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辛巴威(也譯為辛巴威)那位極為傳奇的人物穆加貝去世,高壽95歲。穆加貝的去世,再次把世人的目光引向辛巴威。前些年,因為穆大人胡亂發行「一文不值」的高面值鈔票,讓辛巴威在國際上大名鼎鼎,沒少被人嘲笑。
辛巴威位於非洲的南部,是個內陸國,面積39萬平方公裡,略相當於咱們國家的雲南省。辛巴威正北鄰尚比亞,東北、正東、東南鄰莫三比克,正南鄰南非,正西鄰波札那。而在辛巴威的西北角,與納米比亞雖然不相鄰,但兩國的距離只有幾百米。
辛巴威的歷史並不複雜。有個賽西爾-羅茲的英國人於1888年,向當地的國王購買了採礦權。看似是經濟行為,實際上是英屬南非公司耍的花招,先取得採礦權,再強行「購買」辛巴威地盤的所有權。
1895年,羅得西亞殖民地成立。之所以稱為羅得西亞,是為了紀念羅茲。直到1980年,羅得西亞才能從英國的統治下解脫出來,改國名為辛巴威。
辛巴威的地圖輪廓略呈圓形,西北方向有一個突出的「尖」。辛巴威的正北是尚比亞,但辛巴威與尚比亞的邊界,可以說簡直至極。兩國以贊比西河(或譯尚比西河)為界,贊比西河以北是尚比亞,贊比西河以南是辛巴威。
贊比西河是非洲「洲級」大河,長約2660公裡,屬於非洲第四長的河流。贊比西河發源於尚比亞西北部的山區,由北向南,再由西向東流去,最終匯入印度洋的莫三比克海峽。
贊比西河是尚比亞與納米比亞、波札那的界河,但距離都非常短。贊比西河出了波札那幾百米的河界之後,以及入海口的莫三比克之間,剩下的是尚比亞與辛巴威的界河。
兩國界河的西端,有一條舉世聞名的自然景觀——維多利亞瀑布。這個名字,顯然是西方殖民者強加給這條瀑布的。當地人稱這條瀑布為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意思是霹靂之霧。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而維多利亞瀑布比起尼亞加拉瀑布更加的壯觀。由於贊比西河的水流量巨大,在維多利亞瀑布形成了非常壯觀的水浪,遠近幾十公裡都能聽到瀑布的怒吼。尚比亞和辛巴威都是不發達的國家,經濟實力有限。發展經濟,旅遊業是個不錯的抓手,而維多利亞瀑布,自然就是尚比亞與辛巴威的錢袋子之一。
離開維多利亞瀑布,贊比西河繼續向東流去,不遠處有一個面積非常巨大的水庫——卡裡巴水庫。卡裡巴水庫像一條絲帶,東、西狹長,南北較細,面積5200平方公裡。這個水庫也是尚比亞與辛巴威共有。為何叫卡裡巴水庫?因為卡裡巴水庫東端,辛巴威一方有個城市叫卡裡巴……
離開卡裡巴水庫,贊比西河繼續向東流,在辛巴威的卡年巴進入莫三比克境內。不過,辛巴威並不以贊比西河與莫三比克為界。在辛巴威的東北方向,兩國是人為劃界。在辛巴威的正東部,兩國以伊尼揚加山為界,山以東是莫三比克,山以西是辛巴威。
辛巴威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薩韋河,就從伊尼揚加山最南端進入莫三比克。薩韋河出國之前,有一個奇維裡加瀑布,景色非常壯麗,只是沒有維多利亞瀑布出名。
辛巴威的正南是南非——非洲曾經最發達的國家。都在嘲笑辛巴威發生沒什麼購買力的100萬億元鈔票,南非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據說一直在啃白人統治時期的發展老本。
辛巴威與南非的邊界,與辛巴威和尚比亞的情況完全一樣。兩國沒有陸地邊界,以林波波河為界,河以南是南非,河以北是辛巴威。
辛巴威以西是波札那。兩國的邊界,西北部是人為劃界,東南部以沙謝河為界。
辛巴威的西北角,情況非常特殊。這裡有四個國家以贊比西河為界。河北是尚比亞,河東南是辛巴威,河西南是波札那,河西北是納米比亞。不過,如果把地圖放大,會發現真正四國接壤的,只有尚比亞與波札那,雖然兩國的河界只有幾百米。辛巴威與納米比亞在贊比西河中的河界被尚比亞與波札那阻隔,並沒有水面上的接壤。
辛巴威的地形,整體上來看,中間高,東北高,西北略高,東南最低,是平原地區。但由於東南地區的平原地區河流較多,並不適宜人口大規模居住。辛巴威在這裡並沒有什麼城市,只有少數幾個定居點。
辛巴威有1690萬人,分布較為集中。位於辛巴威東北部的首都哈拉雷,人口200萬。第二大城市是位於辛巴威西南部的布拉瓦約,人口約43萬。此外,還有哈拉雷的「衛星城」奇通奎扎,中部的圭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