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非典型冠軍」林丹,與中國體育巨星時代一起落幕

2020-12-03 澎湃新聞

林丹,正式告別了他深愛的羽毛球。

他出自舉國體制下的金牌之師,成為羽毛球運動的代名詞;徵戰賽場之餘,也在商界和時尚界齊頭並進;斬獲冠軍無數,卻不想用金牌去證明自己……

或許,在中國體壇,沒有哪個運動員再像林丹這般個性張揚,又特立獨行。

8年前,臨近倫敦奧運會,林丹力排眾議敲定了自傳的書名——《直到世界盡頭》。這齣自於他最喜歡的《灌籃高手》片尾曲。他曾設想過,在這首BGM下各種各樣的退役場景。

8年之後,37歲的林丹用寥寥不足500字,代替了曾經種種繁蕪的設想,突如其來地完成了最簡單的轉身——「2000-2020,整整20年,我也要跟國家隊說再見了,原來說出口真的很難。」

在又堅持了四年後,林丹毅然決然,卸下無數榮耀,親手關上了自己第五次參加奧運會的大門。

姚明、劉翔、李娜、林丹……一個屬於中國體育的巨星時代也就此畫上休止符

林丹和李宗偉惺惺相惜。

傳奇都在看不見的背後

在常人眼中,堅持到37歲的年紀停下來,是需要勇氣的。

但對於林丹,勇氣只是夢想的一部分。

早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衛冕奧運金牌,書寫一個時代的超級丹就可急流勇退,但他選擇繼續。

繼續意味著日復一日的訓練,紛至沓來的追趕者,還有經年累月積攢的傷病,沒有人會在與時間競逐的比賽中笑到最後,林丹也不例外。

去年,他連續輸球的那段時間,網絡上就出現了各種聲音,甚至有矛頭直指「林丹壓制了年輕球員的成長空間」。

曾在賽場互為對手多年的馬來西亞名宿黃綜翰,形容林丹為「逆天而行」。失落之間,林丹只是淡然道,「所有的難,與你的夢想比起來,可以說都不算什麼。」

誰都知道,東京是他職業生涯最後的夢想,他當然可以選擇離開,一旦轉身周遭的指責和自加的壓力都會煙消雲散,但他偏偏執著以待,

「留下就是要面對很多,有些必然是不好的。但質疑、壓力,跟你的理想、夢想來比的話,我覺得都算不上什麼。

裡約奧運之前,林丹本可「激流勇退」。

這並不是他說說而已,長達20年的國家隊生涯中,他從來沒有把自己歸類為天才。

2004年雅典奧運會,「超級丹」的頭銜給了年輕的林丹前所未有的壓力,首輪出局讓他被戲謔為「林一輪」——出局當晚的憤懣、懊悔和煎熬成了他真正崛起前的最後一課。

多年後回首這段經歷,林丹曾向澎湃新聞記者坦露心跡,

「我重振旗鼓的原因是我沒有退路,我沒給自己找藉口,也沒給自己任何餘地,把一切看得很淡。」

他說自己從來不是一個愛找藉口的運動員,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

在北京奧運會前,他一直在和自己較勁,幾乎每場訓練都會摔拍。在鋪天蓋地的壓力面前,他挺得過來,以一場兌現天賦完美比賽力克李宗偉,拿下了職業生涯第一枚奧運金牌。

那個時候的他,覆蓋全場、進攻兇悍、爆發力驚人,但為了進一步增加統治力,他仍在2008年後開始痛苦的技術轉型,增加防守線路、加強控制和拉吊。

在國家隊,林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連隊內訓練賽都不願意輕易丟一分。對於自己的要求,他近乎苛刻。

林丹倫敦奧運會留下的經典鏡頭。

倫敦奧運會後,林丹休整了近一年的時間。有人猜測他行將退役,但2013年世錦賽上,排名跌至286位的林丹持外卡參賽奪冠,創造了歷史。

當人們把這一切視作奇蹟時,卻並不清楚,在遠離比賽的近一年裡,無論是度假還是出席商業活動,林丹都會把體能教練帶在身邊,哪怕一些活動佔用了訓練時間,他也會自覺補足,「我希望自己回歸時和一年前的自己沒有區別。如果做不到,我寧願不回歸。」

有時候和教練談心,他也會被問到啞口無言,「教練總問我為什麼我這麼拼?」最後教練自己得出結論:和那些同年的或比他小的運動員相比,林丹也許更熱愛這項運動。

這些看不見的細節,締造了一個「超級丹的時代」:

職業生涯666場勝利,83.4%的超高勝率;

81個冠軍頭銜;

66個單打冠軍;

20年20個世界冠軍;

拿下6次湯杯5次蘇迪曼杯;

5次問鼎世錦賽;

2次奧運摘金;

唯一個雙圈大滿貫羽球選手。

對於這些榮耀,林丹的解讀仍舊特立獨行,「對有些人而言,一直拼到最後並贏得冠軍,人們就自然會發現這個人的獨特和不同。所以,如果我不堅持到最後,就會泯然眾人。」

若不是年齡和傷病,以及新冠疫情,還有延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林丹或許會選擇拼到最後,只是一切沒有如果。

林丹和妻子謝杏芳。

文身、經商,一個非典型冠軍

與如今生活在團隊「深閨」中,以社交網絡示人的年輕運動員不同。在絕大多數體育記者眼中,林丹自然而不矯飾,是很好的採訪對象。

他不繞圈子,也很少說套話,談及自己偶爾情緒失控也毫不避諱,從教練和自己的層面去剖析;即便是奧運冠軍也一樣和一起搭車的記者聊美食拉家常。

或許,林丹從來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中國傳統運動員,他顛覆了人們對於中國奧運冠軍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

他身上有多處個性化的文身——「可能在文身的過程中,會違背部隊的一些要求,但是文身不代表我不忠誠於我的部隊。」當年他並不避諱外界的疑問,卻不願解釋。

很多人對文身有褒貶不一的理解,林丹看來卻很有意義,特別是他左下臂的五星文身,「它們對我來講是一個曾經戰鬥過的領域,意味著自己創造的成績和成就的歷史。

除卻文身,運動員時期涉足經商和時尚界也曾讓他飽受非議。

2009年,他與李寧品牌合作開闢同名的LD系列。2014年,脫下軍裝的林丹開始涉足商業領域,先是與一家韓國咖啡連鎖店達成商業合作,隨後自創的內褲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一度成為話題焦點。

彼時,在社交網絡上,對林丹當老闆也有著涇渭分明的評價:有人認為這是運動員多元化,拓展領域的一個嘗試;同樣也不乏關於運動員不務正業的質疑。

林丹擲地有聲地回應,自己把90%的時間投入在訓練和比賽中。「從未有人質疑自己的訓練質量」,因為哪怕缺席了一堂訓練課,他也會自律地找時間補回來,「我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

林丹就是這樣一個「不安分」的人。

林丹出席自己內褲品牌發布會。

他不否認在中國現行的體育體系下,運動員作為個體去拓展自身價值還有不少空白,他想仿效莎拉波娃、貝克漢姆和C羅,在多個領域嘗試跨界,並毫不掩飾商業市場的野心。

於是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改變中國體制內運動員給大眾留下的世俗印象。

「這可能是中國體育思維的某種蒼白,大家很少想到這些。」林丹骨子裡一直把自己當做職業運動員,「儘管我處於體制內,但從來都把自己當職業選手來要求。」

2015年,林丹更是跨出了體制內運動員從未有過的一步——他以「單飛」的模式,與贊助商尤尼克斯籤下了10年總價1億元的個人贊助合同,比賽中不再使用國家隊贊助商李寧的球拍和球鞋。

但在籤約儀式上,林丹卻直言「從未想過挑戰體制」。

無論是文身、經商還是籤約個人贊助商,林丹多元化的發展離不開羽毛球隊上下創造的寬鬆管理模式,但據說他也上交了15%的分成。

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體制內冠軍得到了商業領域和娛樂產業的眾多追捧,巔峰時期,林丹的贊助商多達20個,不乏萬寶龍、吉列這樣的大品牌。

但有時候命運的翻覆就那麼微妙。當裡約奧運會後的出軌事件公之於眾後,不少贊助商紛紛遠離,林丹原本構築的龐大商業帝國開始解體,他的內褲品牌也因為風波的影響和經營不善不得不暫時停擺。

不過,在過去的四年裡,超級丹並沒有停下轉型發展的步伐。他多次現身娛樂節目,籌備個人紀錄片和電影,甚至如今依然擁有5家公司,這些都將為他未來的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林丹不變的軍禮。

結束一個時代,留下更多思考

對於羽毛球這樣的非職業化運動而言,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似乎以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來劃分。

林丹並不喜歡這樣以金牌衡量一切的方式,特別是北京奧運會奪冠後,他開始思考自己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2012年初,這個問題開始有了清晰的答案。出席倫敦的勞倫斯頒獎禮的他突然醍醐灌頂,「每一年我們中國體育界誕生這麼多的新科世界冠軍,不只是羽毛球這個項目。但真正有影響,或者像勞倫斯的主題『運動改變世界』,或是改變人生的,很多還沒能達到。」

「最主要的原因,首先要看這項運動是不是具備很大魅力,是不是讓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都很喜歡,是不是面向全球,具備商業價值。有了這個平臺,你才能去展現你個人的魅力。否則我覺得,就很局限。」

年輕時只想贏下每一場比賽的林丹開始超越輸贏的層面,「輸贏、冠軍,那些對我都不是最重要的,否則年復一年,只會讓我感到厭倦。」

他很清楚,在金牌之師,只有冠軍才能證明自己,但他選擇把推動羽毛球項目發展,作為自己存在的價值。

他並不在意對外界吐露心聲,坦承奧運金牌,還有那只有那不到一平米的冠軍領獎臺,並不是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舞臺

在多次採訪中,他都會戲謔反問人們「為什麼一定要贏?」——他不想被人誤解:林丹這樣的超級巨星只要想贏就一定能贏,因為成功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在面對李宗偉的第二次奧運決賽對決前,他唯一的想法只是:

比賽可以輸,但不能讓他輕易地贏。

他不厭其煩去糾正大多數人傳統狹隘的體育觀、勝負觀和金牌觀。他說直到年近30歲,才真正發現羽毛球的魅力,開始著迷於這項運動。

球場外,他拍寫真經商,拓展著運動員可以達到的上限;在球場上,林丹毫不留情地炮轟「掛羊頭賣狗肉」的羽毛球超級聯賽,期待這個項目能有真正的改變。

不同於轉投NBA的姚明,脫胎於舉國體制後單飛的李娜,也不似安於訓練比賽的劉翔,林丹創造了一個屬於他的羽毛球時代,但這個中國現行體育制度下的先行者卻無力真正扭轉羽毛球的職業化。

他的感悟,他的堅持,給未來傳統項目下的運動員勾畫出了完全不同的可能。

但林丹依然只有一個,中國體育的一個巨星時代也隨他落下大幕。

就像他千挑萬選用作自傳標題的那首歌《直到世界盡頭》——用最燃的曲調,唱最悲傷的歌。

「我們這一代人對羽毛球這項運動所作的那一點貢獻將伴隨著後來者『直到世界盡頭』,羽毛球對我來說,不是某一個冠軍,也不是某一刻的欣喜或傷心,而是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寫就於8年前的自傳如今看來依舊那麼應景:

「即便多年後林丹這個名字已經模糊得像一個符號,我會記得在青春似火的年紀,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球"娜時代"宣告結束 將開啟無巨星時代
    中國網球"娜時代"宣告結束 將開啟無巨星時代 2014-09-22 10:52:25李娜的退役,不僅標誌著中國網球界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且也昭示著中國體育巨星時代的落幕。  相比於奧運冠軍,具有職業化味道的運動員更容易為世界所承認。而在過去的10年中,姚明、劉翔和李娜三位體壇巨星,被當成名片一般推向全球,大大提升了中國體育在全球的影響力。今年4月12日,《時代》周刊年度百大人物評選活動拉開序幕,李娜憑藉著出色戰績和超高人氣,成為唯一一位入圍榜單的中國體育選手。
  • 巨星隕落、老將告別賽場……盤點2020年的體育記憶
    風雲人物續寫體育榮光(體育記憶·2020)巨星隕落 生者前行2020年,兩顆巨星的隕落令世界體育的星河黯然失色。在洛杉磯的濃霧中,「黑曼巴」科比以令人扼腕的方式倏然而逝。短暫的41年人生、傳奇的廿載職業生涯,科比不僅以5座總冠軍獎盃和單場81分奇蹟名留青史,更用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對勝利的渴求激勵了一代籃球熱愛者。
  • 紋身顯眼的三位體育冠軍!不只是因為好看,國內早有規定
    當然,其實在我們中國體壇之內,也擁有著不少身上帶有紋身的體育明星,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三位身上帶有紋身的體育冠軍。第三位:張繼科在2011年世乒賽的決賽之中,23歲的張繼科在決賽之中遇上老大哥王皓,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張繼科連扳四局,以4:2戰勝了王皓,奪得了自己第一個世乒賽的冠軍。
  • 誰是下一個超級巨星?
    在生活中,林丹與隊友謝杏芳之間的愛情故事,也被球迷們津津樂道,這正好與前任代言人伍茲的形象構成鮮明對比。在吉列廣告片中,林丹首次以一個社會人的身份演繹一個男人如何克服心中的猶豫,最後對女友作出婚姻承諾的情感故事。中國體育新生代的崛起,似乎讓這種尋找故事的工作變得容易了一些。
  • 21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運動員:姚明上榜,林丹倒數,榜首創造神話
    21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運動員:李娜上榜,林丹倒數,榜首創造神話體育讓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精彩,在日常生活中,熱血激情的體育賽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而競技體育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喜悅和感動。
  • 報復還是博關注,林丹事件女主角發文暗諷林丹夫婦為蒼蠅
    世界羽毛球冠軍林丹在前天的一則退役聲明直接引爆了整個體育圈,提起林丹,我們能想到他是奧運會上唯一一個實現衛冕的羽毛球冠軍,更是有著超級丹的名頭,同樣也繞不開,堪稱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窗簾門事件,無論是球迷還是媒體,都儘量避開這個話題,顯然想給林丹一個更加乾淨純粹的退役祝福。
  • 中國奪得亞洲大學生女子壘球錦標賽冠軍 -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奪得亞洲大學生女子壘球錦標賽冠軍 發布時間:2018-10-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劉敏 字體:
  • 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落幕 北京紅人隊收穫冠軍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中國壘球協會14日消息,2020年「熊貓杯」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總決賽13日在廣東中山棒球小鎮落幕,經過兩天的爭奪,北京紅人隊奪得冠軍。北京紅人和東莞赫士疣豬隊晉級冠軍決賽。決賽中,北京紅人以11:4奪冠,獲得10萬元的獎金。赫士疣豬隊和無錫臺協紅翼隊獲得亞軍和季軍。
  • 《銅牌巨星》:拿下銅牌之後這個巨星不勵志
    這條勵志的老套路,在《銅牌巨星》裡卻被處理得「很汙很喪」,除了大量的粗口,嘲諷的表情,黯然的結局,還有一場勞奇與「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的「雙打場面」,把體操的「力與美」展現得驚世駭俗。雖然結尾處煞有介事地打出了人物後續,《銅牌巨星》卻是個虛構的故事,但霍普身上所發生的事情,在體育圈裡頗具普遍性。
  • 亞運賽場的世界巨星:孫楊領銜 左林右李再度聚首
    新浪體育訊只有等到奧運會、亞洲會這類高水平綜合性運動會,體育迷才有機會看到中外世界頂尖高手的輪番表演。即將在韓國仁川開幕的第17屆亞洲運動會,給大家帶來了這一良機,9月19日至10月4日,孫楊、林丹、巴希姆、日本女足……當今亞洲體壇的眾多當家明星、團隊將一一登臺亮相,仁川亞運會帶給體育迷的,可不是一般的視覺享受哦。
  • 數字時代粉絲偶像零距離?或許體育巨星永遠要保持神秘感
    本文來自懶熊體育媒體合作夥伴iSportConnect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革命就已經蔓延到了體育領域。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人們能夠立即得知比賽的消息和結果,ESPN、cricinfo板球網站等眾多體育網站的誕生就是這場革命的成果。
  • 體育星勢力頒獎典禮落幕 張繼科獲實力人氣大獎
    「體育星勢力2019星途之夜」頒獎盛典北京落幕。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李赫)23日晚,由微博與新浪體育共同主辦的「體育星勢力2019星途之夜」頒獎盛典於北京星光視界中心落幕。過去一年裡一直遠離賽場的張繼科人氣依舊,摘得「實力人氣獎」。
  • 體育領域無解的統治者,多人因無對手退役,而她的女兒金牌隨便玩
    體育的魅力除了跨越國界、種族的競爭,喚起人們的激情和團結,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造就了王者,讓前人自愧不如,讓後人頂禮膜拜。任何體育項目都有屬於他的王者,他們成為該項運動的最強代言人。特別是在他們的巔峰期,真有種突破千軍萬馬圍剿的霸氣,這是絕對統治力的體現。
  • 林丹退役,「忘拉窗簾」事件女主角發聲:請蒼蠅們別禍害未婚女性
    文/籃郭先生最近,對知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來說,他選擇了退役,退出自己奮鬥了20年的羽毛球事業。這樣的林丹,的確是一名偉大的運動員。很多人將林丹、李娜、姚明、劉翔等人並列在一起,認為林丹是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的運動員。
  • 林丹Lin Dan
    2020年7月4日,林丹在微博宣布退出國家隊!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人  父親、母親、祖母 最崇拜的人  喬丹 最喜歡的水果  都喜歡 最喜歡的飲料  可樂 最喜歡的動、植物  狗、沒有喜歡的植物 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足球、看電影 人 生 觀開心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不輕易放棄  赤 子 心家裡人都很支持我,將來自己一定好好回報家人  昔日青澀的林丹如今已經霸氣十足
  • 林丹五大紋身解讀 十字架是感謝外婆的一貫支持
    在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決賽中,「超級丹」林丹以2比1擊敗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衛冕奧運羽毛球男單冠軍的選手。而比賽中,林丹身上的文身也成為比賽之外,網友關注的焦點。對此,網友「潮人紋身控」對林丹的5個文身進行了解讀。
  • 羽聯排名:國羽時隔3月終有1項登頂 林丹跌出前五
    網易體育12月22日報導:世界羽聯最新一期世界排名,男單李宗偉依舊排名第一,諶龍和林丹分別跌至第五和第六。女單中華臺北的戴資穎榜首,孫瑜第四李雪芮第八。
  • 2018中國飛鏢公開賽廣州站比賽落幕 中國香港名將獲男子組冠軍
    中國香港名將韓世昌獲得男子組冠軍。 潘旭臨 攝中新網廣州12月3日電 (記者 潘旭臨)由中國飛鏢協會主辦的「2018車智匯中國飛鏢公開賽暨奪鏢中國·軟式飛鏢職業賽廣州站比賽」,在經過2天激戰之後,於2日晚在廣州圓滿落幕。
  • 國足紋身被罵慘,李娜林丹也有紋身,為什麼沒事?
    而中國體壇也深受影響,有紋身的運動員越來越多,尤以男足為甚。除了男足之外的項目中,一些大牌運動員也有紋身,比如羽毛球的林丹、網球的李娜、桌球的張繼科等。不過,只有男足運動員的紋身被罵慘了。在中國體壇,好像只有男足運動員才會紋成「大花臂」。而李娜、林丹、張繼科等人的紋身相對比較低調。比如張繼科的紋身在後背,李娜的紋身在鎖骨下方,林丹的雖然在手臂上,但面積不大。他們的紋身面積小,遠沒有張琳芃等人誇張,在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 曾亮相春晚的奧運冠軍:鄧亞萍一展歌喉,劉翔客串小品
    此外,郎平將攜手一眾奧運冠軍登春晚舞臺向海內外華人觀眾拜年。2016年作為奧運年,春晚將出現不少體育人的身影。過往,也曾有不少奧運冠軍曾在央視春晚亮相。雖然退役後惹出諸多爭議事件,但鄧亞萍作為中國桌球歷史上最優秀的選手之一,曾在1998年亮相春晚,鄧亞萍與另一桌球名將王濤演唱歌曲《真心英雄》,這是體育明星首次在央視春晚舞臺的歌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