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蔓延,疫情此起彼伏,2020是多難的一年。
但,2020也是航天之年,是新國貨的智造之年。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點火升空,並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中國與火星的親密相處自此開啟。
火星表面崎嶇不平。圖片來源:NASA
在此之前的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的任務序幕。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意味著在歷時近30多年後,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正式完成,這也是目前全球最精準的導航系統。
北鬥導航系統賦予國家的巨大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同時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據報導,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已在各地建設和運營2600多座北鬥地基增強站,構成了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並宣布將完成全球200座框架站部署,讓海外用戶獲得北鬥系統的動態亞米級、靜態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
如今,北鬥正在進入各類應用場景,基於高精度時空智能服務平臺,國家電網、小米、華為、一汽、蔚來、大疆創新等大批企業都用上了北鬥。
依託千尋位置提供的北鬥高精度時空智能服務,「全球首款北鬥高精度定位量產智能車」——廣汽新能源埃安V也與今年6月16日正式上市,並搭載了由「中國版高精地圖、高精雷達、智能攝像頭」組成的三重感知技術,具備了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米級授時的能力,成為同級第一款裝備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
此外,其配備的廣汽新能源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集成5G+C-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讓高精度定位可以為整個聯網交互系統內的所有參與者賦予精準的時空標籤,可以實時知道自己開在哪一個車道更加安全可靠,而搭載的華為新一代5G車載模組和巴龍5000 5G晶片,可以實現傳輸速度超4G百倍,時延僅為4G的1/50,連接百萬終端……
古有嫦娥仙子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而今有國之航天事業的崛起和科技創新的日新月異,無論怎樣,和人類對宇宙的千年敬畏一樣,相信更多的國貨品牌將一如既往地在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智造之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