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面值為100萬億元的辛巴威幣,實際價值40美分。
辛巴威將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不知道這是人民幣的榮幸,還是辛巴威的不幸。
辛巴威人被稱為世界上數學最好的人。他們出門買塊麵包,需要扛上一麻袋紙幣,這種日復一日的訓練,讓他們天然成了最好的會計師。
你可以一次數清有幾個零嗎?圖中這張面值為一百萬億元的辛巴威幣,實際價值僅值40美分。其實辛巴威幣曾經比美元值錢,在1980年,1津元可以兌換約1.5美元。但是不到20年,2009年,1美元需要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新津元是原來的津元去掉10個零以後的貨幣)。
最近,辛巴威將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消息廣泛傳播,人民幣國際化能從辛巴威開始嗎?專家表示,如果中國無條件對津貨幣體系託底,將面臨長期沉重負擔。
「土改」導致經濟衰敗
南部非洲國家辛巴威本世紀初曾經歷世界上最惡劣的通貨膨脹,到2008年通貨膨脹率已飆至天文數字,津央行為長期以來靠開動印鈔機解決經濟問題的做法付出了慘重代價。2009年,津央行曾發行100萬億面值的津元紙幣,成為世界上「零」數最多的紙幣。
於是,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流通本國貨幣,以美元、南非蘭特等外國貨幣取而代之。
辛巴威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有許多移居的白人。由於歷史遺留問題,許多白人農場主佔據了大量土地,導致貧富差距過大。辛巴威的執政黨為了履行當年獨立時向老百姓許下的承諾,決定於2000年開始土地改革。
初衷是好的,但土改從實施之初就變成了暴力革命。有些土地直接被武力搶佔,而大多數贖買的土地價格過低,對土地原所有者賠償不足。同時在城市裡,一些工廠被霸佔,許多白人工廠主遭到驅逐。辛巴威採用了一種簡單的邏輯應對貧富差距:把富人趕跑。然而這一舉措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成為辛巴威經濟衰敗的開始。
近日,辛巴威副總統姆南加古瓦來華訪問,同時一條關於「辛巴威提出使用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新聞吸引了許多中國網友的眼球。
「人民幣國際化第一步」就這樣邁出去了?記者調查說,這條消息其實已是「舊聞」。2014年,辛巴威央行就已經宣布,該國接受人民幣、日元、澳元和印度盧比作為該國的法定支付貨幣。這樣,連同2009年宣布的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英鎊和歐元,辛巴威理論上的法定貨幣同時有9種之多。不過,由於國際結算慣例等實際原因,當地市場上使用和交易的只有美元而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