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從學會「拒絕」開始

2021-01-08 喃喃說情感

提到「拒絕」這個詞,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95年春晚上的一個小品《有事您說話》。

郭冬臨扮演了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角色,為了在朋友面前顯得自己很厲害,不惜貼錢、貼精力去滿足他人並不合適的要求。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越是滿足朋友的各種要求,朋友就越以為他有本事,反而越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直到最後的他追悔莫及。

有多大能耐辦多大的事,在小品這裡變成了,無論你提什麼樣的要求為了面子我都盡力滿意,當無理要求不斷膨脹,直到個體承受不了的時候,一切看似美好的事物也頓時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一面。

當初,你為了面子撐起來的華麗皮囊,最後只能爆裂開來,化為一地雞毛。而那些為求好處吹捧你的人,也會對你嗤之以鼻。

而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很多人雖然走入社會看上去成熟了,卻連「拒絕」都沒有學會。

在不少國人的認知裡,拒絕就是一個貶義詞,它代表著你小氣、自私、不懂事,而拒絕一個人,則代表著這個人會因此而和你生氣,甚至和你絕交。總之,拒絕是給自己發放的「壞人卡」,而一個好人是不可以拒絕的。

殊不知,所謂做「好人」要付出的代價,遠比所謂的「壞人」要慘烈更多。

我們都知道,一滴髒水進入一缸清水這缸水就髒了,一顆老鼠屎掉進鍋裡粥就壞了,上好的白玉但凡有一點瑕疵就不夠完美,也就是說,好的東西是不能摻一點壞,否則它就不夠十全十美。

換個角度來說,越看上去完美的事物,它的生存環境就越壓抑,因為人們不容許它出現一點點的不完美。

當一個人試圖去做一個「好人」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們會以你是「好人」為由,不容許有半點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思想,甚至會對你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來「考驗」你,你想要通過考驗,就必須不斷接受他人「火眼金睛」的檢查,也要不斷滿足他人提出的要求。

一開始這些要求,有可能是良性的,你可以做到的;但人性中有個極惡的點就在於,在人類缺乏自制力的時候,他會本能喜歡試探他的底線,說白了就是今天你滿足我一點,明天我要求你滿足我二點,然後不斷累加,從而想知道你到底能承受到哪一層。

這就像《有事您說話》裡演的一樣,只要你不拒絕,那麼對你的要求便會不斷加碼,甚至習以為常,似乎你就是天生要被剝削的一方,因為你想做一個「好人」。

而當對你的剝削成為習慣的時候,就算你嘗試反抗,對方也會拿起道德的大棒來打你的腦袋,美其名曰「你變了」,也會通過不斷給你身邊人施壓的方式來逼迫你屈服,等到這時候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成為了別人真正的獵物。

所以,一個不懂「拒絕」的人,並算不上足夠成熟,相反,他還會像一些孩童般,試圖通過討好來滿足他人,以及全世界。

不得不說,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國的不少成年人在童年時期,有多多少少存在著討好型人格,這其實也和父母的情緒失控有關。

孩子試圖通過自己的聽話,來減少被父母打罵的概率,或減少父母互相打罵的概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孩子哭著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打了,我以後聽話就是」的原因:孩子會認為,正是因為自己的不乖不聽話,才導致了家庭中的災難。

孩子當然不懂心理學,也不明白父母到底為了什麼而發生矛盾,那麼作為一個幼小的孩子能做什麼呢?他們能想到的,就是學會聽話,學會察顏觀色,學會少犯錯誤。

而拒絕這個概念,在他們的心中無疑開始生根:想要爸爸媽媽開心家庭幸福,就要去討好他們,讓他們去開心,又怎麼可以拒絕呢?如果拒絕了,爸爸媽媽一定就不會愛我了!

於是,當這個孩子成年後,不懂「拒絕」的討好型人格便帶入生活、學習、工作、愛情中,成為孩子身上難以抹去的印記。

但事實上呢,討好型人格在人群中往往不但不吃香,還會成為被剝削和壓榨的人群: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討好別人,很有可能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更多無禮的要求,直到這種壓抑一層層將自己壓倒。

只因為,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人性中惡的部分對弱者的傾軋,亦是如此。

所以,當你覺得對方的要求不合理的時候,越早提出拒絕,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提出拒絕,代表著你開始擁有自我,開始學習怎麼樣去了解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盲從別人;提出拒絕,代表著對方知道你的底線,也才能學會尊重你,理解並接納你的想法。

尊重,往往不是靠討好換來的,靠的恰恰是你的拒絕換來的。而你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向不合理要求提拒絕的時候,你就開始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也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走向成熟,走向幸福。

相關焦點

  • 自律,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經典)
    心受傷了,雖然很疼,但依舊面對美好的明天,把淚水往心裡藏,不讓別人看到,這樣做,就說明你真的成熟了,不會再衝動。年少的時候,覺得愛一個人就應該為他付出所有,愛一個人就應該不顧任何人的反對都要和他在一起。但結局並沒有那麼美好,很多人都是有緣無分,都是錯過。當初可以為了一個人,不管多遠都要來到他的身邊陪著他不離不棄,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其他的都不在乎。
  • 一個人成熟的三個標誌: 脾氣小,期待少,心態好
    作者:李思圓來源:溫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
  • 情商測試:一個中年人成熟的3大標誌,看看你中了幾條?
    人到中年,成熟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中年人成熟的三大標誌,看看你中了幾條? 注重身體 中年人成熟的第一個標誌
  • 這三種跡象,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開始,氣場強大(醍醐灌頂)
    氣場不是單單某一方面的表達,而是一個人生活與生命關係的總和,以態度、信念、價值觀為核心,凝聚身心能量,與自然、社會以及宇宙的萬事萬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氣場不是先天決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化的,所有強大的氣場,無一不是後天刻意修煉的結果。氣場強,則可以影響改變別人及外在環境。氣場弱,則容易被別人及外在環境影響改變。
  • 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是什麼?
    一、成熟的人首先要學會與自己相處第一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陽升起成熟是看淡離別,珍惜相逢。宮崎駿在作品《千與千尋》中寄語到: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地陪著你走完全程。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應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成熟是學會獨處,能夠自我冥想。
  • 心理學:一個人要經歷這四種苦難,才能變得越來越成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變得成熟與經歷息息相關,沒有誰是天生成熟,所有的成熟都來自我們自己的歷練,更來自我們身心的思考與迭代。一個人失敗並不代表永遠失敗,人的成長中,最需要是抗挫折能力,無論經歷多少失敗,都要學會相信自己,依然鼓起勇氣去發動新的挑戰,我們才會變得浴火重生。三、經歷愛的痛苦有人曾說,愛教會我們理解人生,尤其是失戀。
  • 怎麼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成熟?
    因為很多人表示這樣的人看起來很成熟,這裡的成熟主要還是心理成熟。我們又會聽到這樣的談論,某某外在怎麼樣,其實內心跟孩子似。尤其還戀愛中,不管男生還是女生大多數還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作為自己的戀人。但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成熟,其實判斷心理是否成熟有四個實際標準。   如何辨別一個人心理是否成熟?
  • 一個人變強,是從意識的覺醒開始
    一個人變強,是從意識的覺醒開始。其實你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假如現在你沒有了依靠,又該如何?自己會怎麼做,不用猶豫,去做吧,這就是變強的開始。當你意識覺醒的時候,在一次次堅定自己信念時,你就走在了變強大的路上。
  • 一個人若是成熟,就要學會「三不說」,否則,容易招惹禍患
    安哥認為,一個人若是成熟,就要學會「三不說」,否則容易招惹禍患。哪「三不說」?第一,惡語不說;第二,隱私不說;第三,人短不說。一、惡語不說什麼是惡語?惡語,顧名思義就是惡毒的語言。潑婦罵街,從祖宗十八代開始罵起,直到詛咒子孫後代。此等行為最容易引起他人的憤怒。有的人說話不注意,說別人沒家教,罵其父母沒本事。父母,在子女的心中往往比自己還重要。你可以罵他本人,但絕對不可以罵他父母。一旦用惡語傷害他父母,必然引起對方的猛烈的反抗和攻擊。
  • 生存的智慧:一個人心智成熟的表現,開始懂得做真實的自己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怎樣的人才是心智成熟,真正心智成熟的人都有一個表現,那就是放棄做一個假好人。學會放棄做假好人,才會讓你的生命擁有鮮活的動力。事實上,我們要明白,做假好人並不能幫助你提升人際關係,相反會讓你顯得虛偽。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在生活的種種歷練中會發現,真正有意義的社交,來自我們內在的本真,我們越能真實做自己,我們就會越有自我的魅力。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不是年齡也不是容貌,而是沉默
    真正的成熟不是關於年齡,也不是關於容貌,只是關於以下這個特徵。其實沉默也並不是說一言不發,而是對於很多事情去有選擇性地去說。沉默的意思其實就是應該說的就說,而廢話就少說。古時候就有著這樣一句話就是「禍從口出」,因為說話而得罪人的例子,從古說到現在已經不可勝數了。如果總是說得太多的話,而且裡面好多話都是廢話,那麼自然就沒有人想要理你。
  • 雙魚座走向成熟的幾個標誌,是什麼讓小白兔變成「鈕祜祿」?
    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雙魚座的成熟過程往往是很快的。雙魚座在很多人眼裡是溫柔體貼、善良純真的代表,因此,不少人也會把「小白兔」一詞與他們匹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雙魚座其實是城府很深,智商很高的,那麼勢必有一個走向成熟的過程,那麼雙魚座成熟之後會有哪些標誌呢?
  • 在體制內 你必須學會拒絕
    在體制內,面對不合理要求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拒絕,因為學會拒絕才是你成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的開始。學會拒絕你才會有氣場,不會拒絕的人只能給人一種唯唯諾諾的形象,給人一種老好人,受氣包的形象。學會拒絕你才有魅力,有時候沒有脾氣的人是沒有魅力的,脾氣太大的人,大家也不喜歡。只有有點小脾氣,能掌握髮脾氣的時機的人,才是可愛的,才是有魅力的。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所謂成長,最終不過是學會如何內心諧和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在活著,我們必須考慮的事只能是如何活下去。」答案是簡單的,但是有很多人甚至把生命丟在了這道門檻上。沒有人能夠幫助一個人的成長,成長是各自的朝聖路,每個人有每個人無法逃避的挑戰。就像倉央嘉措在《問佛》中寫道的一樣: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靈魂得到升華,人格得到提升,待人處世開始成熟呢?
    點菜的姑娘說:「先生一個人嗎?一個人去那邊上的角落坐吧。」表弟愛看小說,已經著魔的那種。今天吃飯的時候,一隻蒼蠅飛到了他的臉上,只聽他大吼一聲「 螢火蟲之光,也敢與日月爭輝!」一掌向自己的臉上拍去………越長大越懷念小時候,尤其懷念和小夥伴蹲在地上打卡片的日子,那個時候蹲下去一點也不費勁。
  • 一個人的成功,從提高「氣場」開始!
    關鍵那些精英人士,並不是特別出名的,而且他們平時非常低調,最重要的是他們常常都是獨自一個人出行,並沒有帶其他人。可即便如此,還是被他給找到了,正是因為他能夠找到不一樣的人,並且將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所以他才能夠得到不一樣的業績,他時常告訴大家,一個人是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氣場,。
  • 成熟的標誌是什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想要遠離,想要「背棄」,想要徹底奔向「我」的世界,那是大人所不理解的世界,或許就像書中說的:「一個不成熟的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的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謙恭地活下去。」
  • 心智不成熟如何改善?居安思危,學會取捨,無心邀福、有意避禍
    人類的心智,從原始社會開始萌芽,歷經千年風霜、歷代信息和知識的積累,發展的越來越成熟。世間萬物千差萬別,人也是如此。作為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出身不一樣,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曾國藩曾說,個人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個人的幸福與苦惱。有的人心智成熟,做事深思熟慮、得心應手。有些人心智不成熟,做事沒有主見、無所適從。
  • 家庭暴力能夠毀掉一個人?拒絕順從型人格,教育女兒遠離家暴
    無論是早前小S最早的「自曝家暴真相」,還是蔣勁夫的外國女友以及宇芽的家暴事件,都讓我們意識到,家暴危害是足矣毀掉一個人的。之前曾經看到過一個訪談新聞,在這個訪談新聞中有一位女孩小梅,她談了8個男朋友,可是毫無例外每個男朋友都曾經家暴過她。所以後來她只好接受父母安排的對象結婚,可誰知道這竟然又是一個家暴男,有一次這個男人竟然硬生生的將她的鼻子咬掉。
  • 追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學會『吊橋效應』
    01當你喜歡一個人時,是直接用行動或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欲擒故縱」等他對你動心?其實,想到得到一個人的心,就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對你產生興趣,對彼此的關係產生懸念。簡單來說,就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自己的心跳加快,如果這時恰好碰到了另外一個人,會錯誤地將這種加快的心跳當成是對對方的心動。所以,即使真心喜歡一個人,想要追求到他,也要有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能成功。02為什麼遊樂場會成為約會聖地?遊樂場有各種遊樂設施,而這些設施都可以成為促進兩個人感情升華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