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面臨毒品的危機大多來源於無知和漠視。因為不少家長以為毒品離孩子們還很遙遠。因此,禁毒教育常常成為平日裡家庭教育的盲點。
■ 中國婦女報記者 陳若葵
據新華社報導,北京迷笛音樂學校16名涉嫌吸毒的學生被行政拘留。警方表示,近年來毒品向在校生等未成年人群體擴散趨勢明顯。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負責人介紹,在接觸過的吸毒人員中,最小的初次接觸毒品者年僅11歲。
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毒品,是一個學校和家庭都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未成年人涉毒有上升趨勢
少數未成年人原本還在上學,卻因吸毒走上犯罪的道路。
據媒體報導,今年3月10日,北京市昌平區一名在校生因吸食冰毒過量死亡。
今年4月17日,北京朝陽警方在朝陽區一別墅區內抓獲4名涉嫌吸食大麻的學生,其中一對黃姓雙胞胎剛滿18歲,正在一所「貴族學校」讀高中。
去年11月8日,年僅17歲的女孩霍某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上的一間出租屋內,和同學關某某、於某某一起吸食了甲基苯丙胺,即冰毒。在之後的20天內,她三次和同學、朋友一起吸食冰毒。在與霍某一起吸食毒品的人中,有兩人和她一樣,都是未成年人。法院考慮霍某的年齡,從輕處罰,依法認定霍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
而在此之前不久,重慶市涪陵區的一位「財大氣粗」的家長,在女兒16歲生日當天,給了孩子5萬元讓她出去和同學、朋友玩個痛快。結果,女孩竟然在一幫社會朋友的慫恿下購買毒品集體吸食。
北京市禁毒委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近年來毒品進一步向在校生、演藝界人員滲透,青少年吸食毒品或因毒品犯罪的人數比例呈上升趨勢。
據《2014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累計發現登記18歲以下吸毒人員2.9萬名,18歲到35歲吸毒人員165.9萬名。在2014年新發現的48萬名吸毒人員中,18歲以下吸毒者有1.8萬名。2014年,北京市共查獲涉毒未成年人100餘名。
由於大量新型合成毒品具有很大欺騙性,80%以上的青少年吸毒者第一次吸食毒品時並不知道毒品的危害。有的是出於好奇心理,誤將吸毒視為時髦;有的藉口有種種壓力想通過吸毒尋求解脫;也有的孩子賭氣或存在「你不讓,我偏要試試」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天真地以為毒品可以臨考提神、治病減肥。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青少年學生嘗試毒品,或許是受到了涉毒明星的不良影響。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一位法官表示,近年來,未成年涉毒案件在毒品種類、犯罪誘因、毒品來源等方面呈現新特點:QQ、微信等手機交友軟體,使很多青少年的朋友圈不僅僅局限在同學之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社會上各種人。而只要其中一個人吸食毒品,其他人就有可能由於自控力差也開始跟風。此外,酒吧也已成為未成年人接觸毒品的主要途徑。
成人引導很重要
未成年人面臨毒品的危機大多來源於無知和漠視。因為不少家長還在以為,毒品離孩子們還很遙遠。因此,禁毒教育常常成為平日裡家庭教育的盲點。
通過很多吸食毒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可以發現,多數未成年人是在犯罪被抓後,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吸毒了,而在這些吸毒的孩子中,大多數家庭的經濟條件都很好。那位出手闊綽、給女兒5萬元過生日的父親就曾懊悔地表示:「以前也見過女兒身上的藥丸,以為是感冒藥之類的東西,沒在意。」而一些販毒人員為了讓未成年人接觸到毒品,開始時甚至免費或少收費,將毒品賣給他們。
顯然,青少年是預防吸毒的重點人群,防範工作要從父母做起、從家庭開始。
孩子沾染毒癮不會是偶然的,多半跟他結交的同學、朋友有關。比如孩子接觸了一些社會閒散人員,這些人中有吸毒的,進而帶動孩子也會吸毒。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歡追求刺激。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交友狀況,警覺其性格和行為的異常表現,告誡他們不交那些有不良習氣的朋友,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也不要和陌生人互加QQ、微信。
父母可以藉助新聞、展覽,和孩子聊天等方式,讓孩子牢記什麼是毒品,吸毒極易成癮,並極難戒掉,所以永遠都不要嘗試第一口;牢記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吸毒是違法的行為,而販毒就是犯罪。
給予孩子尊重和關愛,平時跟孩子多溝通,討論孩子的行為和未來的發展目標,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培養愛好,使之忙於日常學習、學校活動、體育運動、業餘愛好和社區活動,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遠離毒品」被寫入《守則》
一位小學生在參觀禁毒教育基地後感言:看了一幅幅驚人的畫面和毒品的仿真樣品,聽了有關吸毒的講座,我才發現毒品真是太可怕了!如果我們的意志不堅強,就會成為它們的犧牲品!所以,我們不要被新型毒品美好的外表所迷惑,要自覺把握好自己、抵制誘惑,否則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青少年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癮,會導致記憶力衰退、營養嚴重不足、抵抗力下降,從而引發多種疾病;還會影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加劇誘發各種青少年違法犯罪活動。因此說,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是雙重的。
在當前毒品已經成為全球公害的大形勢下,廣大中小學生接觸毒品的風險非常高。因此,必須把青少年群體的毒品預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從源頭減少新吸毒人員的滋生。
前不久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即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第八條明確規定,中小學生要「堅決遠離毒品」。這對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大有裨益。對此,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禁毒部門將在專業性上給予大力支持。」
據了解,由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規劃(2016-2018)》已於今年8月正式出臺。《規劃》明確提出,以青少年為重點,力爭通過3年努力,構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體系。
讓青少年遠離毒品,父母也應以科學的態度引導未成年人認識毒品的危害。同時,引領未成年人對明星偶像有正確的認識,要讓他們知道明星偶像也是人,也會有一些不良習慣甚至一些錯誤的做法和行為,明星不是完美的,對他們的錯誤行為不能盲目模仿。培養孩子們面對誘惑的自我防範意識,養成自覺遠離毒品、拒絕毒品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