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學會『吊橋效應』

2021-01-08 胖子有趣

01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是直接用行動或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欲擒故縱」等他對你動心?

其實,想到得到一個人的心,就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對你產生興趣,對彼此的關係產生懸念。

曾經一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將男男女女分為兩組,一組過已經放置好的平坦水泥路,另一組過搖搖晃晃的吊橋。

男女各自站在一邊面對面走去相見,當兩個人見面後如果覺得對彼此心動,便可以互相添加聯繫方式。

等實驗結果出來以後心理學家發現,走吊橋的男女,彼此添加聯繫方式的人數更多。

當詢問實驗者原因的時候他們說:

「自己在看到對方的時候心跳會加速,在吊橋上行走會覺得她們很不易,容易惹人憐惜。」

這就是『吊橋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自己的心跳加快,如果這時恰好碰到了另外一個人,會錯誤地將這種加快的心跳當成是對對方的心動。

所以,即使真心喜歡一個人,想要追求到他,也要有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能成功。

02

為什麼遊樂場會成為約會聖地?

遊樂場有各種遊樂設施,而這些設施都可以成為促進兩個人感情升華的催化劑。

比如,當兩個人坐完刺激的過山車之後,彼此心情都極度亢奮,心跳不斷加速;而這時候,對方如果輕輕地拍拍你的背安撫你,又或者及時的買了一杯水給你緩解,你便很可能將過山車的心動,轉移到對他的心動之上。

當然,跟喜歡的人一起看恐怖懸疑片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製造了場景、方式,對方就一定會對你心動嗎?

不一定。

一個人的不斷付出只會降低自身的價值,所以,當你喜歡的那個人,接收到你的示愛信號後,如果還是無動於衷,沒有任何表示,那麼就放手吧。

畢竟,愛情是雙向的,你付出一點,他回饋一點才能使愛情更長久。

03

你喜歡一個人,明確表達了對她的喜歡之後,她拒絕了。這時候,如果在你追求她的過程中彼此沒有欺騙,真誠相待的話,就果斷放棄,不要再不斷放大自己的付出。更不要以為自己做了這麼多,她不接受你就是對不起你,這種道德綁架沒有人會真正喜歡。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段感情中,相互吸引才是彼此走下去最大的動力。

當他發現你的閃光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對你心動的時候,才有可能與你發生感情上的碰撞。

很多時候,一味的付出,大多是在感動自己,感動正處在這份感情中的你,對於你所追求的人而言,根本無關緊要。

所以,喜歡一個人、追求一個人,並不是不計得失的一味付出,而是要學會『吊橋效應』,讓他對你感興趣。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想讓喜歡的女生愛上你,就要學會「吊橋效應」
    -02 學會「吊橋效應」,才能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吊橋效應」。
  • 原來這就是「吊橋效應」(經典)
    這劇情裡面暗含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原理——吊橋效應。所謂吊橋效應,是指當一個人提心弔膽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為了驗證吊橋效應,心理學家專門做了有一個實驗。參與實驗的是一幫大學男生,實驗內容是要他們根據所給圖片,編一個故事。實驗中,都會給他們配備一名漂亮的女助手。
  • 讓一個人快速對你動情的技巧:吊橋效應
    有時候對一個人心生不一樣的情感,想要把對方追到手,可是又無奈於自己的羞澀,很多話開不了口,心上又無比著急,面上的風平浪靜與心裡的驚濤巨浪形成鮮明的對比。只能說追求一個人,真心是首要條件,但必要的技巧更是必不可少,沒有技巧,全憑一腔熱情,反而容易適得其反,白費力氣。
  • 趣侃心理學:吊橋效應——這難道是愛情嗎?
    在一些影視乃是文字作品中,大家應該常常看到以下數見不鮮的情節: 1、美得不像人的女主處在危險中,正值千鈞一髮、生死一線之際,高大帥氣的英雄男主及時出現,救美後與其喜結良緣; 2、兩性在叢林中追來跑去,在角落裡的莫名其妙地有了不經意間的對視,然後羞羞地接吻;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情感錯覺的心理認知:吊橋效應
    心理學家阿瑟·阿倫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小組讓一位漂亮的女性站在溫哥華的卡皮諾拉吊橋中央,等待一些單身男性過橋,告訴他們正在做一項調查,並給他們留下了電話。然後,同樣的實驗在一個只有十英尺高的小橋上進行了一次。
  • 只要掌握「吊橋效應」的原理,就能讓對方產生愛上你的錯覺
    有個著名的吊橋效應的實驗,安排了參加實驗的被試人員跟不同的陌生的異性進行見面,第一次安排在正常的場合中見面,另一次則是安排在吊橋上見面。結果發現,在吊橋上見面的陌生男女,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好感印象。這是因為在高聳入雲的吊橋上,人會下意識緊張和心跳加速,這種緊張感很容易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感覺自己對身邊的異性產生了情愫。
  • 你相信關於戀愛的 「吊橋效應 」嗎?
    戀愛中的 "吊橋效應 "真的有用嗎? 那些體驗過的成熟女性的經驗之談"吊橋理論"經常被作為戀愛中最有效的心理工具之一提出。 "吊橋理論 "說的是,當你有驚險或刺激的經歷時,更容易喜歡上那個時候在一起的異性,但這真的有效嗎? 我知道你可能還有很多的疑問。
  • 吸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木桶效應
    在群體關係中吸引力法則的運用最為普遍,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人群中的焦點,那麼他必定是有其獨特的魅力,心理學家認為吸引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木桶效應。什麼是「木桶效應」?木桶效應又稱為木桶定律,講的是一隻水桶能夠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要盛滿水,必須每一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沒有破損。
  • 是心動還是恐懼,你所不知的吊橋效應
    我們常說,判斷是否喜歡一個人要依據有沒有心動。當遇到那個他,克制不住的小鹿亂撞,無法隱藏的傻笑,都提示我們,愛情來了。而心動就一定是因為喜歡嗎?這就是著名的吊橋效應實驗,他提出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到一個異性,那麼他就會誤以為眼前出現的這個異性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從而對其產生感情。這種情況下的心跳加快就是心動嗎?顯然不是,但是我們的大腦會自動解釋為這就是愛情來了。
  • 套牢男人心的最好辦法:契可尼效應!
    套牢男人心的最好辦法:契可尼效應!1.契可尼效應契可尼效應是心理學家蔡格尼可得出來的總結,這個實驗的內容是他讓測試者完成二十件事情,但是這二十件事情裡面,前面時間他給了充足的時間,後面十件他派人有施加幹擾。從最終的結果得出,這些測試者們覺得後面十項會更加讓他們記憶深刻,比起前面完成的很順利的十項,後面的對他們的影響會更加大。
  • 那你要警惕了,也有可能是「吊橋效應」
    面對陌生的優質異性,很多人總容易陷入「一眼定生死」的衝動中,覺得那一瞬間的心動就代表著你喜歡對方,你們有發展下去的希望,甚至可能連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一見鍾情確實是一件浪漫且美好的事情,但現實不比偶像劇,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的一見鍾情,更多的可能只是「吊橋效應」。
  • 繞路送女同事3個月,表白卻被拉黑了,明白「吊橋效應」,愛更近
    可因為不講究方法,也很難在女生心裡留下難忘的印象,追求女生需要講究方法,了解一下心理學中的「吊橋效應」,也許會讓你事半功倍。什麼是吊橋效應?吊橋效應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下,自己因受到場景刺激而心跳加速,如果這時候遇到一個人關心自己,很容易受這種感覺影響而對他也產生心跳加速。
  •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     1 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     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過吊橋,因為提心弔膽地在吊橋上走,而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讓人誤以為是遇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
  • 追女人「成本最低」的方法:蔡格尼克效應
    問你們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男生都不追女生了?就算對方很漂亮。答案也簡單,因為遲遲等不到對方回應,主動太累了。不過,這不是關鍵。 最重要的是,在你們看來,追女人的成本如果太高了,自己也沒太大把握,那麼不能一直追下去,因為時間也是成本。
  • 心理學:「吊橋效應」告訴你,心動與真愛無關
    愛情中的「吊橋效應」告訴我們,有時候心動並非真愛。01.劉洋是我後臺的一位讀者,今年27歲,還未婚對於她的感情生活也一直是空缺,為此父母和家人也都很著急,到處和給她物色相親對象,但是到最後,每次兩人見面之後就沒了下文,這讓她的父母很是焦急。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第一:戀愛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故事,最後兩個人的結局很不好,因為兩個人家族的不同,導致兩個人命運的不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父母越是幹預,未婚的青年男女就會越相愛,因為人本身就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越是得不到的
  • 520特別專輯:4個戀愛中的心理學效應,掌握後讓你快速脫單
    520到了,大家看著周圍散發的戀愛酸臭氣息,自己卻孤單一個人,內心是不是也檸檬精附體呢?今天,寸光分享八個戀愛中的心理學小效應,熟練掌握後,我相信你也會收穫你的愛人。第一個:吊橋效應加拿大心理學家達頓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一位漂亮的女士站在橋中央,對18到30歲的男士們進行問卷調查,一座橋是高懸於山谷之上的吊橋,左搖右晃,下面河流湍急,十分危險。另一座橋是架在小溪上的堅固的木橋。
  • 其實,高段位的男人,都用「蔡格尼克效應」追女人,事半功倍
    問你們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男生都不追女生了?就算對方很漂亮。答案也簡單,因為遲遲等不到對方回應,主動太累了。不過,這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在你們看來,追女人的成本如果太高了,自己也沒太大把握,那麼不能一直追下去,因為時間也是成本。
  • 心理學解釋:吊橋實驗
    阿瑟·阿倫通過「吊橋實驗」,發現了吊橋效應,該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吊橋的時候,其心跳速度會因為緊張而不由自主地加快,若此時恰好遇見一個人,他便會將這種心跳加速的感覺,理解為是因為對方的存在而使自己心動,從而對對方產生情愫。
  • 能夠讓人對你產生好感的3個心理學效應
    「催眠」被很多人認為是一門遠離生活的玄學,可實際上,「催眠」現象在生活裡是無處不在的,因為潛意識的變化往往是一個人無法清晰的意識到的。而意識到人類潛意識運行的一些規律,是我們能夠讓別人不知不覺喜歡上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一印象中的暈輪效應你有沒有發現一個這麼奇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