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1日 18:30 來源:央廣網
參與互動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趙夢琪)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辛巴威央行今天起在境內發行2億美元的債券貨幣,這裡的通貨膨脹率曾高居世界第一,100億辛巴威元連一個雞蛋都買不了,此次推出債券貨幣引發了民間的擔憂,高通脹會有捲土重來嗎?
來到辛巴威,現在是哈拉雷時間10:18。由於現金鈔票短缺,辛巴威將發行2億美元債券貨幣,同時警惕擠兌風險,當地銀行紛紛開始控制取款額度。
曾長期在辛巴威工作的金融人士Wallace,什麼是債券貨幣Bond Notes,歐美媒體也戲稱為代替貨幣token money?
wallace:「貨幣替代物,辛巴威央行支持的,隨便印出一個樣式來,來替代美元,來解決美元現金鈔不足問題。由於辛巴威央行信用不足,大家不用願意用它,所以津巴找到了多邊機構——非洲進出口銀行,它願意承諾提供2億美金的信用支持,來讓市場對辛巴威的替代性貨幣有信心。如果發行的貨幣,替代貨幣在多邊機構信用背書的額度之內,市場還是比較接受的。兩個作用:第一、短期解決了現鈔不足、流動性匱乏的「燃眉之急」。第二、長遠,信用試水,津巴政府、央行早就想恢復發行自己的貨幣,恢復了它有好處,它是收取印幣稅,增發超發貨幣給自己的公共財政赤字提供支持,但目前它沒有貨幣的發行權,沒法那樣做。辛巴威又怕貿然的重新那樣做,整個的國民經濟受打擊,外商投資受打擊。它通過代替性貨幣做信用試水,如果市場反響非常好,各方面對它的信用都非常支持,而下一步是不是可以擴展成五十億、一百億,隔幾年以後,可以試水發行自己的貨幣。」
辛巴威位於南部非洲內陸國家,比鄰南非,1980年4月獨立建國,過去曾是英國的殖民地,2008年之前,他們一直使用辛巴威元,而由於超高通脹,央行甚至發了100萬億辛巴威元的鈔票,可連麵包也不買不了。幫我們來梳理一下,它是如何淪為廢紙,最後被停止使用。
Wallace:「80年代穆加貝領導他們革命獨立了以後,搞了自己的貨幣津元,最開始辛巴威元與英鎊掛鈎1:1,也就是說它比美元還值錢的。隨著土改以後,經濟就不行,外債欠的過多,於是超發貨幣來償還各種公共債務,超發到了2007年、2008年到達了頂峰,屬於比較恐怖的超發。最大面值是100萬億元一張鈔票。經濟馬上要崩潰的時候,它們實在沒辦法了,取消了這個津元。針對百姓手裡的一百萬億辛巴威元,政府採取的辦法是允許以特定的比例換成美元,之後流通美元、津元作廢,但是實際上它不給你換,現在辛巴威的銀行裡,很多津巴人都有一個津元帳戶。」
2008年開始,辛巴威開始使用美元作為流通貨幣,但因為2000年快速土改趕走白人地主,美國對辛巴威長期制裁,於是問題又來了。
Wallace:「2008年底2009年初,辛巴威就開始用美元了,用了美元以後,經濟有所好轉。因為津巴的無論是農業、出口、菸草出口、礦石出口,基礎是非常好的,經濟增長率也上來了,從原來的負增長大概漲到了5%到6%的年均GDP增長率,外國投資也進來的多了,尤其是中國的投資。但也有問題,因為它受美國的制裁,沒有一個合法的渠道拿到現鈔。通常用美元,可以和美聯儲、美國政府有一個協定,美國可以授權你印鈔或者給你大量的現鈔的流通。但因為受到美國的制裁,國內的流通美元比較少。結果,辛巴威只能採用了一籃子貨幣,南非蘭特、美國美元、英鎊、歐元、周邊國家波札那、納米比亞當地的貨幣,只要是能找來的現鈔,而且是南部非洲硬通貨都可以在津巴找到,解決它市場上現鈔流動性的問題。美元都是一些又髒、又破、又舊的黑市上搞來的美元。用之前,大家都把這個美元會洗一遍,大面積的曬一曬,曬乾它,所以洗過的美元是都露出毛來了。流動性很差,它畢竟現鈔頭寸沒有了,所以它現在想發了一種token money,貨幣替代物。」
辛巴威政府希望通過發行債券美元,來為自己的貨幣信用體系完成試水,同時也避免受美元升值影響出口,在非洲進出口銀行的擔保下,將發2貨幣美元、5貨幣美元的幣值。
銀行也引發了民眾的恐慌,因為大家都被2000--2008年的高通脹年代嚇怕了。現在大部分銀行的每日取款金融都在50美元到100美元,取款手續費3%到1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