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氫燃料電池行業現狀
(一)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現狀
2017年前,全球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緩慢,根據前瞻研究院發布數據,2013年-2017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累計6475輛,其中大部分車型為豐田Mirai系列;2018年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合計銷售5525輛;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增至7500輛,截止到2019年12月,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總保有量達到24132輛,燃料電池出貨量突破1GW大關。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2737輛,同比增加79.2%,僅次於韓國,排名全球第二,保有量達到6165輛;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403輛,同比下降63.4%。總體來看,目前中國燃料電池行業仍處於試點示範階段,訂單主要來自政府採購,且以商用為主。

從裝機量佔比來看,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裝機量前五主要為上海重塑、億華通、清能股份、國鴻重塑、新源動力。前五家企業裝機量佔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裝機量的79%。

(二)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對比
氫燃料電池按照按電解質的種類可以分為鹼性燃料電池、酸性燃料電池、熔融鹽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按照採用的雙極板不同,又可以分為金屬雙極板、石墨雙極板以及複合雙極板燃料電池,如表2-2。金屬板相比石墨板更薄、功率密度更高、強度更高,製造工藝更適合大規模量產,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和低溫啟動性能;但金屬板易腐蝕,循環壽命低於石墨板,金屬板的塗層是影響壽命的最直接因素,目前業內金屬板主要攻堅方向就是解決金屬板塗層配方和工藝難題。

二、產業政策
(一)國家政策
1.國家政策梳理
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參觀豐田汽車北海道工廠,考察日本燃料電池汽車,回國後,國務院多部委即成立燃料電池聯合小組,氫能產業規劃及產業政策發布明顯提速。

2020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正式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爭取用4年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構建完整產業鏈,並推動規模化、產業化。示範城市具體目標為:(1)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取得突破並產業化;(2)車用氫氣終端售價不超過35元/公斤,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價格明顯下降。(3)整車1000輛、投運加氫站15座;(4)政策環境逐步建立並完善。2.國補政策解讀
通知明確了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1)1積分獎勵10萬元,乘用車、中型貨車和中小型客車、重型貨車折算係數上限分別為1.9、1.6、2.8;(2)對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壓機等核心關節企業將充分收益;(3)明確氫氣售價不超過35元/公斤;(4)每個示範城市群補貼上限為17000分(對應17億元),其中每款關鍵零部件產品額外獎勵上限為1500分(對應1.5億元)。
示範城市群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額定功率、啟動溫度、功率密度、裡程、質保、氫氣售價等做了明確可享受補貼的基本要求,即在產業核心零部件布局越全面的企業,可享受的補貼越多。
3.地方政策
隨著氫能熱潮迅速在全國各地點燃,各省、市紛紛發布氫能規劃。各地產業規劃總體具有一致性,多數都提及階段發展目標,包括產業產值、投用車輛數、加氫站建設、企業培育等。但由於各地區的宏觀環境以及自然條件約束,各省之間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差異明顯。其中北上廣浙擁有一線核心城市的優勢,給予氫能產業鏈發展大量的政策及資金支持;河北藉助冬奧會舉辦地的優勢,氫能發展全國領先;山東和山西作為能源大省,政府也非常重視能源結構轉型,積極推進氫能的發展。
