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通貨膨脹的惡果,老娘舅估計很多人印象最深的都是當年政治課本裡描述的國統區「金圓券」,提上一籃子才能買一袋米的印象。事實上,這種惡性通貨膨脹幾年前就曾經出現在非洲辛巴威——單張紙幣面值100萬億,一張100萬億辛巴威元鈔票還不夠買一張公交車票。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張單張紙幣面值100萬億的辛巴威元鈔票,居然成了近7年來回報最高的投資:一位英國人2011年以每張1.5英鎊收進的辛巴威紙幣,現在網上單張售價都在20英鎊到25英鎊之間,平均回報率1500%。
這就是那張令人「久仰」的100萬億面值的辛巴威幣。
這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那麼,那個英國人,沃斯滕克羅夫特(John Wolstencroft)是怎麼做到的呢?
從真實貨幣到收藏品
辛巴威元1980年問世的時候,是與美元1比1兌換的。但到2009年時,1美元已經等於2,621,984,228, 675,650,147,435,579,309,984,228辛巴威元。當時辛巴威通貨膨脹率達到史上最高的79,600,000,000%,單張紙幣也達到了突破性高度的100萬億面值。數數就知道,100萬億,就意味著以數字形式寫出來要有14個零。英國《衛報》報導,該紙幣因此成為了史上合法貨幣零最多紀錄的保持者。
這種鈔票在2009年短暫流通,該年份也因此成為人類史上通貨膨脹的頂點。據記錄,一張100萬億辛巴威元鈔票還不夠買一張公交車票,買一些最基礎的家庭生活用品也需要一大捆。不過,據信這種鈔票大致也就印刷了幾百萬張的樣子。
因為不值錢,所以英國人沃斯滕克羅夫特(John Wolstencroft)曾經買過不少當成明信片一樣的禮物送人。2010年到2011年,沃斯滕克羅夫特居住在紐西蘭,加入了當地一個主要由本地人和美國僑民組成的投資俱樂部,他第一次參加俱樂部活動的時候,帶了若干辛巴威鈔票來做見面禮,但那裡的人對這種鈔票的需求超過了他的預計。
「我沒有足夠的鈔票分發。」他說,「人們開始給我錢,讓我幫著買。我跟他們說這就是小禮物,但他們不聽,還不斷提高出價。我這才意識到,這鈔票會成為一種收藏品。」
沃斯滕克羅夫特後來買了數百張。此刻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張1.5英鎊,比他上次買的時候漲了不少。他把鈔票分發給俱樂部的朋友們,餘下的自己留下了。回到英國後,他又將一些給了就職的金融公司的朋友們。「有一位獨立投資顧問總是會給自己看中的客戶一張這種萬億大鈔,來說明為什麼他們需要投資房地產、黃金、股票、債券等多種資產。」他回憶道,「長期角度說來,現金是會貶值的。」
沃斯滕克羅夫特並非唯一看到萬億大鈔收藏價值的人。《華爾街日報》2011年報導稱,紐約Educational Coin Company的老闆拉蒂斯(David Laties)投了大約15萬美元在這種鈔票身上,因為覺得它們有潛質成為「史上最佳鈔票」。富蘭克林鄧普頓也通過來自辛巴威央行的中間人以每張1美元和2美元的價格大量吃進。
沃斯滕克羅夫特十二歲的兒子上個月注意到,這種100萬億元辛巴威貨幣在eBay的開價達到了40英鎊。於是,在兒子提議下,父子合夥做起了生意,父親負責供貨,而兒子則負責網站這邊的登記、拍照、記帳、包裝和廣告等,利潤大家五五分帳。他們賣出的鈔票大多數售價都在20英鎊到25英鎊之間,但是較之當初1.5英鎊的買價,回報率已經堪稱驚人。以百分比計算,2011年至今,100萬億辛巴威元紙幣的投資回報率接近1500%,而同期英國股市的回報率卻只有可憐的5%。
這種財政管理不當導致巨大災難的恥辱象徵竟然成為了近年來表現最好的一種資產,這也可謂是個絕妙的諷刺了。
辛巴威人並沒有因此受益
這種貨幣成了有利可圖的收藏品,但是辛巴威人本身並沒有受益。在2009年之後不久,無法遏制通脹的辛巴威政府就決定廢棄本國貨幣,改用南非蘭特、美元和一些其他外國貨幣了。
穆加貝總統當時一度頒布法令禁止物價上漲,但這並非為了減輕惡性通貨膨脹帶給老百姓的劫難,而是因為央行印錢的成本已經遠高於印出來的紙幣面值。窮人那點可憐的儲蓄和收入被一筆勾銷,商店一天就要漲幾回價,使得勞動者每天結束時拿到的報酬變得幾乎沒有意義。
2015年,也就是去年,辛巴威政府發布法令,允許老百姓將舊銀行儲蓄帳戶裡的辛巴威元換成美元,每175,000,000,000,000,000元兌換5美元。到現在,辛巴威也沒有本國貨幣。
而可悲的是,辛巴威目前的通貨膨脹率為-2.3%,是全世界通貨緊縮最嚴重的國家。
挨餓的「百萬富翁」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