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扔大街上都沒人撿?辛巴威貨幣崩潰後,欲「擁抱」人民幣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在非洲土地上,有一個神奇的國家,人人都是億萬富翁,卻幾乎人人都吃不上飽飯。這個神奇的國度就是辛巴威——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辛巴威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14.4億美元,僅佔中國2019年GDP的約5000分之一。

之所以說"人人都是億萬富翁",是因為辛巴威的本幣極其廉價,按照2019年的匯率計算,10萬億津元僅能兌換1美分,換算過來,80萬億津元才能兌換1人民幣,因此,有人戲稱津元為"紙幣王中王";也有人直白地說,錢扔到大街上都沒人撿。

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辛巴威卻有著極高的物價。1千億津元買一個麵包、5萬億津元坐一次公交、70萬億津元買一次水果...這些不可思議的交易,幾乎每天都在辛巴威進行。可以說,在辛巴威,鈔票就等於廢紙。

辛巴威作為貧窮的代名詞,似乎已經深入人心,然而在其建立之初,辛巴威讓人記住更多的,是"非洲南部的糧倉"這一名片。從非洲的糧倉到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的飢餓國度,辛巴威到底經歷了什麼?

和幾乎所有的非洲國家一樣,辛巴威也有過一段被殖民、反抗的歷史。在被殖民時期,由於氣候宜人,辛巴威集中發展農業,每年都能出口大量的農產品,是貿易集散城市和非洲中部經濟大城之一。在農業發展起來後,又因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大量的土地以及低廉的勞動力,辛巴威開始發展工業,並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二戰後,由於全球反殖民及民主浪潮的興起,非洲各殖民地獨立的熱情高漲,在長期不間斷的抗爭下,1980年,辛巴威終於迎來了第一位黑人領袖,成立了辛巴威共和國。憑藉著被殖民時期建立的較好工業基礎以及發展良好的農業,辛巴威成立之初,工業需求能夠自給自足、農產品出口海外,一時之間風光無兩。

但由於長期被殖民領導,辛巴威的黑人領袖並無執政管理的經驗,連年的旱災加上土地分配不均衡(全國土地面積的49%被20多萬白人移民佔有)等因素下,辛巴威的財政經濟逐漸出現困難。1980年至1985年,辛巴威的人均GDP從近1000美元跌至近600美元,2018年金融危機下更是跌至近300美元。可以說,自從辛巴威獨立後,其經濟便一直呈下滑趨勢。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辛巴威想出了一條"妙計"——不停加印貨幣,而瘋狂印鈔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通貨膨脹(在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實際需求小於貨幣供給)。按2008年7月的官方統計,辛巴威的通脹率甚至達到231000000%。這之後,辛巴威卻沒有及時止損,反而發行了市值500億元和1000億元的新鈔票,2009年,該國又發行了10000億1張的新鈔。

相比之下,此前因受到疫情衝擊,美國在經濟數據難言樂觀的前提下,同樣進行了瘋狂印鈔,但卻並沒有陷入跟辛巴威同樣的境地。或許有人會提出疑問,同樣是在經濟衰退下"印鈔",為何美國卻能有恃無恐,不見其貨幣高通脹?

首先是基於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自布雷頓森林開始,美元就逐漸與黃金、石油掛鈎並成為一種國際貨幣,而當美聯儲向市場投入大量美元時,這些資金會流向全球;反過來看,美國的印鈔可以理解為在向世界各國收取"鑄幣稅"(即貨幣稅),因此美聯儲大量印鈔短時間內不會讓美國通脹率大幅上升。其次,美國印鈔的方式是通過購買國債來釋放流動性,而一旦美國資本及金融市場資金充足,美聯儲則可以通過拋出購買的國債,以此收回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國內通脹的上升。

言下之意就是,辛巴威的"印鈔"與美國的"印鈔"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津國的"印鈔"只會不斷稀釋本國貨幣的購買力,從而導致通脹率的不斷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南非媒體報導,今年年初,辛巴威正式與中國籤署了貨幣交換協議。貨幣互換協議指的是一定條件下,任何一方可以用一定數量的本幣交換等值的對方貨幣,用於雙邊貿易投資結算或為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到期後雙方換回本幣,資金使用方同時支付相應利息。通過此舉,辛巴威可以改善能夠改善其深陷困境的雙邊貿易。

基於辛巴威貨幣的"高通脹率",有人提出疑問,一是津幣這麼廉價,中國為何還要籤署互換協議?二是為什麼會選擇人民幣,而不是美元歐元?

首先,中國是辛巴威良好的貿易合作夥伴。公開數據顯示,中津雙邊貿易額已從2002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3多億美元。其中,辛巴威最大發電站、價值15億美元的萬吉發電站的擴建項目就是中企投資,預計到2021年將為當地創造3000個新的就業崗位。

除此之外,中國還投資1.4億美元擴建穆加貝國際機場,不僅可以改善辛巴威的國際形象,還能使其成為非洲東南部的重要過境中心。辛巴威目前還積極尋求與中國在電子支付、通訊、能源、環境工程、國際機場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希望借鑑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擺脫該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困境。

其次,辛巴威的"本幣崩潰"很大程度上源於美國的經濟懲罰措施。自從2009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後,辛巴威不得不取消了自己的主權貨幣津元,且一直使用美元、南非蘭特等外幣作為流通貨幣,可以說,辛巴威完全被"美元化"。直至去年,津相關部門不得不宣布,如果繼續使用美元等外國貨幣,辛巴威經濟將無法發展。目前,津央行已取消債券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官方匯率,這意味著辛巴威在經歷美元荒和世界最高油價的困境後,津國已經意識到減少對美元依賴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錢扔大街上都沒人撿!1元錢能兌換多少辛巴威幣,你絕對想不到
    ,這也環境所決定的,為什麼講辛巴威是比較神奇的國度,是因為人人都是億萬富翁,但是人人又吃不飽飯,也就是說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辛巴威從穆加貝上臺之後強行推執土地改革,強行沒收白人的土質資產分配給黑人的兄弟,土地改革之後經濟改革,然後實行的貨幣政策一一都失敗;主要是因為辛巴威高度通貨膨脹,食品短缺物價上漲過快,其中天氣也有一份原因,連年乾旱顆粒無收,通貨膨脹已經到了無法遏制的地步
  • 辛巴威:坐一次公交都需要幾萬億,窮的只剩下錢
    可是在非洲南部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國家,任何去到那裡人都是億萬富翁,可以說窮的就只剩下錢了! 在位於非洲南部的辛巴威這個國家的人民都非常富有,他們給小孩子的零花錢都是按億起步的,一給就是一麻袋,就算路上掉了1億都不會有人撿。
  • 人民幣成辛巴威法定貨幣(組圖)
    4000萬美元的債務後,辛巴威宣布將把人民幣作為該國的法定貨幣。辛巴威財政部長派屈克·奇納馬薩在聲明中說。奇納馬薩還宣布,為尋求增加與中國的貿易,辛巴威將正式把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  辛巴威2009年發生惡性通脹後放棄了本國貨幣。於是該國開始使用美元、南非蘭特等多種外國貨幣。辛巴威央行行長約翰·曼古迪亞曾與中國人民銀行談判,「探討我們是否可以加強人民幣的使用」,奇納馬薩說。中國目前是辛巴威重要的貿易夥伴。
  • 辛巴威的1000億元人民幣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貨幣,買不起麵包
    如今,社會離不開錢。出去就是錢。住在家裡也需要錢。花錢就像流水。但是事實上,我們使用的錢已經很有價值了。如果與世界上最便宜的貨幣相比,我們的貨幣可與黃金相比。你無法想像的是,即使你有1000億美元,你甚至可能買不起一條麵包。辛巴威就是這種情況。1。
  • 兌換比率近「5千萬億億」,錢落地都懶得撿,辛巴威都比不過
    兌換比率近「5千萬億億」,錢落地都懶得撿,辛巴威都比不過辛巴威,南非文明的一個重要發源地,受限於地理環境和一些人為因素,導致辛巴威沒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落後的環境,令辛巴威的經濟受到極大的限制,發行的紙幣更因為供太過於求,以至於通貨膨脹的厲害。
  • 不再發行貨幣的辛巴威,9種貨幣在其國內通行,人民幣是其一
    幸好在1890年後,辛巴威和南非都被納入大英帝國的統治,藉助和南非的患難關係。也就改變了莫三比克沒有出海口的情況。能進行海上貿易後,辛巴威的優勢也立馬體現了出來,這裡的土壤肥沃,糧食豐產,有著「非洲麵包籃」的美譽。來自辛巴威的糧食養活了大量的非洲饑民。也收穫了豐厚的經濟。同時,辛巴威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 人民幣通行辛巴威,並無驕傲之處
    2000年開始辛巴威開始經歷惡性通貨膨脹,2008年6月份,官方公布該月通脹率估計超過11,200,000%,當時政府發行的世界上面額最大的5000萬津元紙幣只能買到3片麵包,隨後12月辛巴威發行100萬億面額新鈔,但實質上也僅價值25美元。2013年,辛巴威人均GDP為714美元,為世界第170位。與懷抱大捆現金上街買日用品的人相比,更多人只能靠吃甲蟲充飢。
  • 盤點全球最無價值5種貨幣,辛巴威100萬億僅相當20元人民幣
    想像一下,為了有足夠的錢買一個麵包,不得不把錢放在一個洗衣袋或獨輪車裡是什麼樣的感覺?因為受到嚴重貶值的困擾,一些貨幣印在了紙上。從崩潰的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到令人討厭的伊朗裡亞爾,我們收集了世界上最無價值的錢。
  • 辛巴威流通人民幣
    新華網 2014年01月30日 07:10辛巴威有意允許人民幣在境內流通---辛巴威央行代行長德麗瓦約29日表示,鑑於津對外貿易發展形勢,央行有意允許包括中國人民幣、印度盧比和澳大利亞元等外國貨幣在津...
  • 財經隨筆:辛巴威的「天價」貨幣
    新華網哈拉雷6月7日電(記者許林貴 王悅)世界上含「零」個數最多的鈔票——辛巴威100萬億(14個零)津元紙幣僅值40美分!這是辛巴威政府本周為回收早已退市的津元鈔票給出的官方兌換價。  2009年1月,辛巴威通貨膨脹失控,津央行發行了100萬億面值的津元紙幣。
  • 最新消息:中國與辛巴威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國際化再加速
    來源:金十數據據觀察者網1月16日最新消息,非洲國家辛巴威表示,該國與中國籤署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貨幣交換協議,該協議將促進中津兩國的進出口交易,並減少該國對其稀缺外匯資源的使用。毫無疑問,籤署貨幣互換協議對津巴韋布來說,大有好處。
  • 辛巴威相中人民幣真相:人民幣面臨沉重負擔
    100萬億津元僅值3塊錢,想拿人民幣當法定貨幣  本報記者 黃聰 綜合報導  辛巴威將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不知道這是人民幣的榮幸,還是辛巴威的不幸。  辛巴威人被稱為世界上數學最好的人。他們出門買塊麵包,需要扛上一麻袋紙幣,這種日復一日的訓練,讓他們天然成了最好的會計師。
  • 辛巴威為什麼沒有假幣呢?5億掉到地上可能都沒人願意彎腰撿
    一旦發現有假幣就是一宗大新聞,這是因為日本人很誠信,假幣這種行為在他們眼裡就是很不誠信的行為,如果知道身邊有人在使用假幣可能還會遭到來自親朋好友的鄙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日本,造假幣的成本很高。日本紙幣使用的紙幣屬於合成紙張,他們在製造紙幣的過程中會加入一種特殊的物質-日本產的三椏樹的皮漿。加入這種物質之後紙幣呈現淺黃色,紙幣不但堅韌有光澤,在甩動紙幣的時候還可以聽到清脆的聲音。
  • 投資非洲丨如果去辛巴威投資,都有哪些項目可選呢?
    和網友說:如果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貨幣扔大街上沒人撿?那辛巴威應當算是其中之一了。這塊土地到底有多神奇呢?可以說,人人都是億萬富翁,卻幾乎人人都吃不上飽飯。這個神奇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那麼就是這麼一個很具衝擊力的國家,如果喊你去投資,會有多少投資機會呢?
  • 人民幣成辛巴威法定貨幣 100萬億津元合2.5元(圖)
    辛巴威將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不知道這是人民幣的榮幸,還是辛巴威的不幸。  辛巴威人被稱為世界上數學最好的人。他們出門買塊麵包,需要扛上一麻袋紙幣,這種日復一日的訓練,讓他們天然成了最好的會計師。  你可以一次數清有幾個零嗎?圖中這張面值為一百萬億元的辛巴威幣,實際價值僅值40美分。
  • 辛巴威幣:面值100億一張,欠錢還不起,將人民幣當法定貨幣
    在近現代歷史上,我們也曾遭遇過一次惡性通貨膨脹,那就是在48年、49年左右,當時金圓券的發行量一度超過發行限額的3萬多倍,面值從最大的一百元變成了100萬元。不過,這樣的數據在全球的貨幣史上並不算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在一戰戰敗後,德國的馬克也曾經歷過一次超速通貨膨脹,40億馬克只能兌換7美元,通脹率達到了2500%。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
  • 人民幣成辛巴威法定貨幣 100萬億津元合2.5元
    近日,辛巴威副總統姆南加古瓦來華訪問,同時一條關於「辛巴威提出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新聞吸引了許多中國網友的眼球。  「人民幣國際化第一步」就這樣邁出去了?記者調查說,這條消息其實已是「舊聞」。2014年,辛巴威央行就已經宣布,該國接受人民幣、日元、澳元和印度盧比作為該國的法定支付貨幣。
  • 人民幣作為法定外幣 辛巴威貨幣貶值成紙忙兌換
    辛巴威提出將使用人民幣作為本國法定貨幣  在辛巴威首都一家銀行內,當地人拿著津元準備兌換美元。  據報導,一名拒絕透露姓名的辛巴威副總統辦公室高級官員做出上述表示的。該官員還透露,辛巴威副總統表示可以對辛巴威的關鍵經濟領域及經濟特區,包括能源,道路和鐵路網絡的發展,旅遊,製造,信息和通信技術等方面向中方提供投資建議。  今年是中津建交35周年。近年來,兩國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2.4億美元。
  • 辛巴威要發新貨幣了!曾經發出萬億面值,為什麼錢會變成廢紙?
    我們平時說到通貨膨脹的危害的時候,總是會提到辛巴威這個地方,在現在人的印象中,辛巴威最為知名的就是發行了100萬億元面值的貨幣,是全球貨幣中零的數目最多的,也成為了人類貨幣史上的「恥辱」。在穆加貝的帶領下,辛巴威發展的還是可以的,上個世紀首都哈拉雷的發展程度要遠超當時的北京上海,但是如此優秀的城市,卻因為2000年的土地改革走向衰落。失敗的土地改革大背景是因為辛巴威國內的土地有很多都被白人給佔了,穆加貝就決定要對土地進行改革,但是沒想到改革變成了「暴亂」,很多的老兵直接搶佔土地,不給原來的所有者任何的補償。
  • 世界上「最不值錢」的十大貨幣,去這個國家,就是「億萬富豪」!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富豪夢」,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成為千萬億萬富豪,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過上奢華的富貴生活。當然,這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和憧憬,現實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富豪中,諸如馬化騰、馬雲等商界大佬坐擁千億資產,才算得上真正的億萬富豪,馬化騰更是憑藉3300億資產成為中國新首富,位列2020年福布斯富豪榜單第18位。當然,這些大佬的財富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