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是直接用行動或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欲擒故縱」等他對你動心?
其實,想到得到一個人的心,就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對你產生興趣,對彼此的關係產生懸念。
曾經一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將男男女女分為兩組,一組過已經放置好的平坦水泥路,另一組過搖搖晃晃的吊橋。
男女各自站在一邊面對面走去相見,當兩個人見面後如果覺得對彼此心動,便可以互相添加聯繫方式。
等實驗結果出來以後心理學家發現,走吊橋的男女,彼此添加聯繫方式的人數更多。
當詢問實驗者原因的時候他們說:
「自己在看到對方的時候心跳會加速,在吊橋上行走會覺得她們很不易,容易惹人憐惜。」
這就是『吊橋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自己的心跳加快,如果這時恰好碰到了另外一個人,會錯誤地將這種加快的心跳當成是對對方的心動。
所以,即使真心喜歡一個人,想要追求到他,也要有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能成功。
02
為什麼遊樂場會成為約會聖地?
遊樂場有各種遊樂設施,而這些設施都可以成為促進兩個人感情升華的催化劑。
比如,當兩個人坐完刺激的過山車之後,彼此心情都極度亢奮,心跳不斷加速;而這時候,對方如果輕輕地拍拍你的背安撫你,又或者及時的買了一杯水給你緩解,你便很可能將過山車的心動,轉移到對他的心動之上。
當然,跟喜歡的人一起看恐怖懸疑片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製造了場景、方式,對方就一定會對你心動嗎?
不一定。
一個人的不斷付出只會降低自身的價值,所以,當你喜歡的那個人,接收到你的示愛信號後,如果還是無動於衷,沒有任何表示,那麼就放手吧。
畢竟,愛情是雙向的,你付出一點,他回饋一點才能使愛情更長久。
03
你喜歡一個人,明確表達了對她的喜歡之後,她拒絕了。這時候,如果在你追求她的過程中彼此沒有欺騙,真誠相待的話,就果斷放棄,不要再不斷放大自己的付出。更不要以為自己做了這麼多,她不接受你就是對不起你,這種道德綁架沒有人會真正喜歡。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段感情中,相互吸引才是彼此走下去最大的動力。
當他發現你的閃光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對你心動的時候,才有可能與你發生感情上的碰撞。
很多時候,一味的付出,大多是在感動自己,感動正處在這份感情中的你,對於你所追求的人而言,根本無關緊要。
所以,喜歡一個人、追求一個人,並不是不計得失的一味付出,而是要學會『吊橋效應』,讓他對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