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成年人吸毒多因好奇 她吸了4次水煙才知「飲料」是毒品)
河南商報
6月26日是第29個「國際戒毒日」,河南商報記者提前探訪了河南省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和河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這些戒毒人員年齡最小16歲,學歷最高是研究生。他結婚前一天被強制戒毒,妻子舉行沒有新郎的婚禮;未成年的她吸了4次水煙,才知道那種「飲料」是毒品。
【案例 】
他結婚前一天被強制戒毒
妻子舉行沒有新郎的婚禮「小兵(化名)在日本留過學,是富二代海歸。」民警說。據了解,小兵父母離異,是奶奶一手帶大的。民警說,小兵在聚會上,常把毒品當成消遣品放在餐桌上,吸毒就像喝酒、抽菸、吃飯。
他在讀書期間認識一位女同學,兩人很快訂婚。但結婚前一天,小兵因吸食K粉被抓捕並強制隔離戒毒。結婚當天,妻子舉行了一場沒有新郎的婚禮。小兵戒毒時,妻子懷孕即將生產。兒子出生第三天,小兵和民警一同看望了兒子。「為了兒子,我一定要戒毒。」他說。
「談十次,不如安排親人會見一次。幫戒毒人員建立情感依託,才能讓他們安心戒毒。」民警說,如今,小兵已經離開戒毒所,開始了新生活。
【案例 】
未成年的她吸了4次水煙
才知道那種「飲料」是毒品
在河南省女子強制戒毒所戒毒的圓圓(化名)今年17歲,她告訴記者,她一直想考廈門大學學習中文專業。
圓圓上學時就讀重點高中,成績一直排班裡前三,去年12月來到戒毒所。她第一次吸毒是在KTV,當時和朋友一起去唱歌,其中一個男性朋友拿了水煙,圓圓出於好奇吸了幾口。後來,她又找到在KTV給他「飲料」的朋友,共吸了4次之後,她才知道那是毒品。
「染上毒癮後就不想學習了,每次考試交白卷,成績一直下滑。」她說。
「你第一次吸毒是怎麼想的?」記者問。「好奇,沒有考慮後果。」她說。
【分析】
未成年人吸毒
多是出於好奇心理
今年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全國現有234.5萬名吸毒人員,不滿18歲的有4.3萬名,18歲到35歲的有142.2萬名,低齡化特徵突出。河南省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戒毒人員,年齡最小的才16歲。此外,近幾年新型毒品層出不窮,吸食者中約70%是未成年人。
據該戒毒所的民警介紹,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好奇,抱著「抽著玩玩」的心態;二是盲目認同,覺得不吸會讓人覺得「不合群」;三是缺乏對毒品基本認知。
學校要對學生多加引導,別讓他們厭學、輟學;父母的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據調查,晚上7點至11點是吸毒高發時段,頻發於酒吧、夜總會等場所。應當通過健全相應機制,組織開展有益的活動,對未成年人的行為管控不留空白。
提醒
真正的戒毒生活
是從走出戒毒所開始的
河南省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魯智玲介紹,真正的戒毒,其實是從走出戒毒所、回歸社會開始的。所裡管理制度嚴格,回到社會重新面臨誘惑。
她認為,社會、媒體都要開展公益性禁毒宣傳,普及毒品預防知識;有關部門要利用網絡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禁毒宣傳。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為他們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