期肺部腫瘤在完整切除病灶範圍的同時保留正常的肺組織,創傷小,恢復快。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一半的癌症可以預防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是什麼,全球最權威的腫瘤研究協會之一,每年都會開年會探討全球腫瘤研究新進展,如果有一天那些民間流傳的各種偏方若能在AACR上像全球做報告證實他們的有效性,那才是真的有效,不然可以認為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
  • 得癌症是「運氣不好」? 專家:又是誤導!
    「為什麼是我?」這是所有腫瘤患者得知診斷結果後問的相同問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似乎想回應所有腫瘤患者疑問。針對「66%均是在DNA複製過程中發生了隨機錯誤而引發細胞變異所致」這一說法,王健仰表示,這只是顯示幹細胞越多,DNA複製的次數越多,基因隨機突變也越多,這與癌症的高發存在關聯,但不等於癌症66%由基因隨機突變造成的。王健仰以人的體型大小為例對記者解釋說,一個體型大的人幹細胞是不是就比體型小的人多呢?是否意味著幹細胞數量的越多,得癌症的機率就越高呢?顯然不是這樣的。
  • 「養生知識」一個人不吸菸不喝酒,最多能活多久?健康專家告訴你
    但是在這樣司空見慣的場景裡,往往老人以及女性朋友有件頭疼事,男人們趁著「機會」抽菸喝酒更厲害了,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那麼,如果說一個人不吸菸也不喝酒,會怎樣?明知有害,為啥還那麼多人抽菸喝酒?還是那句話,存在即合理。抽菸喝酒早已融入到我們生活之中,在社交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說在我國獨有的酒文化,民間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中醫裡也有用藥酒來緩解病痛。
  • 切除腫瘤,為何依舊會復發呢?一起看看下面這4點
    切除腫瘤,為何依舊會復發呢?實際上之前我們就說過,如果是良性腫瘤,清除之後,一般情況就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如果確診是良性腫瘤的話,你就無需過多的擔憂。可是如果是惡性腫瘤的話,惡性腫瘤本身有非常快的生長發育速度,並且惡性腫瘤也會破壞我們的身體組織,更嚴重者腫瘤會發生轉移導致併發症的發生。
  • 34歲程式設計師不抽菸不喝酒竟得了腎癌化療一個月後去世!醫生嘆息這...
    提起癌症,人們往往談虎色變! 醫生檢查後發現,小龍泌尿小管上皮系統存在惡性腫瘤,也就是腎癌,並且腫瘤細胞已經擴散,無法手術。聽到這樣的消息,小龍當時就暈倒了,經過化療後一個月,小龍去世…… 家人痛定思痛,總覺得小龍還很年輕,不抽菸不喝酒,咋會得腎癌呢? 醫生向家屬解疑:腎癌多發生在30~50歲,雖然在抽菸酗酒男性群體中多發,但是像小龍這樣的案例也是沒有。不規律飲食,熬夜,長期緊張的神經,最終奪走了這個年輕人的生命!
  • 每天有1萬人被確診癌症!癌細胞最喜歡這4類人,真希望你不在其中
    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曾發布一組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一般針對腫瘤數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都是滯後3年,本次公布的是2015年的全國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情況。> 抽菸喝酒人群 很多人喜歡抽菸喝酒,菸酒中的有害物質是非常多的。
  • 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會不治而愈,醫生說有三種可能性
    我們經常聽說這樣的事情,某某在哪個醫院診斷為癌症,醫生說已經是晚期了,沒有治療價值了,回去等死吧。患者回去以後,該吃吃, 該喝喝,沒想到活了幾十年,啥事都沒有。這種情況存在嗎?我只能說,有這種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可以說是萬裡挑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的概率。今天曾醫生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的人癌症可以「不治而愈」。
  • 嗜好喝酒抽菸請別常喝濃茶
    那人們是否就會缺少蛋白質呢?陳博士大聲說「NO」!她告訴大家:人類吃大量肉食類的東西,只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免疫系統,從素食中反而能吸收很多植物蛋白。  她指出,肉類是人的奢侈品,而不是每天的必需品,因此,大家平常提倡的「吃肝補肝、吃腦補腦」的說法是錯誤的。
  • 家族中4人確診同類癌症,難道癌症真的會遺傳?
    為什麼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會前後患上兩種看上去八桿子打不到一起的癌症呢?家族中4人確診同類癌症,難道癌症真的會遺傳? 癌症會遺傳嗎? 癌症不是遺傳病。
  • 醫生說腫瘤切得很「乾淨」「徹底」,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轉移呢?
    手術室外的談話間,醫生向家屬告知術中情況,大多會說腫瘤切得很徹底、很乾淨,聽到醫生這麼說,大家心裡也會得到暫時的慰藉,以為「徹底」「乾淨」就不會復發,至少不會短時間內復發,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又復發、甚至遠處轉移,為什麼呢?其實復發包括局部、區域復發以及遠處轉移。
  • 腫瘤沒那麼嚇人,它就是一種慢性疾病
    調查組發現當地人吃飯吃得很燙,食管黏膜上皮被反覆燙,所以林縣就比其他地區的人更容易得癌症。這說明食道癌跟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還有普遍存在的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都會導致患癌機率增加。事實上,防癌成本遠低於治癌成本,只有做好了預防,才能在源頭上降低發病率。
  •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有人說南懷瑾老師抽菸喝酒,不戒葷腥,是假學佛。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淵回需要說明的是,南懷瑾老師雖然抽菸,但是並不飲酒,並不吃葷腥。所以,在外面說南懷瑾老師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完全是別有用心的胡編亂造。南懷瑾老師確實是抽菸的,但是他老人家絲毫沒有為自己抽菸開脫過。抽菸對身體有害,南懷瑾老師多次叮囑年輕人不要學他抽菸。抽菸是妨礙人入定的,南懷瑾老師也不僅一次提到過抽菸害處缺點。
  • 癌症都逃不開化療?偏偏此類患者幾乎不用化療也能好!
    「醫生,為什麼同樣是乳腺癌,她的類型跟我不同?」 「為什麼分期相同,但有的生存期更長,有的很快出現轉移?」 「為什麼這類型乳腺癌,可以不用化療藥?」
  • 美國腫瘤研究教授:喝茶多攝入薑黃素可有效防癌
    茶葉中國11月18日訊 對於談癌色變的人類,該如何預防癌症?日前,禪城中心醫院邀請到美國德克薩斯州腫瘤研究教授李孟鴻傳授預防癌症妙招。李孟鴻教授指出,在現有癌症的種類中,位列第一的當屬肺癌,其次是肝癌。而導致肺癌的頭號殺手則是吸菸。「95%的肺癌患者都是跟抽菸有關,早起吸菸比不吸菸的人壽命要少10年。」
  • 食物和癌症的關係,預防癌症的營養素有哪些?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食品中的癌症風險 致癌因素非常多,我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有癌症隱患的行為,比如說抽菸、喝酒,環境汙染等,都是非常大的癌症隱患。相關閱讀世界癌症報告:中國發病率第一,這些行為正在養癌細胞...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時候,腫瘤標誌物出現異常也有可能是身體的細胞受到了某種外界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種應激性反應,並不代表細胞發生了惡變。但是,有的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和特異性有限,在檢查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漏檢或者假陽的現象。所以,有的癌症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可能沒有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即使如此,醫生也需要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結果來幫助患者判斷病情,監測治療效果、了解預後和復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